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霄:上攻3000 叶荣添:天真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李大霄:上攻3000 叶荣添:天真

加入日期:2011-2-23 18:00:39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 读:
  巴曙松:社会流动性总体宽裕仍持续
  桂浩明:股市需要怎样的运行环境
  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六大作用与五大发展背景
  叶 檀:基金老鼠仓弃暗投明
  刘兴龙:两内因加大跌幅 A股反弹会否止步
  李大霄:短期震荡不改回暖趋势 上攻3000点需坚持
  李 维:白银半年涨七成 投机还是恶炒?
  特里谢:加薪很蠢防胀为重 稳定物价至少需10年
  张 捷:2月底前后或再度加息
  赵穗川:本轮沪指上涨目标将直指3186点
  叶荣添:惊慌失措傻而天真

  巴曙松:社会流动性总体宽裕仍持续
  从目前情况分析,由于宏观紧缩的政策效果逐步显现,1月份CPI明显低于市场预期。由于政府采取措施增加供给、加息抑制通胀预期、控制信贷收缩流动性,预计总需求呈现平稳回落态势,今年一二月份将是全年通胀的阶段性高点,同时也是全年政策密集度和叠加效应最为严厉的阶段。近期调控压力将阶段性明显减轻,市场对通胀失控的担忧明显降低。
  从中国的物价波动历史看,通胀不可控的情况通常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充裕的流动性、过快扩张的总需求及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具体而言,通胀压力往往触发于农产品价格的突然上涨,而投资、消费和总需求的扩张则为这种事件冲击引发的价格上涨,经由通胀预期的强化,形成全面的通胀提供了环境条件。然而,短期内,从货币政策的操作时点与参考目标看,在周期因素与趋势性因素交织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影响食品价格、抑制总需求是必然选择。
  目前来看,中国、巴西、印度、越南和泰国等海外新兴经济体自去年起进入的加息周期,但是从历史经验来看,几乎每一次通胀的高位回落都是以降低经济增长和总需求的回落为代价的,巴西、泰国、韩国在数次加息后,经济增速已经放缓。中国自2010年以来,一系列宏观紧缩政策出台,例如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规范化、房地产调控的严厉推进、八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四次加息意味着中国的宏观政策已经着手从应对危机时期的超常规刺激政策中逐步退出,回归宏观政策的正常化,从而通过抑制总需求的过快扩张来避免通胀预期的进一步强化,在加大蔬菜和粮食等供应的同时,弱化通货膨胀持续抬升的总需求环境。
  与中国进行宏观调控的历史对比,可以把握当前宏观政策所面临的环境,与2007年双防时的情况对照,目前所采取的手段和工具基本类似,具体政策包括:控制投资增速、提高利率、控制流动性、紧缩信贷。
  尽管市场一度认为CPI权重的调整可能导致平均水平有所回落,实际上至少从一月份的调整看,这种权重调整对CPI的影响是十分轻微的,而且这种权重的调整并不一定在全年降低CPI水平,因为此次调整的重点是食品类占比下调而居住类占比上升,在食品价格逐步下降、房租可能上升时,反而可能轻微推高CPI的价格。
  无论是从国际范围的低利率环境,还是国内的总体货币供应增长看,2011年社会流动性总体充裕的情况仍然不会改变,变化仅在于增量会有所收缩,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尽管雨下小了,但是洪水还没有退去。然而存量流动性的释放将会对资产价格产生明显效应。从社会流动性的结构来看,居民资产负债表再配置效应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这也向资本市场释放较大的流动性:其一是存款活期化,其二是M2向M3、M4的转换。
  如果从更短期来看,未来一两个月资本市场的增量资金可能会主要来源于房地产和外汇占款,即使在存量资金不会调整的假设下,边际资金的启动也会产生明显的杠杆效应。其一是限购令的蔓延以及地方政府调控细则的推出,预计未来几个月楼市成交量将做明显调整,房地产资金转换的触发点逐步具备;其二是出口恢复性增长态势和中国的三次加息已经使利差进一步扩大,这将使热钱的流入规模再度逆转并呈扩大化趋势。

 

  桂浩明:股市需要怎样的运行环境
  谈到股市,大家都会提到运行环境问题。宏观调控以来,货币政策被收紧,对流动性有一定的影响,这些确实对股市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就因为如此,有人认为,现在股市运行环境不是太理想。
