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场经历了央行2011年第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的震荡整理行情,同时也是一个跨月度的交易周,随着周一的上涨,两市均以红盘结束了2月份的交易。从板块热点来看,股市正经历“后高铁、水利”时期,前期的高铁水利板块的爆炒正在逐步退潮,其他一些新的热点则不断涌现。
首先,受“新三板”建设的带动,高新园区概念股全面走强,中国高科、苏州高新、张江高科等个股成为本周最为抢眼的亮点,周五,中国高科仍然以涨停报收。
其次,备受市场抛弃的地产板块在保利地产不菲的分红政策的刺激下有所转暖。
第三,区域板块行情应声而起。继前期新疆板块在中央加大对新疆投资力度的政策影响下走出独立行情后,本周以宁波为代表的浙江板块以及西藏、上海本地股等区域板块均有不错表现。
第四,在“两会”维稳的市场氛围下,钢铁、银行股搭台唱戏。其中银行板块在本周连续走强。
第五,在大盘不跌的背景下,大部分的中小盘股、创业板个股却出现一定回调。深圳中小板指数以及创业板指数在本周出现了深幅的回落,“二八”现象再度上演。
第六,高铁、水利等板块在爆炒之后进入消退期。
虽然本周市场热点纷呈,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两市成交量与指数的配合并不理想,沪市最大成交量出现在周四的调整行情中。而新出现的热点目前还仅有银行股具备一定持续性,其余板块的热度远远不及高铁、水利等前期的热门股。因此,对目前银行等权重股的表现还只能定义在维护指数上,能否进一步发展还有待观察。
从基本面来看,市场虽然有“两会”情结护航,但目前政策面还并不宽松。
首先,货币政策仍然保持着收缩的基调未改,无论是从资金面还是从心里层面都制约着行情的向上突破。
过大的顺差造成了货币升值的压力,而为缓解升值压力,央行被迫在市场上购汇,投放大量基础货币。虽然央行进行了大规模对冲操作,但市场流动性仍非常充裕,引发通胀预期。自2003年4月开始发行央行票据算起,大规模对冲操作已持续8年。在目前情况下,外汇占款的任何增长都不是好事,因为这将给本就困难重重的流动性调节带来更大挑战。因此,可以预期的是,未来央行还将进一步祭出加息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
下周,国家统计局将于11日公布2月份主要经济数据。按照市场估计,在翘尾因素减少等因素影响下,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可能在4.7%左右,比1月份的4.9%有所回落。这是自去年11月创下5.1%的阶段性高点之后,CPI涨幅将连续3个月控制在5%以内。从目前形势来看,我国抑制消费价格总水平较快上涨的政策措施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1月份CPI涨幅低于社会预期,2月份有望继续回落。从目前物价与股市的关系来看,呈现负相关性,也就是说物价稳定对股市将起到有利的作用。
从本周开始,市场正式进入“两会”行情。统计显示,过往16次“两会”行情都是涨多跌少,上证指数上涨11次,涨幅最高的出现在1997年,达9.10%。跌幅最大的是2008年,达8.14%。2002年为熊市,但是“两会”期间股市仍经历了一波反弹,上证指数在10个交易日中上涨7.88%,为涨幅第二大的年份。最近的2010年则下跌了1.94%。
对未来市场热点的把握,我们认为,应该从国家的相关政策入手,寻找突破口。
首先是消费概念,主要包括:医疗、休闲娱乐、连锁快餐、高端奢侈品、洋化家纺、户外运动、度假旅游、文化教育等,此外,电子信息产品、旅游、文化消费将有可能成为下段一行情中的佼佼者。
其次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四个由工信部牵头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行业。
在这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已形成基本框架。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最有可能率先出台。通过这些产业内部的行业细分去挖掘投资机会也是选股一个重要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