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未息硝烟又起 全球市场陷双重困扰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天灾未息硝烟又起 全球市场陷双重困扰

加入日期:2011-3-22 8:06:59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天灾未息硝烟又起 全球市场陷双重困扰
  灾后重建或提振我国对日出口
  汽车日本复产进行时对华影响发酵
  全球电子业供应链堪忧
  工程机械负面影响有限着眼进口替代
  建材日本供需将现逆转出口格局生变
  突发事件影响驶入后半程重建题材浮出水面

  天灾未息硝烟又起 全球市场陷双重困扰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日本大地震以及福岛核电站机组上空的烟雾尚未散尽,北非产油大国利比亚却再起硝烟。
  上述双重因素的影响在周一的全球金融市场尽显无遗:国际油价一度大涨近2%,至104美元上方。而因为日本的核泄漏控制情况似乎进一步改善,亚太股市周一全线收高,不过,股市交投依然趋于谨慎,受益于油价再度高企的能源股成为屈指可数的亮点。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受到多重不确定性因素拖累,短期内全球金融市场可能持续震荡,寻找下一步方向。不过,一些机构继续坚定地看好亚洲,并称现在可能是抄底亚洲股市的好机会。
  北非炮声推高国际油价
  从上周六开始,也就是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同意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两天后,西方多国联合发起了对这个北非产油国的军事干预。
  当地时间19日晚,部署在地中海的美军和英军军舰与潜艇向利比亚发射了上百枚战斧巡航导弹,袭击了利比亚的20多处防空设施。当晚,法国战机空袭利比亚,奥德赛黎明军事打击开始。20日,西方多国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仍在继续。
  利比亚是欧佩克第八大产油国,也是非洲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430亿桶。今年年初利比亚的原油日产量约为160万桶,但因为近期的局势动荡,产量骤降至不足每天40万桶。
  此前利比亚局势发生动荡时,就一度引发了市场对于原油供应可能中断的担忧,并刺激油价连续飙升至接近107美元。在西方对利比亚发动军事打击后,这方面的担忧进一步升温,周一的电子盘中,国际油价继续飙升。
  截至北京时间21日19时50分,纽约原油期货大涨1.9%,报103.8美元,此前一度达到104.27美元。在15日短暂跌破100美元之后,国际油价已连涨四天。
  分析人士担心,西方多国对利比亚的军事干预,可能会延长利比亚油田的关闭时间,并招致对外国能源设施和资产的报复性破坏。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19日透露,利比亚的石油日产量已经降至危机发生前的四分之一,并且可能停产。而就在西方采取军事行动前,利比亚最大的外国石油公司意大利埃尼公司将最后一批外国雇员从利比亚撤离。
  瑞银近日发布报告称,将其今明两年布伦特原油的均价大幅上调,从85美元上调至103.75美元。布伦特原油价格周一电子盘中报116美元附近。
  日本地震触发资金出逃
  另一个备受投资人关注的因素--日本核泄漏事故,近日则似乎逐步出现好转迹象。
  国际原子能机构20日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形势在过去的24小时内呈现出积极态势。日本东北和关东地区各地辐射剂量20日也继续下降。
  不过,核泄漏事故的前景依然不容大意。21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再次报告说,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冒起白烟,所有工作人员也紧急从现场撤离。另外,日本多地的雨水、地面尘土和空中飞尘20日被检测出放射性物质,自来水和食品中被测出含放射性物质的地区也有所增多。
  有迹象表明,这次日本遭遇的特大地震或多或少给股市投资人带来了负面影响。部分资金在如此罕见的突发事件发生后选择了立场避险。
  专业资金跟踪研究机构EPFR的统计显示,截至3月16日的一周时间里,全球各类股票基金累计遭遇资金净流出82亿美元,为自去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不管是发达市场还是新兴市场股票基金,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资金撤出。其中,发达市场股票基金遭遇的资金净流出达到17周高点。
  大宗商品市场上周也受到了冲击。彭博社的统计显示,日本地震和核泄漏事故曝光后,在截至3月15日的一周里,对冲基金大量减少持有18种大宗商品的多头仓位,降幅达到14%,幅度为去年6月份以来之最。净多头头寸则降至去年8月初以来的最低水平。
  亚洲隐现抄底机会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日本的核情和中东局势都对股市带来了不利影响:一方面,围绕核泄漏事故的不确定性继续限制市场的风险偏好,不利于股票、大宗商品等风险资产的表现;与此同时,中东局势不稳导致油价持续回升,这对世界经济来说也并非好事。短期来看,股市可能呈现震荡格局。
  市场对于日本地震和核泄漏方面的担忧远没有结束。世界银行周一称,日本可能需要5年时间才能完成灾后重建。业界估计,地震和海啸可能造成超过10万亿日元的损失。
  而高油价同样很要命。评级机构穆迪公司警告说,如果油价持续位于100美元上方,那么全球经济复苏可能受到威胁。一些经济学家估计,油价长时期维持在130美元上方,美国经济就有可能再次被拖入衰退。
  在两大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周一的亚太股市多数温和上扬。其中港股收高1.7%,台股涨0.9%,韩国股市涨1.1%,澳大利亚股市涨0.4%,新加坡股市涨1.6%。日股因假期休市。然而,股市交投普遍较为清淡,石油、煤炭股成为少数亮点之一。
  作为投资人涉险意愿并不高的一个证据,黄金近日受到追捧。周一欧洲盘中,国际金价大涨逾1%,至1430美元附近,逼近两周前创下的历史新高。
  尽管如此,不少机构仍认为,在近期的大跌后,亚洲股市值得投资。花旗认为,地震、海啸和核危机对日本以及其他经济体的影响不至于会拖累全球经济重现陷入衰退,投资人应该寻找机会逢低买入新兴市场股票。
  星展银行的策略师乔纳21日表示,现在是买进亚洲股票的好时机。她表示,从基本面来看,亚洲的通胀即将在近期见顶,目前对股市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建仓时机。(.上.证.朱.周.良)