  那么,反过来是否可以说,一个十分宽松的环境,就一定对股市十分有利呢?表面来看,似乎的确是这样,譬如在货币政策较为松动的情况下,流动性宽裕,很容易对股市构成向上的支持,引发资金推动型行情的展开。不过,这都只是从短线的角度来说的。一个正常的市场环境,应该是中性的,也就是不偏紧也不偏松。政策过紧,对经济有明显的收缩作用,不利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过松的话,导致流动性泛滥,这就很容易让实体经济过度膨胀,也给虚拟经济带来泡沫,其结果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促使股市大幅度上涨,但也必然会为以后的下跌埋下伏笔,导致暴涨之后出现暴跌。当然,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需要采取非中性的政策,譬如2009年为了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就有必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这样的政策不可能是长期的,在经济复苏得到了确认以后,一定会作出相应的调整。对股市而言,如果操作者不能把握这样的变化规律,就难免踩错节奏。从这个意义上,过于宽松的环境,对于股市来说实际上未必是最为有利的。说到底,股市最需要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运行环境。在这个环境下,经济能够保持持续平稳较快增长,而不是剧烈地上下波动;同时,宏观调控政策是可以被充分预期的,也就是大家都清楚调控的基本逻辑,而不是猜测政策的变化并作为投资的依据,同时一直担忧会不会出现出其不意的调控。客观而言,由于市场环境基本稳定,投资者对其变化也就有了相对稳定的预期。这个时候,人们的操作就能够更多是围绕企业的业绩来进行,这也就回归到了投资的本原。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最近中央开会讨论十二五规划,强调要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在这里,人们既看到抑制通胀的决心,也看到了基本政策走向,也就是把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作为重要的目标。这样做,是在坚持调控的同时,保持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前瞻性。无疑,这实际上也是为股市营造了一个最为合适的运行环境。可以想象,基于目前的经济形势,不进行调控是无法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的目标,但同时调控在进行中也会充分考虑到实体经济的需要,同时也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条件。显然,这看上去对股市似乎是极为中性的,但实际上却具有很大的利多作用。人们因此可以形成这样的预期:未来的政策会保持经济的相对平稳运行,股市的运行环境也会较为平稳。政策变化可期,经济发展稳定,投资者的创造性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发挥余地,而这毫无疑问就是股市所需要的最佳运行环境。
  应该说,最近一个阶段,境内股市出现了这样的运行环境。虽然,由于各种不可预测因素的存在,股市确实会受到一定的干扰,有时候走势会不尽如人意。但这并非境内市场环境出现了什么问题,而只是市场投资心理因为一些外部因素的出现而有所变化。但是大家都清楚,真正决定股市走势的,还是股市所处的基本面。既然基本面是稳定的,是有利于价值发现的,那么面对现在相对估值仍然不高的股市,大家难道不是应该更有信心吗?有的时候,股市意外下跌了,但是只要看到市场的大环境稳定,那么相信这种下跌,其实更可能是给有信心的投资者带来机会。

 

  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六大作用与五大发展背景
  房地产调控的目的不是要让所有的人都能买得起商品房,而是为了中国金融体系特别是商业银行体系的安全。大家知道,房地产与商业银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通过按揭借款把房地产的风险与银行连在一起了,房价上涨到一定水平后,价格上涨的风险就开始转移到银行了。美国的金融危机就是这么来的。如不遏制上涨过快的房地产价格,中国的金融危机也会到来。
  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巨大
  中国资本市场究竟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学界、政府和社会上不少人并不认为资本市场的作用有多大,他们大多都是从融资额和融资比例的角度来评判资本市场的作用和地位的。不少学者都是拿资本市场的融资额与银行的融资额相比较,从而得出资本市场并不重要的结论,这是不正确的方法,也是不正确的结论。因为这种比较本身就不是衡量两种金融制度重要性的标准。
  在这20年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资本市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正在与日俱增。概括地说,主要有六大作用:
