导 读:
李稻葵:短期内利率会扛住 但仍有加息空间
叶 檀:铁路市场化要力避上市国企通病
夏 斌:调控力度不能放松 价格和数量调控应并用
朱从玖:新股发行改革面临三大挑战
朱伟一:加息是硬道理
皮海洲:王亚伟的建议值得肯定
黄湘源:胜景浮云 股市疑云
董登新:三管齐下 抑制新股发行三高
谢宏章:新股发行改革还有没有妙药
曹仁超:A股牛皮市将续演至下半年
桂浩明:利空已经兑现 大盘上台阶是必然的
谢百三:牛市真的来了吗?
巴曙松:房地产拐点正出现 房价很可能跌10%
罗杰斯预计金价将不断上涨 不看好稀土投资
李稻葵:短期内利率会扛住 但仍有加息空间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10日出席第八届(2010年度)中国基金业颁奖典礼间隙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我国近期频繁地加息,有可能导致热钱流入,但为了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短期内利率会扛住,仍有加息空间。
李稻葵表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人民币对于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与日俱增,短期内可能会有热钱涌入中国进行套利操作。但此前欧元区加息及英国未来两个季度内亦有加息空间等因素,将缓解热钱流入中国的压力。
李稻葵指出,稳定我国的资产信用、金融体系,将是我国金融货币政策的长期重要战略,该战略目标比当前应对通胀的考虑更重要。
夏斌:不排除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9日在上海出席汇丰财富论坛时表示,2011年是中国政策调整年,调控力度坚决不能松动,同时要充分估计到调控的艰难性和复杂性。
夏斌说,2011年可谓是政策调整年,货币政策从宽松到稳健,投资政策也是强调中西部地区和战略性产业。对于调控力度,他认为坚决不能松动,整个调整方向是正确的,目前也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面对调控中出现的困难和暴露的矛盾,在调控力度上不能打退堂鼓、不能摇摆。
对于目前市场上仍存在的负实际利率问题,夏斌认为,根据当前经济、金融发展情况,仍不能排除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加息将有利于稳定物价上涨预期,但是也必须明确,加息仅是价格手段、是央行调控工具的一种,仍不排除央行会更多地使用数量工具手段,包括买卖央行票据、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在调控政策上,央行的价格手段工具和数量手段工具要同时并用。
夏斌还提到如何运用好巨额外汇储备的问题。他认为,要推动企业更快地走出去,去购买资源、能源等,相关问题很复杂,但方向上需要加快,要推进外汇储备应用方面的多元化进程。
叶檀:铁路市场化要力避上市国企通病
继石油等资源垄断型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市场化后,铁老大也将开始走上改制、上市的中国特色市场化之路。
改制第一步是打破内部司法独立王国,铁老大不再是承袭苏联体制而来的集行政、司法、经营于一体的怪胎。目前广铁、上铁等已进入实质性改革阶段。
第二步是经营权部分下放,使行政色彩浓厚的铁路局逐渐成为铁路公司。据报道,3月中旬,铁道部中高层人士曾召开内部会议,研讨如何放权地方铁路局。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改革之后,铁道部手里掌握的省、市、重要级运行线路权不变外,铁路局在辖区的市、县之间增开的列车,由路局说了算。此外,如果遇到客流暴增,两路局之间达成协议后,也可在两省之间自行增开对列。增开列车的票价,也由地方铁路局自己制定。目前对铁路局自主经营放权范围的争议较少,但对于铁道部与地方铁路局的分成清算办法争议较大。
按此改革路径,铁道部将变身为监管部门,类似于电力企业改革后的电监会,保险企业改革后的保监会;各铁路局转变为铁路有限公司,成为拥有资产、拥有部分临时增开线路定价权、自负盈亏的经营主体,拥有独立法人资质。
第三步是各大铁路公司以旗下主要资产为依托,成为上市的、股权相对分散的公众公司。
目前我国已有大秦铁路与广深铁路上市,这两条铁路具有特殊性:大秦铁路主业是煤炭运输,辖内的大秦线、丰沙大线执行煤炭特殊运价,比一般铁路高出73%;广深铁路主营广州至深圳的客运,虽然不是高铁标准,但每人每公里运价超过0.5元,比武广客运专线还贵。
