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专家热评下周证券市场走势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众专家热评下周证券市场走势

加入日期:2011-3-1 18:18:14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姚景源:今年不会出现恶性通胀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2月28日在参加外贸信托财富管理中心揭牌论坛时表示,中国这轮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复杂,但今年不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
  姚景源指出,此轮通货膨胀的成因非常复杂。从国际来看,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直接导致国际大宗商品、金属原材料暴涨,输入性通胀助推了我国物价上涨。从国内因素来看,钞票发行太多,这次的物价上涨成为我国走出金融危机后的后遗症。
  他还分析,农业基础薄弱是农产品价格上涨最重要的原因。在中国,大量投资客拿绿豆、大蒜的现货当作投资品,农产品流通表面上风风火火,但实际上投资者都是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另外,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也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影响因素。
  姚景源分析称,今年不会出现恶性通胀。他认为,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库存量大,中国过去7年连续获得粮食丰收。按照国际标准,粮食储备量库存充裕是指一个国家库存量应该等于一个国家一年消费量16%。这是一个安全警戒线,而我国超过30%,所以现在粮食库存充裕。不但是粮食,植物油、猪肉、棉花、糖也有库存,主要农产品和粮食库存充裕。这两个物质基础为稳定今年物价奠定了条件。此外,工作机制上,中央进一步落实了责任制,责任制使物价不得不降下来。他认为,今年稳定价格难度很大、有困难,但困难再大也要稳住。


  吴敬琏:新兴产业投资势头比1958年大跃进还要猛
  3月初,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审议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这无疑是今年两会的最大看点。随着两会的临近,关于中国经济下一个五年的讨论也日益热烈。
  2月19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1年年会的主题便是: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的几个重大问题。
  十一五时期,大规模投资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仍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已经公布的各省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多个省市的投资计划都呈现上升之势。比如,陕西省今年将安排固定资产投资1.06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25%;四川省预计今后5年对固定资产投资将超过8万亿元,比十一五期间的4.4万亿元增长了81%。
  不断加大、加快投资的同时,有关投资是真正刺激了消费还是造成了产能过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对十二五的投资计划还需要做一个全面的审查才能达到稳定宏观经济的目的。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据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张曙光对2011年27个省市经济发展目标的统计显示:10%以下的只有4个地方,12%以上14个地方,13%以上3个地方。追求增速而不是转变仍是各地的重点。转变,总得增长稍微慢点。张曙光说。
  十二五投资计划是否合理?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将如何发展?如何解决城镇化率低于工业化率?诸多问题的讨论背后,是对十二五更大的期待。
  十二五规划,我觉得最值得关注的有两点:一个是主线的规定非常正确,就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另外一个是动力,就是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改革。这两个是最精华的、非常正确的。根据过去的经验,制定一个好的规划并没有解决所有问题,怎么执行好更重要。吴敬琏说。
  投资计划需要调整
  吴敬琏:十二五投资计划需要调整,一方面铁路的3.5万亿投资非常大,是否可以收回成本?另一方面是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现在各地都在搞LED,如果这些在建的LED都建成投产,市场在什么地方?产能是不是过剩?另外,电动汽车、太阳能、风能等也面临相同的问题,要重新做一个审核。各地正在兴起的按照七大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势头比1958年的大跃进以及上世纪70年代末的洋跃进还要猛,这会影响整个十二五宏观经济稳定。
  十二五期间,国家投资主要在铁路、公路、机场,其他战略新兴产业都是地方政府在投资。我认为地方政府不要在营利行业里投资,政府财政是公共财政,它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是公益性的产品,这种竞争性的行业,政府应该退出,市场经济不允许政府去与民争利。
  王建:许多地方政府都在追求高增长,很多人把投资推动高增长作为一种不可避免的模式。不要管国外怎么讲,我们都坚持高投资。十二五要由投资带动增长,这种观点目前很有市场,很多人支持这种观点,但我觉得这非常危险。好像是过剩问题在中国不存在。比如汽车产量2015年预计达到4000万台,未来5年要增加2000万台,有没有市场?我觉得这些问题真是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王晓鲁:投资快速增长会带来产能迅速增长,产能迅速增长的同时,如果消费没有相应增长,会不断产生过剩。产能过剩的问题越突出,就越感觉到需要拉内需,拉内需上不来,就需要拉动下一个产能过剩,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用行政手段压缩落后产能,小的企业被淘汰了,其中很多是民营的,大企业保留下来了,不是国企就是外资,由此又带来体制和结构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未富先老怎么办?
