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扩容制度设计完成 或实行备案制 四公司抢滩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新三板扩容制度设计完成 或实行备案制 四公司抢滩

加入日期:2011-3-4 8:06:18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新三板扩容制度设计已初步完成
  一步到位还是分批试点 新三板扩容方式存变数
  新三板或实行备案制
  沪证监局召券商备战新三板
  走进新三板:扩容倒计时 四公司抢滩新三板
  券商憧憬新三板做市商淘金
  桂浩明:新三板投资主体到底是谁

  新三板扩容制度设计已初步完成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证监局局长江连海昨日就新三板扩容、国际板建设、发行体制改革等资本市场热点问题接受了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江连海表示,新三板扩容正稳妥推进,规则制度设计已初步完成,将在报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发布实施。国际板何时出台则尚无时间表。就发行制度改革,下一步监管部门将继续研究主承销商配售权、存量配售问题,待市场条件成熟时择机推出。
  江连海表示,监管部门今年将有计划地推进场外交易市场的建设。首先将中关村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到具备条件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未上市股份公司。探索取得经验后,再扩展至全国非上市股份公司,启动全国统一的场外交易市场建设。据悉,目前扩大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积极稳妥推进,规则制度设计已初步完成,将在报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发布实施。
  江连海特别指出,在中关村试点基础上推进场外市场建设,不是将试点范围简单扩大,而是在全面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情建立一整套符合场外市场运作规律的交易结算及监管制度。他认为,制度设计将坚持市场化原则,简化程序,建立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市场功能。
  就发行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江连海指出,新股发行体制第二阶段改革措施实行以来,各参与主体进一步归位尽责,定价透明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约束明显增强,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得到了广泛认同。下一阶段根据市场发展需要,研究推出发行体制后续改革措施,进一步强化市场约束。
  江连海认为,主承销商配售权和存量发售是境外成熟市场普遍采用的两项制度安排。从长期趋势来看,赋予主承销配售权是我国资本市场发行可供选择的方向,但是从现阶段来看境内完全放开的条件尚不成熟,还要继续逐步创造条件。存量配售也需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完善和解决相关技术和理念、认识等问题。对主承销商配售权、存量配售问题,应继续进行研究,待市场条件成熟后择机推出。
  他还说,应该进一步完善有关监管制度,督促保荐机构完善内控制度,强化保荐代表人在申报前和审核过程中的尽职调查责任,加大对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未能勤勉尽责以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江连海表示,为了进一步推进内地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有关部门将适时择机推出在港募集人民币资金进行境内证券投资业务试点工作。
  他透露,为稳妥推进这项业务,将选择对境内市场较为熟悉的境内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的香港子公司进行试点,初期试点规模为200亿元人民币,并将充分借鉴现有QFII制度的运作和监管经验。目前,有关试点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相关文件已送有关部门会签,并将择机推出。
  对于跨境ETF,江连海表示,目前内地引入港股ETF的主要技术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下一步,有关部门将协调确定港股ETF的清算交收规则,重点解决跨境套利带来的风险问题,完成最终产品方案设计,协调各方完成业务规则修订和技术系统的调整改造,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适时推出港股ETF.
  对于目前各界关注的国际板问题,江连海表示,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进行协调,就国际板相关法律、会计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制定国际板制度规则。今年有可能推出,但尚无时间表。他强调。
  江连海表示,目前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对外开放,实行一定程度的外汇管制,国际板建设将服从于我国资本项目对外开放的总体规划和安排。国际板建设将先试点,首批也就一至两家,首先考虑国外优质企业。
  就目前社会关注的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比例不协调的现象,中央提出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对此,江连海建议,简化审核流程,推动债券产品创新,适当降低门槛,强化市场化约束机制。
  他认为,可建立公司债券转岗审核,专门指定一组发审委员负责债券审核工作,建立独立的债券审核流程,提高审核工作效率;深化分类审核、分类监管的理念,对于债券等级较高、偿债风险较小的,可进一步简化审核程序。(证券时报)