很明显,铁路部门的市场化改革,走的是大型国有企业的改制、上市之路。从以往经验看,最大的好处是,铁路部门可以从证券市场一劳永逸地得到直接融资,卡住中国铁路建设咽喉的资金来源、居高不下的负债率有了解决之道。但即使沿着资本时代的路径飞奔,一些深层次问题依然无法解决,摆在铁路部门面前的是,如何在铁路的公共产品与商品的属性之间取得平衡。
目前不少人抱怨进入被高铁时代。高铁跑得快,成本也高得多,票价上升无法覆盖运营成本。目前普通线路执行的铁路客运基准价,从1995年沿用至今,每人每公里不到6分钱,无法维系一般铁路运营。铁路业内的共识,客运亏损货运补。但货运同样有政治任务,如国家战略物资保障,如电煤抢运等,每到春运各铁路局都要停货保客,账面惨不忍睹。以目前铁路建设所需资金,加上庞大而低效的运营成本,必亏无疑,银行贷款、地方政府拆迁费入股全都杯水车薪,所谓上市极有可能是将包袱甩给投资者。现在赋予铁路部门增开车辆定价权,今后铁路票价上涨的抱怨声会越来越多。
上市的电力企业、石化企业,表面上彻底实现了市场化,成为公众公司,实质上投资者只有出资权而无管理权甚至没有建言权。火电企业一亏再亏,石化企业利润一涨再涨,基本没投资者什么事,普通投资者既不能与控股股东抗衡,更不能与低价入股者相提并论,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比购买债券还不如。而国有大企业高管与行政官员之间一轮轮无缝对接,显示大型上市国企的行政特征没有根本变化。反观铁路部门,架构重叠、人员众多、效率低下,情况不会比其他上市国企更好。
如果没有彻底的内部机制改革,铁路部门改制上市不是为了市场化,普通投资者将看不到希望。上市之后,必须从架构上彻底改革,建立职业经理人机制,才能让普通投资者看到希望。
夏斌:调控力度不能放松 价格和数量调控应并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上周六在上海表示,去年底以来我国偏紧的宏观调控政策仅取得初步效果,未来在政策调控力度上仍不能放松,价格调控和数量调控手段要并用。对于房地产调控,夏斌建议未来征收房地产交易高额累进所得税,以打击投机行为。
夏斌是在参加2011汇丰财富论坛上作上述表示的。
价格和数量调控应并用
自去年11月份以来,我国已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此外,还出台了一系列紧缩性政策来控制房价上涨。对这些政策调控,夏斌指出其调控方向是正确的,到目前为止也已初见成效,主要表现在货币供应量回落、信贷投放受到控制,房地产价格也有所松动。不过他指出,目前的成果仅仅是初步的,不能因为经济中暴露出来一些问题而有所放松。
从央行的角度看,目前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很低,长期利率不上涨,银行超储资金达到1.5万亿,表明银行体系的资金并不紧张。但另一方面,央行总量调控、结构性政策再加上银监会按照巴塞尔协议Ⅲ提出的监管要求对个别银行冲击较大,中小企业借贷难、中小银行资金紧张以及民间借贷利率高涨等则显示出市场资金在趋于紧张。
要调整必然会有矛盾和问题,但各个地方政府搞增长、保速度的积极性一点都不减。夏斌说,面对这个状况,在调控上不能打退堂鼓,否则全年的调控效果会打折扣。
他表示,央行仍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控制资金总量上对市场发出的偏紧信号不能有所放松。同时目前也需要密切关注货币调控中出现的结构问题,在政策上作出调整。
面对当前实际利率仍然为负的局面,夏斌认为,央行应该继续采取加息的手段,这有利于稳定物价上涨预期,也有利于抑制经济泡沫。此外,央行也不能放松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调控手段,价格手段和数量手段要并用。
建议征房产交易高额累进所得税
对于房地产市场调控,夏斌认为,当前的调控趋势应该坚持下去,调控信号应该明确,同时要保留调控的空间,掌握好节奏与弹性,花一到两年的时间使房地产调控到位。
他指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着眼点应该是制度建设,是围绕正确的方向来建立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长效机制。为此,当前应该规范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研究和政策储备,做到前瞻性思考。此外,应选择适当的时机统一上海、重庆两地的房产税试点,统一各地不同的限购政策,同时应适时推出房地产交易高额累进所得税。
打击投机就是在交易环节,必须精确地打到位置上。他说,根据买房的套数、交易频率来征收高额累进税,可以达到限制频繁买卖的目的。
从一个国家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方向,政府的调控着眼点,不是价格,应该是制度。把制度建好了自然会出现稳定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及房价。他说。
