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王秀强:银行股单骑救主 二八转换仍是传说?
叶 檀:徐家汇商城是证券市场瓜分财富的经典样本
左小蕾:人民币加盟SDR的途径选择
华 生:当前需用债市为股市减负
巴菲特:美经济无需额外刺激 理性关注中东局势
迟福林:发展方式转变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吴敬琏:改革的核心是政府自身改革
赵笑云:2012年展开上攻万点牛市
黄小鹏:巴菲特连续跑输大盘玄机何在
黄海洲:全球市场两个不可低估
龚方雄:A股全年震荡上行
姜 韧:黄金十年必将启动
王秀强:银行股单骑救主 二八转换仍是传说?
当上证指数逐渐逼近3000点时,A股似乎又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3月2日上午,兵临三千点的上证指数却呈强弩之末,开盘后一个半小时,上证指数由高走低,下挫近35点,跌幅1.20%;相形之下,深圳市场更为疲软,深证成指在上午十点五十一分,跌幅已有2.02%;中小板指数与创业板当天的最大跌幅也分别达到2.09%、1.85%。
股指处在相对高位,而昨晚美股的溃败也加大了今天国内股市的调整压力。午盘时分,一位市场人士向记者分析道。
各种迹象都在显示,资金正重新卖出股票转向贵金属市场寻求避险,国内A股的大幅调整也正一触即发。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千钧一发之际,横盘已久的银行股却成为了拯救A股市场的一根重要稻草。
银行股雄起
沉寂已久的银行股终于吹响了集结号。
3月2日,招商银行量价齐升,开盘后便一路高歌猛进,最终报收于每股13.47元,涨幅高达2.82%,而30.3亿的日成交金额也创下了四个多月来的新高。
除招行外,宁波银行、浦发银行、南京银行、兴业银行的当日涨幅也均在1.5%以上,即使是平时最涨不动的三大行3月2日停盘),当天平均涨幅也达到了0.42%。
银行股的坚挺令指数难以继续下探。午后,大盘吹响了反攻的号角,在银行股的带动下,黄金、石油、商业百货、造纸共同发力,最终令上证指数报收于2913.81点,仅下跌了5.11点,跌幅0.18%;而深证成指收于12880.3点,下跌68.45点,跌幅收窄至0.53%。
弱势之下,长期低迷的银行股为何异军突起、拯救股市于狂澜之中?凯石投资投资总监李文忠认为,银行股估值处于历史底部,业绩却增长很快,从各项指标来看,银行股调整了这么久,也该爆发了。李文忠对记者表示。
东方证券研究所3月2日发布的银行业研究报告认为,银行一季报超预期的确定性正在增大,看好一季报超预期催化的估值修复行情。
最近两个交易日银行股出现了一定的涨幅,我们分析认为这可能反映了一季报的利好开始逐步为市场所认识到。我们判断3-4月份,银行在一季报超预期的驱动下将有一轮估值修复行情可期待。该研究所银行业高级分析师金麟表示。
这让人想起一个段子:有些券商的银行分析师要求转行到新能源,因为已经很长时间没机会在晨会上发言了。而这个段子被转到微薄上后,有人提问:这莫非说明银行股春天来了?
二八转换仍是传说?
