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降红利税 监管层酝酿出措施鼓励分红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或降红利税 监管层酝酿出措施鼓励分红

加入日期:2011-3-23 8:02:43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监管部门拟鼓励上市公司积极分红
  446家上市公司派839亿现金红包 中国石油全年派630亿元
  高送转为何受冷落
  3年60万股东离场:中国石油被指分红不均
  国元证券连续四年高比例现金分红
  13家上市房企今年不分红
  445家公司现金分红 仅七家股息率跑赢定存
  近五成医药生物公司现金分红每股超0.2元(附股)
  高送转买一送一 抢填权难觅真金 送转股比例高的20家公司
  60家铁公鸡3年不分红 三普药业成极品铁公鸡
  年报全览

  监管部门拟鼓励上市公司积极分红
  红利税税率应降低 高管薪酬需与分红情况挂钩
  □本报记者 钟正
  权威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监管部门正在酝酿出台措施,鼓励上市公司实施积极的利润分配方法,使投资者获得更多回报,争取形成较为健全的上市公司持续回报股东机制。此外,建议适当降低红利税税率,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应与分红情况挂钩。
  这位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应努力构建尊重股东、回报股东、全力维护股东利益的股权文化。提高分红比例,培育资本市场长期投资理念,从政策引导和规范上来说,可从三个方面着手研究。
  一是参照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中对再融资上市公司的分红要求,明确所有A股上市公司在持续盈利情况下每年要有一定比例分红。如未按规定比例分红,须将其作为特别信息单独披露并说明理由,提示投资风险。对长期不分红公司研究采取特别警示等监管措施。
  二是适当降低红利税税率,鼓励长线投资。建议对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适时修订《个人所得税法》,降低红利税税率,鼓励长线投资,抑制投机,改变A股市场投资者主要依靠股价差价等获得收益的状况。三是研究创新监管措施,规范上市公司分红行为。例如,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分红情况挂钩,抑制高管拿高薪、股东低分红的情况出现;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在重大分红等事项上继续引入分类表决机制,防止出现因投融资事项导致的非理性分红。
  这位人士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是实现投资者投资回报的重要形式,对于培育资本市场长期投资理念,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活力,具有重要作用。从统计数据上看,A股上市公司2009年年报现金分红总额达3889亿元,比2000年增长12倍多。近三年,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占全部公司净利润的31%,但与美国等成熟市场的40%至50%的比例相比仍有差距。整体而言,我国上市公司分红情况与资本市场发展阶段是比较匹配的。2008年证监会出台《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对再融资上市公司提出明确的现金分红要求,对提高上市公司分红比例起到积极作用。
  这位人士认为,上市公司分红情况受四方面因素影响:一是整体经济环境和公司个体盈利水平。这决定公司是否有分红基础和能力。二是公司经营业务发展阶段。例如,高速发展的公司,资金将优先用于研发和扩大再生产。这决定资金使用优先顺序。三是公司股权结构。例如,战略投资者、机构和高管持股情况等,以及股东、高管等对分红乃至资本市场认识程度。这决定公司分红主观驱动力。四是政策影响。例如,印花税、所得税等相关环节税收政策、行政审批规定等。这决定公司分红政策导向。(.中.国.证.券.报)


  
  446家上市公司派839亿现金红包 中国石油全年派630亿元
  □本报记者 陈静
  截至3月22日,两市共有700家上市公司披露2010年度年报,其中有486家公司提出了分配预案,进行现金分红的公司有446家,合计向投资者派发现金839亿元。
  从目前情况看,与2009年相比,进行分配和现金分红的比例均有所提高,上市公司在2010年度的股东回报水平有明显改善。中国石油2010年全年派现达630亿元,独占鳌头。
  现金分红家数占比达六成
  在已披露年报的700家公司中,有486家公司提出了分配预案,比例为69%;进行现金分红的公司有446家,占到已披露年报公司总数的63%。
