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失落的碳交易所:碳交易“繁荣”背后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一个失落的碳交易所:碳交易“繁荣”背后

加入日期:2011-3-10 1:27:42

  号称世界第五家、中国第一家以二氧化碳交易冠名和将此业务作为主体经营的碳交易所——单县碳交易所在短短时间已淡出人们视野。

  3月8日,记者拨打该交易所电话时,听到的却是“你拨打的号码不存在……”的回音。而该交易所投资方之一广州长河投资有限公司虽然有人接听电话,但对单县碳交易所的任何情况却一无所知。

  碳交易,这个令外界至今懵懂的词汇,是否就像是小孩子口中吹出来的美丽肥皂泡,虽令人惊诧却也可能会瞬间了无踪迹?

  碳交易确实给企业带来收益,济钢宣传部副部长周传勇向记者证实,截至去年2月13日,济钢已完成近400万吨的碳交易,获利约3亿元人民币。

  然而碳交易的游戏规则却不是那么容易被企业掌握,成立碳交易所更面临诸多门槛和挑战。

  昨日刘郎今安在

  2010年6月16日单县碳交易所成立。成立之时,包括山东当地媒体均予以报道。但随后这家交易所便消失在公众视线中。

  据当时媒体报道,单县碳交易所由广州长河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大连希光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在单县开发区设立。

  但截至发稿时,记者与该交易所及投资方均无法取得联系。前不久,山东当地媒体报道说,该交易所大门紧闭,院内杂草丛生,甚至连当地开发区管委会及相关政府部门亦无从知道其下落。

  记者注意到,交易所开业当天,其总经理盖天仲曾与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签下亿元大单。

  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是一家在民政部门注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由北京大学生物学教授吕植于2007年创办。据介绍,该中心目前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中国西部,以示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例,并推动自然保护在国家和地方政策以及公众意识中的主流化为目的。

  记者联系到该中心负责“应对气候变化”项目负责人杨方意,杨方意介绍由于他是去年11月重新加入中心,对与单县碳交易所的签约虽有耳闻但并不了解具体情况。其后与中心运营总监求证,可以确定的是,该中心迄今并无与单县碳交易所签订任何协议或意向性协议,至于当时何以出现签约的报道,由于当事人已经离去,现在已无从得知。

  也就是说,除了成立仪式上可理解为“应景”式的签约仪式外单县碳交易所再无相关交易报道。

  那么,碳交易所落户单县是否就真的仅是一个吸引公众眼球的新闻噱头?投资方的意图何在?

  这与单县是农业大县的产业结构有一定联系。据介绍,由于是农业大县,单县一年的秸秆产量可达近百万吨。显然,广州长河投资有限公司或许希望抢占先机,获得在碳交易领域的先发优势。

  全国首个生物质发电厂——国能单县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就于2006年在单县建成,年发电量超过2亿千瓦时。年消耗秸秆超过30万吨,据介绍,每3吨多秸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值就接近1吨煤。此后,单县所在的菏泽市亦有多个秸秆发电项目陆续开工。

  据国能生物发电集团介绍,目前“已有18个项目取得国家发改委签发的CDM立项批复;18个项目签署减排购买协议;10个项目完成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注册工作;8个项目接受联合国指定核查机构的正式核查工作。目前,国能集团每年CDM减排量核算收益已超过1亿元人民币”。

  但据国能单县生物电厂燃料部负责人介绍,其工厂的碳交易全部由北京总部操作,“与单县碳交易所没有关系”。

  碳交易门槛并不低

  以济钢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DM项目为例,就可从一个侧面知道碳交易并非那么简单。

  从最初立项到获得第一笔“经核查证实的温室气体减排量”148万欧元收入,济钢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DM项目前后经过了5年时间,而项目总投资近30亿元。

  周传勇告诉记者,最近的一次核查是去年春节后,由联合国授权的第三方挪威船级社、CAMCO公司及购买方来宝公司的相关人员来济钢公司对2009年8月17日至2010年2月13日期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DM项目进行第七次现场核查。核查结果认为,该项目在这次核查期内,二氧化碳减排量约70万吨,收益约人民币6000万元。

  周传勇介绍说,自2007年至今,济钢该项目碳交易近400万吨,总收益人民币约3亿元。折算下来,每吨约80元人民币。

  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之后,2006年济钢循环发电项目通过第三方现场核查;同年8月,循环发电CDM项目在国家发改委注册成功;2007年项目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成功;同年10月该项目获得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签发的第一笔经核查后的减排量收入。

  其中获国家发改委注册和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成功是一系列必走程序中两个关键的节点。而选择合适的买家和具有国际运作经验合作机构则是济钢项目成功的关键——英国来宝公司与济钢有多年合作关系,彼此合作默契且开价合理,而合作机构英国Camco国际集团则是一家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碳信用额交易公司,并且在中国大陆有多个成功项目的运作经验。

  显然,成功的运作经验、成熟的国际资源等均不是单县碳交易所所具备的。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中国已有近20家环境交易所,但能提供成功运作经验、具备全球资源的交易所并不多见。

  对于未来的碳交易,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副总裁黄杰夫曾在本报举办的一次酒会中提出两条建议。一是要做好人才储备,二是要成立碳交易协会,以防止迷失方向和减少单打独斗。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