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窗 水皮:严重低估的股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时间之窗 水皮:严重低估的股

加入日期:2011-3-31 18:26:00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皮海洲:石墨矿风波,中国股市的典型案例
  中国宝安是今年1~2月份行情中的大牛股。从1月19日到2月22日,中国宝安的股价从13.70元上涨到25.45元,涨幅高达85.77%。而同期上证指数的涨幅只有8.69%,约为中国宝安涨幅的1/10左右。
  中国宝安的大幅上涨受益于石墨烯题材的炒作。今年1月20日中国宝安发布新产品研发进展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贝特瑞公司目前已完成石墨烯制备工艺的小试,正在进行中试,并已提交了该产品相关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一项。该公告正式确认了中国宝安的石墨烯题材。而与此同时,有关券商在推荐中国宝安股票时称,贝特瑞拥有中国天然鳞片状石墨主要产地之一的黑龙江鸡西石墨矿,未来石墨深加工原材料丰富而且优质,技术和原材料的双重储备为宝安成功制造石墨烯奠定了天然的基础。正是受此影响,中国宝安的走势一发不可收。
  不过,从2月22日起,中国宝安的走势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在当天股价冲高25.45元后,该股票出现了高位震荡的走势,之后股价总体出现回调走势,到3月9日中国宝安股票因为石墨矿风波停牌,其停牌前的股价为21.46元,已较高点回落了15.68%。至3月15日,该公司发布澄清公告,表明公司目前没有石墨矿资源。虽然公司股价在3月15日当天出现异动,但3月16日,股价还是出现了回落的走势。那些追高买进中国宝安股票的投资者,短线难免套牢。鉴于多家券商在这场石墨矿风波中整体出错,不少投资者要求监管部门能够介入,将石墨矿风波查个水落石出,给投资者以真相,保护投资者利益。
  中国宝安的石墨矿风波确实需要引起市场各方的高度重视,它既是中国股市的典型案例,同时也是中国股市现状的缩影。
  首先,它是中国股市投机市的真实写照。中国股市炒的就是题材,一家公司只要有合适的题材,就会受到市场的追捧。而且这种炒作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哪怕题材并不真实,也可以先炒了再说。中国宝安受到市场追捧就是如此,尽管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并没有石墨矿资源。
  其次,它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规范的真实写照。虽然监管者一直强调要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规范的问题在中国股市里却非常突出。以此次中国宝安的石墨矿风波为例,至少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澄清公告姗姗来迟。实际上早在去年11月5日,平安证券的两名分析师在《中国宝安:坐拥负极龙头,新能源业务风生水起》一文里就明确写到宝安还拥有丰富的石墨资源,其鸡西石墨产业拥有石墨储量约1亿吨。而该公司却直到3月15日才发布澄清公告,这澄清公告未免发布得太迟了。二是高管私下放风。虽然石墨矿资源中国宝安并没有公开承认,但券商们之所以集体出错,显然也是由于中国宝安高管私下放风的结果。据知情人士向媒体报料称,中国宝安在一场只针对机构投资者的会议上,董秘娄兵就明确表示,石墨矿资源是宝安集团的。
  其三,券商等中介机构、分析师常常发布不实消息来误导投资者,或通过发布各种调研报告来为机构出货服务,引诱广大中小投资者高位进场接盘。比如这次的石墨矿风波,平安证券、国泰君安证券、信达证券、湘财证券均提到中国宝安拥有石墨矿资源。但中国宝安公司却对此予以澄清。如果中国宝安澄清内容属实,那么,有关券商的报告显然是捕风捉影,并最终形成对投资者的误导。
  此外,市场监管缺位。中国股市之所以问题丛生,监管缺位以及监管不力显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面对中国宝安的石墨矿风波,至少到目前为止,监管者仍然还是缺位的,投资者没有听到来自监管部门的声音。石墨矿风波,很有可能象股市里的诸多事件一样,最终都不了了之,投资者成为最后的买单人。

 

