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 平:当前是取消贷款利率下浮限制良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全国政协委员、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近期亦对外表示,利率市场化现在时机已成熟。在商业银行盈利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应尽早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一些资深研究人士指出,由于政策起点和目标各不相同,各国的利率市场化具体做法并不相同。由于担心存款竞争和改革之初银行体系内存在大量不良贷款,韩国和印度选择了先让贷款利率市场化,再逐步扩展至存款利率。泰国在金融危机后为了吸引居民存款,选择了先让存款利率市场化,以保证居民愿意将手中的闲钱存入银行。印尼和马来西亚则选择让存款和贷款同时市场化的做法。
对于中国银行业而言,在推进改革的路径上,也面临先允许贷款利率市场化,还是先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问题。
3月7日,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他认为在存款利率上浮继续存在限制的情况下,先放开贷款利率下浮限制,基本实现贷款利率市场化,符合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原则;而由于存款市场供求关系很不平衡,全面取消存款利率上浮限制的条件还很不成熟。
可取消贷款利率下浮限制
记者:各界对利率市场化的路径和节奏存在不少争议,您认为应怎么实施才符合国情?
连平:利率市场化是十二五时期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势所趋。不过,从国际经验看,大部分国家的银行业在推出利率市场化之后都经历了一定时期的动荡,商业银行承受了较大压力,银行体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系统性风险。因此,利率市场化应当审时度势、积极稳妥地推进,避免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我国利率市场化近年来持续推进,目前对存贷款利率的限制主要是贷款利率的下浮限制和存款利率的上浮限制。在存款利率上浮继续存在限制的情况下,先放开贷款利率下浮限制,基本实现贷款利率市场化,符合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原则。
十多年前央行就提出了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推进思路,就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存款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之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上限被取消,下浮可以达到10%。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取消贷款下浮限制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取消这方面的限制水到渠成。
记者:您认为当前是取消贷款下浮下限的好时机,原因是什么?
连平:今年以来,信贷市场明显供不应求,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浮的明显增加,原来为基准利率的贷款也有相当部分转为上浮,原来利率下浮的贷款也纷纷改为基准利率,下浮的大幅度减少。
如果此时取消贷款利率下浮限制,一步到位实现贷款利率市场化,应该不会对商业银行产生明显压力,市场也不会因此发生大的动荡。事实上,在贷款利率绝大部分都趋于上浮的情况下,取消贷款利率下浮限制本身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另外,取消贷款利率下浮限制对市场也是一个信号,表明我国利率市场化正在稳步推进,可以起到督促商业银行加快提升定价能力和风控能力的步伐。
我认为,未来银行信贷市场供求关系将依然延续今年的基本格局,即信贷需求由于十二五建设将继续比较旺盛,而信贷供应由于货币政策和监管因素而相对增速有限,未来若干年的市场供求关系将有助于贷款利率市场化平稳过渡,逐步到位。
存款利率市场化:先大额长期
记者:利率市场化的核心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您认为当前存款市场化的时机是否成熟?
连平:当前,存款市场供求关系很不平衡,于紧运行状态。不少中小商业银行资金紧缺,不惜以高息从货币市场拆入资金,或发行收益率很高的理财产品。在这状况下,存款利率市场化一步到位,即全面取消存款利率上浮限制,条件还很不成熟。因为在这种市场条件下,一旦取消上浮限制往往会引起市场出现加大波动,金融机构很可能争相上浮存款利率,从而形成无序竞争;在银行定价能力较弱的情况下,这样做既会给银行业带来很大风险,也可能会形成市场较大的动荡。
货币市场利率波动较大市场往往还能够接受,因为该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金融机构和专业人士;而存款市场则涉及政府、企业和广大民众,平稳运行和市场秩序就显得尤为重要。
记者:如果利率市场化先贷款后存款,利益相关部门是否会出于寻租本能,而无限期拖延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连平: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当贷款利率市场化后,存款利率应随之市场化。中国银行业经改革,资本和盈利状况大幅改善,推行存款利率市场化已具备一定条件。
记者:一些人士建议存款市场化,可以从重启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开始尝试,对此你如何看?