  蔡昉:十二五最重要的挑战将是中国的人口变化,我们叫它未富先老。我们人口的老龄化比例在2000年的时候是6.8%,65岁以上的老人比重和世界平均水平完全一样,但是去年我们的老龄化比例是8.3%,显著赶超了世界平均水平7.5%。我们没有办法让老龄化停下来或者退回去,关键是如何关闭未富先老的缺口。
  先老意味着劳动力贵了,资本相对便宜了,意味着我们丧失了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十二五期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数量、劳动年龄人口转型数量不足以补偿城市需求,与之相应的是普通劳动者的工资加速上涨,无论是一般的行业,还是单独农民工工资、农业的雇工工资都会涨得很快。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工资的趋同也许是好事,但会导致农民工群体的教育回报率下降,很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发生不读书或者辍学的现象。
  再加上未富,我们不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能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得到足够显著的比较优势,因此我们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比较优势真空。而比我们收入水平低的印度、越南等国,还有若干年人口红利可以收获。
  哈继铭:人口红利消失之后,需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发达之后,社会保障才能有更充分的发展,个人的养老保险才能有更大发展。另外,我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既不能光为富人造房子,也不能光为穷人造,而要考虑为老人造。中国有必要建立一条龙养老服务,包括建筑物本身,还有医疗、保健服务、文化娱乐等等,这方面我们还很缺乏。30年前我们谁也不知道全球最好的酒店是谁,后来我们引进了希尔顿、喜来登等,但全球最好的养老服务机构是谁,很少人知道。
  关键是让农民在城里待下去
  樊纲: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是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点。工业化进程的根本核心是劳动力转移。我们至少有30%~35%的劳动力是农民劳动力,他们的收入尽管在增长,但也只是农民工的一半。这种情况下,按说不会出现民工荒和工资上涨,但事实是我们出现了劳动工资上涨,特别是低熟练工的价格上涨。
  这个悖论反映出中国的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城市化率大大低于工业化率。工业化率在前,我们的劳动力进城了,老人孩子则在农村。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失地农民进城,没有工作也待着,形成贫民窟,长期失业率居高不下,但在劳动力供给上,四五十岁的人仍然是城市劳动供给组成部分。而我们的情况是,农民工家里有地,加上户籍制度成为制度障碍,使农民不能长期在城里留下,20多岁的女工回去生孩子,40岁左右的男工则竞争力下降,导致城里没有老打工者,没有熟练工,半大孩子在街上跑,我们转移的农民过早退出城市劳动力。
  怎样让农民在城里待下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是现在应该抓紧做的事情。做好这件事,也许能够缓解部分民工荒和工资成本上升问题。在我们没有高能力、高质量禀赋的时候,比较长时间保持低能力禀赋,有一个长期竞争力,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非常重要。
