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雷 震:春季攻势正酝酿第二波热点
汪 晖:调整的低点或是今年投资良机
左晓蕾:为什么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会聚焦SDR
宗庆后:西方贫富差距更大 但老百姓有房有车
叶 檀:中国只能自己拯救自己 加息步伐需要加快
人民日报:股市全年望好于去年 三大因素增信心
桂浩明:股市意外下跌就是好机会
野 村:中国的通胀将持续很久
索罗斯:货币战争已经正式宣战
傅成玉: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带来国际投资新机会
巴曙松:类似1月2月的紧缩环境难以重现
陈思进:股神巴菲特的谎言
皮海洲:布局2011年股市 钱存银行不如买银行股
雷 震:春季攻势正酝酿第二波热点
昨日A股市场展开震荡整理,股指在尾盘半小时快速收红,最终沪综指微涨0.25%,深综指上涨0.88%,个股呈现普涨格局,成交量也大幅萎缩。
从资金流向看,上海市场流出40.83亿元,深圳市场流出1.88亿元,资金的流出力度较前日大幅缩小,再加上尾盘的走强,不禁让人怀疑前日的大阴线是假摔。那么,短期市场能就此走强吗?
我们认为,2月22日市场的暴跌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沪综指在经过了近1个月,幅度近300点的反弹后,已经积累了较多获利盘,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即蜂拥而出。二是沪综指在2010年10月与11月份间天量频创,在2950点至3186点一线形成了密集成交区域。年后股指一直在2950点之下徘徊不前,正是受此压制。三是中东、北非动荡局势推动全球避险情绪上升,全球股市跌声一片。我们认为,前两个因素是主要原因,而第三个是触发因素。
从上证指数走势图上看,22日的大阴线一举下穿了5日、10日均线,也下破了从1月底开始反弹的上升趋势线,正式宣告1月底以来的春季攻势第一波正式终结。而2月15日到2月22日,指数形成了一个短期的类似三角形的头部区域,这又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阻力区域。好在目前沪综指在2800点一带有20日、30日、60日、120日均线存在,有望形成坚强支撑。因此,估计市场短期有继续整理的可能,但再快速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操作上应考量大盘目前的整理特征,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以短线为主,适当降低盈利目标,及时获利了结。
盘面观察,个股仍保持了较高的活跃度,春季攻势第二波的热点或许正在酝酿。首先,目前2010年年报正在有条不紊地披露,期间中小板、创业板公司不时有10送10或者10转10的惊喜带给投资者。这是推动中小板、创业板公司前期快速反弹的一个重要原因。相信在未来的2个月,这些高送配题材还会风生水起。
同时,短期还可以关注新三板概念。由于新三板市场定位为上市资源孵化器与蓄水池,使得国内高新区都在积极争取首批试点名额。全国目前共有70个国家级高新区,上海、苏州、成都、西安、重庆、广州、武汉等地的高科技园区都在积极准备对接新三板市场。昨日新三板概念股集体涨停说明这个热点正在不断发酵,有望继高铁、水泥后成为新的主流热点,后续可关注。
此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的发展意味着种业行业内相关企业的整合兼并将加快,一些有实力、有规模的种子企业有望越做越大。目前全球的粮食价格上涨危机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一些研究报告也指出种子行业是粮食价格上涨的最大受益者。短期不妨继续关注种子相关个股的表现。
汪 晖:调整的低点或是今年投资良机
2011春节过后,A股市场震荡起伏。许多基民会非常关心,自己的基金经理是怎样看待市场的。继节前发布《2011年A股市场投资策略》之后,华泰柏瑞投资总监汪晖日前在其投资月报中进一步表达了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汪晖认为,展望2011年的市场,尽管当前市场上看空气氛蔓延,但他本人对今年市场可能并不那么悲观;相反,他认为调整的低点可能就是今年市场投资良机,在投研上要做的是判断时机,精选个股,布局未来。
汪晖表示,当前看空市场的典型逻辑是:自从去年11月份以来开始的调整是中期调整,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货币政策的连续快速紧缩导致市场对于流动性预期产生逆转。因此,在其他外部因素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市场再度走强的首要条件就是投资者对于货币政策预期再次方向性的根本扭转。导致这种条件出现的可能有两个:通胀出现明显回落或者经济增速出现显著下滑,只有如此,管理层才有可能改变目前较为紧缩的货币政策环境,同时,市场才具备中期走强的基本驱动力量。但是,从3-6个月的时间区间来看,以上两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都相对较小,紧缩货币政策转向概率较低。总体来看,目前推动A股市场中期趋势性上涨的关键驱动因素依然缺失。