  苏文洋:海外股民要向中国老百姓道谢
  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2011年第10期有一篇值得认真研读的好文章,专门揭示贫富格局里的秘密。
  文章谈到除国内资本市场、行贿受贿、价格垄断、人情往来等财富转移路径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还应当考虑到国与国之间的财富转移。据2008年的数字,仅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4个公司4年海外分红就超过1000亿美元,而中国内地全部上市公司在此前18年里给全体股民的分红总额才刚刚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这两年,中国这些在国内赚了大钱的海外上市公司究竟又给海外股民分了多少红,似乎没有高调公布。我估计海外分红肯定一年更比一年强,不然海外股民早就叫唤了。他们不叫唤,说明在闷声发大财。近日,国内三桶油公布了去年利润是2651亿元,中移动去年净利润1196亿元。国内媒体也很奇怪,对我们这些大企业每年给海外多少分红很少报道,好像从未在海外分红似的。相反,对54家国内公司10年零分红大加报道。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大企业能够给海外股民大把分红,表面上看是这些公司特别能赚钱,自然要讨好海外股东,实际上是有发改委价格调控这只手出了大力气。吃水不忘挖井人,海外股民分红莫忘发改委。这些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盈利能力,主要是靠发改委的调控价格能力和国际社会责任感。只要发改委这只手不断地把价格往上调,企业利润肯定会越来越多,海外股民分红也越来越多,国民财富转移出去的越来越多。当然,海外股民如果有良知的话,还要向中国老百姓道一声谢。

 

  黄湘源:真慷慨还是假大方
  拟10转10派20的高额分红让李锂夫妇再次笑纳了5.76亿元。人们不禁要问:这究竟是真慷慨还是假大方?
  正像不会有无缘无故的铁公鸡一样,中国股市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慷慨王。只要仔细观察分析历年来尤其是近年来上市公司的分红情况,就不难发现,除了少数公司治理比较规范的上市公司之外,大多数出人意外的慷慨分红,不是因为公司有再融资需求,就是出于大股东或高管的逐利需要。
  由于中国证监会进一步提高了上市公司申请再融资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标准,在原有规定的基础上,要求《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中确定的再融资公司最近三年以现金或股票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不要说一些经年有红不分的铁公鸡也不得不故意做出拔一毛以谢天下的姿态,就是一些无红可分的瘦母鸡也不惜杀鸡取蛋,以便为自己争取一个资产重组或再融资的资格。在受制于融资动机而根本脱离了投资回报之宗旨的条件下,这样的分红再慷慨也是没有什么积极的意义。然而,让人非常遗憾的是,这至少在目前,似乎已经成为一种难以逆转的有中国特色趋势。
  除了分红同融资需求的不正常联姻之外,人们注意到,大股东和高管持股往往是上市公司分红政策的重要决定因素。其中,央企上市公司虽然高管持股相对较少,但是,由于国有股控股比例相对较高,受逐年升高的政策强制性要求和对央企负责人考核标准的制约,央企负责人存在提高公司分红派现率的积极性,这在本质上和其他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由于高官持股比例较高而对分红派现倾向性的影响并无二致。
  华丽家族是2010年已发布分红预案的房企中最慷慨的一家,也是近两三年来现金分红比例最大的房企。在银行收紧房贷的情况下,华丽家族的最慷慨分红无论怎么看也有点不理性。不过,考虑到其不理性地派送给股东的2.64亿元现金,倒有2.03亿元进入了大股东及高管的腰包,其不理性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
  有关统计显示,在实施分红公司中,有13家现金分红总额居然超过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有的甚至超过了十多倍,简直与杀鸡取蛋无异。无论他们的动机是为了通过分红吸引投资者,以扩大市值,还是为了再融资,显然都毫无什么理性可言。
  事实上,所谓慷慨分红,只是对高官慷而且慨,或对大股东慷而且慨,对于收益率只有1.24%,甚至更低的小股民说,是丝毫也谈不上什么慷慨的。相反,如果因分红方案实施前后股价下跌而导致负收益,或者说由于掠夺性分红的短期行为而剥夺了小股民今后长期的分红权,那就不是慷慨,而是可怕的刻薄了。

 