  任志强:每次说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大家提到了投资、出口和消费转化,我个人觉得,中国未来经济转型只有一个就是城镇化。如果我们90%以上的人自给自足,消费怎么增长?目前中国是60个人种粮食,40个人吃粮食,消费当然上不去,经济转型可能转不了。


  谢国忠:油价飙升可能令我们更早沉没
  突尼斯和埃及人民起义,推翻了统治了几十年的政府。这场起义正在蔓延至其他阿拉伯国家,甚至蔓延到了伊朗。该地区很可能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发生政治上的根本转变。受影响的地区人口有4亿多,其全球影响力不能低估。这可能将成为全球20年时间里发生的最大变化。
  社会变革都有其复杂的社会背景,通常会涉及多个溃烂多年的压力点。但是,要达到引爆点可能还需要某些导火索。在本次事件中,急速的通货膨胀,尤其是2010年下半年的食品价格上涨,就是其导火索。
  全球人口相当大的一部分,包括发达国家的低收入群体在内,并没有从全球化中受益,反而深受通货膨胀之害。他们的反应会直接危害全球稳定。主要的央行只有在骚乱发生在自己国家时才会改变他们对于宽松货币政策的态度。
  宽松货币政策触发骚乱
  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突尼斯和开罗引发了骚乱。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在2010年上涨了41%。很多聪明的分析师可能认为,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食品价格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但是,食品和能源价格在美联储开始讨论第二次量化宽松政策之后开始暴涨。这已经无法用巧合来解释了。
  通货膨胀是一种再分配,但通常是不公平的。首先,低收入人群通常没有债务,因为他们往往不具备从银行借款的资格。当通货膨胀像现在这样激增时,他们银行存款的真实价值就会被侵蚀。他们的这些损失到了谁手里呢?那些负债的人和有实际资产的人,比如地产投机商,就会从中获益。通货膨胀基本上就是抢穷人的钱,补贴给富人。
  其次,低收入人群通常工作没有保障,尤其是在通货膨胀像现在这样激增时,无法要求工资随通货膨胀一起上涨。他们的工资购买力下降,常常会把他们推向不可持续的境地。他们根本无法维持生计。
  40%的埃及人口每天生活费不足2美元。失业率接近10%。当粮食和石油价格上涨超过三分之一,我们就不难想像为什么人们会被逼起义。一些阿拉伯国家从通货膨胀中受益。当石油价格上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国家挣了更多的钱。他们可以通过向消费者分配石油带来的额外收益来处理当前的状况。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却没有这种收益。对于他们来说,出路就是再分配。因为在这些国家,财富和收入不平等非常严重,再分配就成了应对通货膨胀的一种出路。
  比如,穆巴拉克家族据传拥有170亿-700亿美元的财富。埃及去年的GDP才不过2000多亿美元。收回穆巴拉克家族的财富将对埃及走出经济困境有很大的帮助。同时,那些同政府有特殊关联从而收取高价的垄断行业,可能会被迫降价。
  阿尔及利亚、约旦、叙利亚和也门的经济状况同埃及类似。通货膨胀和收入不平等是一对爆炸性的组合。这几个国家的政府可能今年或明年就会倒台。除非这些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愿意慷慨地同贫油国分享他们的收入,否则,他们的命运已经注定。
  不稳定将会蔓延
  北非、中东这场大火可能仅仅只是通胀引发的不稳定状态的一个开端。虽然粮食价格指数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大米价格却只有2008年峰值的一半。原因很可能是东亚各国政府正在释放储备来维持低价。这场人为的价格压低将会持续多久呢?当到达临界点以后,大米价格可能会是目前的2倍或3倍。到时候,不稳定状态就会蔓延至以大米为主食的亚洲。