  第一,资本市场作为现代金融的核心,推动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到2010年底,中国经济总规模将接近40万亿,约6万亿美元,总规模超过日本。资本市场从资本筹集、公司治理、风险释放、财富增长和信息透明度等方面不仅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大大提升了经济增长的质量。没有资本市场的发展,今天很多看起来很成功、很强大的企业,可能已经破产倒闭了。所以说,资本市场是企业腾飞的翅膀,又是中国经济前行的动力。
  第二,资本市场加快了社会财富特别是金融资产的增长。
  经济的发展需要财富的集聚和优化配置,社会的进步需要财富的大幅度增加为前提。没有社会财富的增加,说社会会进步,我不相信。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现代金融体系,不仅是经济成长的发动机,而且还为社会创造了一种与经济增长相匹配的财富成长模式,建立了一种经济增长基础上的从可自由参与的财富分享机制。这个作用太重要了。以前中国人收入的增加主要靠增量收入,存量财富缺乏成长机制,存量财富带来不了多少新增收入。我们有了钱就存到商业银行,储蓄存款怎么能增长你的存量财富呢?后来发现存款增加不了多少存量财富,就赶紧投资房子。一个社会,如果靠投资房子去成长你的存量财富,只能说明这个社会的金融体系不发达,金融体系没有提供投资者可自由选择的成长性资产。资本市场实际上创造了一种可选择的具有与经济增长相匹配的财富成长机制。
  我在很多地方都讲,所有的资产中,股票是最好的。各理论和经验都表明,从收益风险比、流动性等方面看,股票是现代社会最应配置的金融资产。美国一位教授写了一本书,拿股票、房地产、长期国债、黄金四种资产做比较,时间跨度是1896年到1996年的100年间。研究发现,在这四种资产中,收益最好的是股票,在股票中,中小企业好于蓝筹企业。第二位的是房地产,收益率只有股票的1/10。第三位是长期国债,最后是黄金。研究结果与中国的理财观念不同。大多数中国人的理财观念刚好与此相反,黄金排在最重要的位置,投资房地产放在比投资股票更优先的地位。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区。
  说资本市场提供了一种与经济增长相匹配的财富成长机制,是有实证支持的。更重要的是,资本市场建立了一种人人可以参与的财富分享机制。这是经济民主的重要体现。
  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加快了中国社会财富特别是金融资产的增长速度。1990年中国社会的金融资产,只有区区的3.8万亿,证券化的金融资产几可以忽略不计。到2010年,中国全社会的金融资产超过了100万亿,其中,证券化金融资产(股票+债券)超过40万亿人民币,增长的速度大大超过了同期的经济增长速度。这里面就有一个命题,就是资产没有泡沫。有人说,快速增长的金融资产中有大量泡沫,我不以为然。我认为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和中国金融结构转型的必然表现,没有金融资产如此大规模的增长,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难以维持。
  最近一年来,我心里总有一个情结或者说心中有一个彼岸,那就是如何让中国经济能够维持100年的增长,百年增长就是心中的彼岸。这个想法来自于哪里?来自于美国跨世纪增长的启示。美国经济从上世纪初到这次金融危机,整整成长了100年。看看美国经济百年成长史,就非常清楚。百年间只有七年的衰退,主要在1929年-1933年和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时期。我在想,美国经济这样庞大的经济体,能够维持百年增长,其中必有奥秘。奥秘在哪里?细细想来,跟两个因素是有最密切关系的:
  其一,科技创新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革命,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科技创新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成为美国经济长周期增长的起点。美国这样大的经济体,要进入几十年甚至百年增长周期,要有原动力。这个原动力一定是产业革命带来的。产业革命之前,一定有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翻开美国现代经济史可以看到,在上个世纪初,冶金技术的提高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加上后来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的普及,推动了美国经济差不多40年的增长。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突破,带来了新的产业革命,后工业化时代催生了纳斯达克和微软、英特尔、苹果等新型领袖企业的出现,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经济突然间开始加速,到了20世纪的90年代末期,美国经济和日本经济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开始把日本抛在后面了,实际上美日两国的经济有一段时间是并驾齐驱的。