  叶荣添:第一本能:心态!
  井喷和细水长流唯一的区别在于是否提前透支未来的涨幅,对于绝大多数股民来说唯一的区别就是井喷的行情他们不会频繁换股,而逐步上涨却让他们在毫无耐心的等待后而因为一次次频繁操作中亏损,因此两者最后得到的结果和盈利在500点范围内都是一样的。关键的是股民的盈利就像赌徒的筹码,不到亏损都不懂得变现,因此最后还是亏损。这个市场走势并不是重要的,成交量也仅仅是重要之一,最为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头脑必须随着世事的变化而轮换,生活也如此。多数人,正是本身并不具备这样的性格和经历的沉淀,而非要一再强行要求对方必须躺下,我一定要上,因而最后一地鸡毛。
  我相信这个市场如果要你们做一次抉择,90%的人宁愿选择像去年10月份那样痛苦的井喷一次,然后套牢。也不愿选择慢牛的折磨,没有哪一种是错的,但是在做这样的选择和准备之前先问问你自己你是否有强大的自控能力来把握自己及时收手。举一个例子,你现在套牢了一个股票30%,一个月内500点的连续上涨让你迅速解套并且赚钱20%,另外一边是3个月大盘上涨500点,平均盈利30%。甚至还有人在3个月的慢牛中只有10%的盈利。好了,现在你们认为井喷当然最好,反正慢牛的结果还不如井喷。那么按照你这个心态就会出现两个结果。第一个结果市场在连续井喷过后快速下跌,你再次因为没有自控和预知能力而又套牢,而且很久。第二个结果你赚得不多,但也凑合。
  那么叶荣添就出现了,这就是第三个结果。我再次顶部疯狂呐喊,选择第一种的人多数是在强大利益的诱惑下不会相信我的,也来不及相信,套牢。第二种,持续的呐喊顶部到来,你会从不相信到领悟并逐步退出,有一个时间反应,这就是第三种结果。这个叶荣添是虚设的,代表市场中很大一部分届时在高位的声音,最后还是得到,井喷的套牢,慢牛的收手。
  炒股票其实没那么复杂,第一次博客4年以来我已经从4年前天天看盘,晚上研究,3年前天天看盘,晚上不研究,2年前时不时看盘,时不时研究,一年前只看早晚前后半小时,基本还研究,到今年每天基本不看盘,只是晚上偶尔研究。有人说我疯了,已经得意忘形了市场和大盘。但真正我自己觉得市场已经走在了我心里,而不是在眼里。看得见的都是假的,正确的东西必须用心去感受。经过7年来的提炼和经历大概有一个趋势和一个方向加上一点认识就足够了,对于不少人来说他们会觉得股票很复杂,既要收集信息,看新闻,又要每天盯着3小时看盘,晚上还要研究报表,睡觉了做梦还在想着明天怎么办,这就像一台机器总是在运转从不休息,无法产生出最好的功率。我告诉你们就两点,第一是看新闻,关注和市场行业有关的新闻。第二点不要注重太长远的趋势,眼光注意两种小的趋势,1,运行趋势,只要不是太过快速的上涨就不要去警惕。2:看大势,大势的走强和走弱需要一个时间的沉淀和反应,大势的不好不会造成快速的下跌,市场通常都会有一个提前的反应,这个时间内足够你去判断。而且通常会反应在运行趋势上,越是大势不好的时候,暴跌不久后要来临,运行趋势就在很短的一个时间内都会用快速上涨来拉高出货。而大势越好的时候,越是会逐步上涨,而不是急躁。因此这就是我今天一开始所说井喷和细水长流的原因。
  再不懂得想想如果是你自己就知道了,在你得知3个小时后警察就要来抓你聚众赌博了,你们会怎么办?你们肯定是先分赃再逃跑,而且都是数额特别巨大的才需要时间来分赃。而往往是进门就抓你个现行来不及反应,金额往往都不会太大,走个过场没两天就放了。对不对?
  大盘即将进入4月份,也就是我在春节前跟你们所说的二季度是市场冲击今年最高点的时候,整体市场将会在二季度的末尾进行冲顶,然后三季度逐步下降。这一个季度以4月中旬刚过最为疯狂,大盘将会在清明节过后就爆发出在一季度所积蓄的大部分量能进行快速冲高,但这种冲高和去年10月份将有所不同的是去年10月份呢过把瘾就死,而这一次在4月份的第一次冲击过后回落不久整理,5月份大盘将会在再次在强大的国内流动性紧缩暂时放宽下再次疯狂,达到顶峰,是有80%概率冲击3800点之上的。也就是两个月内我预计共有两次非常大规模的爆发,所以今天之前写那么多就是想告诉所有人你在迎接将后所发生的事中必须所要具备的心态,这是当前所要区别较好收益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没有这一点心态什么都是扯淡。一定要懂得在随后的市场走势中控制自己的欲望,我希望你领悟,我的朋友。
  所以股票不仅仅能反应人性,更能反应生活中的每一个点滴。因为这里玩的是人,心态决定压力,压力决定成败。在疯狂4月即将到来的时候,即将满足你们井喷愿望的时候,自控是强者也是你必须具备的第一本能:心态!