连平:我觉得这个可以尝试。事实上,存款利率市场化依然可以循着央行的利率市场化推进思路,即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稳步向前推进。当前可以选择部分大额长期的品种逐步放开利率上限,进一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取得经验后再稳步向前推进。
叶 檀:保障时代是否意味着通胀时代
从2010年开始,被全球金融危机中断的中国保障时代重新开启。这是正确的举措,有了全民保障体制,才有中国劳动力的统一大市场,掠夺式的开发模式才能告一段落。
从2010年财政决算报告看,中央财政的赤字不多,占GDP的2.5%,占收入的12%,与预算相差无几。这并不等于未来中国财政收支将一直保持平衡,财政欠账风险极大。未来的通胀压力将以银行坏账、地方政府赤字、地方债与企业债增加等其他方式表现出来。市场效率不提升,保障时代将伴随通胀压力。
有几个方向值得密切注意。
一是财政支出直线上升。
根据2011年预算报告,今年全国财政收入89720亿元,增长8%,同时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1500亿元;全国财政支出100220亿元,增长11.9%,全国财政收支差额9000亿元。财政支出达到10万亿元的平台。与此同时,未来我国GDP增速将略有下降,而税收也不得不同步下降。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近40万亿元人民币。十一五期间我国税收节节上升,未来不可能维持如此高的增速。
二是民生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将不断加大。
根据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合计10509.92亿元,增长18.1%;中央财政三农支出安排9884.5亿元,增长15.2%;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37310亿元,增长15.3%。此外,农业水利、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支出也与民生密切相关。民生支出合计将占中央财政支出的2/3左右。
相比十一五,未来支出只会上升不会下降。从预算报告可知,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共3397亿元,增长14.2%;之后逐年上升,到2010年,中央财政实际三农支出8579.7亿元,增长18.3%,超过了年初8183亿元的预算规模。
三是地方政府收入将大幅下降。
在民生领域的支出中,无论是教育还是农业,大部分资金由地方政府配套支持,但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拍地收入。虽然根据财政部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地方政府财政收支总量相抵,差额仅2000亿元,经国务院同意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弥补,但是现实要严峻得多。2011年地方政府收入将大幅下降2万亿元左右,根据财政部的报告,去年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3.26万亿元;其中土地出让收入2.91万亿元,完成预算的213.2%。按照今年2月份的土地拍卖情况,地方土地财政收入将减少1.5万亿元以上。
与此同时,地方支出大幅增加,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农业农村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成立4个调研组,调查的结果显示,地方政府配套资金难以跟上。2010年,以保障房建设为例,尽管中央财政提高了对地方廉租住房建设的资金补助标准,但平均到每套住房也只有2.37万元,仅相当于投资额的30%左右。按此推算,仅保障房一项,十二五期间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就缺乏2万多亿元,加上原有的十几万亿元的显性、隐性负债,地方政府无米下锅。
四是政府的行政成本易上难下。
面临严峻的支出压力,财政部等部门决心压缩行政开支,虽然根据财政预算报告,对2011年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三项经费支出按不超过2009年压缩后的规模安排。由于我国行政规模过于庞大,而公务员队伍仍在扩张,即便压缩开支,总体规模依然在增长,起码人头开支就在增加。
读遍预算全文,无法找到行政支出的数据,排除预算中所列的项目,2011年支出包含投资与行政费用在内,大致19147亿元。引用国家预防腐败局的数据,根据2006年国家决算统计,全国财政支出4.04万亿元,比2004年增长42%,年均增长率为19%。全国行政支出比2004年增长33%,年均增长率为15%。
五是资源价格上升,我国的电力企业全线亏损,面临着资源价格继续上升的压力。
2011年,我国将面对资源与劳动力价格上升,刚性支出难以下降,地方隐性负债继续上升的压力。企业的效率提升无法弥补支出的增加,今后数年,我国的通胀率从总体而言难以回落到4%以下。增加保障,必须同步提高企业效率,否则保障将伴随通胀,除非房地产市场崩盘导致货币实际紧缩与实体经济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