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将“把云南建成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纳入了国家战略,提出将不断提升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水平。这令参加两会的云南代表团格外振奋。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省长秦光荣在昨日的云南团开放日会议中评价,此举是在国家层面上打开一条新的通道,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它为我国加强与印度洋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起到一个支持的作用。
“我们正在期盼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建设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正式文件,等文件下来以后我们就能和具体工作相衔接了。”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并不讳言热切的心态。
他在回答《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不管文件怎么规定,我们设想要在五个领域“给力”:一是通道建设,云南要在连接省内外、国际国外的通道建设上下工夫;第二是产业经济建设,云南是边境,实际上是东南亚、南亚经济圈里面的,云南在未来产业发展中如果考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经济情况可能会更为有利;第三,既然是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就要建立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合作平台;第四,云南要成为全国对外开放、合作交流的窗口;第五,云南要成为一个良好的生态屏障。
白恩培提到,云南的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没有排他性,只有包容性”,与广西等其他开放地区不会构成竞争关系。彼此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的,各方“互为依托、互为支撑、共同发展”。
白恩培也指出,在国家兴边富民、建设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过程中,希望国家给云南省一些先行先试的好政策,这远比国家直接给钱重要得多。至于具体希望得到哪些政策,白恩培说,只要是符合国家法律、国际社会认同的一些观点,不影响国家大局发展,就应该允许25个沿边境线的县和口岸进行尝试。
秦光荣则强调,会在建设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过程中加强审计,“应该是项目建成了,干部培养起来了,而不是项目建成了,干部倒下了”。而对于外界关心的 “央企入滇”问题,秦光荣称,云南去年与16家央企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已有6家正式开工。
秦光荣称,云南的资源非常丰富,市场也非常广阔,“央企入滇”不仅不会挤压本地企业发展,而且可以带动本地企业走出去,利用建设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机遇,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