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才开始 兔年四大猜想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加息才开始 兔年四大猜想

加入日期:2011-2-9 17:57:57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 读:
  兔年资本市场四大猜想:新三板无悬念
  谢国忠:加息抑制房价物价 楼市进入下降周期
  亚 夫:兔年资金面会宽松吗?
  刘煜辉:让利率调控担纲
  王迎晖:今年首度加息 只是开始
  马光远:加息显示货币政策进入从紧周期
  李大霄:兔年股市料胜虎年

  兔年资本市场四大猜想:新三板无悬念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兔年伊始,中国资本市场以全球股票总市值第二名的规模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2011年,中国资本市场在机制和体制创新上将有更多进展,债券市场、场外市场、国际板等资本市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会大步前行,资本市场也许会有更多的好戏上演。
  债券市场融资规模增加
  2011年将深入推进债券发行监管改革,积极支持银行到交易所债券市场开展交易,显著增加债券融资规模。尽管推动债券市场发展已是老生常谈,但经历了近几年的制度和机制准备之后,今年债券市场有望获得较大发展。去年,证监会与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通知,上市商业银行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近期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求是》杂志撰文指出,已将发展债券市场列为今年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首要任务。相信债市发展必将明显提速。目前,证监会已经简化了公司债的发行审核程序,并正在大力推进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随着管理层对债券市场的日益重视,以及相关部门对于公司债市场监管理念和措施的协调一致,公司债将迎来难得的发展良机。
  在场外市场建设方面,建设统一的全国性市场提上日程。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四年的试点,场外市场建设的脚步将加快。
  新三板无悬念
  作为非上市公司进行股份交易的场所,场外市场是与交易所市场相对的,是我国探索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一种模式,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则是高新技术类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股份转让的平台,是场外市场的试点。
  近年来,证监会针对中关村试点进行了制度上的完善。
  据了解,目前场外市场建设的思路已经基本确定,扩大中关村试点的方案也已制定。
  广发证券认为,在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方面,今年新三板扩容将没有悬念,统一监管下的全国性场外市场建设将着手建立。
  国际板全面准备
  2011年,资本市场国际化的步伐也将值得期待。国际板技术准备已进入全面进行阶段,尚福林不久前指出,2011年将全面做好有关技术准备,推进国际板建设。作为全新课题,国际板能否成功是对我国证券市场成熟度的一次大考。由于涉及股市扩容的概念,市场对国际板的关注度极高,监管层对国际板的推出也慎之又慎。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耿亮表示,上证所目前已经初步完成了有关国际板上市、交易等业务规则和技术方面的准备工作,深入研究了信息披露、持续监管、跨境执法、投资者保护等重要问题,正在为国际板的推出积极创造条件。
  而与国际板相比,跨境ETF等创新产品推出的难度和影响范围相对较小,因此短期内推出的可能性更大。近期,深交所高层已明确表示,要尽快推出跨市场ETF、跨境ETF等创新产品,争取在短期内形成一个涵盖境内外多个主要指数、具有一定规模和流动性的指数基金板块。
  股市点位多数乐观
  本报梳理20多份券商年度投资报告发现,明年经济增速有所放缓,通胀压力有所提高是当前市场的一致性预期。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和政府对于通货膨胀的控制是对于明年投资判断的热门讨论话题。大部分券商对明年走势呈谨慎乐观态度,并继续看好大消费板块和与十二五政策相关的新兴产业。以国金、上海、光大、民族为代表的中小券商对于明年走势表示乐观,对上证综指上限的判断皆超过4000点。
  而悲观派认为,2011年资本市场将继续保持平淡格局,上证指数突破箱体高点3500点的概率很小。


  谢国忠:加息抑制房价物价 楼市进入下降周期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年2月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独立经济学家、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谢国忠对政策做出了解读。谢国忠表示,此次加息表明当前国内首要问题就是控制通胀,加息虽然会抬高企业融资成本,但总体看去年GDP成功保八,经济增长无忧,今后调控仍是重点。央行此次还是小步微调,负利率短期仍难缓解,后期还有加息动作。
  他指出,随着节前国家一系列的楼市调控政策出台,一线城市楼市已经进入了下降周期,调整周期至少要维持三年。
  在谈及对股市的影响,他表示,加息对股市是利空,市场资金面流向性趋紧,楼市调控还将持续,股市难有大起色。


