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团整体上市可让资产全“曝光”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产业集团整体上市可让资产全“曝光”

加入日期:2011-2-25 13:16:42

  “产业集团整体上市可以把当中的隔层打掉,让国资委下面的第一层公司直接就是公众公司,直接就公开化。这样一来,才能获得股民的信任。这样也可以使所有的资产都进入公众视野,进行监管。”

  对于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在“十二五”期间提出的目标——“90%的产业集团要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副院长汪胜洋日前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评价说,这是“一个新的举措”,“层面上提高了,原来是企业搞活的问题,现在是国有资产布局的问题。”

  汪胜洋认为,当前上海正面临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作为“政府职能的延伸”的国有企业应该在其中发挥“引领性、功能性、基础性的作用”。

  国企战略性重组的继续

  东方早报:从资本证券化率到首提产业集团整体上市,你怎么看上海国资国企改革这样一个变化?

  汪胜洋:这是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的继续。

  上海国有企业原来的改革,是产权制度改革,实际也只是按现在的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而已。现在,通过证券化之后,成为公众公司。这是进了一步,它在阳光下的监管就更可靠。

  原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从一开始解困到后来注重自身的产业发展,到现在可能比较多的考虑资本经营效率的问题。应该说,层面上提高了,原来是企业搞活的问题,现在是国有资产布局的问题。

  东方早报:上海一直是政府强势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样一个思路的转变,对上海地方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

  汪胜洋:与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密切有关,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的问题,还包括社会发展。

  从社会层面来看,国有企业这一部分占有的资金可以用于更多社会事业的发展。比如说退出一点,放进社保。这个是和过去不一样的,过去退出以后还是在国有企业这个圈子里转,现在甚至是脱离这个圈子,把这个资金退出到非经济领域。

  现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上海国有企业不像过去感觉那么良好、那么强势了。对有些问题的认识可能更加清晰,因为很多方面央企都走在了上海的前面。

  推动开放性、市场化重组,是从原来简单的企业问题,提升到了考虑整个产业发展的问题。到了这个阶段以后,不是说,我们考虑这个企业怎么样,上海的国有企业发展怎么样,而是把国有企业作为一个平台来搭建,推进上海产业发展布局。这实际上是一个产业发展的问题。

  国有企业的发展要考虑国有企业和其他资本不一样的特征,有它们自己的特点。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实际上,国有企业具有引领性、功能性、基础性的作用,是一个引领性的平台,和一般的资本不完全一样。这一点需要我们注意。今天我们把国有资本拿出来,为了产业发展而重组,也是考虑到了这方面的三个功能。不是讲一般的企业,怎么去保值增值。从引领性、功能性、基础性的角度来考虑,可能是要推动产业发展,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或者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起到功能性作用。我们要从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不是简单的一家国有企业搞得好,利润率多少、销售额多少,不是这样简单考虑问题。

  国企本质是政府职能延伸

  东方早报:在“十二五”开局,上海提出要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道路,你觉得在现阶段,上海国有企业改革要注意哪些问题?

  汪胜洋: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要有方向和目标,不能混同于一般企业。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一个是基础设施比较领先,靠的就是国有企业。没有国有企业,能有这么好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有这么好的产业发展平台?

  反过来说,在另外一些领域,国有企业的表现也是非常糟糕。为什么?因为那不是它的长处,或者不是它的职能所在。当把国有企业等同于一般市场性企业的时候,你会发现它的竞争力并不如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这里也是有问题的。

  但当市场缺失功能的时候,靠其他的一般市场主体又不能承担。我们是追赶型经济的国家,必须要搭建某些平台,如果不搭建,发展就会受到制约,我们又不能等市场慢慢形成这样一个机制来推动,我们的一年要相当于别人的几年甚至十几年来用。我们的发展速度很快,不可能靠原来这种渐进式的发展模式。所谓的追赶型经济就是跨越性战略,就是知道哪些薄弱的环节,靠“集中精力办大事”去突破它。这实际上也是中国发展的一种经验。这里面,国有企业发挥了很大作用。

  一方面,国有企业的改革要避免与民争利,改善竞争地位,调整战略布局;同样,还面临发挥它的特殊功能的问题。这两个都要考虑。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要退,战略性领域还得进,进得还不够,步子还应该再大点。

  引领性的领域就是战略新兴产业,功能性就是一些战略平台、公共平台,基础领域就是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建设。这些东西还是要国有企业来做,要政府推动。

  国有企业本质上是政府职能的延伸,不能把国有企业看作完全的市场机构。实际上它是政府功能的延伸,是对市场缺陷的弥补。如果这样去看,国有企业的效率就凸显出来了。中国基础设施这几年发展很快,中国可以办很多西方国家办不了的事情。这是西方羡慕我们的东西。

  产业集团整体上市,为战略性调整提供了平台,解决了很多技术问题。

  “阳光下运作国资”最好

  东方早报:产业集团整体上市以后,有一种说法就是集团公司这个层面要拿掉,可能就要面临今后谁来持股的问题。这方面,你怎么看?近日,有消息说,国务院国资委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权试点正在抓紧准备中,将把包括央企在内的国有大型企业在未来10年到15年改造成为干干净净的上市公司。所谓干干净净,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给出的定义是,上市央企的上面不带母公司,不带存续企业,彻底的市场化。

  汪胜洋:总体的要求,是让国资委下面的第一层公司是公众公司,是一个便于监管的公司。否则,当中还有一个阁楼的话,阁楼实际是不透明的。上市公司上面存在集团,不仅是有一个同业竞争的问题存在,还有,集团是不对公众的,谁来对集团进行监管,如何保证监管的质量,这就很难把握。因为有很多资源是在集团内部进行运作,到底站在什么角度来运作?这是要打个问号的,因为它不透明,不是公众公司。

  我认为,产业集团整体上市可以把当中的隔层打掉,让国资委下面的第一层公司直接就是公众公司,直接就公开化。这样一来,才能获得股民的信任。这样也可以使所有的资产都进入公众视野,进行监管。

  这是国企改革的主要目标,也给下一步改革提供了平台。否则集团公司这一个利益集团比较难处理,资产讲不清楚,人员安排也是很困难的。

  国资委直接持股和国资管理公司代持到底那个比较好,还不能简单下结论。都可以试,但还要看这两个方式以后的运作,目标还不一样。

  我倾向于认为,国资委直接持股最好。因为中间没有隔层。如果还有个国资管理公司,这与过去集团公司没什么区别,还是不受监管的。所有的资产全部在阳光下运作,才是最好的。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