中国经济要维持百年增长,没有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没有产业的转型,只想靠大规模投入来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十二五规划提出来的大力发展七大战略新兴产业,是非常正确的。中国经济要实现一个长周期的增长发展,光靠人口红利是不够的,靠制度红利也是不够的,需要科技进步和创新,需要找到一个产业革命的原动力。21世纪的产业革命从哪里开始?这个需要思考。我个人认为可能在新能源、新材料革命领域,也可能在生物工程方面。这些领域的产业革命可能会成为下一轮新的经济长周期增长的起点。经济增长长周期的逻辑过程,不会因为国别的差别和制度的差异而不同,具有同质性。
  其二,就是美国的现代金融体系和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金融结构。这也是美国和日本在最近20年在经济上拉大差距的根本性原因。我在想,经济增长除了科技进步是最根本的动力源以外,还要有一个使科技进步这个动力源发挥乘数效应的加速器,这是什么呢?这就是现代金融。要让科技进步迅速有效率地推动产业的升级、转变成新型产业,金融的作用不可或缺。这种金融制度不仅要媒介资金供求,而且还能创造一种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源源不竭的金融资源增长机制。我始终认为,在迈向现代社会的进程中,要维持经济持续增长金融资源或者说金融资产的大规模增长是一个必要条件。大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是需要大规模资本投入的,需要源源不断的金融资本的力量去推动的,否则仅有科技进步是不够的,还是转换不成强大的生产力的。科技进步是原动力,是基础、是起点,现代金融提供了杠杆化的动力,是关键,是加速器。
  有些人忽视现代金融的作用,没有看到金融的杠杆作用。卖傻力气是不可能进入发达、富裕社会的。金融还是一种技巧,它能让你用相对少的功力,做很大的事情。于是你就要设计一种这样的金融制度,能源源不断地创造与经济规模相适应(有时也可能是超经济规模)的金融资产。
  在中国,显而易见,除了我们必须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以推动产业升级乃至产业革命外,还要设计一种能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竭金融资源的金融制度。我们现有的内需市场,现有的人口红利,使中国经济增长10年没有问题,但是,10年以后,即2020年以后怎么办?我们需要从战略的角度,设计一种适当的金融制度,这个适当的金融制度就是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现代金融体系。它能够创造出与未来中国经济相匹配的源源不竭的金融资源。
  经济的百年增长,首先要设计好动力系统,这个动力系统就是科技进步和源源不竭的金融资本。除动力系统之外,经济的持续增长,要有压力释放系统或者说风险释放机制。没有风险释放机制,经济体系迟早都会崩溃。有了合适的风险释放机制,经济增长才能持续,就像人需要解压一样。人如果24小时不停顿地工作,很快就会出问题。所以他一定要睡觉,睡觉是一种压力的释放,他还要聊天的,要散步,要交流,要看电影等等,这都是压力释放。经济也是这样,要设计经济增长的风险释放机制。这个风险释放机制是什么呢?是资本市场或者说以资本为基础形成的现代金融体系。资本市场通过资产证券化,使风险流动起来,使风险从存量化变成流量化,通过资产的流动实现风险的释放。这就是我的思考。按照这种逻辑走下去,中国经济可能可以维持百年增长。要知道20年的增长,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很大,是考虑在21世纪头20年高速增长之后还要持续增长,要像美国在20世纪那样增长100年。
  所以,金融资产的迅速增长,既是中国社会富裕的标志,又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源源不断的巨大金融资源,而且还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资本市场的作用。
  第三,资本市场为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机制转型提供了天然的市场化平台,从而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没有资本市场,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就不可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资本市场使单个股东或者少数股东组成的企业,成为社会公众公司,对中国企业来说,这就是一种彻底的企业制度变革,是一种观念的革命。这种制度变革,使中国企业从为所欲为、无知无畏的盲流的心态,转变成为既有制约又有激励的现代行为机制。