  尽管2010年度年报披露工作仍在进行中,但是与2009年相比,已披露年报公司在提出分配预案和现金分红公司两项指标是略有提高的。在2009年度披露年报的1856家上市公司中,有1092家公司提出分配预案,占比为58%;现金分红的公司达到1032家,比例为55%。
  市场人士指出,2010年报一个显著特点是高送转公司大量增加,自从富春环保提出每10股转增10股派现金5元的方案以来,10转10的分配预案在中小板、创业板公司中比比皆是,10转15以上才能引起市场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2010年度提出分配预案的公司占比大幅提升应该在预期之中。
  皖通科技副总陈新就表示,对于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而言,股本过小是一个现实问题,尽管公司成长性非常好,但是此类股本过小的公司,很难引起基金等大型机构的兴趣,提出高送转分配方案,不仅投资者高兴,也符合公司扩大股本的需求。
  中石油全年派发630亿元现金
  从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来看,同时在海外上市的公司很少采用送股这类方式,更多的是现金分红。
  中国石油的分配预案为向全体股东(包括海外投资者)每10股派发股息1.84元,合计派发现金335.9亿元。作为亚洲最赚钱的上市公司,中国石油2010年度净利润为1399.9亿元,该公司按照年度净利润的45%扣除已派发的2010年中期股息的余额后,派发2010年度末期股息335.9亿元。
  在2010年度,该公司合计派发现金红利630亿元,达到公司所承诺的年度净利润45%的股息率。
  纵观国内上市公司,股息派发超过100亿元的很少,中国石油全年630亿元的现金分红可谓是遥遥领先。中国石化(8.57,0.00,0.00%)2010年中期派发股息69亿元,全年可能接近200亿元,与中国石油相比,仍逊色不少。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石油等公司同时在海外上市,海外市场更热衷于现金分红,相关上市公司在《公司章程》中也对现金分红比例作出了承诺,中国石油现金分红比例达45%,中国铝业(11.14,-0.14,-1.24%)达35%,这样对于投资者利益更有保障。
  从股利支付率(分红与公司净利润比值)来看,多家公司的分红金额远远超过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最高的为宝钛股份,该公司股利支付率高达1244%。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345万元,每10股派发1元,合计分配现金4302万元,其原因是加上2009年度未分配利润6.45亿元后,公司实际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6.48亿元。排在之后的是林海股份、鼎泰新材,均超过200%。(.中.国.证.券.报)


  高送转为何受冷落
  如果说贵州茅台10送1股派23元的历史最厚红包难以让人有兴趣是因为A股历来不喜欢现金分红的话,同仁堂10转10股送5股派3.5元的分红方案可算对胃口了吧?答案依旧是否定的,本周两个交易日持续下跌6%,这就是市场对于这个优厚分红的反应。
  曾几何时,高送转是市场最吸引人气的题材,不仅仅是高价IPO家底厚实的新股纷纷赶趟,就连不少上市多年但年年吝啬的 铁公鸡,也一次性地豪爽分家产,10转10甚至10转15屡见不鲜。但事与愿违,赶得上点未必赶得上势,等你家的高送转方案出来以后,市场未必会再买你的账,因为最新的热点可能早已不是高送转了,又或是高送转太滥,实在调动不了市场积极性了。
  其实,就历史经验看,高送转能被市场接受,前提不一定是送多少转多少,而是可持续发展,这是关键;否则,送再多也就是数字游戏。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多年的 铁公鸡慷慨解囊,还是创业板中小板新锐大手散金,市场已经不再一哄而上,而是开始仔细掂量。比如同仁堂,按最新业绩匡算市盈率已经在60倍以上,10转10送5股后总股本将扩大到13亿股,很可能因身材臃肿而丧失市场活力,况且同仁堂是不折不扣的基金重仓白马股,在这种情况下,市场选择割爱也情有可原。
  而那些微利高送转和高价高送转的公司,要么玩噱头,要么股价早已透支,更难以掀起大浪。当然,这种情况与公司本身的基本面有关,更与大的趋势有关。年报越是进入密集发布期,就越会出现审美疲劳,即使出现被埋没的绩优高成长的高送转公司,也是很正常的。当然,高送转一夜之间不吃香,并不意味着这里面不会出现大黑马,只是需要仔细甄别,仔细研究。一般来说,处于前沿行业的领头公司,而今年下半年又刚好处于募集资金项目产出的关键时点,业绩增长能与股本扩张同步甚至超越股本扩张,那么,这样的高送转公司就值得密切关注。(.金.融.投.资.报)


  3年60万股东离场:中国石油被指分红不均
   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3月18日,中国石油(601857)2010年度财务报告出炉,一路高涨的业绩让中石油俨然成了A股市场的一面旗帜。