汪晖认为,从分析视角和逻辑推理来看,这种逻辑判断及其结论表面上无懈可击。但是,透过华泰柏瑞及他本人一贯的分析逻辑和框架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对今年的市场并不如此悲观。
汪晖表示,仅仅从政策背景看,与今年有相似政策背景的年份有2004-2005年和2008年。这几年共同的特点是通胀上升趋势强烈,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央行运用价格工具、数量工具和行政性调控措施回收流动性,控制信贷投放。从历史经验看,在宏观政策紧缩环境下,处于流动性收缩期的市场估值水平受到压制,可能难有大的作为。
但是,从估值、实体经济是否过热、国际环境等其他背景看,今年又与历史上的相关年份相比有较大的不同。
首先看估值在多大程度上反应了流动性收紧预期。汪晖认为,同历史上的流动性收缩期相比,今年有很大不同。他介绍说,从估值角度来看,预计2011年上证指数PE为12.5倍;沪深300指数PE为12倍。而近十年来,2005年1000点估值水平为15倍,2008年金融危机最低点为14倍。如果考虑2011年的成长性,目前的估值已经过度反应了流动性紧缩预期,估值有向上修复的动力。
其次看实体经济是否过热。汪晖表示,今年与以往较大的不同在于,经济中的突出矛盾是通胀问题,其次是房价,而实体经济本身并没有表现出过热。货币政策紧缩针对的目标也是通胀和房地产。对这两个问题,管理层认识的比较清楚,因此,认识一致,措施空前,时间提前是本次调控突出特点。汪晖认为,从全年角度看,调控效应将逐渐产生,通胀和房价是可控的,不会对宏观经济产生破坏性影响。
再次看国际经济环境。汪晖认为,与2008年相比,2011年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有质的区别。2008年是通货膨胀加政策紧缩加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也即是政策和经济双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而今年,国际经济从底部向上复苏,特别是中国两个主要出口市场美国和欧盟经济复苏态势明确,不会出现双杀的系统性风险。
因此汪晖认为,短期而言,政策紧缩对市场构成压力,短期的调整是正常的反应。但他认为,这种调整不是系统性问题,相反,调整的低点可能就是今年市场投资良机,我们要做的就是判断时机,精选个股,布局未来。
左晓蕾:为什么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会聚焦SDR
--SDR的国际货币功能重新定位探讨之一
国际社会已深刻认识到了美元本位带来全球失衡的根本缺陷,希望改革国际货币体系,但因欧债危机肆虐一年有余,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角色迄今仍无提升迹象,所以SDR被重新提出来备考。以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似乎别无选择,所以不存在是否最优的评价和判断,只能寄望在SDR的改革过程中,或能创出新的思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卡恩上周六在出席二十国集团财长与央行行长巴黎会议期间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他希望人民币能被納入IMF特別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简称SDR)货币篮子,但前提是人民币必須至少实现部分可自由兑换。
卡恩的表态传递了几个信息。第一,国际社会关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问题。第二,改革SDR显然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主要思路。第三,人民币进入SDR一篮子货币已被广泛讨论。
在国际经济体系面对如此重大的变革形势下,如何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大变革,如何借助变革大势,稳妥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国有必要针对现在国际货币体系的根本缺陷,深入的研究如何重新定位SDR的国际货币的功能,并就人民币如何成为SDR的成分货币等重大问题作出战略性部署,以牢牢把握机遇,创造更大的发展机会。
笔者为此试着对这个重大问题作一较全面的探讨。本篇探讨最基本的问题:为什么改革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根本缺陷的注意力被集中在SDR?改革SDR是否唯一的选择?如果是唯一的选择,对SDR功能的重新界定和改革就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关键了,而人民币进入SDR就顺理成章地被国际化了。
探讨这个问题前,先要问,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根本缺陷是什么?