银行股的意外雄起,是否会是市场二八转换的前兆?机构人士对此并不赞同。
之前地产板块也有过不错的表现,但结果却是昙花一现,在缺少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二八转换很难出现。中信证券研究部策略分析师刘津向记者表示。
在2月10日至14日,房地产股曾连续三个交易日出现上涨,板块累计涨幅近7%。此后便再度陷入调整震荡期,仅在3月1日又惊艳了一把。
去年小盘股表现太好,而大盘股表现太差。今年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化,但我不认为会出现绝对意义上的二八现象,而是大盘股与小盘股表现更为均衡一些,在板块中会有个股的机会。李文忠亦不赞同二八转换已经开启。
叶 檀:徐家汇商城是证券市场瓜分财富的经典样本
3月3日,徐家汇商城上市交易。
证券市场溢价极高,净资产注入最高可以获得十倍以上溢价,证券市场成为中国财富分配的主渠道之一。徐家汇商城是公众利益受损、少数人暴富的样本。
余秋雨等自然人没有成为徐家汇商城自然人股东的资格。
徐家汇商城自然人股东进入的过程是历史的产物。由于职工持股会与工会不能成为上市公司的股东的规定,2001年六百解散职工持股会,转让24.5%的职工股。对于内部职工股的受让人,有关规定有明确限制。
根据1993年7月《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关于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内部职工持股管理规定》第六条,公司法人股东单位(包括发起单位)的职工、公司非全资附属企业及联营单位的职工、公司关系单位的职工、公司外的党政机关干部、公司外的社会公众人士、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禁止购买和持有公司股份的其他人员不得成为受让人。另据2002年2月《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内部职工持股管理规定》第六条重申了这一条,并且在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内部职工部职工持有的股份在公司配售三年内不得转让,三年后也只能在内部职工之间转让,不得在社会上转让交易。
事实上,没有在徐家汇商城以及六百工作过一天的余秋雨1.50%、孙赓祥2.50%、胡晓秉2.30%、周黎明2.00%、俞杏娟1.50%、孙玉婷1%等人成为大股东,其中孙赓祥2.50%、俞杏娟1.50%、孙玉婷1%为一个家庭。有人将此称之为有眼光的风险投资,或者救人急难的傻瓜投资,如此一来,当时所有的高管甚至股权到手就退休的高管都成为风险投资家,而所有的职工都是毫无眼光的笨蛋。
改制的过程是内外部结合瓜分资产的过程。这些外部投资者真是救人急难吗?来看看数据。
余秋雨2001年投入241.22万元人民币,从2005年至2008年,余秋雨4年累计获红利约647.7万元(含税),是原始投资成本的2.68倍。而其他高管所得更多,1997年底净资产每股1.55元了,由于经营的很好,业绩逐年飞快递增,到2001转让的时候转让给金国良、童光耀的价格仅仅为每股1元。可谓无本万利,如今所有这些人以上市价计,身价至少在千万元以上。
徐家汇商城地处上海黄金商圈,自有商业物业均是一本万利的优质资产,但根据招股说明书,其价值并未得到体现,甚至被刻意贬损。有限公司对截至2000 年6月30日的净资产以及存在的潜在亏损进行了评估和查证。根据徐汇区国资办和商城集团于2000 年12 月确定的方案,股权激励的定价依据以有限公司截至2000 年6月30 日经东方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并经徐汇区国资办确认的净资产评估值21,684.08 万元为基准,扣减:(1)经东方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查证并经徐汇区国资办确认的有限公司截至2000年6月30日应分担的汇金房地产账面亏损及部分潜亏等共计8,574.07 万元;(2)原计入国有独享资本公积的应付国有股股利2,985.64 万元;(3)由老股东享有的截至2000 年6 月30 日未分配利润611.23 万元;(4)上述经确认资产评估报告列明的待处理资产净损失768.14 万元。经上述扣除后确定的股权激励定价基础为8,745 万元,每股折算为1.59 元。很明确,当时进行扣减总资产大幅压缩,从而压低了股权价格。而地处黄金商圈的汇金房地产居然帐面与潜在亏损并存,令人匪夷所思。
徐家汇商城不缺钱,从经营与募集资金用途所需资金论,根本不需要上市融资。
有财务人士指出,对比2009年10月与2011年2月15日披露的两份招股意向书,2009年10月版中曾披露的几点重大风险在新版说明书中一并被隐去。徐家汇商城不仅每年的经营性净现金流水平稳定,2010年更是增加了3亿多人民币,3年内没有任何长期借款。也就是说,公司可以通过每年的正常经营来实现增收,根本不需要借款,当然更不需要上市融资。我们的证券市场弃众多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不顾,而对俆家汇商城锦上添花。
上海是经济发达地区,但社保基金每年缺口百亿,财政并不富裕。而位于上海核心商圈的国资却成为一些无风险投资意识、无管理能力者的套现工具,成为既得利益群体随时可取的钱袋子,无形中加大财富分配不公、增加了政府养老等社保负担。徐家汇商城上市案例,突显中国证券市场存在制度性缺陷,因此成为财富分配不公、逆激励机制的典型样本。
注:余含泪助手说入股是救急。
徐家汇商城集团总经理徐春华说此一时彼一时,当时风险大。
风险确实大,所以但凡与徐家汇商业有些关系的人,把这些风险全都独自扛着了,还捎上了含泪帝。
好一群活雷锋。
笔者支持有眼光的风险投资家与诚实的实业家通过证券市场创富,但寄生者不在此列。
左小蕾:人民币加盟SDR的途径选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曾在不同场合谈到,考虑开展人民币加入SDR成分货币的讨论。本轮G20轮值主席法国总统萨科奇也宣示将致力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推动G20中的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加盟SDR.