  中国石油也为这份光鲜的业绩报表进行了大范围造势。在随后的3月21日和3月22日,中国石油分别在上海和深圳进行了业绩说明。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石油发布2010年财务报告之前,坊间已经几乎准确地预测出了中国石油的业绩数据,并对其高达约1400亿元的净利润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口诛笔伐。
  争议和质疑不止于此。在中国石油的业绩说明会上,原本一度沉寂的老话题再度被推向前台--据坊间传闻的信息称,中国石油虽然在美上市时仅融资29亿美元,但上市头四年却累计向境外投资者分红百亿美元以上,而国内投资者却未获得同等待遇。
  更为激烈的信息称,中石油、中石化、中国联通(600050)最近四年向海外投资者分红高达1100亿美元,相当于每个中国人为美国人民贡献了约600元人民币。
  上述信息被广泛转载发布于各大网站。
  无论是H股还是A股,中国石油在分红比例上完全一视同仁,并没有差别。3月22日,中国石油副总裁李华林在深圳业绩说明会上如此回应。
  记者还注意到,中国石油光鲜的业绩并未赢得投资者的格外青睐。中国石油的年报显示,截至2010年底,该公司股东人数已经下滑至122.7万户,而在三年前的2007年末,这一数字高达188.4万户,相当于3年有60万股东离场。
  分红两重天
  中国石油年报数据显示,中国石油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4654.2亿元,同比增长43.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98.7亿元,同比增长35.6%;实现每股收益0.76元;截至2010年末,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达5.13元,同比增长10.8%。
  然而,对于国内投资者而言,中石油近1400亿的净利润所带来的惊喜并没有那般强烈。
  年报还披露,根据201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中国石油董事会将按截至2010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净利润45%的数额,扣除已于2010年10月15日派发的2010年中期股息后的余额派发2010年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8357元(含适用税项)。
  这个分红方案让我大失所望。北京有股民向记者表示,他于2007年以40多元的价格买进中石油股票,此后一直被套牢,都不想去看了。
  实际上,早在2009年左右,中国石油公布2008年度末期的分红方案就在A股市场引起了很大争议。
  根据当时的分红方案,中国石油以2008年12月31日总股本18302097.78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按每股人民币0.14953元(含税)派发2008年度之末期股息,总共分红273.67亿元。
  针对该方案,当时有评论界如此称:这意味着,中国石油分红已经创三年新低,回报率比一年期银行存款利息2.25%还要低。而中国石油股东若要靠分红收回成本,恐怕100年时间都不够。
  而相比国内股东的抱怨,海外和香港H股股东却在中石油的千亿利润中大获利好。2007年,中石油回归A股路演,财务总监周明春曾说:从2000年海外上市至今,公司坚持每年两次分红,累计分红达3055亿元人币,为投资者创造了丰厚的回报,受到国际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按照这一说法,中国石油平均每年将拿出近500亿元进行海外分红。
  而据公开信息,中国石油在海外上市时,融资金额为29亿美元。但仅2005年,中国石油就向海外投资者派发了总计600多亿元人民币。
  有媒体还报道称,中国石油回归A股时,融资达668亿人民币,相当于95.4亿美元,是在美融资的2.29倍,但2007年,回归A股的中石油派发给股东的分红不到6亿人民币。
  国外的分红率一般平均在8%左右,A股平均不到3%。谈及近年来中国石油的分红情况,一位资深分析师如此告诉本报记者。
  不过,一位投资业内人士分析:2007年中国石油的分红是每股0.15元,这个6亿的说法是按照40亿股发行的新股计算出来的,实际上分红是针对包括新股和老股在内的全体股东的,之前海外100多亿美元的分红也同样是包括母公司中石油集团在内的全体股东的。
  该投资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石油之所以在海外上市前几年分红特别高,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其每年拿出利润的45%来分配,因此特别可观,而2007年回归A股后,总股本上升至1830亿,其中A股占到1609亿,H股只有210.9股,相对来说,海外分红也会减少。
  今年中国石油分红为每股0.18357元,据本报记者初步核算,其在海外(H股)与A股市场分红金额分别为38.7亿人民币及295.4亿人民币。
  多年争议不断