  灾后重建或提振我国对日出口
  作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3·11强震对中日贸易影响几何备受关注。从出口看,由于中日产业结构互补性较强,且中国将成为日本灾后重建最重要的物质基地,因此专家普遍预计,中国对日出口不仅不会下降,甚至会稳中有升。从进口看,短期内中国进口自日本的汽车、电子产品会受影响,但由于日本企业迁移和中国进口替代等因素,长期而言对中国进口影响有限。
  另外,此次地震可能会束缚日本跨国企业的资金从而影响其在中国的投资,预计2011年日本对中国的FDI(外国直接投资)可能放缓。
  强震难撼中日贸易
  日本强震是否会减少中国对日出口?对此,商务部研究院亚非研究部主任徐长文认为,由于海上运输、港口、基础设施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短期来看影响不可低估。但长期而言,由于中日地理临近,且中日的产业结构有较强的互补性,双方贸易总体还是比较稳固的。
  美林银行更发布最新报告指出,中国对日出口不但不会受损,甚至有可能会增加,以替代日本的生产损失。
  从历史经验看,在1995年1月神户大地震之后,受基本金属、车辆和其他设备、建筑材料及方便食品推动,中国对日出口增幅从1994年第四季度的39%飙升至1995年第一季度的65%。
  在进口方面,短期内中国自日本进口增速下降是肯定的。从历史数据看,在1995年神户大地震后,中国从日本的车辆进口出现下降,而1994年下半年为增长77%。
  美林银行的报告也指出,鉴于2011年地震受灾地区的工业化程度较低,此次地震对中国进口的影响力可能较小。
  对华直接投资或降
  过去几年,日本一直是我国第一或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日本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在2005年达到峰值,随后呈下降趋势,2010年,这一投资额从2009年的43亿美元下降到了41亿美元。
  然而对中国来说,由于外国投资的来源非常广泛,日本2010年在华直接投资仅占外国投资总额的3.9%。并且,中国巨大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以及巨额外汇储备意味着外商直接投资资本并不是维持中国增长的必要因素。2010年,中国外国直接投资总额1057亿美元,仅占中国3.6万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小部分。
  美林银行的报告认为,此次日本地震可能将会束缚日本跨国公司的资金,限制其在中国的投资。日本对中国的FDI在2011年可能显著放缓,但是与中国自身巨大的固定资产投资相比,其规模显得无足轻重。(上证秦菲菲张牡霞)

 

  汽车日本复产进行时对华影响发酵
  进入新的一周,在地震中停产的日本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陆续复工,而此次事件对全球特别是我国汽车产业链产生的影响却正在发酵。
  业内人士认为,具体影响将在今年4月份的车市显现出来。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中国相关车企未来将逐步调低对日依赖度。
  截至2010年底,日本是我国汽车零部件最大进口国。
  3月20日,丰田汽车宣布动工;3月23日,本田汽车将恢复生产;本周,日产在日本的5个工厂也将逐步采取复工策略。
  即便如此,日本汽车业仍遭受重创。高盛预计,工厂关闭将令日本汽车业每天的损失高达1.5亿美元。其中,丰田每天损失超过7300万美元,本田、日产和铃木则分别损失2500万美元。
  本报记者从日产中国相关人士处获悉,日产英菲尼迪的数家工厂和运营中心在地震中受到损坏。此外,约1300台在港口等待运往美国的英菲尼迪车辆受损。另据本田宣布,该公司有113个直接供应商位于地震灾区,其中40家供应商仍处于失去联系状态。
  眼下,地震造成的损失已经波及中国汽车产业链。据日产中国相关人士介绍,截至目前,日产在中国合资公司的生产处于正常状态,但是4月份以后的生产情况目前还不明朗。
  本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除了中日合资汽车公司在中国的生产将受灾外,整个在华汽车企业的生产节奏都将受影响。
  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像通用、福特这样的美国车企,其部分汽车零部件也是从日本采购的,因此他们在中国的生产无疑也会受阻于日本地震;而有关中国自主品牌车企或将受益的观点也站不住脚,目前需要从日本采购电喷系统的自主品牌也较多。甚至,德系车也无法独善其身。上海大众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证实:日本地震对大众汽车的二次供应商造成了影响,公司目前正进行调研。
  至于日本地震对中国车市产生的具体影响,业内人士预测,将在今年4月份有所显现。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预计中国相关车企对日本的依赖度将会下降。
  也有资深从业人士认为,从另一角度而言,此次事件对中国车企抑或起到负负得正的作用。从一季度的情况来看,国内汽车市场的需求正逐渐放缓,车企的库存压力将日益增加。如果各车企的生产节奏能稍微放缓,则有利于车企以及汽车经销商降低库存压力。该人士预计,原定于4月份的车企降价促销计划也会延后。(上证 宦璐)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