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在没有上市之前,个个都是盲流,目标终无所定;行为无所畏惧,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敢做,没有风险概念,没有约束力量,为所欲为。有了资本市场,成了上市公司后,它们在理念和行为机制上都发生了脱胎换骨式的变化,正在成为一个有目标,既有激励、又有约束的理性行为人。很多企业,都说上市意味着企业脱胎换骨的变革,意味着从一个蛮荒时代进入到现代文明社会。所以资本市场使中国的企业,不仅有股东意识和公司治理的概念,不仅有对收益与风险匹配原则的深切理解,而且通过强制性的信息透明度原则使其开始具有经济民主的精神。经济民主精神对中国来说太重要了,就是要尊重股东,信息要透明,一切都要讲真话,要平等沟通和对话,这无不体现了经济民主的精神,一切从投票开始,由投票来决定。
  所以,资本市场使中国企业华丽转身、进而迈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中国企业的价值也得到了公正的评价。在我上大学和读研究生的时候,我们做梦都没有想到,在今天,全球百强甚至十强中都有中国企业的身影,即使好莱坞大片的导演们恐怕也没有这个想象,但这已经是事实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十强中,无论是按市值,还是利润,还是销售额,都有两三席之地。在这种惊天动地的变化中,资本市场的作用特别重要。
  第四,资本市场推动了中国传统金融体系的变革,进而使其逐渐向现代金融体系演变。
  所谓现代金融体系是指什么呢?是指以资本市场为基础构建的金融体系;所谓传统金融体系,是指以传统商业银行为基础的金融体系,也就是没有资本市场或者说资本市场不发达条件下的商业银行主导的那个金融体系。在现代社会,刚才我谈了,金融体系不仅仅是资源配置的机制,不仅仅是媒介资金供求关系的机制,而且还是一种风险分散机制。以资本市场为基础构建的现代金融体系,已然具有资源配置特别是存量资源调整、分散风险和财富成长与分享三大功能,这就是在中国为什么必须发展资本市场的根本原因。我理解在中国发展资本市场,不是实用主义的,而是具有战略目标的。
  第五,资本市场发展培育了数以千万计的具有风险意识的投资者,极大地提高了中国投资者群体的金融意识、民主意识和政策观念。
  从来没有一所学校,也从来没有一种教育方式,能像资本市场那样,让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普通的投资者那样真切地关心国家大事,那样深入地了解国家政策的变化,那样富有理性地行使经济民主权利。例如,投资者很关心十八大什么时候开,关心货币政策会有什么变化,关心为什么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不加息,关心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等等,这些问题过去都是经济学家和政府部门关心思考的,现在我们数以百万计的投资者都在思考这样宏大而高深的问题。投资者不仅关注国内大事,也关心国际大事,关心爱尔兰危机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关心朝韩危机,关心美日联合军事演习,如此等等,他们关心我们国家的未来,关心国际安全,关心经济政策的变化,有哪一所学校能做到?
  资本市场使投资者富有理性地行使经济民主的权利。投资者通常在研究信息之后如果发现这家企业没有成长性,不值得投资,那就不买你的股票,这种决策是富有理性的。参加股东大会,任何股东都可以民主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所以,在中国,资本市场既是投资者的乐园,经济前行的发动机,也是现代社会公民意识孕育的摇篮。而这正是中国社会文明、民主、法制社会的重要基础,资本市场对投资者风险意识的形成,国民素质的提高,公民意识的培育,比任何流于形式的口头教育都要好得多。
  第六,资本市场给全社会提供多样化的、收益风险在不同层次匹配的、可以自主选择并具有相当流动性的证券化金融资产。
  在消费品市场上,我们经常强调,消费者对消费品的自主选择权,这是消费者自主权的核心内容,也是市场经济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与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相对应的是,投资者也必须拥有自主选择投资品或资产的权利,这既是一国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金融市场发达是否的重要标志。给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不同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具有充分流动性且信息透明的金融产品,是一国使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
  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说,发展资本市场是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是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所在。
