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蒋娅娅:投资最赚钱公司是杯具
牛 刀:易纲的很舒服和百姓的被掠夺
巴菲特:欧元崩溃并非不可想象
朱大鸣:靠印钞票过日子必出大事
陈锡文:中国不存在闹粮荒问题
鲁政委:两率上调或再启动
叶 檀:抢盐者应该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董登新:A股应尽快引入资不抵债退市法则
常士杉:黑马股应具备三大数据要素
蒋娅娅:投资最赚钱公司是杯具
A股市场第一权重股中国石油2010年年报日前在各方关注下闪亮登场。中国石油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4654.2亿元,同比增长43.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98.7亿元,同比增长35.6%。
无疑,凭借着巨额利润,中国石油再次成为A股市场最赚钱上市公司。在经历了2008年和2009年的低谷以后,中国石油的业绩又重回历史较高水平。然而,如此靓丽业绩,依然没能阻挡投资者离去的步伐。有机构作了统计,自中国石油2007年底回归A股以来,三年时间已有约60万投资者悄然离去,从中国石油的股价走势来看,他们卖价均未达到成本,属于割肉离场。
回想当初,中国石油回归A股消息一经传出,赢得了众多掌声,内地投资者终于可以分享到最赚钱上市公司的收益了。但事实证明,这只是大多数中小投资者的美好愿景而已。中国石油回归A股上市首日,确实受欢迎,每股发行价16.70元,硬生生被拉高至48.60元开盘。这背后,机构笑着抛盘获利,散户却接过了烫手山芋,踏上漫漫套牢长路,直至1年之后,中国石油股价跌破每股10元。此后,股价一度随着大盘反弹,展开了长达数月的上涨,但也仅仅涨至每股16元,根本无法回到上市之初188万户股东的平均持股成本。
对于投资者而言,中国石油的业绩增长不能体现在股价走势上,自然就不会诱人,头顶再多光环也无济于事。而股价为何不反映业绩?笔者以为,归根结底还是市场机制不完善造成的。新股高价发行以及高价定位,使得上市公司能以较小代价获得巨额资金;一、二级市场的差价背后,机构和散户地位严重不对等;新股上市初期的高换手率、高价炒作,也使二级市场产生极大风险;股票价格与公司业绩严重脱离,进一步助长股市泡沫、形成风险极大的价格扭曲,从而引发上市后的一轮暴跌。种种不完善,导致了投资者投资最赚钱上市公司却不赚钱。中国石油每股40多元的上市首日开盘价,早已透支了未来很多年的业绩成长。
当前包括新股发行在内的市场机制改革一直在进行中。改革后的市场,能否更加公开和公平,真正成为一个价值投资的市场呢?很多人期待着。
牛 刀:易纲的很舒服和百姓的被掠夺
对于当前中国的利率水平,易纲表示,有人说中国是负利率,但我认为这个水平很舒服,太高了会吸引热钱。他表示,实际利率水平要放到中长期的时间段来看,目前中国一年期存款利率是3%,贷款利率也有6%以上,相对其他国家的低利率或者零利率,这个利率水平很舒服。
作为央行副行长,可谓语出惊人,网上一片哗然,也就不奇怪了。但是,我以为,他作为央行副行长,要舒服一点,自然不是什么很高的要求,要很舒服也是理所当然。原国家电力公司总经理高大人不是很舒服吗?连在外开会的午间休息也要住总统套房,常常一晚花6万元人民币;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不是也很舒服吗?中介费就收8.1亿人民币。可是,老百姓最终成为买单人。
老百姓最终成为买单人有两个体现,一个是通货膨胀,不要跟我们讲什么CPI4.9%的增长,中国的通胀率实际上在全球排名最靠前的几位之一,和中国一样的新经济体的难兄难弟有的首相下台,有的总理辞职就是因为通胀。印度已经有两任总理因为通胀被迫辞职,本任总理辛格又因通胀面临下台,因为通胀掠夺的是全民财富,自然会失去选票,失去民心。
还有一个是负利率。这是中国最典型的掠夺性的货币特征,易纲大行长说是太高了会吸引热钱。3%的存款利率高吗?和难兄难弟们比一比,巴西现在的利率是11.75%,中国只是比人家的零头高一点,但是,人家为什么不怕吸引热钱?一个简单的做法,巴西热钱在巴西的盈利水平和中国热钱在中国盈利水平差不多,都是3%,但是,巴西的做法对热钱盈利所得开始是课以1%的资本盈利税,热钱再不走便将税收提高到2%。那热钱还会猖獗吗?
