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多3500 杨百万:4月不如3月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唱多3500 杨百万:4月不如3月

加入日期:2011-4-1 18:15:17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 读:
  券商二季度最高看至3500点 蓝筹股受青睐
  三大投行唱多 美股热炒中国ETF3月份吸金创一年多新高
  夏斌:今年或告别负利率时代 应尽早加息
  刘煜辉:锁住货币老虎要靠加息
  余丰慧:过度上调准备金率的弊端
  汪彦玲:乌龙年报不只是技术失误
  小 安:股神也有保质期
  周科竞:备兑权证是坑害散户的好方法
  张瑞东:谨慎看待北京房价调控一城独降
  刘 柯:基金忙一年不如银行三五天
  水 皮:银行股有估值回归要求 金融股将会震荡上升
  叶 檀:请关闭天津文交所 这样的市场必须推倒
  李迅雷:外汇大量流入推高房价
  杨百万:4月股市不会比3月好

  券商二季度最高看至3500点 蓝筹股受青睐
  尽管3月末走势略显疲弱,A股在2011年第一季度仍以阳线报收,上证指数第一季度录得4.27%的涨幅,为连续第三个季度上涨。进入二季度,券商对市场的乐观情绪也继续高涨。
  截至3月31日,共有11家券商发布了二季度策略报告,多数券商看好A股未来三个月的走势,民生证劵甚至预计上证指数将在二季度挑战3500点,国海证券及上海证券也分别给出2700-3300点及2880-3400点的预测区间。相对保守的大通证券及东北证券分别认为上证指数将在2700-3100点及2750-3180点运行。
  多数券商认为,通胀忧虑在二季度将稍微有所缓解,紧缩政策也相应将放缓步伐,政策进入观察期。海通证券判断二季度通胀→紧缩政策链条冲击力将弱化,由于新涨价因素贡献率缩减,以及市场高度关注,CPI超预期冲击的可能性减弱,而政策加码和操作手法出其不意的可能性降低,紧缩政策的额外冲击力将比去年4季度减弱。国海证券称,二季度货币政策紧缩空间有限,市场情绪将趋于乐观。
  但也有券商持相反意见。上海证券认为,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走高加剧了输入型通胀压力,同时历年3-4月为地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开工的高峰期,易于拉动投资品的价格,阶段性投资偏热的局面可能加大政策面继续紧缩的决心。4月中旬或5月中旬两个时间点上可能出现再次加息的价格型调控政策。东北证券也认为二季度通胀依然高位运行且有望创新高。
  此外,保障房的开发建设也受到了高度关注。中信证券在策略报告中称,不认为房地产调控政策会有所放松,但政策对保障房建设的支持力度会逐渐加码,这将有助于平滑投资波动,维护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缓解市场的忧虑。
  流动性方面,券商普遍认为资金面将有所放松。一方面,由于地产行业受到严厉的调控,可能将增加资金转战资本市场;另一方面,高通胀令居民消费意愿越来越低,民间资金更加青睐于向证券市场投资。这两个方面将成为改善A股流动性的主要因素。
  投资机会上,包括银行、地产、煤炭、石油等在内的蓝筹股受到了众券商的青睐,而防御性较强的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行业也是关注的焦点。上海证券还建议关注受益于保障房开发的板块,包括未来有望获取更广阔发展空间和更多战略资源的政策友好型地产公司、以及建材、电梯相关企业。
  而对于即将到来的四月份,东北证券认为,当前至四月上旬股指或将仍以震荡上涨为主,四月整体上股指出现冲高回落的走势可能性较大。预计上证综指上方重要压力区域为3050-3100点区域,难以突破上轮反弹高点3186点。(全景)

 