  美国人口普查显示,2009年14.3%的美国人生活贫困。包括那些已经放弃找工作的人在内,大约六分之一的美国工人就业不足或者处于失业状态。大多数美国人对于大规模的粮食和能源价格上涨,没有任何缓冲措施。而且,低收入美国人所依赖的进口消费品价格正在上涨,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涨得更多。5000万美国人的经济困境与埃及人民没有任何不同。骚乱可能会蔓延到美国各大城市。
  政权更迭可能通过再分配来缓解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困难,但不会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阿拉伯国家人口较为年轻,失业率却居高不下。比如,埃及人口在30年里翻了一番。三分之一的人口年龄不足14岁,一半的人口年龄在24岁以下。虽然美国人口是埃及的3.6倍,但是,埃及却需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年轻且高速增长的人口,要求阿拉伯国家在全球经济中具备充足的竞争力,才能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然而,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却不是这样设计的。
  一些阿拉伯政府仍心存希望,认为目前的状况可能是短期的。他们完全错了。人口统计表明了他们的命运。阿拉伯国家已经进入了一个年轻人主导的革命时代,并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埃及在六个月内可能会成立新政府。目前还不清楚这个政府可以坚持多长时间。频繁的政府更迭将成为阿拉伯国家的常态。
  新凯恩斯主义试验
  全球经济一直处于一群相信货币刺激魔力的人士的治理之下。货币刺激的作用在于通过资产通胀暂时推高需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只产生资产通胀而不带来CPI通胀的时候,货币感觉上就像是自由货币。熟谙门道的人士积极参与货币游戏,并且由此发了大财。他们每年聚集在达沃斯,庆祝资本主义的这一品牌的胜利。
  2008年金融危机并没有让统治阶层认识到他们的观念错误。他们投入了更多资金挽救这些金融机构,这些机构在这场货币游戏中在错误的时间做出了错误的决定。被挽救出来的富豪们今年又聚集在达沃斯来庆祝这一体系的幸存。
  金融危机并没有阻止印发钞票这种经济管理的方式。但是,革命可以阻止。北非首先爆发,是因为他们并没有通过贸易或投资而从全球资产通胀中获益,因此,这些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并且因为食品占支出比例较大而对通胀的痛楚体会最深。全球人口很大一部分,甚至是富裕国家,其实都身处同样的困境。社会紧张情绪存在一个爆发点,北非的这个爆发点最低。随着通货膨胀不断上升,更多的人将越过这一爆发点。
  世界主要央行纷纷在历史上首次将利率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这场游戏还是和以前一样:激励投机者推高资产价格。随着财富效应开始起作用以及需求上升,利润不断增长,资产价格将会持续上升。上个季度,美国经济依靠消费实现增长。人们可能会问,为什么负债累累的美国家庭会如此增加消费。诀窍就是增加其资产价值。这种泡沫思维渗透在美国整个宏观政策思维当中。
  所有的泡沫最终都会破裂。但是,政策制定者们希望,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他们已经都死了。当像2008年那样,他们还没死的时候,他们就会试图恢复泡沫。他们成功地将泡沫从西方房地产市场,转移到了新兴经济体包括地产在内的其他资产类别上。危机期间,全球股市自低点上涨了1倍,使得纸面财富增加了30万亿美元。这也就是为什么达沃斯的那些富豪们过得如此滋润。
  我们知道,泡沫破裂无法阻止印发钞票,而只会导致印发更多的钞票。发展中国家的骚乱可能也没办法阻止。西方国家的央行行长们无法感受到这种痛苦,因为由此引发的苦难太遥远了。然而,火最终会烧到他们的脚下。当华盛顿的街道发生像开罗一样的骚乱时,美联储才会改变想法。
  阿拉伯国家革命的浪潮正在蔓延到富裕的石油生产国。这些国家可以用钱来购买和平。因此,他们可能不会发生激烈的动荡。但是,这些国家越来越不稳定的形势可能会导致石油价格大幅增加。