 

  叶 檀:郑裕彤买中国平安必盈利 A股股民成本最高
  中国平安启动的再融资计划瞄准合作伙伴郑裕彤。
  中国平安近日公告,向香港亿万富豪郑裕彤以每股均价71.50港元定向增发2.72亿股H股,集资额为194.48亿港元。中国平安目前最大的股东汇丰银行在定向增发后,其股权将从16.2%稀释到15.7%,而郑氏的持股有可能接近汇丰。
  该起定向增发引起市场争议。
  首先是折价率争议,平安的增发价格较H股截至及包括3月11日前30个交易日,在联交所平均收市价每股约79.39港元折让约9.94%;较H股3月11日在联交所收市价每股81.70港元折让约12.48%。向单一股东折价出让而放弃其他选择,涉嫌对普通股东不公,同时是中国社保基金的损失:在香港市场针对10个以上投资者融资时,融资额的10%需划拨中国社保基金。
  其次是郑裕彤的多空对冲手段。根据港交所披露的信息,郑裕彤一方面是定向增发的接盘者,另一方面为了规避风险进行对冲。郑氏除买入平安增发的2.72亿股以外,还以现金结算未上市衍生工具看空平安1.96亿股,约占本次增发股票的72%。郑氏稳赚不赔,他以折让价获得看多收益,通过对冲减少风险,获得无风险收益。没有法律禁止郑氏进行多空对冲,但郑氏此举说明他并不彻底看好中国平安,或者资金不够充裕,寻找这样脚踩两只船的合作方作为长期合作的战略投资者,不符合市场的一般规律。
  3月30日,中国平安的A股价格为每股49.99元,H股价格为77.15港元,A股较H股折让0.77倍。中国平安目前正处于规模扩张高速发展期,成为不可动摇的金融航母,未来有一定的溢价空间,交银国际最近发布的报告维持中国平安 买入评级,目标价116港元,中国平安作为行业首选股的地位不变。而国泰君安3月30日发布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平安寿险、财险和银行等业务均在良性发展轨道,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05港元。如果中国平安股价在半年后上升到105港元,则郑氏可以获得数十亿港元的收入。
  第三,郑裕彤的神秘身份。
  郑裕彤作为实业界与资本市场的大腕,大家并不陌生,但作为中国平安的股东却很神秘,只有靠媒体一次又一次的披露,才能揭开些许面纱。
  媒体先是寻找到在中国平安上市之前的郑建源,指出这位新晋富豪似乎与郑裕彤之间有着某些关联,但并未得到最终证实。在《新财富》杂志2003内地富豪排行榜中,郑建源因为控制着源信行投资有限公司和宝华集团 ,郑的身价被估为33亿元人民币,排在第三位。上市后,源信行和宝华集团控制平安保险的股份为7.13亿股,约占总股本的11%。如果这两公司还是为郑建源所控制的话,那么按照每股10.33港元的发行价计算,郑建源的财富仅因平安保险就应达73.6亿港元。
  2008年港媒曾报道郑裕彤通过多家家族公司曲线进入平安,通过源信行投资、上海汇业宝业、上海汇华、宝华集团等8家企业间接持有平安A股,持有平安A股将近12%股权,是中国平安隐形第二大股东。2011年3月底,郑裕彤最终走到前台,直接成为中国平安的战略投资者。
  没有人有证据指责其中存在什么问题,这也许就是问题所在。3月30日下午,中国平安在上海举行的2010年度业绩报告发布会上,中国平安总经理任汇川表示,由投资者一次性拿出25亿美元,并且要承担审批时间段风险以及审批完成后锁定期不超过6个月的长时间风险,必要的价格折让是可以理解的。对于市场传闻,2008年中国平安新闻发言人曾表示,对于平安股东的有关情况,历年来我们都是严格按照法律和上市公司的要求进行披露,对于股东的其他情况,比如股东的股东的股东,我们不了解。看来平安的投资者更加无缘了解。
  未来对于平安仍然存在的疑问是,中国平安向郑裕彤家族增发只有2.72亿股,仅占股东大会增发授权的一半,未来管理层是否会继续行使增发权?郑裕彤是否还会成为关键人物。
  确切的是,郑氏必然盈利,H股的普通投资者居中,而高价发行A股市场投资者成本最高。

 

