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日前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十二五”期间中国资本市场有望实现大扩容。其中,到“十二五”末期,创业板上市公司要争取突破1000家。与此同时,为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未来五年,监管层还将进一步放开相关机构资金入市的比例。
该人士透露,根据有关部门规划,在“十二五”期间,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将进一步吸引优秀公司上市,平均每年上市的企业将超过300家。其中,中小板与创业板将成为最重要的平台,创业板上市公司要争取在“十二五”末突破1000家。
上述人士还透露,“十二五”期间,监管层将进一步放开资金入市比例,包括保险资金入市比例及加快境外机构入市步伐等,进而保证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日前,人保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公布了新修订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规定从今年5月1日起,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股票比例上限由原来的20%提高到30%。
----------------------
投资比例放宽 千亿企业年金候场
在年前修订草案征求意见之后,2月2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银监会、证监会及保监会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
在权益类产品投资方面,修订后的《办法》并没有放开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等的投资比例上限,但是取消“投资股票的比例不高于基金净资产20%”限制,实际上意味着股票投资比例上限可以达到30%。
此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基金监督司司长陈良透露,截至2009年底,全国企业年金基金规模已达到2525亿元。一位中资养老公司人士预计,2010年底企业年金规模将在3000亿元左右,按照30%的股票投资上限计算,今年可入市企业年金约1000亿元。但对于保险等风格保守的投资者而言,企业年金短期内不太可能大幅进入股市。
取消股票投资比例20%限制
此次修订的《办法》提高了固定收益类投资比例上限,由原来不高于50%修改为不高于95%;降低了流动性投资比例下限,由原来不低于20%修改为不低于5%。
而2004年发布《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则规定,流动性投资、固定收益类和权益类产品的投资比例,分别为基金净资产的20%、50%和30%。
“提高股票比例是为了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战胜通胀,这也是年金基金保值的要求。”上述中资养老公司人士说。
“《办法》的出台对年金行业投资来看是好事,明确了具体投资中的我们很多迷惑。例如投资投连险产品是算固定收益还是权益,此前没有明确。本次办法明确了按投连险产品中股票投资不高于30%作为划分,高于或等于30%的归入权益类产品,投资万能险产品属于固定收益类。”长江养老一位人士说。不过他认为,办法的出台具体效果怎么样,还要看正式运营一段时间后才知道,他预计2010年企业年金基金行业平均收益率为3%左右。
保监会数据显示,2010年底养老险公司受托管理的企业年金资产为1039.14亿元,同比增长46.77%;企业年金投资管理资产708.96亿元,同比增长45.84%。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执行院长郝演苏认为,《办法》将为股市带来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利好股市长期稳定发展,同时也提高了企业年金资金运作的灵活度。
郝演苏表示,企业年金规模巨大,投资周期长,投资品种多以蓝筹为主的大型国企股票,企业年金在投资中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其次才追求收益性。
不过,初期对于《办法》中对股票投资上限的放开,企业年金投资的实际操作和执行者并不会大幅变动。“企业年金投资普遍保守,原来投资股票等权益类产品往往都用不到20%。”太平养老一位人士认为。
这位太平养老人士预计,目前A股仍在震荡,企业年金大幅进入股市不太可能,市场进入加息通道后,更有可能是大幅提高固定收益类投资比例,因为《办法》提高了企业年金在固定收益品种上的配置空间和灵活度。
养老公司忙增资
《办法》除了增强投资的灵活度外,对投资管理人注册资本、净资产门槛的提高也值得关注。其中尤其提高了受托人、托管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四个角色的门槛。比如,“第23号”文中规定,受托人注册资本不少于1亿元人民币,且在任何时候都维持不少于1.5亿元人民币的净资产;账户管理人注册资本不少于5000万元人民币。
《办法》中把受托人、账户管理人的注册资本、净资产均提高到不少于5亿元。托管人角色中维持原来的注册资本不少于50亿元标准,增加了“在任何时候都维持不少于50亿元的净资产”。在投资管理人角色上,信托公司的注册资本、净资产由原来的不少于1亿元提高到不少于3亿元,且增加了2004年以后新增的养老金管理公司进入门槛,养老金管理公司净资产、注册资本不少于5亿元。
针对这一条,有养老保险公司人士觉得不太理解。“同样作为投资管理人,对基金公司就一直维持1亿元的注册资本、净资产门槛。在目前养老保险公司尚未走出亏损境地的情况下,发展方向只有投资,像基金公司靠投资与资产管理水平吃饭。而注册资本、净资产的提高对我们是一个打击。有的客户并不懂这个行业,单纯认为注册资本越高的投资管理人越好。”
记者注意到,为应对新的形势,去年一些养老保险公司已经增资。去年12月,中国太平与太平保险集团宣布向太平养老增资4.5亿元,按照持股比例,分别注入4.32亿元及1800万元。增资完成后,太平养老注册资本将由8亿元增至12.5亿元。中国太平公告称,太平养老增资协议将为巩固太平养老持续营运提供所需资金,集中投放在企业及个人退休保险及年金业务以及团体人寿保险业务。此外,去年8月,保监会批复平安养老增资,其注册资金由27亿元增为33.6亿元人民币。
在众多机构关注的管理费问题上,《办法》并没有做出太大修改,即受托人不高于0.2%、托管人不高于0.2%。投资管理人不高于1.2%,这令业界部分公司有些失望。
上述中资养老保险公司人士表示,本来业内期盼此次《办法》对管理费做出下限与上限的双层规定,遏制不正当竞争。由于目前年金行业的恶性竞争,许多机构为抢客户以“零管理费”经营,有的机构以其他垄断性业务弥补年金投资管理中的管理费亏损,使得其他机构失去竞争力。“若没有监管层对管理费的下限强行限制,部分公司将在不公平的竞争下失去业务,也与监管层当初鼓励设立此类专业公司的初衷相违背。”(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