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专家热评下周证券市场走势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众专家热评下周证券市场走势

加入日期:2011-3-15 18:22:16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周科竞:股市三假最害人
股市的假传言、假庄家和假大哥,其实股市还有三假,即假业绩、假重组、假分红。
  这三种假信息往往能够以公开信息的形式登上大雅之堂,且让投资者深信不疑,只有到了东窗事发,投资者才翻然醒悟,原来这一切都是假的,但真要对簿公堂,却也是难有证据支持造假说法。
  先说假业绩,假业绩并非真的造假,而是利用种种会计手法来粉饰报表。例如延长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找合作单位签订未来可以撤销的购销合同……总之,业绩可以通过很多种方法在报表中体现出远远超过真实情况的数值,但是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些又不是真正意义的造假。可怜的是多数中小投资者使用这样的报表来分析上市公司的价值,计算市盈率。难怪有分析师直言,中国上市公司的报表可看的意义不大。
  对于多数不是那么懂会计的中小投资者,完全可以摒弃市盈率这一指标。早年有庄家曾说过,要在高市盈率时期买入,低市盈率时期卖出,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假重组更是让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上市公司重组,对于很多投资者都是好事,但是有的重组方并不是真心要经营上市公司,有些看中的是炒作机会,有些则是进一步掏空上市公司。例如最早的山东环宇,经营不善后重组为兰陵陈香,现在叫新华锦 (600735),目前新华锦2010年半年报及三季报又曝出亏损,将来会不会再改个名也不好说。此外,曾经的三联商社牛气冲天地硬要吞并中小散户的一半流通股,声称要向郑百文注入优质资产,但是现在的*ST三联却要等待大中电器的救赎。
  对于这样的假重组,投资者根本就无处哭诉,也没地方讲理,虽然不是造假,但是其恶劣影响要远胜过造假。
  假分红更是高明,现在最流行的分红方式叫做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严格讲,早先的股市转增股本不算分红。现在算做分红,有上市公司的误导,也有媒体的责任。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事实上就是一种拆细行为,既不用交税,投资者也见不着钱,但是从股价走势上却与高分红挂上了钩,并美其名曰高送转题材。
  事实上,所谓的高送转也不过是公司上市前经过了深度压缩后的复原,有点类似于把压缩黑木耳泡发,并未有实质变化。时至今日,不少投资者都吃了高送转的亏,但若投资者想要追究上市公司的责任,恐怕也是难比登天。
  相比之下,股市中隐形的假远远多于真实的假,危害也较真实的假更加普遍,投资者想要在股市获利,则必须要警惕来自各方面的假,只有真正去伪存真,才能做到长期稳健获利。

 

  曹中铭:股市扩容须关注几个问题
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无论是在高层的相关文件、报告中,还是在中国证监会2011年部署的工作重点中,这些内容都赫然在列。中国证监会主席日前就表示,现在市场的规模大了,已经具备了显著提高融资比重的条件。因此,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不仅是今后几年股市的流行色,更是一项重大任务。
  按照相关部门的说法,直接融资包括发行股票、债券与发行产业基金等几个方面,但对于投资者而言,股市扩大直接融资比例会到何种程度,市场是否能够承受扩容的压力等,无疑才是其最为关注的。
  其实,股市扩容在去年已露出端倪。去年全年共发行新股347只,超过2007年至2009年三年上市家数的总和,首发融资4883亿元,再加上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超过万亿的融资额,使A股市场再次坐上了融资全球最牛的宝座。
  股市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已经有了指标,但却不能忽视如下的几个方面:
  其一,投资者的扩容。投资者的扩容包括机构投资者的扩容与中小投资者的扩容。
  其二,上市公司的质量必须有保证。
  其三,上市公司的回报应有保障。尽管在回报投资者方面监管层制定了不少的条条框框,但重筹资轻回报、重上市轻转制的劣根性并没有得到丝毫的改观。

 