笔者认为,人民币进入SDR没有什么负面影响。特别是如果在SDR功能重新定位后进入,人民币就成为实质上的国际货币。不过,按IMF现在的货币条件进入SDR,中国需要认真考虑完全可兑换的风险。只要回避把人民币作为纯粹外汇交易货币的完全可兑换的要求,中国仍能把握人民币中间价的定价权,人民币对各国货币不会大幅波动,资本大进大出就仍得到有效管理。换句话说,能够在不完全可兑换的条件下,人民币进入SDR的国际化方式就不会带来巨大风险。
所以,人民币加盟SDR的途径选择,至关重要。
现在,人民币进入SDR有两条途径。第一条,达到IMF关于SDR成分货币的条件后进入。SDR成分货币有两个选择标准。第一,商品和劳务出口额也就是贸易和服务规模足够大,这条中国已基本满足。第二,确保特别提款权的货币篮子所选货币是国际贸易中最广泛使用的货币。按此规定,IMF必须寻觅到自由运用的货币,也就是说,在国际交易中普遍用于支付、在主要外汇市场上广泛交易的货币,也就是完全可兑换的货币。
实际上,要求在外汇市场上有足够交易规模,是目前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病之一。外汇脱离贸易供求关系的买卖,与买卖高风险虚拟金融产品没有区别,从根本上来说,是国际货币市场和进入市场需要改革的部分。而要达到第二个条件实现人民币完全兑换,或者说外汇市场上大规模交易人民币,现阶段对中国来说,风险显然很大。
若严格遵循IMF旧规加盟SDR,旧规则可能成为人民币进入SDR的巨大障碍。在最近一次例行成分货币调整时,IMF曾考虑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但最终被否决,原因正是人民币自由使用度未达IMF标准。IMF第一副总裁约翰·利普斯基在一次与中国财经媒体的对话中表示,人民币纳入IMF特别提款权,是个渐进的长期过程。也就是说,按部就班达标后人民币再考虑进入SDR,可能需要较长时间完成完全可兑换的制度变革。这样会延缓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对稳定国际经济秩序不利,对中国的经济稳定也是不利的。
人民币加盟SDR还可尝试第二个途径,改革IMF关于成分货币进入SDR的条件,在不可完全兑换的情况下进入SDR。改革主要是针对第二项选择标准。外汇买卖本身并不应该被无限鼓励,外汇大规模炒作是现在国际货币体系制造危机的一大缺陷,应是SDR改革的对象。把缺陷当作条件来强调,缺陷就改不掉了。新定义的SDR成分货币功能,主要承担贸易方面的支付功能和适当规模的套利资金,并不需要成分货币完全可兑换,达到现在外汇交易市场的货币交易规模。人民币可以通过一些其他方法,实现部分可兑换,达到国际贸易支付规模和适当套利交易规模,不影响新SDR机制的运行。
笔者以为,现阶段可以推动扩大中国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推动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在香港特区挂牌、开设国际板股市三种海外人民币直接证券投资或准海外直接证券投资方式的发展,增加人民币的海外流动性,扩大人民币的海外交易规模,这能有助于达到IMF总裁最近提出的、人民币参入SDR的部分的完全可兑换的新指标。
另外,快速发展人民币结算业务,也有助于实现人民币部分可兑换的目标。有数据显示,去年6月之前,海外公司在香港开设的人民币结算户口只有1.5万个,现已达11万个。去年12月底,香港特区的人民币存款大概是3000亿,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占到了香港特区去年全部在亚太地区的50%。充分利用香港特区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优势,推动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是扩大人民币海外流通规模风险比较小的做法。
无疑,SDR的改革和人民币参入需要有执行计划。第一步是设计详细可操作方案,并论证可行性。第二步,联合G20集团中的利益相关国家达成对改革方案的共识,加强国际货币合作,共同修改共同推进。第三步,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问题上与各方博弈,特别是不要轻易触动美国在美元上的核心利益,但对改革美元本位的根本缺陷不能手软。
IMF第一副总裁利普斯基说,SDR确切定义和货币构成是紧密相关的两个问题,如果G20与IMF成员国决定扩大使用SDR,其后对货币篮子构成的讨论才会变得顺畅。如果五年一次调整的规则不变,人民币进入SDR货币篮子最早也要在五年之后。中国有更多时间来做充分的准备,如果规则改变,SDR改革加速,相信人民币部分可兑换的步伐也会随之加快,对此,我们理应有前瞻性的研判和准备。
华 生:当前需用债市为股市减负
十二五期间,宏观经济持续增长和结构调整需要资本市场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决策层和社会各界也将为股市功能的充分发挥提供更积极的政策支持。在本报发出展望积极的股市政策大讨论呼吁后,著名经济学家、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首先作出了回应,向我们阐释了他眼中的积极政策。
华生表示,当前我们需要积极的资本市场政策,来扶植市场发展,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宜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努力为股市减轻融资压力,营造股市的赚钱效应,以吸引更多资金和资源。
双向扩容需辩证看待
大家希望股市发挥更大作用,这个心情可以理解。华生说,我们都希望股市的规模不断壮大,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也希望股市能有赚钱效应。