  无论是中国石油在H股的股票还是在A股的股票都是同股同权的,分红比例并没有差别。面对中国石油的分红质疑,李华林表示,海外分红100多亿这个数据大体上是没错,因为中国石油上市时的承诺就是每年利润的45%用于分红,之所以海外融资额与分红对比比较大,主要是11年前在香港上市时的发行价只有1.28港元。
  这要回顾中国石油登陆H股和A股两段截然不同的经历。
  1998年,急于上市的中石油开始谋求资本经营。2000年,在对旗下资产经过清理后的中国石油正式登陆香港证券交易所。
  2000年3月30日,中国石油正式对外宣布,公司H股发行价为1.28港元/股,市盈率只有10.93倍。
  事实上,按照中石油最初的预想,公司股票的发行市盈率应该在12倍左右,融资金额最多要达100亿美元。但按照最终发行价1.28港元每股的价格,发行市盈率仅为10.93倍。此外,由于考虑到发行价不高,发行数量也出现缩减,由原本计划发行总股本的20%改为10%,融资额仅为29.916亿美元。
  很明显,2000年的IPO,我们的价值是被老外集体低估了。上述人士说。
  2007年,海外上市公司海归盛行,已经连续成为亚洲最赚钱的上市公司--中石油也身在其列。
  2007年9月20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四天后发审委将召开发审会审核中国石油A股IPO申请。
  消息公布后,中石油的H股的股价开始悄然飙升,到四天后,中国石油顺利通过发审会时,中国石油H股股价已从之前的10港元左右顺利突破到了12港元。
  此后,中石油H股依旧继续高涨,一度攀升至20港元附近,随着H股的水涨船高,A股发行价最终敲定为16.7元,是H股发行价的十倍之上。
  从H股上市时,价值严重被低估,到回归A股时,价值又被高估了。上述人士说。
  区别对待?
  不同的上市经历,造就了两种差异悬殊的分红结果,中国石油也因此成为投资者不断指责的焦点。
  有业内人士指出,A股股东与H股股东持有中国石油股票的代价不同,中国石油A股市场的发行价是H股市场的十多倍,中石油应考虑A股与H股的差异,对双方股民区别对待。
  上述业内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H股股民享有事实上的类别表决权,而且在国际市场估值体系的保护下,其话语权则明显强硬很多。
  据媒体报道,2008年3月,中石油预定10股派现金红利2.2元,股东大会拟将分红方案改为10股派现金红利1.7元,另10送1股转增3.5股。最终,该方案因为遭到H股股东的反对,经14个小时协商仍未有结果,甚至导致当年年报未能如期披露。
  A股股东和H股股东承受的发行价不一样,但中石油在A股市场的融资比H股市场要溢价很多,在收益分配中,同等条件下的H股股东也比国内股东收益要大得多。上述分析师说。
  而中石油香港代表处总代表魏方则对记者表示,分红的对象是全体股东,不仅包括海外投资人,还包括中资投资人,而最大的份额是归属母公司中石油集团。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分红方案上,中石油对待A股和H股的原则并无异样,而发行价的不合理,以及海外资本市场的股市机制是造成中石油巨额分红差异的关键原因。


  国元证券连续四年高比例现金分红
  昨日,国元证券(000728)公布2010年年报,年报显示,除营业收入有微增以外,其他多项指标均有所下降。
  公司方面表示,2010年券商经纪业务佣金率下降较快,自营投资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难度加大,是公司利润缩水的主要原因,同时,国元证券也预计,2010年券商行业整体业绩较上年同期将普遍出现下滑。
  该公司提出的分配预案为:以2010年末总股本196410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3元(含税),共派发现金58923万元,分红率约6%,剩余利润结转以后年度分配。这也是借壳上市四年来,国元证券连续第四年高比例现金分红。
  净利下降一成
  2010年,国元证券实现营业收入22.42亿元,增2.59%,净利润9.24亿元,减10.8%。净资产149.8亿元,降1%,基本每股收益0.47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25%。截至2010年末,公司总资产249.0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149.80亿元,净资本117.71亿元。
  报表显示,国元证券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22.4亿元,其中经纪业务收入13.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0.7%。经纪业务作为国元证券的主要业务,其收入较上年下降16.34%,而营业成本却同比增长15.66%,营业利润率下降9.28个百分点。
  对于收入增加而利润减小这一情况,国元证券则解释系因2010年公司因营业部增加及增员,导致业务及管理费用的主要部分即人力支出增加28%所致。