  一步到位还是分批试点 新三板扩容方式存变数
  ⊙记者 唐真龙 ○编辑 朱绍勇
  近期有关新三板扩容的话题成为热点话题,有关新三板扩容比较一致的说法是将采取分批试点的方式,即在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代办股份系统进行转让试点的基础上,吸收张江高科(600895)、东湖高新(600133)、苏州高新(600736)等具备条件高科技园区进入第二批试点。不过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目前监管层正在就新三板扩容方式进行商议,有一派主张在扩容过程中一步到位,即将全国83家高科技园区全都纳入新三板扩容范围。
  据了解,新三板的管理部门主要涉及到科技部和中国证监会两个部门。上述人士透露,与分批试点相比,相关部门更倾向于一下子放开。推出创业板和中小板都是一下子放开,新三板的推出一步到位也会更好。这位人士表示。
  新三板市场特指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代办股份系统进行转让试点。对于新三板扩容,目前市场上普遍传言将通过分批试点扩容的方式,而目前包括张江高科、东湖高新、苏州高新、成都高新等在内几个高科技园区因为准备相对较为充分被视为最有可能进入第二批试点的园区。上述人士对记者表示,据他了解,分批试点的说法并不确切,由于有关方面意见不尽一致,扩容方式尚存变数。
  对于新三板扩容方式是一步到位还是分批试点,业内人士观点也不尽一致。东方证券股票策略资深分析师王明旭认为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来说,新三板扩容还是应该谨慎一点,即采用分批试点的方式。每个高科技园区的基础不一样,企业的状况也不同,政府准备的充分程度也不同,如果一下子放开可能会有风险。王明旭表示。
  与之相反,西南证券(600369)场外交易市场部总经理周到认为与分批试点的方式相比,一下子开放更合适。周到认为,如果采用分批试点的方式,对企业来说不公平,如果有些企业符合条件,但是园区却没有进入试点,其就不能在新三板挂牌转让,对这些企业是不公平的。而一下子放开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此外,他还认为,如果分批试点或将进一步拉大区域经济的差异。按照目前的标准,能够进入首批扩容试点的肯定都是经济发达地区、发达城市的园区,经济落后地区或者中西部地区的园区肯定无法进入。这样会进一步拉大差距。周到表示。
  此外,周到还认为,分批试点还会带来政府资源的浪费。由于各省市均在争取当地高新技术园区进入首批名单,竞争非常激烈。新三板扩容原本是一个市场行为,而目前却演化成了一种政府行为,各个地方政府使劲招数做公关工作,这对政府资源是一种浪费。
  周到认为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来看,目前一步到位的方式都不存在任何障碍。只要将制度安排好,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配套,就能够控制风险。新三板经历了这几年的试点,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周到表示。(上证)


  新三板或实行备案制
  本报记者 钟正
  新三板扩容在即,有关部门和园区已做好了充足准备,静候国务院的批复。权威人士表示,新三板或将实行备案制。
  权威人士介绍,新三板除扩容外,交易制度上将首次引入做市商制度。做市商不仅承担报价、发布信息功能,还要与投资者进行交易,并负有维持市场流动性的责任。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未来新三板或放宽挂牌标准,率先真正尝试备案制。目前,新三板虽然规定实行备案监管,但实际执行中仍是审批管理,以保证挂牌公司质量,但也影响了挂牌效率。
  证监会很可能成立专门部门,负责统一监管全国性场外市场,而不再由中国证券业协会负责。只要企业符合相关挂牌标准、相关各方愿意承担法律责任即可挂牌交易,监管部门只对备案文件进行形式审查,而不对拟挂牌公司进行实质的价值判断。
  实行备案制将极大便利企业到新三板挂牌,增加新三板的吸引力,并将为主板和创业板从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积累经验。这一制度将使相关园区类股票、券商类股票、创投类股票受益。
  据了解,证监会一直坚持市场化改革导向,放松管理、加强监管。除新三板将尝试备案制,证监会也拟取消券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审批,改为事前告知性备案管理。
  目前,新三板存在的制度缺陷主要是只有存量股份挂牌,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功能;多种限制导致交易不活跃;定向增资程序复杂;国资转让和外资股制度不完善。这些制度缺陷导致公司积极性不高,主办券商这方面业务基本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交投不活跃加上创业板已经推出,使得创投机构的积极性也不高。(中国证券报)


  沪证监局召券商备战新三板
  敦促各券商加强重视,加紧筹备企业挂牌申报;4家待挂牌企业通过内核
  新三板扩容的发令枪即将打响,地方监管部门也表现出了高度重视,急召券商部署筹备工作。
  上海某券商创新业务负责人昨日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上海证监局3月2日召集上海辖区内证券公司新三板负责人召开会议,了解各券商备战新三板的情况,并敦促各券商加强重视,加紧筹备企业挂牌申报。
  首批试点数或超预期
  当前,有关新三板扩容的方案也一直消息不断。关于首批试点园区,坊间主要流传着两种版本:一说为张江高科技园区、成都高新区、武汉东湖高新区等五家;另一说则拓展到10~15家。
  首批试点园区的数量或将超出市场的预计。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上述两种说法可信度并不高,公布的园区主要参考科技部认定的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园区和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建设试点园区两批名单。
  券商积极备战
  据了解,上海券商目前共有4家待挂牌企业已通过公司内核,其中申银万国有3家,上海证券有1家。上述人士表示,从对拟挂牌企业的尽职调查,到股份制改制,再到内核,一般将要花费4个月的时间。内核的完成意味着,申请挂牌前的程序已经走完。
  另外,国泰君安总裁办主任王大立也于近日重新执掌代办股份转让部门,光大证券则从投资银行部抽调副总经理王金明负责新三板业务。
  中航证券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券商多项业务将因新三板扩容而受益。
  除了高新园区扩容,拟挂牌企业的增加将提振主办券商的业绩;在交易制度方面,将引入做市商制度,可能给相关券商带来交易收入(做市商和佣金收入),承销费用和注册费收入、直投业务收入等。这对于当前深陷经纪业务佣金价格战、2010年利润率已现下滑势头的券商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增添了新的业务利润来源。
  据悉,目前老三板企业共有48家,申万与国信推荐家数并列第一,各为1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为80家,申万作为主办券商的有23家,列首位;国信证券、广发证券、西部证券推荐家数各为8家,并列第二。
  申万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三板企业增资次数共计21次,其中申万参与的定向增资为12次,其次是国泰君安,为3次;根据2010年三板股票交易量券商占比统计,申银万国和国信证券分列前两位,分别为17.01%和15.93%。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