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募到私募,从主题投资基金到中小盘基金,2010年医药股几乎“迷倒”了所有的股票方向基金,为它们获取正收益立下汗马功劳。但自去年11月末起,医药股行情突然“变脸”,中证医药指数跌幅超过20%,基金拥趸们的热情似乎也随之消散。
从有着“黄金十年”瑰丽前景的“牛股发源地”,到高估值和降价双重压力下的“烫手山芋”,不到半年时间,基金对于医药股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但经历了前期的一波大规模减持之后,乐观的基金经理开始反手做多,“潜伏”进医药板块中的一些细分行业龙头,期待着它们在下半年再起波澜。
减持或近尾声
从医药公司2010年年报透露的数据来看,公募基金在去年四季度还对医药股较为青睐,减仓幅度并不是很大。但2011年以来,医药股的调整之势仍说明基金的态度已有所变化。
“短期内我们的确比较谨慎,医药股的投资机会可能要等到下半年。”一位对医药板块甚为关注的基金业内人士表示。
“年前,主要是觉得医药股估值比较高,为控制风险减持了一些,但力度不大,仓位也还比较重。但春节之后,除了药价调控方面的影响,我们发现从医药公司年报披露的情况来看,业绩可能低于预期,这对整个板块肯定会有拖累,我们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
眼下,公募基金和上市公司一季度报告尚未披露,今年以来基金对于医药股的具体操作动向尚无明确数据。但根据民生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今年1月份基金对于医药股仍然时有增持。但2月中旬以来,基金反手做空,进行了相当程度的减持,但近期减持力度明显下降。
由于医药股普遍具有较小的股本和较高的机构持股比例,基金的动作对股价影响很大。“大多数医药股只有几个亿的股本,大部分公司又都被机构持股,有的公司机构控盘比例已达七成,如果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的态度改变,抛售行为也会传染。”一位基金公司投研人士表示。
机会在下半年
基金经理难道真的就此挥别曾经为他们贡献良多的医药股么?事实上,基金并未完全看空医药股,已有部分基金经理“潜伏”进医药板块中的一些细分行业龙头。“整个医药行业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并不只是画了个饼。”一位看好医药板块的业内人士笑言。
“现在医药板块中一些细分行业的龙头公司,市盈率回落到了三、四十倍,慢慢地这些公司的投资价值就会显现。等到下半年,一方面政策方面都会明朗化,另一方面,这些公司今年的经营状况也会提供一些确定性,这样投资机会可能就会到来。”一位基金人士表示。
据了解,目前基金经理主要从产业集中度和政策扶持两条主线寻找医药股未来的投资机会。“产业集中度远远没有形成气候,这意味着行业里的优势公司有整合壮大的空间。比如说医药商业方面,龙头公司如上海医药 ,同时在进行内部整合和外部的并购扩张,这样的公司可能目前还在夯实基础,积蓄力量,但它的未来潜力不可小视;另外一些输液龙头企业像科伦药业 ,具有优异的成本控制优势,这可能使它在行业面临不利的情况下反而凸显优势。”上述人士表示。
此外,政策扶持方面,一位基金公司的研究员表示,“我们注意到今年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会高达5360亿元”。他指出,医药行业已成为国家和各省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医药公司的业务发展有望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另一方面,医保覆盖率增加和相关投入的提高,会带来切实的药品和医疗保障方面的需求。在他看来,一些中药制品行业、处方药龙头,甚至更细化的妇科用药方面,将会因为这些医保投入而受益不少。“有一些公司的股价去年已经有所表现,比如说千金药业 、马应龙 、昆明制药 等。”
提防“降价来袭”
是什么原因,让医药股从去年基金的“大众情人”,沦落为今年年初的减持对象?有基金经理表示,降价是其中重要的触发因素。
今年“两会”期间,民生问题再度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在此期间,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从3月28日起降低部分药品最高零售价格,共涉及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规格。调整后的价格比现行规定价格平均降低21%,预计每年可减轻群众负担近100亿元。
“这次降价相对来说是比较温和的,对上市公司影响并不是很大,但问题在于,这可能意味着一轮新的药品降价正在拉开序幕。我们了解到,后续还将会有针对精神类、肿瘤类、中药等的降价。”一位基金公司投研人士对此表示担心。
“这么多年,医药企业一直在药品招标价不断降低的环境中成长,降价是压力,但不是致命威胁。我们不认为今年的药品降价会对整个行业未来业绩产生重大冲击,但这是负面因素,所以我们谨慎为上,二、三月份减持了手中一些医药类股票。”另一位基金公司人士透露。
中国证券报记者同时了解到,基金业内目前认为,上半年政策尚未明朗化,除降价之外,“按病种收费”和“总额预付制”这两种医疗结算方式的推广,对药品消费带来的冲击也不可小视。新的结算方式意味着,医保机构将根据病种或行业总体水平对医院预支费用,这样会引导医院压缩成本,谨慎用药,减少病人就医过程中的繁琐环节。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医药行业比较特殊,受政府监管的力度比较大,医院与药企之间的关系又比较复杂,所以对政策比较敏感。不过从行业的反馈来看,大幅降价会导致招标过程中质低的产品反而打败质优的产品,这一点是监管层要考虑和避免的。”
担忧估值压力
除了政策“靴子”尚未完全落定,医药股的估值压力仍让不少基金经理有所顾忌。
虽然从2010年11月以来,医药板块已经整体出现一定幅度的调整,但WIND资讯统计显示,以截至3月25日的收盘价对应年报中的最新财务数据来看,62家已公布年报的医药股的市盈率平均仍然高达76倍。
“你不能只看它的财务报表,医药股的未来增长可能是爆发性的。研究医药股离不开医改的大背景,医改会给医药公司的发展带来巨大增量。”这是一位对医药公司情有独钟的个人投资者,在与中国证券报记者讨论时发表的看法。
但基金业内人士却对此有所保留:“近几年医药公司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所以投资者形成了比较高的预期。去年医药股走强,大家的预期更水涨船高。现在我们有些担心年报和一季报出来后,这些预期会不会落空。如果说不如想象中好,则眼下的估值还要向下调整。”
截至今年3月25日,已有62家申万分类的医药生物公司披露了2010年年报,WIND资讯统计的结果并不令人乐观,62家公司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率为-7.4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同比下降了106.01%。不过,由于医药公司在收入和利润增长方面的分化比较明显,平均数据可能无法说明一切。总体来看,去年四季度,基金主要对业绩增长平平和市盈率较高的医药公司进行了一定减持。对医疗器械类的阳普医疗 ,还有对市盈率较低,或具有新药储备等具有发展空间的公司有所增持,如丽珠集团 、信邦制药 等。
作为相对独立的一方,一位券商分析师比较冷静:“医药行业从2005、2006年起,经历了一个高度景气周期,行业增速从2005年前的5%达到2010年的30%,原因是大宗原料药的价格经历了一个由低谷到高峰的过程,这个转折与需求、环保要求及供给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但是原料药价格现在虽然还在高位,却已经到了景气阶段的末期,生产原料药的上市公司现在都在努力向制剂产品转型。”他指出,原料药的变动就是行业风向标,“它处于产业链的最前端,牵一发而动全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