  影响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资本市场发展的因素
  我讲资本市场发展趋势,主要分析影响资本市场发展趋势的影响因素。把这些重要因素讲清楚了,心中才会有数,否则的话任何投资都是在黑暗中摸索,不知道方向在哪里。未来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市场呢?我认为,主要有五大因素或要注意五大背景:
  第一个因素或背景,是2011年乃至于未来的资本市场,已经进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流通时代。
  全流通时代来临的起点是股权分置改革,标志是中石油和工商银行的全流通。它们的全流通使市场流通市值占总市值之比超过85%。全流通的市场,对市场的功能,对投资的理念,对市场的波动形态都会有深刻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再用股权分置时代或非流通时代的观念、方法、技术去看待这个市场。
  全流通时代的资本市场,资产定价的功能得以恢复,也就是说资产价格大体上是所有信息的集合反映,这与股权分置时代价格信息的扭曲完全不同。资产定价功能的恢复,会引起市场自身功能的变化。在相当长的时期,我们将市场的主要功能放在IPO融资上,重组功能很弱,全流通之前的那些年代,每一次收购兼并重组都是掏空上市公司资源的掠夺行为,而全流通背景下市场的存量资源配置功能将凸现。
  全流通的市场交易量将逐步放大。2007年之前,市场有两千亿的交易量就是天量,现在两千亿的交易量称之为地量。三、四千亿交易量属正常交易,超过5000亿的交易也会出现,未来交易量可能还会有所放大。交易量如此之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投资文化的某些特点。在中国的金融投资文化中,有两种极端的文化:
  一种是极端的稳健可以说是保守的文化。有了钱,就存银行,有的甚至是一扎一扎捆起来放在家里。极端稳健,害怕风险。绝大多数中国人喜欢储蓄存款,的确是中国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因。中国的商业银行为什么没有存储压力,因为它有廉价的源源不断的来自于老百姓的巨额储蓄存款,成本很低,流量又稳定。这种成本低、数量大、流量不断的资金来源,极大地缓解了商业银行生存压力。这不像美国的商业银行那样,主动负债是其吸收资金的主要方式,银行的经营活动不确定性明显增大。所以,中国稳健的金融文化是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文化决定了银行稳健的基石。稳健的金融文化在中国是占多数的,这种文化与年龄、职业有一定关系。
  另一种文化则非常冒险。在中国的股票市场上,可以连续出现20个涨停板!我们都知道,韩国市场是高度投机的,一年换手率2.8倍。我们这几年的换手率9-10倍。
  中国金融文化里两个极端,保守和投机,与两种不同的金融制度相适应。保守的文化成为商业银行文化的基石,投机的文化为中国股市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活力。投机文化可能是股市的一种相对活跃的基因,缺少它不行;当然,太盛也必衰。在中国具有投机和冒险意识的人在增多,他们具有强烈的投资意识和机会意识,他们的财富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前一种文化的人。
  从以往的经验看,在中国股市上股指期货做空的人,比做多的人要赚钱。细细想来也有道理。在历史上,从统计规律看,衍生品种特别是股指期货、商品期货,做多的人要胜过做空的,因为衍生品的基础资产的价值在成长。但是在中国,股指期货做空的为什么会胜过做多的?为什么会与全球市场的统计规律不一样呢?我想,除了市场的结构特征具有高度的卖压以外,与我们的政策实际上也是喜欢做空是一致的。我们的政策总体上看,是不希望市场涨得太快,市场一出现涨势,一般都会有调控政策出台,政策面基本上处在压抑市场的状态。美国的市场刚好相反,股票市场上涨没有人管,人人都说好,是市场兴旺发达的标志。市场大幅度下跌,一定会有人过问,SEC、美联储都会采取相应措施稳定市场,市场如若进一步恶化,美国总统都会发表演讲稳定信心。所以,美欧发达市场是阻止下跌,我们是控制上涨,这既是观念的差别也是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发展资本市场的理念是需要从根本上进行调整的。理念成为制约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最大的障碍。时至今日,虽然社会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和发展理念有所变化,但仍没有实际性变化,社会主流价值观似乎仍不太认同资本市场。对于股票投资,人们的认识还是相当肤浅的甚至是歧视的。你说投资股票挣了两万,似乎没有什么人会为你高兴。这种文化的影响很大。有一个证券公司的董事长跟我说,在中国做证券投资就如同桑拿浴一样,总怀疑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这反映了社会的一种价值观。从这个意义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道路仍很漫长,有一个非常根深蒂固的观念在束缚着它。
