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没法放贷款,关键是因为存款没有了!”每天四处揽储的上海某股份制银行信贷员吴冲告诉记者。他的任务从今年开始由放贷款变成了拉存款。
另一家银行投行部人士认为,在今年1月份新增贷款仍居高位的情况下,存款竟出现下降,这种情况非常少见。“如果综合考虑近期人民币对美元加快升值的现象、外汇局首次发布《2010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让我怀疑有热钱在获利抽逃,起码有这样的苗头。”该人士认为。
存款减少只有2007年10月发生
据央行统计,1月份本外币各项存款减少323亿元。而当月新增本外币贷款依然高达1.11万亿元。
根据央行公布的从2001年到2010年间的《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表》,除了2002年是按季度公布数据无法比较1月份存、贷款变化外,记者通过计算发现,10年间,只有两个月份发生过贷款增加而存款减少的情况。一次是2007年10月,各项贷款增加1731.76亿元,而当月各项存款却减少了4349.34亿元;另一次就是今年1月份。2007年10月,上证综指达到6124.04点的历史高点,股市财富效应可能是当月本外币各项存款减少的重要原因。但2011年1月在贷款大幅增加、股市资金净流出的情况下,存款减少难以解释。“你们要是有闲散资金,不妨存到我们银行,我们可以开银行承兑汇票。比如存800万,我们开1000万银票。这样虽然比用自有资金的成本高些,但还是比贷款合算,自有资金毕竟有限。”上海某股份制银行信贷员吴冲苦苦劝说一家民营制造企业的老板。他每天都要拜访几家企业客户,希望把他们的闲散资金变成银行存款。
年初银行系统资金紧缺较罕见
年初银行系统的资金就如此紧张,在吴冲近7年的信贷员生涯中,还是第一次遇到。他介绍,因为资金紧张,沪上银行的个人房贷利率,普遍比基准利率上调了10%,企业贷款利率则上调了30%。按照要求,银行基本上停止了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
与此同时,1月底银行间7天同业拆借利率和7天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都达到了8%,超过了一年期贷款利率。“这些都说明整个银行系统的资金紧缺。银行的资金成本甚至超过了银行放贷所赚的钱。”吴冲认为。“就好像左口袋的钱在放到右口袋的时候突然减少了。对这个现象,目前还没有让我信服的解释。我怀疑这是热钱抽逃的苗头。”某银行投行部人士分析。PE(私募股权投资)界人士介绍,高盛、大摩等外资的确在1月份房产税出台前夕抛售了上海等地的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