  杨连宁:表象是通胀 真相是滞胀
  物价涨,增长跌。物价涨,盈利跌。物价涨,就业跌。物价涨,股市跌。物价涨、房价跌。物价涨,实际收入跌--通胀早已经变成滞胀了。
  市场已经盛极而衰。本来嘛,衰退是高涨埋下的种子,大落是大起的后果。防止衰退的唯一办法,就是防止高涨。避免大落的唯一办法,就是避免大起。一心大起,必然导致大落。泡沫繁荣与泡沫复苏的代价,就是无可挽回的衰退。
  新年伊始,国内市场重演2008年的民工返乡潮。但你别误会了,返乡潮不是指春节前的回乡探亲,而是指探亲后不再返厂、返岗。因而,返乡潮其实是留乡潮。你只见骑着机车长途跋涉回乡的队伍浩浩荡荡,但没见他们又成群结队地骑回来吧?你也许不知道,许多农民工原本是因为不再返回,才携带机车回乡的。
  总之,你只看到民工南北荒,企业东西抢,没想到这是企业成本高企,盈利空间缩减,不得不减人减产吧?你只看到反映制造业景气的PMI指数连续多月下降,出口环比下降,进口环比增长,贸易顺差大降,2月份还出现了外贸逆差。你可能还没意识到,这是国内市场正在丧失低成本优势,增长乏力了。
  在网上,经济学硕士黄铁鹰贴出过他与老爸的一番对话。什么叫滞胀?他老爸问他。
  他答曰:经济增长率下滑、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上升同时出现,就叫滞胀。那得看经济数据。
  他老爸再问:我看不懂你那些数据,但我还能看懂市场。你看这个市场是不是滞胀:猪肉两年前7块,现在15块;大米两年前1块,现在1块7。咱家保姆去年工资700,今年你妈给涨到了900。咱家大院外一溜儿开了几年的店面,有不少关的、转的吧?十字路口挂牌子打零工的人,去年20、30个,今年增加到40、50人。你说,这叫不叫滞胀?
  黄铁鹰不得不承认了:你说的嘛,还真像是滞胀。
  市场一片低迷,失业上升,物价上涨,就叫做滞胀。但泡沫繁荣、泡沫复苏的国内市场仍有巨大惯性,虽然开始了下滑,开始了衰退,但仍有增长。
  又增长、又衰退,原本是两个分道扬镳的相反走向,现在却同时并存于市场。这种又增长、又衰退的自相矛盾,与其叫做滞涨,不如叫做增长性衰退(克里格曼语)。因而,要论当前市场的难以捉摸,复杂棘手,说我们遭遇了滞胀,不如说我们遭遇了增长型衰退更准确、更形象。
  什么叫增长性衰退?增长性衰退的表象是高增长的惯性还在,反复出现的衰退还没有那么明显,没有出现连续的负增长。那增长性衰退的实质呢?克鲁格曼的萧条经济学,对增长性衰退的解读最为权威。他对增长性衰退的解读是:一个经济体仍在增长,但增长的速度赶不上产能的扩张,于是,闲置的产能和失业者越来越多。增长性衰退的根源,克鲁格曼认为是经济的需求面失灵,即私人消费不足以充分利用可用的生产能力。
  一听此论,你就会豁然有悟:这不就是当下的国内市场吗?难以为继的人为扩张与过高增长,留下的后遗症,就是增长性衰退--产能过剩,是过度投资、过度出口遗留下的开工不足、产能闲置。政府投资与国企的垄断扩张,替代了民间投资,挤压了民间消费。巨额赤字透支与信贷洪水之后,面临的仍是需求下降,就业下降。
  需求下降,不是需求欲望下降,而是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下降。购买力下降,源于持续的通胀造成了人民币币值的持续下降。就业下降,不是就业愿望下降,而是增长下降导致的就业机会减少。就业机会减少,源于政府赋敛与政府开支的双双扩张之下,民间投资与民间消费的双双下降,不是吗?
  滞胀,是增长下滑了的通胀,通胀则是高增长的副产品。也就是说,同是通胀,滞胀与通胀这两者的前提大不一样。
  不一样在于,一个是衰退与紧缩下的通胀,一个是增长与扩张时的通胀。早在6年前,国内就形成了通胀。早在4年前,政府就提出过防过热、防通胀,对吧?4年前的双防,指的是增长与扩张造成的通胀。但经过力挽狂澜于即倒的4年后,当下你遇上的,早已不是先前的通胀,而是衰退与紧缩下的滞胀了。
  滞胀与通胀都是通货膨胀,但性质大不相同。不同在于,通胀先于滞胀发生,是投资高增长、盈利高增长、就业高增长、收入高增长、消费高增长下扩张过度的结果。而滞胀是市场盛极而衰,由通胀转为通缩的过渡。滞胀是通胀恶化的结果,是投资率下降、企业盈利下降,就业率下降,实际收入下降,购买力下降,消费率下降的持续衰退的结果。
  总之,中国为实现高速增长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这种代价可能只有后代子孙才能够真正计算清楚······这种发展模式现在已经耗光了大部分潜力。因此中国已经到了紧要关头:如果不进行痛苦的结构调整,中国的经济增长势头就有可能戛然而止。

 