  像我们当前所目睹的这样的冲击,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对油价产生影响。世界各国的宽松货币政策将会放大这种影响。众所周知,现在是金融投资者,而并非是石油买卖双方,在主导石油期货市场。零利率环境降低了投机成本,增加了对对冲投资通胀的需求。
  英国目前的通胀率是英国央行预期值的2倍,然而,其经济却在收缩。英国的经济正处于滞胀。未来,英国的负债率将会很高。一种解决方法就是用通胀来消除债务。
  美国经济也处于类似状况。美国财政赤字在政治上已经不得人心了。奥巴马政府不得不削减支出。经济不景气下的财政收缩,让美联储很难收紧政策。这也是为什么美联储坚持认为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的风险更大。它解释说,目前的通货膨胀只是暂时的。这是美联储在自我合理化其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正在采取实际负利率来通胀掉其债务。
  我认为,2012年世界将会经历另一场危机。导火索要么是美国国债市场的崩溃,要么是通胀引发的新兴经济体的硬着陆。阿拉伯世界的政治事件指向了另外一种可能:油价飙升可能让我们更早沉没。


  邓二勇:3月市场面临通胀与经济两大变数
  国内生产总值(GDP)
  本次原油导致的通胀预期提前,不再是单一的市场核心变量,伴随通胀的还有对经济预期解读的不一致,这种混乱直接引致了市场的无序。近期市场仍将在不同预期中徘徊。正是基于此,我们认为梳理以下两个问题至关重要:一是油价对物价的影响力能够扩展到什么程度,及其对股价的影响;二是物价及经济同时出现变数导致的政策权衡及解读。
  我们的核心结论是:油价的大幅波动在短期因素主导下将继续,其对国内PPI及CPI的预期传导有助推作用,并将继续导致紧缩政策实施,从而制约股价上行空间。
  油价短期产生负面影响
  从基本面看,油价的中期趋势是平稳的。在一个中期角度来讨论油价,我们认为有四个影响因素将发挥主导作用:在不考虑到中东危机扩散的情况下,原油的供给平衡相对于2008年要好很多;美国及全球经济所处阶段真正决定原油价格高度,在一个缓慢复苏而非经济过热阶段讨论石油价格的暴涨,其来自于流动性及突发因素的作用要远强于基本面;美国二次量化宽松到期及通胀回升引致的紧缩预期,对于美元走势形成巨大支撑,这将直接制约原油价格的中期走势;美国经济复苏对原油价格平稳的高度依赖,以及中东产油国在经历2008年危机之后所承受的油价暴跌风险,都导致了政治上对原油价格控制的需求。正是这些因素使得我们认为,原油价格停留在每桶120美元以上不会是常态。
  但是,中东突发因素对油价与股价的短期影响非常显著。由于这并非是一个经济刺激下的长期油价上涨,我们认为事件性因素的对比更具意义。两次典型的事件分别是1990年的海湾战争与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
  海湾战争的直接结果是原油价格经历一个过山车,在这一过程中,美国、日本及主要发达国家的股市与之高度负相关。与之相关的板块比如煤炭、石油等的投资机会都是短暂的,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超越了行业的投资收益。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对原油及股市的影响也没有逃脱历史的宿命。
  以史为鉴,总有些貌似美丽的投资逻辑值得深思。从这个角度而言,短期风险高于收益。
  在油价走高的国内影响方面,一个月之前我们判断市场估值修复的核心逻辑在于通胀预期高点过去,经济增长预期尚没有形成。但是现在这一逻辑在发生逆转。尤其是原油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胀预期抬头,这对于市场走势始终是较大的制约。或者说,估值修复行情的高度受制于原油价格的上升幅度。
  政策短期很难放松
  伴随经济领先性指标下移带来的经济下行风险,以及防止经济大起大落的表述,市场对于通胀与经济的看法显然发生了分歧。在一个通胀与经济预期双重影响下的市场,将希望寄托于政策放松,我们认为这可能与实践有较大差异。
