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第一个交易日A股呈现欲上乏力的震荡格局,一面是国际形势的纷繁复杂,另一面是国内保增长和控通胀的拿捏,近期盘面上热点的频繁切换也显示出资金不甘寂寞。在当前市场对宏观环境、基本面、政策面都难以形成一致共识的背景下,预计A股呈现出“指数牛皮市、个股活跃”的局面,或许3月的盘面会有所印证。
中期资金面仍偏紧
短期看,我国政策面出现微调的概率较大,这对A股构成阶段性支撑。但把周期放长,通胀高位徘徊、经济增速回落、货币乘数和货币投放增速双下降的宏观环境仍不支持A股趋势性行情的产生。
资金面上,今年1月M1和M2出现反剪刀差,根据两者与A股的相关性分析,反剪刀通常出现在通胀中后期,可以作为流动性收紧对A股累加效应的临界点。A股在反剪刀差出现后的5-6个月探明中级以上底部的概率较大。最近一次反剪刀差出现在2008年5月,当时A股在5个月后探明底部。依此计算,今年二季度末和三季度初出现年内低点的概率较大。
近期银监会发出前两年贷款增速过快突破管理极限的言论、新三板扩容箭在弦上、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写入“十二五 ”规划的预案、今年仅有的2个月内存量融资需求已达4588亿元 (其中已实施1076亿元和预案2983亿元),接近去年融资总额的一半等信号,都显示资金面的拐点远未到来。即使考虑到部分楼市资金进入股市,整体资金面偏紧的格局也难以改变。
变量因素存在
3月上旬将公布的2月CPI受节后蔬菜等食品回落等因素影响可能小幅下降,但国际局势动荡强化原油减产和油价上涨预期,1月CPI回落过程中PPI依然环比上扬,通胀存在反复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近日管理层主动将“十二五”期间GDP增长目标调至7%,不仅说明当前通胀形势的严峻,也说明经济转型的势在必行。回归到业绩上,内部劳动力成本的趋势性上涨和原材料输入型通胀的迭加效应将对冲经济复苏带来的盈利改善,高成本无疑将困扰上市公司盈利的预期,但这点尚未引起充分警觉。倘若考虑到年中美国量化宽松到期引起的国际资本回流等外部因素,不确定性是制约各路资金大举入场的首要因素。
关注三大机会
“两会 ”无疑是3月A股的最大关键词,虽然往年全国“两会”期间A股涨跌各现,但“两会”期间无疑是个股和题材炒作的高峰期。PMI指数近3个月连续回落意味着制造业活动出现放缓趋势,同时也发出注意保持经济增长的讯号。随着2月份加息和调准备金等一系列靴子的落地,至少短期内政策会有向保增长摆动的需要,这也意味着结构性机会和阶段性机会的存在。结合近期回购利率的大幅跳水,3月份的资金面要明显优于前两月。
从相关战略高度审视,3月主要机会集中于:
一、能源和粮食安全。去年以来自然灾害引起的农产品减产和全球流动性过剩背景,使我国粮食安全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点从“一号文件”锁定农业相关的水利等不难看出。地缘政治使石油等能源问题更加突出,也加速了替代能源和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因而农业股尤其是种业股、智能电网、工业节能等板块都是直接并中长期受益者,并不局限于短期的概念炒作。
二、分配制度的实质性改革。这是改善民生的继续和深化,加上“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此举将成为经济结构转型的源动力。今年我国第一个举动就是提高个税起征点,相信泛消费概念不会再像以往那样“看得见摸不着”,与民生最贴近的医疗服务、食品消费以及配套的冷链物流、保障房建设惠及的建材、装修等细分行业都将受益。
三、战略机遇。外围不稳一方面凸现了保增长的重要性,另一面也提供了一次重要的战略机遇。而高端制造业作为衔接保增长和战略转型的重要枢纽行业,重要性也将凸显。其中具有标杆效应的高铁建设、国防安全涉及的军工概念股将进一步表现突出。在转型过程中具有自主定价权的特有表现资源如稀有金属和矿产资源也将面临价值重估。
技术面良性
从技术面上看,指数仍运行于良性状态,而近期主要机会集中处于突破临界状态的题材个股,反观去年风光无限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个股纷纷出现放量补跌的迹象。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即今年机会最大的品种恰恰是被市场所忽略,但迎合国家产业趋势的品种,年初的水利和高铁只是一个开头。
技术上,农业、生物、新材料等板块处于技术突破状态中,投资者可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