华生认为,目前股市还没有在实体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从整个宏观经济对金融的要求来说,希望股市能承担更大的融资职能,这样能够减轻信贷投放间接融资的压力,也可以分散风险。但这样一来,股市本身扛的担子更重了。当前,中小企业上市长流水不断,还有不少大企业等着上市。可以说,整个经济对资本市场,尤其对股市在融资职能方面有很强的期待,但十年来股市本身上涨幅度很小,赚钱效应不大,承担目前的融资任务已经是勉为其难,这是一个客观真实的矛盾。
怎么来解决这个矛盾呢?事实上,社会各界早有双向扩容的呼声,一方面是扩大股市的规模,另一方面是组织资金进来。从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表述看,在十一五规划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基础上采用了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提法,增加了显著两个字。同时,有关方面在酝酿未来五年大幅提升市场容量。华生表示,这一思路从理论上来说有正确的成分,但也需要辩证看待。
如果光有吆喝但市场吸引力不大,双向扩容最后很可能就成了单向扩容。华生说,保险基金、企业年金等这些机构资金入场的比例是有限的,即便提高入市比例,对股市来说还是杯水车薪。尤其当市场没有赚钱效应的时候,即便提高了入市比例,机构也不一定增加投资。真正要想让资金踊跃入场,还得靠股市的赚钱效应,让股市对全社会资金都有吸引力。
华生将此归纳为:这个市场总体要有更大的投资效益,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进来,股市才能为国民经济扛更多的担子,起更大的作用,占更重的分量。
用债市为股市减负
一方面是宏观经济需要股市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是扩容面临市场压力。华生建议,要从全局上为股市解这个困,关键是扩大直接融资,但是首先不是扩大股市的融资。因为股市现在已经担子很重了,最主要的是扩大债券融资。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也提到,积极发展债券市场、稳步发展场外交易市场和期货市场。
华生说,扩大债券融资以后,银行信贷的压力就会降低,银行的扩张速度就将减慢,也就不用到股市大规模融资。同样,在公司债大规模发行之后,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压力也将减轻,不用老跟股东伸手来满足资金需要。不跟股市伸手,股市的担子就轻了,有了赚钱效应之后,这个套就解开了。
资本市场也要调结构。华生说,我们的资本市场结构不合理,股市太大债市太小,导致了股市承担的担子太重而发展不起来。而这个担子是应该由债券市场扛走一半的。
华生建议,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就要让普通投资者能够进入这个市场,解决债券对公众发行的问题。如果债券发展起来了,地下金融的问题也顺带解决了。整个资本市场走活的关键是在债券,债券走活全局就活,债券走活的关键就是债券对大众发行。
华生总结,发展债市对于股市还有两大直接好处。一是银行等上市公司不用再向股市融资,有了钱之后还可以分红,西方的金融企业不断给投资者丰厚的分红,这会增加股市的资金。二是提高股市的质量。有了债券做比较,大家对上市公司的要求就高了,我买个债券每年还有这么多的收益呢,你分红分的太少了是不是就应该?这将对股市产生良性的压力。
至于发展债券市场会不会分流股市资金,华生表示这并不值得担忧。因为债券是固定收益品种,它跟银行存款是同类产品,与之形成竞争的是银行存款,而它跟股票是异类产品。
华生表示,除了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我们还需要加强各方面的制度建设。包括打击金融交易、打击操纵市场,规范信息披露等,使市场更规范,使大家更有信心,这些工作是永远要做的。
巴菲特:美经济无需额外刺激 理性关注中东局势
亿万富翁沃伦-巴菲特在周三表示,他对美国经济前景保持乐观,虽然经济复苏并不均衡。
巴菲特同时表示,虽然他对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推进美国经济的努力具有很深的敬意,但他认为更多的刺激方案并不是现在所需要的。
我不认为我们需要更多刺激方案,巴菲特在与CNBC的采访中表示。
巴菲特认为商业环境很可能在今后几个月中得到改善,其表现方式是失业率可能在2012年11月从现在的9%降至7%。
美国的体系有其弹性,巴菲特表示,这个体系时不时会有些小毛病,今后也会如此,但人们不应该感到忧虑。
巴菲特拥有380亿美元的现金,他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渴望进行大型收购。但巴菲特表示,很难收购找到对象,最近的一次收购在一两天前流产。他称没有一项正在进行的收购工作有很高的成功可能性。
巴菲特还认为,对中东动荡局势的担忧是理性的,因为动乱可能导致更大范围内原油供应的中断。但他目前并不担心动荡局势对伯克希尔的影响。
此外,巴菲特表示,股票在长期是优于债券的投资项目。
迟福林:发展方式转变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收入分配也好,财税政策也好,都首先要服务于民富优先的大战略,而不是试图从百姓手中收钱
十二五时期,收入分配改革已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问题,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问题。这里,简要提出三个重要问题与大家深入探讨。
要不要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目标
目前,是不是到了不分好蛋糕就做不大蛋糕的阶段?做蛋糕是十分重要的,没有蛋糕怎么分蛋糕?这个道理大家都很清楚。问题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更突出的矛盾是分蛋糕的问题。就是说,收入分配问题不解决好,实现公平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就很困难,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个槛很难迈过去。