  六个核心理由让我们相信物价优先、压倒一切。首先,就国内的通胀问题而言,其更多是对普通居民利益的损害,而经济的大起大落更多是影响大中型企业利润的变动。从这个角度上讲,防止通胀对于稳定而言,至关重要。
  其次,已有的经济放松历史案例,都是在通胀低位阶段发生的。在目前通胀刚刚经历一个短暂回落又再次预期抬头的阶段,政策放松将再次助推通胀预期升温,这对于防止通胀极度不利。
  第三,通胀的四个核心来源分别是流动性、食品价格波动、工业产出缺口与外围传导,目前正经历外围传导的阶段。再次扩张经济实际意味着流动性与工业产出缺口的扩大,这本身和控制通胀逻辑相矛盾。
  第四,本轮政策刚刚经历一个放松经济、防止经济二次探底,进而物价持续攀升的过程,时隔半年,在外围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复苏干扰较小下重复去年的历史?可能性太小。
  第五,本次经济下降预期,更多是基于前期高增长的一个正常回调,而不是经济的二次探底,目前我们所观察的经济指标都只是表明了经济正常回调的可能性,事实上通胀持续攀升才是最大的经济下滑风险。
  最后,政策最新的表态中,将控制流动性作为控制通胀预期的第一点,这种表述是之前没有过的,这充分说明了对通胀的强力控制及态度。
  总体来看,油价、物价及经济的三个判断对于A股市场直接的影响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通胀相关的板块在这个阶段并不具备明显的投资价值,尤其是这些板块同时具备了高估值的特征,风险远远大于收益;其次是通胀先行有利于中期经济的稳定,伴随着主导经济整体走势的行业和板块低估值的特征,这更直接决定了市场的下跌风险在主导板块上释放较为充分;最后是油价的短期影响必然对国内物价产生传导,并且直接制约股价走势。这种压制下,市场的结构调整将更加明显。
  市场面临双重考验
  由于突发因素导致的外围输入性通胀预期抬头,3月市场在我们前期所讨论的经济考验下,将叠加通胀预期的考验。
  在价格方面,依据测算,在原油价格持续突破每桶120美元之后,其对于国内PPI及CPI的影响将是非常直接的,这是3月市场经历的第一个预期考验。虽然我们认为本次油价上涨只是短期因素,但是由于预期反应的过度问题,其可能会加大市场恐慌。
  在经济方面,市场对于经济下行的预期没有根本形成,我们再次强调三月的领先、同步及滞后三个数据将是检验市场中期走势的核心。
  在流动性方面,目前的积极因素是流动性改善是可见的变量条件,这并不反映在货币紧缩上,而是反映在贷款利率及短期M1及M2的反弹上。
  在行业配置上,低估值依然是我们的配置主线,安全边际是这个阶段的首要配置,对应的板块包括,家电、基础化工、机械设备等;房地产及金融等则维持标配;同时,伴随两会召开,我们认为海洋工程、旅游板块及上海本地股是主题投资的重点;此外,西安及西藏板块将伴随西安花博会及西藏60周年引来良好的区域投资机会。


  忻尚伦:A股市场掀起再融资潮 存量再融资已超万亿
  2011年A股开市至今恰满两个月,在中国人民银行(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同时,上市公司在仅有的2个月内,已向资本市场开口要钱4588.9亿元(其中已实施1076亿元和预案2983.69亿元);在2010年同期,上市公司的融资额仅为今年一半不到。若除去今年以来新股IPO的529.22亿元,今年前两个月的再融资额也高达4059.68亿元。
  数据显示,从去年初至今,A股市场已发布再融资预案、但尚未实施的拟募资额已超过了万亿元。
  A股市场掀起再融资潮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掀起一阵再融资潮。统计显示,截至2月底,今年发布了增发预案的上市公司共有51家,预案募集资金合计1994.79亿元;在今年实施完成了增发的上市公司有20家,合计增发募集资金338.3亿元。而通过发行债券(包括企业债、可转债、公司债等)实现融资的有43家公司,募集资金共737.7亿元;发布了债券发行预案的有21家公司,合计募集资金988.9亿元。
  就在昨天晚上,新华都、芭田股份、经纬纺机、宗申动力、创元科技、ST合臣联合发布了定向增发公告。之前在2月17日当天,就有10家公司发布再融资相关信息。