易纲行长喜欢和美国比,他的相对其他国家的低利率或者零利率指的就是美国,看来行长大人对美国货币体系情有独钟。不过,我要告诉行长大人的是,你的利差可是人家的两倍呀。美国的基准利率一直维持在0%至1.5%,银行的利差只有1.5%,而中国是3%以上,一样的贷款,中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是美国的两倍。这个钱虽然赚的不是黑心钱,却绝对是垄断的产物,许多企业和个人实际上是在为银行打长工。
中国是个高储蓄率国家,是因为全民穷困,缺少保障,老百姓没有办法才辛辛苦苦积攒一点现金,存进银行,为的是自己给自己一个保障,生老病死、子女上学、意外事故。然而,你央行采取负利率的货币政策,将老百姓生老病死的保障一点一点贬值,请问:银行家们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吗?
巴菲特:欧元崩溃并非不可想象
美国东部时间3月24日上午(北京时间3月25日晚间)消息,葡萄牙财政危机令欧元再度承压,股神巴菲特在印度表示,欧元崩溃并不是不可想象,欧元区各国的财政政策应该更加协调一致。
足够的压力会让欧元崩溃,我知道有些人认为这不可想象。我不认为是不可想象,我认为未来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来阻止这件事(编者注:欧元崩溃或者说解体)发生。巴菲特接受美国CNBC电视台访问时如是说。
葡萄牙议会周三否决政府新紧缩政策,促使总理辞职,令市场预期葡萄牙将很快成为第三个寻求救助的欧元区国家,该国政府债券息率升至欧元问世以来新高。加上穆迪调降30家西班牙银行评级,引发投资者担忧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重袭。
巴菲特认为,欧元区各国政府的财政政策应该更加协调一致。你不能让3个、4个或5个国家一直不担风险,搭其他国家的顺风车,那样长期难以为继,他们的财政政策应该更为合理、协调。
欧元崩溃不是世界末日的到来。巴菲特认为,欧元解体并不会摧毁一个国家,货币危机历史上是时有发生,譬如韩国经历90年代的货币危机后目前经济发展很好,只是需要作出一些调整。
巴菲特续称,如果欧元崩溃,市场对个别国家货币反应如何很难预期,也就很难评估投资者可能面临损失。他自谦对欧元不甚了解,我不投资我所不懂的。(颜茜)
朱大鸣:靠印钞票过日子必出大事
金融危机硝烟散去,但经济依然徘徊在二次探底的边缘,经济结构并没有发生质变,实业过剩与资产过热依然并存于世,很多政要都急红了眼。这些国家只有一个办法,靠印钞票过日子,或者靠找事打仗转移矛盾。
美日两大经济体,疯狂开动印刷机,向全球泄洪。截至目前,日本央行已累计注资51.8万亿日元。如果按照目前美元对日元1:81的汇率粗略估算,日本央行注入资金相当于6395亿美元,而此前,美国大搞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仅仅第二轮量化宽松就向市场注水6000亿美元。
海量的货币供应量,造成恶性的通货膨胀,资产价格飞涨,致使大量投机者进入市场,尤其是对能源和有色金属类价格的影响更为巨大,有可能造成比目前还严重的金融泡沫和经济泡沫,灾难也许会比之前更严重。
最近两年资产价格飞涨,大宗商品继续攀升,特别是原油和黄金,都在继续冲高,粮价也是压力重重,使得各国经济,在面临动力不足的同时,又被高成本侵蚀,真是一病没有治好,又添一病。
最近有一个说法,中国向美国输出商品,美国向中国输出美钞,我们实在是吃亏。所以,人民币就要升值,而且一次性地升值。但如果真的是这样,恰好上了圈套。我国现在有那么多外汇储备,很多都是美债,其实外汇多并非坏事,可能出问题的在于配置。想当年,日元升值之后,大家都想,钱值钱了,买更多的美货岂不是好事?但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最终是推升了日本制造的成本,使得日本制造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我们现在的困境在于,经济动力并没真正的恢复,特别是实业资本并没有真正寻找到新的动力,但是,我们的生活成本上涨和生产成本上涨,是有目共睹的。实业资本缺钱要求货币政策继续宽松,美日都在宽松,目的就是救实业;但是,由于物价成本上涨和资产价格上涨,又迫使我们必须紧缩信贷政策,这是一场对立的矛盾。我们不能像美国和日本那样,没有办法了,只能开动印钞机印钱过日子。印钞过多也会出问题,印钞过多实际上就是偷钱,致使金融市场疯狂至死。
美国大搞量化宽松,将引起全球金融市场再次动荡。我们可以将油价上涨看成北非和中东政治点燃,但本质上来说,还是国际印钞机开动,到处敛财所致。短期的货币政策,只能是打鸡血治病,将巨额债务留给百姓和后代,这种短视行为将给全球带来灾难。
一场债务危机,正在悄然逼近,当成本价格被推到高峰再也不能推动的时候,全球性灾难就会来临,我们应当对此早作打算。虽然可能还有一段时间可以折腾,但是这次货币政策埋下的危险,将酝酿更大的经济灾难。
陈锡文:中国不存在闹粮荒问题
据其预测,目前粮食库存总量估计达到4000亿斤以上