朱从玖:新股发行改革面临三大挑战
由中国证券业协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主办的新股估值定价研讨会日前在深圳召开。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在会上表示,当前,我国新股发行审核体制、新股估值定价机制日益完善,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面临三重重大的挑战。
朱从玖说,我国资本市场保荐制度从无到有,保荐质量不断提升。新股定价询价制推出之后,发行审核工作透明度不断提升,审核机制不断完善,市场约束机制得到强化,各参与主体的责任不断夯实,主体归位尽责意识增强,但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仍面临三重重大挑战。
首先,我国资本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市场参与主体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各方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存在分歧,统一认识还需要一定时间,需要多方探索。其次,我国资本市场是一个转轨市场,要完全转变计划经济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实现向市场经济转变并不容易。再次,当前我国资本市场还存在天然的不足。比如监管部门审核新股,审核的是公司的过去,而投资者却是投资公司的未来。这三重挑战叠加在一起,给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带来很多困难,也导致了大家在一些问题上认识不一致。朱从玖强调,勤勉尽责、诚实守信是保荐和承销业务的基石。
中国证券业协会会长黄湘平建议,保荐机构、询价机构下一步应进一步提高对新股报价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努力提高研究定价水平。
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表示,切断新股发行过程中的利益链条,建立公平的估值定价环境,让市场各方参与者公平参与博弈,是形成合理发行价格的前提条件。
上交所总经理张育军表示,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需要进一步推进发行制度改革。推进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核心,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新股发行的市场化进程。
朱伟一:加息是硬道理
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复苏步伐不一,而全球性通货膨胀势头正猛,各国央行对是否该退出货币政策分歧越来越大。部分国家则已启动了加息或是其他收紧措施。自去年秋天以来,菲律宾央行加息、韩国央行加息、新加坡金管局加息、中国央行加息……而美、欧等增长乏力的经济体,则依然将确保复苏作为第一要务。但上周末,欧洲央行也加息了。
金融危机之后,许多国家不得不以天量发行货币来刺激经济,其后遗症和并发症的淤积,尤其在北非中东政局动荡之后,国际石油价格一再推高,终于使通货膨胀成为许多国家棘手的难题。印度冲在最前,遥遥领先:2010年通货膨胀率10.3%,今年预期达12.4%。据测,美国去年通货膨胀率2.3%,今年估计1.6%;欧元区去年2.3%,今年估计1.6%;俄罗斯去年8.4%,今年估计8.8%;巴西去年5.7%,今年估计5.9%;南非去年4.7%,今年估计4.3%;挪威去年1.6%,今年估计2.4%;中国去年3.3%,今年估计4.6%;韩国去年3.8%,今年估计2.9%;日本去年-0.2%、今年估计-0.7%;瑞士去年1.0%,今年估计0.7%;澳大利亚去年3.1%,今年估计2.8%;瑞典去年2.6%,今年估计1.3%;波兰去年3.5%,今年估计2.6%。