  李季平:京版降房价模式 是喜还是忧?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有关负责人29日表示,按照国务院要求,经北京市政府研究,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后确定,北京市新建普通住房价格控制目标是: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廉租住房应保尽保,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能力明显提高;新建普通住房价格与去年相比稳中有降。
  当多个城市将今年房价调控确定为增幅不超过10%的目标以后,北京市公布的调控目标首次出现 降字,受到社会舆论一致好评。然而,接下来的问题是,在目前我国房地产政策大环境背景下,北京版的房屋价格稳中下降该怎样操作?能否达到降的目的和效果?
  首先,北京版的房价下降模式,对于商品房市场而言,是有条件限制的,即新建普通住房价格,也就是说,降价房屋的范围有限制:一是普通住房,二是新建的。这里需要厘清的一个概念是,普通住房容易理解,就是套型90平方米以下、住宅小区容积率1.0以上的普通商品房;但是,新建的概念就很模糊了,是指2011年新入市销售的普通住房、还是指2011年开工建设的普通住房呢?官方报道并没有对此做详细解释,假如是后一种情况的话,普通住房价格稳中有降的目标对消费者来说,短期内没有意义,因为即使是普通商品房从建设到销售也需要两到三年时间。
  其次,没有说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稳中有降?从目前的政策来看,房屋价格形成分为两种情况:政府定价和市场机制。政府定价的房屋多为保障房,市场调节的为商品房。那么,我们现在一般意义的普通住房,多指是商品房,这种住房除了极少数的限价房以外,都是以商品来销售的。既然北京版的房价调控目标,并没有对除普通住房以外的商品房价格作出降的目标设定,单纯的以市场机制模式来降低普通住房价格的目标就很难实现。因为在一个城市的中高档住房价格持续处于涨势的前提下,普通住房价格必然受其影响,是很难降低的。这时候,唯一采取的方式就是将原本属于商品房序列的 普通住房,以行政方式纳入调控范围,强制降价,然后政府出资将市场价与政府强制降低后的差价补贴给开发商。显然,这样的结果,并非是真正意义的降价。
  再次,自去年4月国家出台国八条开始,加之今年国家高调宣布并实施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我国房地产市场保障房的归保障、市场的市场,这样双轨制的政策渐渐步入正常,并获得社会认可。可此次对普通住房价格调控为稳中有降的北京版模式,将住房市场一分为三,除了保障类和市场类以外,又从市场调节的范围内分离出普通住房,以行政手段调控价格,这样的趋势与房地产市场化整体走向是相悖的。
  实际上,自2005年开始,虽然几乎每年都要调控,但是社会公众对于房屋涨价预期为什么还如此强烈?我个人认为,这里的关键是两点:一点是我们这几年的货币增长速度过快,几年内,我国的货币总量由40多万亿元膨胀到70多万亿元,钱多了,投资就多了,买房成了首选;另一点是,多年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无论是限购限贷,还是房产税试点,从来不触及多套存量房既得利益者,这一群体从房地产得到的巨额利益,对后来炒房、购房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要从根本上稳定或降低房价,降低人们对房地产的涨价预期,就应当从上述两个方面入手。因此,北京版普通住房降价模式,只会强化政府对于商品房价格的行政干预。从长期看,对于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缺乏积极影响。

 

  时寒冰:拉动消费须先降税
  十二五规划提出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消费被放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
  首先必须承认一点,人人都有消费的欲望,这种消费欲望是不需要鼓励的。
  在中国千方百计拉内需而效果并不明显的情况下,很多国人一到国外却疯狂抢购,甚至把一些商场给清空,如此消费能力,令西方国家感叹不已。以至于法国等知名商店,都开始雇佣会讲国语的店员,因为他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商场效益如何,与能否吸引中国人光临息息相关。
  显然,并非中国人消费意愿不强,而是另有原因,探究下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税收过高。
  中国的税包含在商品当中,只要消费就等于交了税,那么,包含在商品中的税到底是多少呢?
  如果你在中国内地购买一块售价10000元的瑞士进口手表,其中将包含17%的增值税1700元,30%的消费税3000元,城市维护建设税71元,11%的关税1100元,赋税总额:5871元,税在商品价格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了一半。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曾经做了个比较,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财政统计年鉴》公布的2006年数据计算,倘若国家征税的总量均为1000元,排除其他方面要素的影响不论,那么,作为价格构成要素之一、直接嵌入各种商品售价之中的税收数额分别为:中国700元,美国168元,日本186元,欧盟15国300元。
  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高:是美国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欧盟15国的2.33倍。这导致中国的商品价格普遍比国外高,即使是中国制造的产品,国内的售价也远远高于国外。
  因此,不是中国人不愿意消费,而是商品价格因为包含过高的税而变得太昂贵了,抑制了他们的消费能力。要想拉动内需,就必须把商品中所包含的税收降下来,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税收也降到西方发达国家那种水平,消费还需要去拉动吗?那些乘坐国际航班去国外扫货的国人,就可能改变主意,在国内消费了,毕竟,省出的机票钱就可以买不少商品,
  当然,不仅要降低商品中所包含的各种税收,也要降低所得税过高等税率。所得税过高也是造成消费长期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所得税降低下来,藏富于民,让民众的腰包鼓起来,随着社会保障机制的逐渐完善,相信,中国的消费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力量。

