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生死劫后A股将更坚强 耐心潜伏等待机会
本周股市处于被日本核危机的威胁包围之中。不断传出的核泄漏信息,对A股投资者来说,仿佛是经历了一场生死劫。
但是我坚信,经历了这场生死劫,A股将会更坚强、更强大。
1、日本核泄漏的威胁正在变小。恐惧源于盲目无知。那些认为日本核泄漏将导致中国末日来临的人,主要的依据是中国的江、浙、沪离日本最近。但是经过专家的分析,便能消除了市场的疑虑。从风向看,未来7-10天,甚至春季,都是往西流向,江、浙、沪处于风的上游。从风的流程看,围绕地球转一圈,时间需10天左右。中国东部沿海,看起来离日本最近,实际上最远;看起来受核威胁最大,实际上最小。从核威胁的程度看,即使核污染物兜了一大圈,最后到达中国沿海城市,放射量比家庭装潢用的大理石还小。其实,坐飞机10个小时,就会受到30个微希弗的辐射,而近期在东京最多才检测到0.809个微希弗,中国自然就更无危险了。万一日本电站核反应堆发生爆炸(可能性极小),因辐射物质的浓度很小,对美国、美洲、欧洲大陆、欧亚大陆都无威胁,更遑论离日本福岛隔海1900公里之外的中国。何况,在美国和国际社会的敦促下,日本政府已做好了用黄沙水泥永久性封闭核反应堆的准备,以彻底杜绝核泄漏。所以,近期许多中国人对日本的核辐射的恐惧,甚至抢购物资,完全是庸人自扰,杯弓蛇影。本周A股的跌幅小于欧美股市,并渐趋平稳,也表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尊重科学知识与常识,从非理性走向理性。
2、日本大地震对中国股市是利大于弊。虽然这场灾难对整个人类都是极大的不幸,值得给予人道关怀,短期内对互补性很强的中日贸易会产生一定的冲击,但从总体看,对中国经济是利大于弊:一度紧绷的东亚外交和军事形势,得到了很大的缓解;日本的大面积停电和企业停产,使中国的同类行业有了更多的增产和产品替代机会;日本的出口减少,使得中国的出口企业有可能获得更多的订单;日本政府采取特殊的量化宽松政策,紧急注入32万亿日元,以及美国政府宣布继续执行量化宽松政策、加息要推迟到明年上半年,这将使中国的紧缩货币政策得到缓解,货币政策和资金面最严厉的时期已经过去,反而有可能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幅度;日本的灾难导致国际油价、大宗商品、铁矿石价格的下跌,有利于减轻输入性通胀对中国的压力;日本灾后重建也需要得到中国的帮助,这也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出口的一种动力;随着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规划框架公布,紧缺性的新兴产业股将重新活跃。这些都对中国的经济和股市构成中长期利好。
3、再次考验了震荡箱底支撑的有效性。本周尽管经历了史无前例生死劫的利空打击,但是,在日本、香港股市雪崩般的暴跌面前,A股最低也仅仅瞬间触及2850点,随后多数时间是在2900点上方运行,表明2800点震荡箱底具有极其强大的支撑,这应该给所有投资者都吃了一颗定心丸。从30122850点,大盘又从波段顶部调整到波段底部,成交量不减反增,这无疑是完成了一次充分的洗盘。从估值和技术角度看,中国股市目前仍处于中长期底部位置,这是近半年来反复锻造的结果。被日本灾难耽搁的春生行情,虽然眼下处于横盘状态,但不乏有局部性机会。一旦日本的核危机得到化解,那么,春生行情必将爆发性地展开。
突如其来的重大自然灾害谁都无法逃避,只能积极去面对。目前最重要的是:稳定心态,选好个股,分散持仓,耐心潜伏,等待机会。(.金.融.投.资.报)
李晶:紧缩或加剧A股短期调整幅度
在2月份经济数据并不如想象中乐观的背景下,市场震荡回调的需求逐步显现,而日本地震及核辐射则加剧了本周市场的非理性下跌。临近周末,央行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短期而言,这对充裕的资金面会构成一定冲击,并推动市场情绪转向悲观。不过,我们认为,外部突发因素对股指长期运行趋势不会有大的改变,短期内市场可能会借外围及国内紧缩等负面消息加大调整幅度,当前市场对货币政策进一步紧缩的预期,以及对经济增速下滑的担忧,仍将是制约市场上行的重要力量,预计短期内行情维持震荡调整的概率较大。
本周公开市场再次实现净回笼,周五央行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预计将回笼资金近4000亿元,我们预期未来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将步入常态化轨道。不过,通胀形势依旧严峻,2月CPI上涨4.9%,PPI上涨7.2%,这一定程度上超出前期市场预期,从未来物价的形势看,3月份CPI破5的概率较大,因而货币紧缩的必要性依然存在。
从未来的经济形势来看,前期PMI连续三个月环比回落,再加上2月出口低于预期以及投资稳中有降,当前市场对经济减速的担忧渐起,而此次日本地震可能会对中国的出口数据产生压力,近日央行的消费意愿调查又显示居民消费意愿较低,预计政策依然将在控通胀和保增长间权衡,3月下旬至4月初仍将是货币政策出台敏感的时间窗口。