  三大投行唱多 美股热炒中国ETF3月份吸金创一年多新高
  尽管A股市场过去几周深陷盘整,但海外投资人对中国股市的热情依然不减。专业机构的统计显示,3月份,在美交易的中国股市ETF产品累计吸引的资金净流入创下一年多来新高。高盛本周宣布,上调对中国股票的评级至增持,因为考虑到当局可能推迟进一步收紧政策的时间。
  高盛唱好中国股市
  中国内地股市近期表现平平,但海外资金和机构对中国的热情倒是持续不减。
  跟踪分析全球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专业研究机构美国TrimTabs投资研究公司的统计显示,截至29日的3月份绝大部分时间,净流入中国股票ETF产品的美国资金达到6.01亿美元,占这类产品总资产的6.8%,创下自2009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TrimTabs跟踪的中国ETF主要挂钩在港股上市的H股以及内地B股,比较典型的产品如安硕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ETF(FXI)以及安硕MSCI中国小盘股指数ETF(ECNS)。
  在经过去年低迷的表现后,有迹象表明,海外投资人对中国股市的看法开始日趋积极。美国投资机构AlphaShares的统计显示,2月份,安硕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的认沽期权与认购期权的比率降至0.73,为自2009年12月以来首次跌破1.0整数关口,表明看多中国股市的投资人首次超过空头。
  投行高盛本周发布报告,表示看好中国股市。彭博资讯引述高盛的报告称,该行建议投资人增持中国股票,因为有迹象表明,通胀和经济增长正在减速,中国可能因此推迟进一步收紧政策的时间。
  高盛的分析师将其对中国股票的评级从持股观望上调至增持。根据报告,高盛看好银行和地产股,并维持恒生中国企业指数12个月的目标预测在16500点不变。该指数目前在13315点附近。
  高盛的报告称,近期的通胀和宏观活动数据显示,中国的政策紧缩开始奏效,这反过来促使该行认为,政策紧缩措施将减力。
  A股将走出盘整格局?
  在此之前,摩根士丹利和德意志银行也表示看好中国股票。不少机构认为,考虑到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中国的加息时机可能被推迟。
  瑞士信贷近日发布报告称,从中国央行最新公布的文件看,央行的货币政策立场有所软化,这可能预示着政策收紧的暂停。瑞信的报告称,近期银行信贷已开始得到控制,同时经济增长放缓的迹象有所显现,而外部环境则有所恶化。该行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可能出现一两个月的观望期,直到通胀或是信贷出现失控的迹象。
  一些机构从技术的角度分析,认为中国内地股市很快就将走出持续近两年的盘整格局。美国知名经纪机构BGC合伙人公司的分析师科特斯本周表示,中国股市持续近两年的横盘整理格局行将结束,上证指数如果能突破3187点,将确立一波新的上升走势。
  科特斯表示,从技术图上看,随着较低的波峰和较高的波谷逐渐逼近,上证综指正接近震荡区间的高点。更重要的是,投资者已做好准备,一旦股指出现突破迹象,就会迅速依照大盘的新方向进行交易。
  科特斯认为,上证综指的主要支撑位在2800点,如果升至3012点, 就有望继续攀升至3187点,即周线图上的200天移动均线位置。
  去年,A股累计大跌14%,在全球十大股市中名列末尾。科特斯认为,去年11月创下的3187高点对上证指数来说是一个关键水平,突破这一点位也就意味着突破了更关键的200天移动均线,这将是一个很强烈的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在美国股市,中国概念股持续获得投资人的热捧,中国概念股连日扎堆现身涨幅榜前列。比如,在30日纽交所涨幅榜中,前20名就有四只是中国概念股,而古杉环保能源等个股涨幅更是高达13%。(.上.证)

 

  夏斌:今年或告别负利率时代 应尽早加息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应维持各大国汇率稳定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出席于31日在南京召开的国际货币体系研讨会间隙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不应该成为人民币是否被纳入特别提款权(SDR)的条件。而且,目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核心,应该是维持各大国的货币汇率稳定。他同时表示,今年年内我国极有可能运用加息手段,达到实际正利率水平。
  夏斌指出,当前我国的负利率水平过高。同时,基于物价压力、中东北非局势动荡、日本地震等因素,相关部门加息压力较大。他指出:今年的宏观经济,仍需要把控制物价作为主要任务,与其晚加,不如早加,尽早稳定预期。
  夏斌表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目前改革的核心,应是大国货币的汇率保持稳定。此次各国联手干预日元,说明各国基本达成了这个共识。他认为,未来的改革方向是尽快发展亚洲债券市场、股权投资市场等,让亚洲的高储备用于亚洲市场的发展,同时把美元吸引到亚洲来。
  夏斌认为,应该让SDR发挥更多作用,但是并非让它成为新的货币取代美元,这也是不可能的。第一,美元、欧元等大国货币要稳定;第二,SDR货币篮子的权重要进行调整,要有更多能反映新兴市场国家利益的货币被纳入;第三,扩大运用领域,比如私人部门,不应局限于国家间的贸易行为;第四,规模扩大;第五,解决支付结算问题。(中国新闻网 陈莹莹)

 

 