  刘煜辉:中国刘易斯拐点真的到了吗?
  刘易斯拐点最近在中国被反复争论。因为它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在今后十年的最大拐点,它将重新定义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重新设定中国的增长潜力、消费潜力。
  刘易斯拐点还有争议
  刘易斯拐点最本源的定义是关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概念。我看过不少学者的研究报告,大多认为现在农村中还能够转出的劳动力已经不多,有的估计剩余4600万人,也有的估算剩余7600万人。
  而我所理解的刘易斯拐点,事实上隐含了这样一个默认的逻辑,即那些已经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是实现了充分就业的,工业部门未来新增的劳动力需求只能依靠从农业部门转移来满足,如此必然的推论是不变工资制会被打破。而这个经济逻辑是通过两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竞争来实现的--由于劳动力持续不断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推高了传统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以及对现代部门的产品比价,最终传统部门劳动生产率接近或等同现代部门,现代部门无法继续以较低价格吸收劳动力,因而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弹性变大。
  我的疑惑在于,如果已经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本身还处于就业不足,工资却出现了快速上涨,那这还是刘易斯拐点解释框架中的逻辑吗?
  民工短缺年龄结构问题突出
  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在东部地区用工荒持续数年并愈演愈烈之际,一大批农民工不到40岁就返乡了,东部城市里似乎不需要年纪大一点的农民工了。这意味着东部地区的有效劳动力供给实际增长缓慢,不排除个别地区出现负增长,因为一个受过多年职业技术培训的熟练农民工返乡,他的有效劳动力供给消失可能是数个非熟练的青年农民工所补不上的。当经济周期性因素而致需求大量增加时,用工紧张(特别是技工)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劳工短缺的年龄结构性问题突出,短缺的是青壮年劳动力,而40岁以上的劳动力或普遍存在着就业不足。从这个角度讲,中国人口红利还有相当潜能。造成这一现象的,城乡二元的户籍限制是个因素,城市不能给他们必要的公共产品,农民工在住房、大宗耐用消费品、教育、医疗等方面都不可能发生在城市,他们只能候鸟性流动。主要是谋求在制造业中就业,目的则是赚取高收入,而不能成为城市的居民。18岁离乡投身产业工人,20年后却依然不能在东部城市落户。更重要的是,严重的土地和房地产泡沫使得他们从经济上脱籍的可能也化为乌有。
  工资上涨只是拐点推论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往往是因为认定了刘易斯拐点的框架,回过头来用各种方式来判定它的出现。
  一是用工资上涨来判定,工资快速上涨意味着刘易斯拐点的临近。但在刘易斯的理论框架中,当二元结构出现拐点时,工资上涨只是一个推论,是否成为一个判断条件,显然不是逻辑必然的。
  在我看来,中国的情况更可能是货币的泡沫推动了工资快涨,而非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从某种程度上说,确实是泡沫吞噬了中国的劳动力红利。我们可能提早了很多年迎来劳工工资的急剧上涨。
  由于地价和房价暴涨直接驱动城市人工成本快涨,经济学上叫生存线的概念。因为蓝领工人工资的大部分开支是维持在城市的基本生活,而节余部分必须要达到或能超过在家务农或就近打工的收入节余水准。如果城市生活成本大幅攀升,农民工去沿海地区务工的意愿就会大幅下降,这也是许多农民工到东部打工赚钱十几年,最后发现自己至少在经济上离成为这个城市居民的愿望越来越渺茫的原因。
  用制度安排释放人口红利还有一种刘易斯拐点的判定观点,即人口结构的变化。根据联合国的测算,中国劳动力净供给将于2017年进入负增长(人口于2032年进入负增长)。但老实讲,刘易斯拐点并不涉及社会总人口和劳动力总量的变化。
  按照刘易斯的理论,所谓的拐点发生在农业生产率增长到接近工业部门生产率的时候,而目前我国的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仍然远远低于工业部门,一个表现是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很大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中国城市化率2010年为47%,相对于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未来城市化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农业人口向工业和服务业的转移还远没有结束。
  中国现在的城市人口中,有2.42亿人是没有城市户籍的农民工,未来15~20年,如果目前这2.42亿城市的候鸟能够真正成为城市居民,他们每人从农村带出两个人融入城市的生活(妻子及子女),这就有4~5亿人要进入城市,这样中国的城市化率就能够上升到65%。即便不考虑个人消费水平的增长,光城市化就能使中国的私人消费从14万亿元增长至25万亿~30万亿元。应该大胆想象一下中国未来城市化所能释放的需求潜能。
  如果说中国存在刘易斯拐点的话,在我看来,只有当这些转移出来的农民工实现了充分就业而成为了真正的城市居民,这个拐点才算真正到来。
  为此,中国完全可以通过制度安排来获得人口红利延伸,即从数量型人口红利转向质量型人口红利的释放。这些政策包括:坚决抑制资产泡沫,降低城市经济成本,激发企业家创业精神和就业的增长;逐步推进城市户籍制度基本放开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解决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和建立农民工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使他们有可能实现市民化;改善劳动力市场的功能,消除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提高教育水平,加强劳动力培训,把中国的劳动力数量优势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等。