  今年进行大笔再融资的上市公司中,大蓝筹屡屡跻身其间。
  中国石化在2月18日公告将发行230亿元可转债,成为继亚太地区近8个月来规模最大的可转债;而就在前一天(2月17日),中国石化刚刚发行了企业债,募集资金50亿元。
  在大盘蓝筹股中,上港集团、华能国际、振华重工、国投电力、鞍钢股份、南钢股份都实施或提出了债券发行,且融资的规模都在30亿元以上。
  加上今年以来的IPO(公开发行股份)融资额529.22亿元,国内资本市场的资金压力不容小觑。
  另外,中金公司昨天发布的报告称,目前股市的存量资金短期调整的风险在积聚。中金公司表示,目前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9.43%,平衡型基金平均仓位81.29%,仓位水平再次回到历史高位。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存量资金推动的股市行情难以为继。
  而对于可期待的增量入市资金--企业年金,中金公司预计每年只能带来不超过500亿元的增量资金。经测算后,中金公司表示未来四个交易周,市场资金净供应量分别为32.96亿元、-118.11亿元、-110.53 亿元和-52.07亿元。
  存量再融资已超万亿
  而这一切还没结束,根据在今年披露的增发、债券的发行预案,约有2983.69亿元的再融资计划即将杀到。其中,规模最大的是盐湖钾肥拟通过定增募集774.84亿元,中国铝业拟定增募资92.87亿元。
  而除了今年新推出再融资预案,更大的潜在抽血效应来自2010年度未实施、还处于有效期内的存量定增。统计显示,2010年全年,这部分潜在的存量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达到了7230.361亿元。业内分析人士称,按照实施进程,相当一部分再融资预案将在今年实施。
  统计显示,2010年以来披露增发预案(尚未实施,仍在期限内)的上市公司共有282家,合计增发规模722.965亿股。保守估计,其中60%公司的增发预案会在2011年实施,那么增发融资额也将达到4300亿元左右。
  以此计算,尚处于潜伏期的再融资暗礁已经超过了万亿元。
  其中,募集资金规模较大的包括双汇发展的301.96亿元、深发展的290.8亿元等。而值得关注的是,河北钢铁的159.98亿元募资、长江证券的90亿元募资、中海油服的70亿元募资等14家发布了增发预案的公司,推出的均是公开发行预案。
  除增发外,2010年至今,两市还有12家上市公司配股方案尚在实施中。统计显示,该12只个股计划配股规模达102.53亿股,配股规模较大的为中信银行和武钢股份;根据现有股价测算,募资预计为260亿元和100亿元。
  金融企业资金饥渴
  在所有公司中,金融企业的资金饥渴症最受到市场关注。
  在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情况下,银行需要不断有资金流入以提高其资本充足率。才上市半年的光大银行拟赴港上市,即是很好的证明。
  今年以来,农业银行、兴业银行都已提出发行次级债方案,累计融资高达650亿元。今年1月北京银行已完成35亿元的次级债发行;民生银行也提出定向增发预案,拟发行47亿股融资约215亿元、交通银行的股东大会也批准了该行赴港发行不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债券的议案……
  至此,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以来,商业银行宣布的通过不同方式再融资的规模已达1838亿元,融资方式多为发行债券或定向增发。而银行再融资的背景是,去年银行的融资规模达到了天量的40000亿元。一分析师表示,由此可见银行对资本的渴求程度。
  除银行之外,一向以不缺钱形象示人的券商,也掀起了一股再融资潮。
  宏源证券2月21日发布公告称,定向增发不超过5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0亿元;2月17日,太平洋公告定向增发不超5亿股,募集资金50亿元;1月14日,长江证券增发6亿股的增发方案获得证监会核准;另外,广发证券也在去年9月份公布了不超过6亿股、募资180亿元的增发预案,有望在今年二季度实施。而券商的融资冲动,则源于新业务的开展和公司自有资本金的高度捆绑。