  刘煜辉:锁住货币老虎要靠加息
  时下分析师热衷于预测中国这轮通胀的拐点,这很大程度等价于预测宽货币的外部终结条件何时到来。因为从内部去逆转货币环境极其艰难。
  这个外部条件来自发达经济体的通胀。
  一是石油价格的失控;二是新兴市场的通胀通过货币升值和国际贸易向其传递。
  美国物价构成三分之二与劳动力成本相关,高失业率虽然抑制着工资的升幅,但还有三分之一的商品取自外部世界。过去两年中,全球食品价格上涨了40%,石油价格从60~70美元/桶上升到今天120美元/桶。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价格却剧烈飙升,通胀预期急剧恶化(譬如当下的印度).
  英国2月份的物价环比年化率已经达到了4.4%,美国是1.6%,蝴蝶的翅膀已经开始煽动。这被观察家视为美联储和发达经济体被动扣动升息扳机的条件。
  但在我看来,发达经济体真正退出量化宽松的时点可能还有点远,其政府的债务困境决定了其中央银行必须(和必然)尽量保持低利率,以便减少政府还本付息的压力。
  所以,如果外部条件不发生逆转,恐怕未来2到3年内,中国通胀率恐怕有的只是波动,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拐点。换句话讲,通胀已成为一种长期压力。
  因为3月份翘尾因素从2月份的2.5%大幅回升至3.2%,所以CPI达到5%以上的概率很高,4月初似乎又成为了市场预期的加息时间窗口。再展望4到7月份,翘尾因素在2.93%到3.55%之间,所以以上各月份CPI出现接近6%的数字,应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后翘尾才开始逐月回落,到年底CPI有望回落至4%左右的水平。
  如果宏观管理者认为保持经济中积极的真实利率水平,对于实现资产泡沫的软着陆、抑制长期通胀的压力不可或缺的话,那么利率有可能从目前水平再升息100bp(四次加息),从而使得一年期存款利率达到4%的水平,这样年底中国的真实利率有望转正。但从中长期看,这还远远不够,至少应升息200bp以上,因为中国过去十年平均真实利率水平是1.33%。
  过去中央银行一直主要通过数量管制和微观管理(窗口指导)来控制信贷增长。它对于约束银行扩张有立竿见影的功效,但对于资金逃离银行,它显得意义全无。以2010年为例,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95万亿元,同比少增1.65万亿元,但是实体经济通过银行承兑汇票和委托贷款从金融体系新增融资达3.47万亿元,占社会融资总量的24.2%,同比多增2.33万亿元。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将闲余资金尽量用出去,既回避了规模限制,又增加了2到3个点的中间业务收入,这是很理性的选择。如此,银行体系外的信用供给总是在对冲体系内收缩。
  中国抑制通胀的关键在于改变资金的流向,即希望资金能自主地向银行回归,央行用准备金硬锁显然是被动的。为保证商业银行正常流动性需求,央行被迫还得向公开市场逆回购放出冻结的货币。从去年11月16日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算起,在过去的五个多月时间内,全部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7万亿,这期间央行上调准备金率6次,共计300个bp,冻结银行流动性2.1万亿,意味着这段时间金融机构增加的存款全部被冻结还不够,而银行还要发放贷款1.6万亿,最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结果是净投放头寸高达1.1万亿。这等于将收缴的准备金的一半变相又归还了银行。
  所以说,解决问题的症结在于抑制实体经济的旺盛需求,同时银行体系要能吸引资金回流银行,而不是逼着大量资金从体系内出走。
  稍通经济分析的人都不难理解这其中的逻辑,除了加利息率,其他更刚性的行政手段都已无济于事。从理论上讲,加息好比给货币老虎多喂块肉,让它乖乖趴在笼子里别出来乱晃悠。在逻辑上,只要加息足够,再凶的货币老虎也会趴下的。
  现在反对加息的理由一个是所谓汇率绑架利率,加息吸引热钱,这个我在很多文章里都讲过了,是个经济伪命题,在此不再重复。
  另一个理由则是所谓中国利率政策的效果欠佳,因为地方政府和国有经济部门是利率不敏感群体,加息会损害中小企业。
  我请诸位注意这样一个事实。
  由于中长期利率大幅度、长时间地低于实际通胀的水平,催升资产泡沫快速膨胀,在中国按照抵押品多少来分配信贷资源的金融体制下,对于私人部门挤压才是显而易见的。最糟糕的经济结果是,大量资金从实体出走后又进入虚拟经济,最后成为泡沫破裂的埋单者。
  所以恰恰相反,事实上当下对利率最敏感的群体是资产部门,否则在中国加息所遇到的掣肘不可能那么大。上抬中长期利率,引发资产价格下行对于地方政府投资和财政需求的约束是最直接的。这一逻辑是很多人没想到的。很简单,从经济逻辑上看,加息是改变货币条件,而货币条件决定资产价格,而资产价格实质性地决定信贷条件的松紧。一块地过去估值一个亿,放贷8000万,今天估值3个亿,同样一个抵押物从银行借出的钱是2.4个亿,对于这个经济体中拥有抵押物的群体而言,资金成本(经济学意义的)是升还是降呢?信贷额度等数量控制手段真正约束的是那些没有抵押物的群体。这才是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难题(我们常念叨的中小企业贷款难).
  宏观上看,这确是一种资源严重错配和风险累积。基准利率下浮10%,期限长达20年,没有担保,没有抵押,而项目运转十几年后,累计现金流还是负的,并且至少前3-5年还不能还本。这对一般工商企业来说,想要从银行贷款,简直是白日做梦。但这样的项目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中却是极为平常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控制全社会融资总量的关键在于约束政府投资和财政需求。这就是时下实现积极的真实利率的意义所在。
  中国抑制通胀的关键在于改变资金的流向,即引导资金自主地向银行回归,央行用准备金硬锁显然是被动的。解决问题的症结在于抑制实体经济的旺盛需求,同时银行体系要能吸引资金回流银行,而不是逼着大量资金从体系内出走。
  除了加息,其他更刚性的行政手段都已无济于事。从理论上讲,加息好比给货币老虎多喂块肉,让它乖乖趴在笼子里别出来乱晃悠。在逻辑上,只要加息足够,再凶的货币老虎也会趴下的。