估值和业绩尚难构成压力
当前A股市场2010、2011年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8倍、14.7倍,仍处于历史较低位置,但估值修复的动力不仅需要业绩的支撑,更需要流动性给予的资金供给,但我们认为由于随着IPO的不断发行,A股市场规模不断增大,目前A股流通市值与M2的比值已创下历史新高,因此在市场资金供给没有得到趋势性改变的情况下,指数向上提升的空间有限。
业绩方面,2010年年报基本成定局。我们预计全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大约在32%附近,应该说2010年公司业绩表现较好,但大幅超出市场预期的可能性较小,对市场的刺激有限。而从2011年业绩预期的情况看,结合工业增加值和投资增速的企稳态势,加之基数效应的考虑,我们认为上市公司整体利润增速下滑的趋势虽在短期内仍将延续,但有望在2011年上半年企稳,一至二季度可能是盈利增速的低点,其后整体利润增速将逐步上行。
但从2011年全年业绩增速预期来看,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速和投资增速的放缓,与2010年相比,2011年全年的上市公司整体净利润增速也将放缓,当前市场一致预期2011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长20%左右。从历史上看,利润增幅与估值倍数基本上同方向运动:当业绩上升加速也同时会带来估值倍数上升,反之亦然,总体上业绩增速不具备推动市场整体估值倍数上涨的条件。
重回震荡选股重防御
在估值和业绩难以成为市场大幅上行推动力的市场环境下,当前资金面和货币政策依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而上半年市场预期仍有一至二次的加息和准备金率的进一步提高,在物价水平超预期和经济增速面临回落的背景下,前期市场由于货币紧缩脚步暂缓而生的乐观预期可能将有所转向。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这种对于进一步货币紧缩政策的预期,加之对经济增速下滑的担忧仍将是制约市场上行的重要力量,我们预计短期内行情维持震荡调整的可能性较大。
投资机会方面,我们依然坚持前期的思路选择,对规划受益而前期走势充分行业持谨慎态度,中线建议关注增长确定性和政策确定性较高的行业,以及坚持自下而上寻找业绩拐点公司。行业选择上,我们认为当前的消费类行业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整,不少优质公司的估值回落至值得配置的合理区间,建议关注软件、商贸和高端白酒行业的优质公司。(.中.国.证.券.报)
桂浩明:利空持续不断 股市下一台阶
还是在上周五的时候,原本走势尚好的大盘,在下午突然出现大幅度下跌,其原因是日本发生了强烈地震。而这以后的一个星期,股市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制于来自日本的因素,譬如日本的核电危机,随着这方面消息的不断传出,股市也随之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当然,总体趋势是往下的。一周下来,沪市下跌了0.92%,盘中最低回落到2850点,而这已经是今年2月下旬时的低点,换言之也就是把所谓春季行情出现以来的涨幅悉数抹去了。从目前的格局来看,股指已经退回到2900点一线,这与上周曾经表现出来的试图站稳3000点,挑战3200点的局面,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无疑,突如其来的日本地震,特别是地震带来的次生灾害--核电危机,是导致股市下台阶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媒体大量报道核电机组不断发生爆炸及泄漏,且又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可以说整个社会都受到震动,老百姓普遍出现恐慌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无从想象还有谁会积极做多股市。当然,随着一些新信息的出现,市场上的紧张情绪也会得到些许缓和,这个时候股市则又会表现得相对平稳一些。但是,此刻即便有反弹行情出现,力度也是很有限的。几天来的日K线组合,十分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不过,平心而论,如果仅仅是日本的地震与核电危机,似乎也不至于让中国股市出现这样大的震荡。在这里应该还有其他原因。客观上,这次股市下跌,从上周四就开始了。当时的背景是有关部门公布2月份的新增信贷环比下降近50%,另外2月份的CPI是上涨4.9%。这样的数据组合,难免让投资者产生经济是否会出现滞胀的担忧。正是这种担忧的存在,再加上日本又发生了地震,几方面的负面因素叠加,使得股市下了台阶,其表现比欧美股市要差不少。