另外, 形成消费主导的基本格局是不是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基础?十二五时期,若收入分配改革没有实质性突破的话,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预期和消费环境,恐怕都难以有一个大的改变。就是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撬动消费主导的增长点,是消费主导的一个重要基础。
还有,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不是十二五转型改革的关键?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成为全社会的焦点问题。今天,整个社会的转型改革走到了这一步,时代背景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共需求变了,然后要求公共产品供给,建立公共财政,然后要求公共信息、公共参与,实现公共监督,实现公共治理。下一步所有的转型改革都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都会朝着这个趋势走。这是民意之所在,这是大势之所趋。如果十二五这件事情没有大的突破,这个焦点问题,恐怕就会成为一个引发更大的社会矛盾的根源,从而使得社会环境更不利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公平可持续增长。
在这样一个判断下,应当提出一些基本要求:第一,对政府要有约束目标。这个目标是多少尚需要研究,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牵动全局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目标,所以要有约束目标;第二,要求政府有具体的行动方案;第三,要有社会的公开性,这是促进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环节。在出台的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中,要提出某些社会能够接受的、对于发展方式转变有一个积极促进的约束性转变,这就需要破解两个同步。两个同步的指导思想很好,但如何破解,如何落实,这是很值得讨论研究的问题。
如何推进以收入分配为重点的改革
收入分配改革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劳动报酬的提高和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再分配以及收入调节,这三大方面,都有结构性矛盾和问题。比如说,提高劳动报酬,既有水平问题,更有制度安排问题;既是经济层面的问题,也是社会层面的问题;既是企业层面的问题,也是政府层面的问题。在我国现行的体制下,要形成一个有约束的、制度化的劳动报酬的协商制度,谈何容易?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再分配更是一个结构性问题,既涉及收入分配,又涉及财政体制、税收体制,税收的问题又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要真正推进以收入分配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关键还在于推进政府转型。结构性的矛盾主要在政府。第一,如何推进提高劳动报酬的形成机制?主要矛盾在政府。第二,如何推进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再分配?在这方面需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发挥社会的作用,但主要矛盾也在政府。第三,财政税收的调整和改革更在于政府。以政府转型为重点,推进以收入分配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这是一个大趋势。从这样的考虑出发,中国需要在考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同时,推进劳动报酬协商机制的形成,以及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
如何形成以民富优先为目标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在现实情况下,有几项关键性的事情:第一,垄断行业的改革。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收入分配改革的目标是服务于民富优先的战略,从而奠定公平与可持续增长的基础。因此,就需有一个以民富优先的收入分配改革。
第二,国有资本的问题。拿基本住房保障来说,央企充当地王好呢,还是在基本住房保障当中充当重要角色好呢?
第三,土地的收入,首先纳入预算收入,同时保障农民在土地收入中的优先地位。
当前,收入分配也好,财税政策也好,都首先要服务于民富优先的大战略,而不是试图从百姓手中收钱。对这一点,应当有十分清楚的估计。这个问题,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局尤为重要,就是说,衡量收入分配改革的标准,衡量其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的作用,首先在于能不能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民富优先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