加息,各国央行也都各有难处。加息有可能导致外币的流入,推高各种价格,仍然难以遏制通货膨胀。资本市场创造的流通量也对通货膨胀推波助澜,似乎并不受加息直接影响。比如,金融衍生产品、融资融券、创业板,这些都是制造流通量的产品或地方。所以,美国有人已在设想限制投资人在铜、玉米等28个原材料方面所持的合约总数,这多少能遏制部分流通量,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但抗击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还是加息,毕竟加息可以釜底抽薪,增加投机商们举债交易的成本,影子银行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加息之后股价不跌反涨,那并不说明加息对遏制流通量和遏制通货膨胀无用,或许只是表明加息力度太小,所以投机商们仍然兴高采烈地奔走于殿堂之上。
低息也是有代价的。以低息促进增长,终究是要还账的。自然界是能量守恒:再有效的药,总也有副作用。利息也一样,利息也是能量守恒,低息之后迟早要加息。将近四十年前,美国发动越南战争花费了大量开支,白宫便希望通过通货膨胀转嫁危机,洗劫美国中产阶级的财富。1973年阿拉伯国家推行石油禁运、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石油出口进一步受阻、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故又打乱了核电供应;凡此种种,都推高了油价,转而加剧了通货膨胀。油价与通货膨胀结伴而行,风助火势,火助风威。结果直接破坏了当年的西方经济,不仅如此,还搅乱了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很多地方出现了打、砸、抢的现象。最后,无奈之下,哪怕经济再次进入衰退,美联储也不得不加息,短期利率曾一度高达20%。通货膨胀被遏制住之后,利率随之下降,美国经济进入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繁荣和增长。同样,尽管当下欧元区经济非常困难,特别是南欧各国债台高筑,加息对他们无疑是雪上加霜,但欧洲央行4月7日仍然宣布加息25个基准点,将利息拉高到1.25%--长痛不如短痛。
再稍稍深入一下,加息所涉及的,也不仅仅是遏制通货膨胀的问题,而遏制通货膨胀也不是加息的唯一目的。归根到底,加息,还是不加息,是个分配财富的问题。在今天这个世界上,能够借钱发财的大多是有钱人。试问,有哪一家房地产公司不是靠贷款开发的?在今天这个世界上,能够借钱不还的也是有钱人--低息,某种程度上就是变相减免债务。结果,自然是越有钱便越能借钱,穷人只能等待救济,中产阶级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做房奴。即便加息不能遏制通货膨胀,那也可以减少储户的损失。加息其实也并不一定会增加房贷还款利息,银行完全可以减少其获取的利差。
美联储很顽固,至今仍然不承认全球性的通货膨胀问题,不顾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性质,依然维持低利率。尽管美元利率不动,但大宗产品却闻风而动,发挥了另类利率的作用。2011年4月交付的黄金期货合约在4月7日交易时的价格为每盎司1457.20美元。白银的价格也达到每盎司39.540美元。与此同时,美联储内部也有人提出减少定量宽松,将原定的注资6000亿美元减至5000亿美元。只是,美国银行究竟何时加息,仍然是世人心中的一个悬念。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通货膨胀都是货币政策的结果。这句名言出自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按弗翁的说法,加息才是硬道理!
皮海洲:王亚伟的建议值得肯定
在4月8日举行的新股估值定价研讨会上,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建议:将新股询价范围覆盖到80%以上的询价机构,如果有超过20%的询价机构放弃报价,则视为询价无效;同时,主承销商应拿出承销收入的50%,按照询价结果购买所承销的股票,并锁定一年。王亚伟还建议对新股发行采取批量发行、批量上市的方式。
王亚伟的上述建议值得肯定,尤其是让主承销商拿出承销收入的50%按询价结果购买所承销股票的建议,更是抓住了三高发行问题的症结。
新股发行为什么沦为三高发行?除了发行人的贪婪,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主承销商(通常也是保荐人)对利益的疯狂追求。虽然作为承销商来说,理应在新股发行过程中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但是在现行发行制度下,承销商的利益与发行人的利益完全一致,新股高价发行不仅可以让发行人多圈钱,也可以让承销商多得利。而且,承销商与发行人一样,都不需要对新股高价发行承担任何责任,高价发行带给承销商与发行人的只有利益。正是在这种发行机制下,承销商积极地为新股高价发行推波助澜。