客观状况是,就在本周,虽然人们的注意力被日本的地震所吸引,但央票的票据发行以及其利率的走高,还有由此产生的对升息和提高准备金率的预期等,都从各个方面对股市构成了压力。只是因为现在股指总体位置不高,还有上市公司去年的年报还可以,各种题材不少,才使得部分资金仍然愿意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坚守,因此大盘在深幅下跌以后能够有所反弹。但是,这充其量只是显示了下档有一定支持,要上涨恐怕是太难了。目前,股指实际上就是在2900点一线整理,波动空间不大。
对于后市,投资者要关注这样两个方面,一个是日本的核电危机能否比较快地得到基本化解,如果化解了,实际上也就意味着日本可以从抗震救灾转入到灾后重建了,这样也就为破窗效应的显现提供了机会。还有就是今年调控政策的实施。实际上,对行情最有影响的,应该是3月份的经济数据,譬如GDP增幅和CPI的涨幅。由于3月份的人为扰动因素比较少,这样就能够提供比较全面的信息,让人们对后市的走向作出判断。从这个层面出发,下周即便日本地震的影响开始淡化,估计境内股市也不会有太好的表现,因为它所面临的利空太多了。
日本地震后,市场上很有一批人花了不少时间去挖掘所谓的灾难概念股,从可以替代日本生产的半导体芯片到据说有抗辐射作用的碘盐,凡是与这些有关的股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炒作。不过,客观来说,这些都不具备真正的题材,因此是难以延续的。估计随着地震阴影的慢慢散去,这些股票很快就会被打回原形,市场将会出现一段弱势整理,且个股清淡的行情。
水皮杂谈:不要趁火打劫 太阳明天照常升起
海啸比地震可怕,核泄漏比海啸可怕,而恐慌比核泄漏更可怕。
因为恐慌源于不确定。
日本九级地震无疑是人类的灾难,不断失控的局面不但在考验日本民族的韧性,同时也在考验全世界人民的心理承受能力,世界经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资本市场的动荡就是最好的证明。
恐慌会导致日经指数盘中出现14.42%的骇人跌幅,这个幅度远超过道琼斯指数在金融危机中间最大的盘中震荡;恐慌同时还会导致全球股市作出同步的反应,中国的A股盘中可以出现接近90点的暴跌,可以让道琼斯指数低开超过二个百分点;恐慌甚至会让印度的网站作出日本地震重创中国经济的结论,尽管现在连损失都无法估计;恐慌居然让中国的北京也出现抢盐事件,中国盐业总公司不得不发表声明,网上流传的对联称:他们是大核民族,我们是盐荒子孙,横批是握手盐核。
2010年,中国对日本的出口占全部出口额的8%左右,从日本的进口则占13%左右,日本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世界上少数对中国保持顺差的国家,在总共3000亿美元的交易额中顺差达到600亿美元,可以肯定地讲,日本地震对中日贸易一定会产生影响,但是并不意味着无法估量,从损失的角度看,日本企业的损失比中国企业要大。对比中日两国的贸易状态,或许地震将成为一次重要的拐点。震后日本从中国进口的需求会有增无减,比如,蔬菜、粮食、畜产品、矿产和有色金属。而日本传统向中国出口的机械和电气设备则有可能因为产能的因素而减少。一进一出,一增一减,加速中日两国经济势能的逆转,强化日本对中国经济的依赖。当然,日本也有可能以灾后重建为契机,一举摆脱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低速状态,重新进入上升轨道,果真如此,对于中国而言也是好事。
恐慌毕竟是暂时的,即便如切尔诺贝利式的核危机也早已烟消云散,更何况福岛核电站不可与之同日而语。但是由此产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中国政府因此而重新审核核电规划,暂停项目就是一个负责任的反应,核电板块因此暴跌更是给新能源概念兜头泼上一桶冷水。无论是两桶油的强劲表现还是中国神华的逆势飞扬或许正在暗合传说中的二八转换。
日本危机对于中国,对于复苏中的世界经济,怎么说都是一个不幸的意外。意外之所以成为意外就是并不在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之中,更不会因此而改变趋势,也许日本地震会减缓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但是方向不会因此而改变,灾后重建的需求更有可能在今后成为推动复苏的持续的动力,中国四川汶川地震的经历已经证明这一点,日本阪神地震后的发展也证明这一点,水皮相信,有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帮助,日本人民是可以扛过这起灾难的。
不要趁火打劫,不要落井下石,不要幸灾乐祸,灾难最能考验人性,最能测验理性,生活中是如此,股市中也是如此。太阳明天照常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