国际货币体系的最大缺陷是美元本位。美元本位就是全球货币与美元挂钩,汇率以美元为锚,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以美元变动决定价格。在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联储相当于全球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影响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但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只从美国经济金融形势出发制定,完全不考虑全球经济。所以自1972年布雷顿森林体制解体以来,美元本位加剧了全球经济的失衡。自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社会一直反思危机的根源和危机救助中主要储备货币,特别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美元的主权货币与国际储备货币双重角色的巨大矛盾,以及这个矛盾对全球汇率,大宗商品价格以及全球通胀形势的影响,而在此过程中,美元本位对全球各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加凸显。去年10月至11月,多国政府出手干预汇率的行动,就是对美元本位根本缺陷造成的不可承受的经济动荡的自我保护行动。那时,全球货币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要改变国际货币体系的根本缺陷,就必须从全球货币的美元本位开始变革。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找到一种能够行使全球储备的职能,推动全球经济稳定平衡发展,改变现在动荡危机不断爆发,抑制世界经济平稳增长的货币机制。稍稍分析一下当前的世界货币现状以及主要国家的诉求,其实都是基于改革SDR机制的思路。
对于为什么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的注意力都放在SDR的改革上,推广SDR在其中是否属最佳方式的问题,可以做出最简短的回答。是否最优,需要存在有可比性的选择。但根据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国际社会似乎别无选择,而改革SDR是国际社会可接受的共识,这就不存在是否最优的评价和判断。只能寄望在SDR的改革过程中,可能会创造出新的思路。
在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过程中,曾经也有过比较极端的休克疗法,即建立新的国际储备货币,彻底取代美元本位。但这一方案短期内可操作性不高。
在SDR于上世纪60年代诞生时,休克疗法也被提出过。当时以美英为一方,坚持新方案就是为了挽救美元、英镑日益衰落的地位,防止黄金进一步流失,补偿美元、英镑、黄金的不足,适应世界贸易发展的需要的一个修补性方案。以法国为首的西欧六国则认为,不是国际流通手段不足,而是美元泛滥,通货过剩,因此强调美国应消除其国际收支逆差,主张建立一种以黄金为基础的储备货币单位,以代替美元与英镑。
1964年4月,比利时提出了一种折中方案:增加各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自动提款权,而不是另创新储备货币来解决可能出现的国际流通手段不足的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十国集团采纳了这一接近于美、英的比利时方案,并在1967年9月的IMF年会上获得通过。1968年3月,十国集团提出了特别提款权的正式方案,但由于法国拒绝签字而被搁置起来。美元危机迫使美国尼克松政府宣布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后,美元虽然失去了独立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布雷顿森林制度的支持,但是其他国家的货币又都不具备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条件。这样就可能出现了全球流动性危机,若不能增加国际储备货币或国际流通手段,就会影响世界贸易的发展。于是,提供补充的储备货币或流通手段就成了基金组织最紧迫的任务。因此,IMF在1969 年的年会上正式通过了十国集团提出的储备货币方案。
现在看来,SDR的原本设计只是一种补偿手段,并没有替代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和流通手段的安排,甚至并不具备国际货币的基本功能。
现在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面对的问题,与上世纪60年代也有相似之处。国际社会已深刻认识到了美元本位带来全球失衡的根本缺陷,希望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美国不愿放弃美元本位,欧洲16国所共有的欧元是仅次于美元的主要货币,但欧债危机已在该地区肆虐一年有余,而且毫无缓解的迹象,最近IMF相关会议文件却指出,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角色并没有提升的迹象。鉴于国际社会暂时找不到一种能取代的货币,所以SDR被重新提出来备考。由此,SDR的重新定位和改革遂成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不二之选。
宗庆后:西方贫富差距更大 但老百姓有房有车
中国快速发展有利世界经济复苏
--访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
当学者们在书斋里寻找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对策时,身处经济发展最前沿的企业家尤其是中国的企业家是如何看待这次金融危机的?他们对全球走出危机的前景有着怎样的判断?对中国在本次危机及危机后的发展有何期待或建议?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
世界金融危机是忘记了经济发展最基本的原则造成的
中国经济时报:作为一名中国企业家,你是怎样看待这次金融危机的?
宗庆后:我认为世界经济危机的出现是必然的,是长期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创造财富与分配财富的问题所造成的,是大家忘了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原则而造成的。
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的生存与经济发展遵循的就是社会分工,相互交换、再生产、再分配这个原则,而大家在这些年来恰恰忘掉了这个原则。欧洲国家的高福利高税收政策,使人们干与不干一个样,缺乏创造财富的动力。美国大力发展虚拟经济,也没有真正创造财富,政府负债经营、老百姓负债超前消费,已到了坐吃山空的地步。西方发达国家由于产业转移的需要,大举投资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利用劳动力和土地的价格优势,造就了了当地的高速发展。但从中国来说,由于我们没有很好地解决分配问题,老百姓收入不高,内需拉动不起来,因而我们的经济增速减缓,带来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
中国经济时报:那你如何看待目前的全球经济复苏?