  相较于经纪业务,国元证券在承销及自营业务方面收获颇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承销业务净收入2.49亿元,证券承销、保荐及顾问业务共实现营业收 28,083.2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74%。
  在自营业务方面,公司实现自营业务收入2.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11%;自营业务利润2.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38%。
  此外,在代理证券交易方面,去年,其代理证券交易总额为1.46万亿元,实现代理佣金收入12.2亿元,平均佣金费率为0.83‰。
  国元证券在努力提升传统业务竞争力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创新业务。2010年,国元证券先后取得融资融券业务和股指期货IB业务资格。截至去年年末,公司共有9个直投项目,投资金额累计3.65亿元,投资领域涉及能源、医药、机械装备制造等多个行业。2010年12月,公司投资项目顺荣股份(002555)顺利通过证监会发审委审核,并于2011年3月2日在中小板挂牌上市。
  业务结构调整效果初显
  国元证券的年报显示出其经营方面的三大特点。
  首先,传统的经纪业务及自营业务的收入占比合计80%,较09 年下降10%。但投行业务及资产管理业务的收入占比由12%提高至20%。这说明国元证券调整业务结构效果初显,其收入结构正逐步得到改善。
  其次,在佣金战凶猛的2010年,其经纪业务份额只是小幅下滑,佣金率甚至在4季度停止下滑。据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市场占有率1.05%,较2009年下降5%;全年平均佣金率千分之1.05,第4季度佣金率企稳且小幅环比上升。兴业证券认为,原因包括两点:一是2010年8月为服务部规范的最后时限,导致行业前8 个月佣金率过快下滑,提前消化第4季度的压力。二是因市场在十月份反弹,导致存量客户参与度提高,拉高平均佣金率。
  此外,在券商承销业务普增的2010年,国元证券投行业务优势也逐渐显现。其2010年投行业务收入2.18 亿元,较2009年翻倍。国元证券认为,除了上市公司猛增这一大背景外,也与公司本身加强在投行业务的投入和与安徽当地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据年报显示,去年国元证券的8个股权融资项目中(IPO及增发),就有5个来自于安徽省内。(.证.券.日.报)

 

  13家上市房企今年不分红
  在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下,目前已披露2010年年报的42家上市房企中,有13家房企已明确表示将不进行分红。
  根据交易所信息显示,目前已有42家上市房企已公布了2010年年报,其中,包括广宇发展、银基发展、京投银泰、天保基建、海泰发展等13家地产类上市公司宣布将不进行派发红股、现金或公积金转增股本。其中,广宇发展、上海新梅、绿景地产、鲁商置业和深鸿基等5家公司,由于截至2010年年末没有可分配利润,从而不能进行分红,而余下的8家公司则纷纷表示出2011年公司在开发项目中对于现金的需求。
  在这些零分红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中,不少公司表示出对于宏观调控以及信贷收紧的担忧。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超过45亿元的世茂股份表示,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信贷不断收紧,与此同时,2011年公司新增开发项目、新开工及后续开发项目较多,对资金需求较大,因此,公司拟不派发现金红利。
  2010年营业收入超过14亿元的京投银泰也表示,公司转入房地产行业时间较短,资金需求量较大,考虑到进一步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本年度不实施利润分配亦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Wind数据显示,已公布年报的42家上市房企经营性现金流量净值仅为-513.26亿元,较2009年同期的249.10亿元大幅下降了306.05%。42家房企中,有29家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值较2009年同期出现下降,占比近七成。
  ■相关
  少数派分红力度大
  据新华社电少数不差钱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分红力度较大,首开股份每10股转增3股分红2元,共计派发红利2.3亿元,留存1.91亿元结转以后年度分配;而借壳上市后首次进行利润分配的华丽家族派发现金股利2.64亿元,其每10股送3.5股派5元的分配方案堪称地产股之最。(.新.京.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