 

  叶荣添:股市的井喷将如日本的海啸一样壮观!
  快乐不应该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但是可以建立在日本人之上。落井不能下石在朋友身上,但可以下在日本人身上。你必须知道,你真的必须知道现在你为他们流下的每一滴泪和捐献的每一份资金,等他们缓和过来就会随时喂你一颗炮弹。对这样一个极其变态,极其残忍,没有丝毫人性,曾经屠杀我们那么多人的种族进行同情和可怜,我觉得你们脑瘫了。我不虚伪不想掩饰我的幸灾乐祸,在去他妈的大爱面前我无法变得高雅。听,那是被26万只被无情捕杀的小海豚发出的惨叫。听,那是百万曾经被屠杀的灵魂在地下而发出的怒吼。听,那是大海因为鲸鱼的鲜血而愤怒了,所以他开始无情的咆哮。再请记住,你们的善良可以用在动物身上,但不能是畜生身上。
  投资者们想都不用想,纵使全世界股市因为日本的地震而崩溃,中国股市也断然会独自屹立不倒,这是因为骨气。市场3月9日开始出现的调整本应该止步于3月11日,没有11日的最后半小时,我们今天已经到了3050附近。但必须注意,资本市场的趋势一旦开始短期内很难把它改变,这次调整看似第一次来源于3月10日,但3月10日的调整不足以完全消化2600以来的获利盘,只是一次技术性的短期卖盘和筹码的交换需求,更大的资金一直等在人们以为3000站稳的时候开始获利了结。从上周五最后半小时之前大盘的走势已经可以看出大盘那时对于再次攻击3000点已经准备好了,在上升趋势里面突发因素的每一次到来总是让大资金寻找任何打压的借口,也因此原来的筹码交换变成了刻意打压。当你真的发现过来时刻意打压时已经晚了,就如明后两天的走势一样。现在改变了的仅仅是在时间上做出了调整,而时间的推移是顺应人们心里预期而做出的改变,等待人们的心里阴霾开始散去后,资本市场将迎来更大爆发。现在不过是本应发生在3069点的调整借助突发事件而提前开始进行,让3月10日仅仅是一天的调整进行了3天。我之前说过大盘会在3月15日后完成自2600点以来的上涨和调整而开始进行第二次上攻。从时间点上算明天就是3月15日,大盘也就共进行了4天的调整,点位也刚好是接近100点。想一想今年两会市场迎来了那么多利好和政策的定调,现在的打压难道还看不出来是故意的吗?
  不过必须注意的是,当市场再次突破3000点速度和力度都将会空前的快速。因为一边是两会的利好和政策的稳定提供给人们做多的信心,而另一边因为日本地震而所受益的行业提供给投资们更多的投资热点,那么这种效应一旦形成对股市的推动自然将会是较2600--3000点这第一段更为壮观,堪比海啸。这种快速的上涨一旦开始形成也就意味着市场在加速寻找上半年的顶部,届时的K线走势将如去年10月份那一波上涨一样漂亮。而一旦突破3478点,也意味着大盘随时会因为任何的突发利空和政策性和资金的开始转变而随时见顶,所以从目前来看不管你持有任何股票,目前都已经没有了任何卖出的必要。明天将是最后一天让你换股的时机,你可以将自己之前持有并不满意的趁明天最后的良机进行调整。3.15一过,大盘将会重新找到上涨的力量和源泉,而那时的你再想要3000点下买到如此便宜的股票,将会等到10月份过后,中国股市即将在两会后迎来第二轮井喷定会如日本海啸一样美丽壮观!
  我之前说过172天后我将离开了,是的。但我的离开并不代表你们不能继续留在这个市场,下一次的见顶也丝毫不值得你害怕,不会有任何猛然的下跌,更不会没有任何行情,只是整体的大环境已经不再支持股市在短期内继续创造新高,只要你能把握得好时机,拿得住现金一样可以像2600到现在一样轻松的赚钱。可以说中国股市一旦在突破3478后的任何位置创造顶部,那么行情的将会在至少大半年内围绕在上下500点内展开。记住我告诉你们的机构400点空间,按照这个操作就不会有问题。其实真的是朋友了,纵使我离开,到了危急关头我可能还是会忍不住跳出来提醒一下,呵呵,享福患难四年实在不忍心看见大家发生亏损。祝朋友们好运了!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