 

  易宪容:调控政策一轮又一轮 拿什么遏楼市投机
  从2003年开始,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可以说是出台了一轮又一轮,除了个别年份之外,这些房地产宏观政策所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反之,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越是出台,市场则与政策目标越来越远。何也?一些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与经济生活的常识相悖,某些调控政策工具舍近求远,把简单的问题变复杂了。
  比如,早几年住房价格快速上涨及飙升,本来其原因是信贷及税收优惠政策过度导致的住房投机炒作盛行,遏制房价快速上涨就得严厉打击住房投机炒作,但当时政策调控时没有把住房的消费与投机区分开来,而是认为住房供求关系不平衡,只要大力增加住房供给,就能够调整这种不平衡的住房供求关系,从而控制过高的房价。但实际上住房的投机与消费的定价基础与机制、供求关系完全是不同的。比如,如果住房市场是个投机炒作的市场,而出台的调控政策则是针对住房消费的,不改变住房投机炒作的信贷条件及税收条件,住房供给增加越大,那不是投机炒作者的空间越来越大么?因此,如果住房的宏观调控政策脱离日常的经济生活或经济生活的常识,那么其政策是不可能达到政策目标的。
  今年以来出台的各种楼市调控政策,可以说新招迭出。限购令、限价目标制、房价备案制、大造保障性住房等等。那么,这些政策的实质与核心是什么?它所针对的是住房市场什么对象?而当前住房市场形态又是什么?不妨对此作一点简单的分析。
  无论是2010年的国十条,还是2011年的新国八条,与以往住房政策有个根本性的差别,那就是认识到当前住房市场房价快速飙升的原因是住房投机炒作的严重性,因此严厉打击住房投机炒作是这两次政策目标的核心所在。既然住房市场的价格快速飙升是住房投机炒作导致的,房地产泡沫是由住房投机炒作所吹大的,要遏制高房价,当然就应严厉打击住房投机炒作。国内住房市场投机炒作之所以会如此严重,就在于国人都希望借助于金融杠杆大获其利。要打击住房投机炒作,势必要改变当前的住房投机炒作者的融资条件,通过税收方式改变房地产市场的赚钱效应。在各国住房市场,打击房地产投机炒作的通行做法,就是全面收紧住房按揭贷款的信贷(贷款市场准入和利率提高、融资杠杆降低),通过税收压缩住房投机炒作的利润。我国香港特区以及新加坡莫不如此。
  这次我们对住房市场投机炒作打击突出的则是住房限购令。这项政策看上去是可以限制居民过多购买住房,打击住房的投机炒作,只是审查限制居民购买的条件,不仅信息不对称、成本高,而且如果住房市场赚钱效应不改变,投机炒作者总是能找到各种各样的规避这种限制住房购买的办法。更何况,限购令允许本地居民购买第二套住房,这实际上是鼓励居民住房投机炒作。异地购买的情况也是如此。住房限购令希望以十分复杂的方式来限制住房投机炒作,人们担心,若不限制住房的投机炒作,政策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对于限价令,或住房价格目标制,就是各地方的住房价格上涨要控制在某种范围内,
  如果超过这个范围,那么当地政府就得承担责任。在新国八条中,要求各地方政府房价上涨目标与当地GDP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及居民支付能力挂钩。到目前为止,全国公布房价控制目标的城市,一般都与GDP或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挂钩。这就明显地存在几个问题。
  其一,如此房价涨幅控制,无异于认可在过往房地产泡沫情况下或房地产泡沫不要挤出的情况下让以后住房价格上涨幅度保持在某个区间,似乎并非要遏制高房价,而是以后不再投机炒作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住房投机炒作的赚钱效应不改变,已经进入者可投机炒作,那又如何限制后来者不进入住房市场投机炒作呢?
  其二,在当前对住房市场的数据质量严重质疑的情况下,这个房价指标如何来计算,是由地方政府自行来计算,还是有一套科学客观及中立体系?如果是前者,鉴于地方政府时有人为操纵统计数据的情况,可信度不能不大打折扣。且不说地方政府的GDP或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等数据同样也有人为操纵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住房限价令恐将形同虚设。
  再来看房价备案制,这种制度对规范住房市场秩序有一定作用,能使住房交易市场的信息尽力公平透明,减少交易过程中的欺诈行为。问题是,这原本就是政府的职责,不通过这样的制度安排也应力求住房市场交易的公平公正。而这样的房价备案制则为政府行政权力干预市场交易创造了条件。如果政府行政权力能干预住房市场交易,那么不仅住房市场价格机制无法形成,而且住房市场价格更容易扭曲。
  2011年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效果如何,房地产投机炒作是否会挤出,现在或许只有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收紧这一主要工具了。