宗庆后:最近我刚从美国、加拿大考察回来,我认为,世界经济的复苏,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复苏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亦并非短时间能解决的问题,估计会二次探底,情况会更糟糕。
在美国,我与斯坦福大学金融系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伦·斯科尔斯先生交流过,据他讲,美国的失业率高达17%。他们认为中国的人民币汇率低估造成很多廉价产品进入美国,使美国老百姓丧失了就业机会。同时他认为,美元贬值主要可以减轻债务压力,如果人民币升值亦会造成美国物价上涨,老百姓生活水平下降。美国即使限制中国产品的出口,大量生活必需品也会转向从其他发展中国家进口。
在我与美国政府官员接触的过程中,感到美国政府没有钱,非常希望中国的企业到美国投资。而另一方面,美国的金融炒家们有很多钱,又在发展中国家炒作,再次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财富。
我认为,中国不可能依赖西方国家的经济复苏来拉动自己的经济发展,我们只能依赖自己,并且我们完全有能力解决好自己的经济发展问题。因为我们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目前还没有解决分配问题,如果分配问题解决,拉动了内需,我们的经济很快又会高速发展。
如果我们把分配问题解决了,势必会造成人民币对内贬值,因为成本提高了,产品价格亦提高了。不过这样一来,既符合了不断提高收入、刺激经济发展的规律,同时分配与内需解决了,也就解决了我们自己的就业问题,这时候人民币对外升值也就没有问题了。尽管出口困难了,但我们已不需要以出口来解决经济发展。尽管美元贬值了,但我们买东西时会更便宜,实质上减少了我们外汇储备的损失。同时我们也从廉价为人打工转为别人廉价为我们打工,我们可以大量进口我们所需要的而国内没有的东西,也会促进世界经济的复苏,将会大大提高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但这里,我们要解决的是如何处理好自由贸易问题。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全球经济的恢复非常有利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后,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你认为是何原因?
宗庆后:我认为,中国在近几年甚至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能得到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打破了大锅饭,激发了创造财富的积极性;让利放权,发展市场经济,调动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对外开放,解决了发展资金,并使我们融入了世界经济;让老百姓拥有财产,鼓励发展民营经济,解决了就业问题。中国的高速发展对全球经济恢复非常有利。
中国经济时报:经过危机的冲击与调整,今年中国迎来十二五开局之年,对于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发展你有何建议?
宗庆后:无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还是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已经给下一步发展确定了方向。当前最重要的是如何正确领会、认真执行。在这方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与建议:
--提高各级政府对中央方针政策的执行力。例如,中央已发布了两个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三十六条,但这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令人不满意,阻碍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也调动不了民间资本。
--扩大分配要落到实处。中央已经很明确地提出要扩大分配,实现包容性增长,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认真落实减税费、让利老百姓,这样才能解决贫富差距,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拉动内需,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转变政府职能,缩减政府开支与投资,为减税打好基础。
--取消土地招拍挂政策,合理使用土地,促进经济发展。
--调整三农政策,要从救穷转换为鼓励农民勤劳致富。
--在转型升级方面,首先要鼓励企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高应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这才是主攻方向。
缩小贫富差距弱化仇富现象
中国经济时报:虽然目前社会上对富人的接纳程度已有很大提高,但对民营企业家的多种歧视甚至仇富现象仍然存在,原因当然有很多,你觉得该如何对待?
宗庆后:进一步解放思想,解决姓资姓社的问题。我认为目前这个问题仍旧在阻碍经济发展,不断出现的仇富舆论、歧视民营经济的现象,阻碍了民营经济的发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调动老百姓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也使已经富起来的一批人能安心将财富留在国内继续发展。目前一些有钱人带着资产移民国外,应该引起政府关注。
改革开放之前全国的老百姓都是无产者,改革开放后通过农村土地承包,农民成了有产者,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使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这些人大部分是农民中的精英,而真正在城市里富起来的尚是少数。目前,城市里的贫民生活实际上比农民更辛苦,建议国家是否考虑让国有企业的员工按贡献、技能持股,我认为这是国有企业转制的最好方法,既能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又能提高城市居民的资产性收入,解决贫富差距。
实际上,贫富差距在西方国家比我们更大,为什么人家不存在这种仇富现象或者说在这方面不那么严重,关键是普通老百姓都有车有房,都能吃饱吃好,与富人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有差距的是银行的存款数字,及拥有资产的数字,这些数字仅能体现有钱人的人生价值而已,日常生活跟普通老百姓相差不大。因此,我们要解决贫富差距应该是尽快提高老百姓的收入与生活水平,而要提高普通老百姓的收入与生活水平,就需要有钱人不断投资、不断扩大就业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