 

  余丰慧:过度上调准备金率的弊端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是从去年以来央行第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后,大型商业银行(工农中建交)缴存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0%。按照目前缴存准备金的金融机构存款总量计算,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大约有4000亿元资金被央行冻结。大型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0%,创出1983年以来的历史新高。
  从去年以来央行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总共上调4.5个百分点,冻结存款类金融机构资金高达2万亿元以上,力度之大历史罕见。这对于消除通胀的货币基础因素起到了很大作用,对于商业银行的放贷冲动发挥了相当大的约束作用。
  不过,必须充分认识到,过度上调准备金率的弊端已经显露出来。过度上调准备金率已经使得调控准星开始偏离目标。上调准备金率直接收紧的是商业银行内部过剩流动性,通过商业银行间接影响社会总体流动性,从而收紧整个社会市场流动性,达到消除通胀货币基础的目的。其前提是整个社会市场过剩流动性必须乖乖进入到商业银行即金融的大笼子里,然后,央行再通过准备金率从商业银行那里予以冻结。如果社会市场过剩流动性不进入到商业银行即金融的大笼子里而形成社会游资,那么,央行就不能达到上调准备金率的目的。同时,将造成商业银行内部头寸资金空前紧缺,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资金压力和经营压力。目前这种现象已经出现。上海银行间资金拆借市场隔日和一周短期利率达到历史罕见高位,金融机构之间正在为储蓄展开大战甚至出现违规揽储等竞争现象,说明商业银行内部资金异常紧缺。上调准备金率目的是收紧银行过剩流动性,而现在银行内部流动性已经非常紧缺,说明存款准备金率调控的准星已经偏离,既达不到回收社会市场总体流动过剩的目的,又给商业银行经营资金带来空前压力。
  问题出在商业银行与社会市场之间,即:商业银行不能将社会市场过剩流动性吸引到金融的大笼子里。主要问题是商业银行没有足以吸引社会总体流动性进入金融笼子里的手段。吸引社会总体流动性进入金融机构的主要手段是利率。当前一年期利率为3%,而今年一二月C PI同比上涨都维持在4 .9%,即:负利率1 .9个百分点,也就是说100万元一年期存款名义利率是3%,而实际却是缩水亏损1 .9万元。在负利率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如何吸引社会市场过剩流动性乖乖进入笼子里呢?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失去效果,而且出现负效应。
  货币工具主要失衡在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两个手段失调使用上:过度使用准备金率,而利率手段力度过小,两者不对称。对市场过剩流动性必须有一个足以吸引其进入笼子里的资金价格即利率,才能使其乖乖进入笼子里。然后,再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将其从笼子里予以冻结,不让其被商业银行投放出去,冲击市场。当务之急是央行必须尽快克服两者失衡严重状况,尽快上调利率,才能达到消除通胀货币基础的目的。

 

  汪彦玲:乌龙年报不只是技术失误
  据报道,人社部官网信息公开中2009年和2010年年报一字不差,2010年年报期限是自2010年1月1日起至2009年12月31日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网站已经将相关信息进行更正,由于技术失误,导致页面有误。
  真是没有看出来,两年年报一字不差到底含有多少技术成分。依我浅见,所谓的技术,可能是在复制粘贴的过程中,没有注意换掉日期。这点小小的过失,没有想到让狐狸露出了尾巴,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只能托辞于技术失误了。
  但是,我认为这不是纯粹的技术失误。本来,年报是重要的信息,需要向民众一五一十地公开,但是,没有想到两年年报居然神奇地一样。只能说明,对于需要公开的信息,相关负责人和部门根本没有放在心上。更可笑的是,事情败露之后,相关负责的部门只是修正上述数据。数据是可以修改的,但是错误却不见得有改正。年报的内容还是年年岁岁花相似,这如何让人相信你的信息公开是真实可信的呢?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