  亚 夫:兔年资金面会宽松吗?
  兔年春节的气氛还没有散去,央行就在昨天傍晚六点半发布了加息的消息:自2011年2月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
  这是央行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再一次动用价格型工具对通胀预期和流动性实施的管理。怎么来看央行的此次加息行为呢?在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开始频繁使用的情况下,未来的资金面又会怎样呢?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跟以往一样,央行在发布这条消息时没有给出说明。但对于央行的做法,其实不必过多猜测。因为在节前发布的《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已经给出了理由。
  该报告称,随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逐步巩固,去年,央行在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逐步引导货币条件从反危机状态向常态水平回归。
  今年,央行将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循着这样的思路来看本次加息,以及今年的资金面情况,就需要从不同的层面来谈。首先看为什么要加息。一是和日益增强的通胀预期有关;二是和持续的实际负利率水平有关;三是和流动性有关。如果物价水平稳不住,日后仍有可能继续加息。
  从资金面的情况看,自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从适度宽松转为稳健。所谓稳健并不等于完全收紧,而是要在保持增长,调整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三角关系中,寻找一个新的平衡。
  从今年的情况看,现在大部分省市区都已召开了两会,通过了各地的发展规划。除北京、上海外,今年大部分省市区的GDP都定在9%以上,有不少还在10%以上,这样的发展速度没有相应的资金条件是不行的。
  而从央行自己确定的今年工作思路看,在宏观调控中,央行将更加注重货币总量的预期引导作用,更加注重从社会融资总量的角度来衡量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强化市场配置资源功能,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按照这样的思路,今年的资金面也不能过紧,因为要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就需要有适度的资金面配合,否则不仅会造成企业缺钱、居民消费缺钱,也会造成投融资市场的萎靡。
  有鉴于此,在去年第四季度的货币政策报告中,央行给出的2011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指标为16%左右,基本符合市场预期,这是有道理的。
  而中国经济就像一个正在发育的少年,太紧的衣服是不合适的。由此来看,今年的资金面应在更灵活的安排下,仍然会保持适度。只不过这样做,对央行的调控要求更高了。


  刘煜辉:让利率调控担纲
  今年初央行提出要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后,国务院全体会议再次强调,要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处理好银行资本金补充与资本市场稳定的关系。这意味着今年货币政策的调控监测范围将扩大至银行信贷外的股市、债市、信托等其他资本融资市场,以更好地控制整体流动性。
  在当下中国银行体系外的信用扩张(债市、股市以及非正规金融部门)对冲体系内收缩的情况下,新的货币流通量统计口径--社会融资规模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全社会融资规模应该可以逐步替代过去新增信贷规模和信贷增速等指标,并成为M2等货币政策目标的重要参考。
  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与信用供给的总规模一直保持着稳定的数量关系,这意味着有多高的经济增速,就有多大的信用需求。我个人感觉,这个规律比货币量增速的经验更为实用(一般认为,中国的年度货币量增速的计划大致可以等于当期名义GDP增速加上2-3个百分点的资本化需求)。
  中国要保持经济10%的速度,在当下中国经济模式中大致需要13万亿甚至以上的人民币信用规模。2010年中国银行体系以外的信用规模在5万亿左右的水平。其中债券市场非金融信用债发行总量高达1.59万亿元,A股总募资金额达1万亿元,银信产品增长了2.06万亿元,还有无法统计的非正规金融部分。
  要控制全社会融资总量,意味着货币政策必须改变数量调控担纲的轨道,回归价格调控担纲的轨道。
  1月底,中国银行间利率出现飙升景象。1月20日,在央行例行收缴银行3500亿存款准备金后,货币市场出人意料地爆发了一场流动性枯竭风暴。公开数据显示,从1月13日最低点算起,Shibor(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隔夜利率和Shibor周利率分别从1.9157%和2.3075%,达到27日的7.999%和8.4058%,创下48个月与36个月来同种利率的最高纪录。
  往年都会出现节前流动性紧张,但今年银行太差钱了,形成严重的资金压力。本次不仅是部分股份制银行资金枯竭,甚至国有四大行都出现流动性紧张,这在过去极少出现。
  如此严重的流动性短缺状况,竟然出现在一直流动性泛滥的中国,映射出当下数量调控难度相当大。
  一方面是央行不断从商业银行抽走流动性,大致20万亿的资金被央行用央票和法定准备金冻结;另一方面由于负利率长期存在并不断扩大,资金从银行出走,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增速大幅减缓,商业银行揽储大战空前炽热;而实体经济信贷需求非常强劲,商业银行放贷冲动仍然在膨胀。
  过去央行一直主要通过数量管制和微观管理(窗口指导)来控制信贷增长。它对于约束银行扩张有立竿见影的功效,但对于资金逃离银行(这样会使货币的流通速度会加快),意义不大。
  当下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变钱的流向,即希望钱能自主地向银行回归,央行用准备金硬锁显然是成效不彰的。为保证商业银行正常流动性需求,被迫还得向公开市场逆回购放出更多的钱。1月24日,央行紧急救火,通过公开市场到期与逆回购方式,向银行间市场连续两次共注入约7000亿元,这等于将收缴的准备金变相归还银行。
  解决问题的症结在抑制实体经济的旺盛需求,同时银行体系要能吸引资金回流银行,而不是逼着大量资金从体系内出走。
  在当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唯有加息。
  要控制全社会融资规模,数量控制不可能替代价格调控,而且越到后面负向作用越来越大,直至抵消收紧货币的最终效果。控制全社会融资总量,只能靠利率调控。
  过去连续四个月CPI的高环比,已经将2011年上半年的翘尾因素变得很难看,2011年1月份就高达到3.6%,1-7月份翘尾大体在2.4%-3.7%之间波动,如果2010年下半年新涨价因素的态势延续至2011年上半年(从统计学上讲,新涨价因素过渡是平滑的,不会出现数据突变),保持在3%-4%的水平,2011年上半年CPI将会直接挑战6%-7%的高位,尽管是否加息总会受到很多掣肘,但此时社会舆论氛围相对有利。
  同时,美国减税政策刺激的短期强势应该可能持续半年,甚至更长。这为中国紧缩货币、约束地方政府投资和财政需求,而不至于经济大幅减速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