中国不存在闹粮荒这样的问题。昨天,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吹风会上作上述表示。
据其预测,目前我国粮食库存总量估计达到4000亿斤以上,也就是至少在2亿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粮食产量54641万吨,比上年增加1559万吨。
正确看待粮食进口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增长,已经有人对于未来粮食产量继续增长的空间表示了担忧。
陈锡文表示,去年是中国在历史上进口粮食比较多的一年。
但他谈到了口径不同的问题。因为中国把大豆作为粮食来储备,如果把大豆算到粮食里,去年的进口量是很大的,而国际上并不把大豆作为粮食作物来看。
去年进口的大豆达到了5480万吨,这是历史上最高的。
不仅如此,据其预测,目前我国粮食库存总量估计达到4000亿斤以上,也就是至少在2亿吨。
这几乎相当于全国6个月的粮食需求量,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基础上,中国的粮食需求问题不会形成太大的压力。
保障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一件大事,我们完全有能力做好这件事。陈锡文说,800亿斤粮食是必须确保的产量。预计可以达到这一目标。
他所说的800亿斤相关提法来自近日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
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达到5.4亿吨以上。与上一个五年规划提出的1万亿斤目标相比,增加了800亿斤粮食。
对此,陈锡文表示,中国人口多、食品消费量大,恩格尔系数较高,农产品供给状况和价格对于物价的影响很大。确保农产品的稳定供给,保持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是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
800亿斤粮食从何而来?陈锡文介绍了四个方面的着力点:加强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在流通、储备、价格监管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谷贱伤农谷贵伤民须双防
在通胀压力增大的2011年,如何既防止谷贱伤农又避免谷贵伤民?
调动种粮积极性已经成为一大政策发力点,如逐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坚持实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
而根据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意见,在17条意见当中,有5条涉及到提高种粮积极性的问题。
其中在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方面,提出研究完善粮食直补的具体操作办法,逐步加大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力度,将粮食直补与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和交售商品粮数量挂钩。其中,增加良种补贴资金16亿元,提高早稻良种补贴标准。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10亿元,加大对农民购买农机具的支持力度。
此外,2011年增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补助、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以工代赈投资等中央专项资金规模30亿元以上,主要用于引导粮食主产区农民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年内没有重大的气候灾害,预计粮食产量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粮食价格也会保持在适度上涨的水平状态。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认为,按市场价值看,目前国内粮价确实仍较低,粮价的渐进式上涨有利于理顺价格关系,既不能控制太死,也不能放任不管,要在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和控制物价两方面的利益中寻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