 

  曹中铭:史上最贵新股巨额募资睡觉 谁给催眠药
  有史上最贵新股之称的中小板股票海普瑞,其业绩与成长性到底如何?唯有信息披露更加详细的年度报告,才会为我们解开答案。本周一,海普瑞公布的年报表明,2010年海普瑞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3.26%,净利润同比增长49.50%,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创出历史最好水平。
  尽管在年报中海普瑞推出了拟10转10派20的利润分配方案,但这显然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去年4月份海普瑞曾以148元的天价发行4010万股新股,募资59.35亿元,超募近51亿元。8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募投项目的进展情况、超募资金的用途等,无疑才是投资者更为关心的。
  而海普瑞披露的《2010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显示,上市公司去年投入募投项目的资金仅仅572.14万元,投资进度占招股说明书所披露的募投项目所需资金8.65亿元的0.66%,占募资净额的千分之一。另外,海普瑞还动用超募资金8.89亿元补充流动资金,8000万元偿还银行借款。剩下的47.74亿元中,22.74亿元作为活期存款、25亿元作为定期存款存放于招行深圳新时代支行营业部。
  新股发行时狮子大开口,意图圈进更多的资金,在募投项目进展上,却如同蜗牛爬行,这就是海普瑞留给市场的印象。当初急于上市,海普瑞不是急需资金吗?为何巨额资金到手后,半年多的时间只投入了数百万元,却让巨额募集资金闲置于银行睡大觉?
  显然,单从投资进度看,海普瑞募集资金的使用率极其低下。这不仅是市场资源的浪费,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其投资者不负责任的表现。须知,市场愿意付出高价,不是让上市公司将其存放于银行的。
  毫无疑问,因为高价发行,才导致了海普瑞的巨额超募。从当初的急于上市融资,到后来的钱多了 烫手,海普瑞巨额闲置资金存放于银行,凸显出改革后的新股发行制度所造成的种种弊端。
  新股发行市场化,这个大方向是对的。但目前的新股发行,在市场化的大旗下,却演变成了高价、高市盈率发行的市场化以及高超募的市场化,海普瑞不过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已。
  因为有巨额超募资金在手,上市公司随意挥霍的现象可谓比比皆是。统计资料显示,截至3月22日,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中有12家披露了年报,这12家公司中,用超募资金买地、买房、买车的占其超募资金总额的12.2%,这个比例可不低。
  无论是海普瑞将巨额资金存放于银行也好,还是上述公司的买地与福利化投资也好,一切都是高价发行所导致的巨额超募惹的祸。除此之外,将募集资金用来打新股或进行主业之外投资的现象,在市场中同样不乏其例。上市公司发行新股上市,其实最应该注重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我们关注超募造成市场资源浪费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像海普瑞这样因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而形成的资源浪费。事实上,类似的资源浪费更隐蔽,也更可怕。
  规避上市公司的巨额超募,避免更多的海普瑞将巨额资金存放于银行,市场化发行的宗旨不能丢,与此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新股IPO时以合理的价格发行新股,一方面发行人可以获取所需的资金,另一方面也能将更多的资金留在市场中,让恺撒的归恺撒,上帝的归上帝,应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