  童 彬:两大背离显示 A股存大机会
  战略上,从上证指数与中美利差走势图观察,A股存在较大补涨机会。比较上证指数与中美利差走势(2005-2011年),我们发现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以来,上证指数与中美利差(中国一年期利率减去美国一年期贴现利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中美利差在延续两年多的持续扩大之后,目前维持于高位。但自2008年以来,上证指数与中美利差走势却形成背离,根据两者正向关系推断,若中美利差呈进一步扩大态势,上证指数补涨概率极大。
  战术上,从上证指数与国内一年期存款利率走势图观察,结构性行情或提前启动。比较上证指数与国内一年期存款利率走势(2005-2011年),我们发现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以来,上证指数与国内一年期存款利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同时上证指数在2007年10月及2008-2009年提前于利率出现头部及底部,而目前自 2010年10月19日进入新一轮加息周期以来,出现了明显的背离现象,根据两者关系呈正向规律,由于目前处于被强行压制阶段,该背离将被填平或仅仅是时间问题。
  个股表现精彩 2月攻势激活市场热情
  承接年前强势,2月市场继续展开攻势,深成指数上涨近8%,上证指数涨幅也超过4%。4个月来上证指数月度指数首度翻红,扭转了自去年11月来市场颓势,而伴随着市场热情的激活,个股2月表现更是精彩。
  2月,中小板指数涨幅超过8%,深成指涨幅也接近8%,2月涨幅最小的上证指数,涨幅也达4%。成交量上看,两市月度成交总量基本与上月持平,但日均成交量上较上月增长近四成。
  在指数的带动下,A股市场个股2月呈现了普涨态势,上涨个股达1928家,占比超90%。184只个股涨幅超20%,而1月份涨幅超20%的个股只有40多只。虽然没有像1月一样出现晋亿实业等月度涨幅近乎翻倍的个股,但彩虹精化 、海欣股份等一大批个股都有较好的表现。与此同时,在市场推动下,175只个股创出了历史新高。而2月下跌的个股中,跌幅最大的康芝药业,跌幅17.62%,前期受益高铁概念的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2月都出现了回落态势,跌幅也都超过10%。
  除2月个股普涨外,个股连续上攻态势也很明显。2月出现连续涨幅超过20%的个股就多达96家,新华锦连续10天上扬,连续涨幅54.16%,精功科技 、深国商等在2月都一度走出了连涨的走势,连续涨幅也都超过了40%,同力水泥等96只个股在2月阶段连续涨幅都超过20%。
  2月,361只个股日均成交量照比1月翻倍,金健米业2月日均成交量是1月份的10倍还多,深南电A、运盛实业等个股日均成交量均有明显放大。而受益重组概念的ST甘化,复牌之后一直处于缩量涨停态势。公司2月15日公布德力西集团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消息后,开始一字涨停,日均成交量不足上月的一成,直至2月23日再次停牌,该股日均成交量只有27万多股,日均换手率不足1%。
  2月共计上市新股28只,随着市场的升温,上市首日破发个股明显减少。2月上市新股中只有广电电气、星宇股份2只大盘股以及汉得信息1只创业板个股上市首日出现破发,而这3只首日破发的个股中只有广电电气1只上市来仍处于下跌状态。除华峰超纤等几只个股上市来涨幅较小外,七成新股2月涨幅都在10%以上。
  2月攻势激活了市场做多的热情,九成以上个股上涨,175只个股乘势创下历史新高,新股上市破发现象明显减少,虽然没有如海南橡胶这样上市当月翻番的个股,但2月新股上市来涨幅整体上却明显好于1月。随着3月两会 的召开,众多议案题材有望再次受到市场关注,受益股也有望成为市场焦点。而年报大批量的公布,也会有一大批绩优股以及高送转概念股脱颖而出,将成为市场另外一条关注的主线。众多题材推动下,上证指数突破月度均线区域更是值得期待。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