王亚伟的建议,好就好在把主承销商的利益与询价结果挂钩上,即让主承销商对询价结果负责。让主承销商将承销收入的50%按询价结果购买所承销的股票并锁定一年,那么发行价格的高低就直接关系到主承销商的利益得失如果发行价格定得太高,一旦破发,主承销商的利益就会受损。如此一来,主承销商一味拔高新股发行价格的做法就会受到抑制。
当然,王亚伟的建议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方面,为了让主承销商切实对发行价承担责任,不妨规定主承销商的全部承销收入(而不是50%)都用于购买所承销的股票。另一方面,可规定超募资金不纳入承销收入的计提范围,或将超募资金计提承销收入的比例降低为1%,以降低主承销商追求超募资金的冲动。若真能如此,主承销商人为拔高新股发行价格的事就会大幅减少,新股发行价格也有望因此回归理性。
黄湘源:胜景浮云 股市疑云
胜景山河二次过会被否,上市宏图一夕成空,但曾经的疑云却没有也不可能一风而吹,挥之不去的,还有国人对保荐和发行制度的反思。
胜景山河是我国证券市场20年来第三个发行完成后被撤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核准决定的案例。同前两例一样,尽管被否的原因无一不是发行书存在重大信息披露遗漏,虽然涉嫌业绩造假,但相关表述却回避了虚假信息陈述的字样,又不能不让大家更多了一层疑虑。想一想,如果胜景山河侥幸蒙混过关,那么,以每股34.2元的发行价而言,区区1700万股,募集资金便高达5.81亿元。这样的一夜暴富,对那些试图弄虚作假的人是多大的诱惑?
各方投资人的疑虑是有根据的。但就中介机构核查报告的某些结论而言,便不无某些值得推敲之处。核查报告称,胜景山河销售收入确认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存货是真的。可是,在未披露与本公司第二大客户之间的关联方关系和关联交易,以及对三家直销金额均超过招股说明书披露的第五大客户采购金额的客户亦均未披露的情况下,这种挂一漏万的销售收入确认也都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吗?再说,放于防空洞中的22199.25吨库存原酒,成本占期末公司资产总额的比例约为三分之一。据证监会在抽查审计工作底稿中发现,胜景山河并未盘点报告期末存放在防空洞的原酒,会计师亦未实施监盘等审计程序,仅采取估算防空洞容积的方法测算储酒数量,对该部分重要存货未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而仅是毛估估的存货数量和金额,这到底有多少可信度呢?
去年12月8日以85.5倍的市盈率发行成功的胜景山河,原计划于当年12月17日登陆中小板。因媒体质疑其招股书披露不实、涉嫌虚增销售收入,而被迫暂缓上市。然而,让人奇怪的是,当时却既不是由管理层,也不是由独立第三方,而是由原中介保荐机构平安证券主动会同发行人申请暂停上市,并第一时间组织了18个核查小组,核查媒体关注的事项。内中到底有什么隐情?保荐机构此时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客观公正?事实上,胜景山河在这段时间异乎寻常的公关活动恰好更加深了投资人的上述怀疑。
从立立电子,到苏州恒久,再到胜景山河,先是股权遗留问题,然后是专利权过期失效问题,再然后是重大信息披露遗漏过会被否,说到底,本质上都应该说是虚假信息陈述。然而,现在小心翼翼的重大信息披露遗漏说法,意味着就事论事,有什么问题就说什么问题,绕过了了证券法认定的欺诈陈述。除了退还投资者募集资金和同期银行存款利息之外,投资者的任何索赔诉求恐怕都很难获得法律的支持。而同样的案例,不要说在海外有可能可以获得间接损失的赔偿,就是在前十多年沪深股市中,投资者多少还可以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为前置条件打赢这场欺诈陈述索赔的官司。
从处罚情况看,从立立电子以来,事后均未见发行人、保荐代表人和相应的中介机构被处罚或在业务上有所限制。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的违规成本过低,不仅使欺诈发行、造假上市屡禁不止,更是其正在形成一条产业链的十分重要的原因。
在胜景山河二次上会被否的同时,绿大地董事长何学葵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被依法逮捕的风波犹未平息。种种疑云不仅在拷问保荐发行机制,也在拷问现行发行体制下的发审机制。无论是专家审核也好,行政审核也好,都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保障新股发行质量的担保机制。如何确实促使发行机制市场化,强化保荐发行问责机制,促进市场各方归位尽责、各司其职,乃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