  第二个是货币背景,这个货币背景就是通货宽松时代的来临。
  通货宽松是金融危机的副产品,现在全球都进入了通货宽松的时代,到处充斥着正在贬值的货币。货币多了,价格涌动,一会儿是这个价格暴涨,一会儿又是那个价格飙升,这就是通货宽松时代的价格特征。在通货宽松的背景下,除了采取总量收缩政策外,还应采取结构性的疏导政策。通货宽松,一定会引起价格体系的变化,这个价格可能是CPI,也可能是资产价格,或者是黄金,或者是房地产,或者是股票等价格的上升。
  在中国现阶段,提高利率虽然可以收缩流动性,但同时也会通过外汇占款带来更大的流动性,所以,利率工具要慎用。实际上,数量工具不可能全部对冲掉过多的货币,只能对冲掉一部分,剩下的怎么办?只能采取结构性政策加以引导,使其进入可以吸纳大量货币又不影响经济正常运行的领域。这是什么呢?我们显然不希望CPI涨得太快、太高,天天炒大蒜、炒蔬菜不行,会影响到人民的正常生活,所以政策必须严加管控。
  大宗商品价格与国际市场有密切关系。美元泛滥导致贬值预期引发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金价的上涨,哪里是消费引起的分明是美元贬值引起的。受其影响,铜、铁、锌、镍等等都上涨了。今天的大宗商品已经不是商品而是一种资产了,一种规避风险的资产。所以,对大宗商品价格的限制,余地很小。
  资产价格中有两部分,一是房地产,二是证券主要是股票。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对经济和金融体系带来的潜在危害很大。目前出台的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目的不是说要把价格压下来,压到让所有的人都买得起商品房的水平。实际上,这是不现实的。
  我认为,房地产调控的目的不是要让所有的人都能买得起商品房,而是为了中国金融体系特别是商业银行体系的安全。大家知道,房地产与商业银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通过按揭借款把房地产的风险与银行连在一起了,房价上涨到一定水平后,价格上涨的风险就开始转移到银行了。美国的金融危机就是这么来的。如不遏制上涨过快的房地产价格,中国的金融危机也会到来。
  过多的货币既不能进入消费品领域,又进不了房地产行业,那进到什么地方呢?股票市场。股市与银行体系有严格的界限,有防火墙。股票即使从6000多点到1660多点,银行的资产风险并没有什么增加,资产更没有什么损失。目前中国股市的价格是相对便宜的,没有泡沫,涨一涨没有什么危害。中国经济在2010年增长较快,但股市的价格指数却下跌了14%左右,这不匹配呀。美国经济不怎么样,股市价格仍有较大幅度上涨。所以,让过多的资金进入股市没有什么不好。这样可以吸纳一部分流动性,总比大蒜、蔬菜价格上涨好,股票的适度上涨还增加人们的存量财富,从而推动消费需求的增长,有利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第三个是融资背景,或者说巨大的融资压力。
  由于结构性缺陷,中国股市具有很大的融资压力,其中商业银行融资需求巨大且持续。巨大的融资压力与中国金融改革和创新不够有关。工农中建这些大商业银行,虽然2010年融了资,它们在2011、2012年可能还要融资。因为到2012年,就要执行巴塞尔协议Ⅲ,中国银监会对执行巴塞尔协议Ⅲ是积极的。我个人认为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经很高了,过于安全就损害了效率了。稳健是一个很好听的中文词,稳健过头就是保守,就是损害了资本效率。巴塞尔协议Ⅲ,大大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资本杠杆率,这也许是金融危机后去杠杆化的一个具体步骤。从巴Ⅱ到巴Ⅲ,在资产方不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就必须补充资本金,而且要大规模补充资本金,包括核心资本和一级资本,最终必须达到12%-13%的资本充足率。商业银行原来12倍的资本杠杆率,现在变成了8倍,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上市银行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融资需求来源之一。否则就要削减信贷资产。削减资产无非两个途径:一是没有新增贷款。但这不可能!中国经济要增长8%,新增贷款必须要7万亿,没有7万亿新增贷款,就不可能实现经济增长8%的目标。7万亿新增贷款,要消耗多少核心资本?至少5000亿。所以不增加新增贷款是不可能的。银行本来就是做贷款的金融机构,不贷款就不是银行了。既然停止新增贷款不可能,那就只有资产证券化了。通过资产证券化使信贷资产流动起来,对银行来说,这就是金融创新。我们的银行太臃肿了,太庞大了,这样下去迟早会出问题。工商银行的资产规模达到13万亿,按照这样发展下去,很快就会到20万亿、30万亿,那要消耗多少资本?
  可以看出,资本市场的融资压力主要来自于金融创新不够,来自于资产证券化的程度不够。通过金融创新,让越来越庞大的银行资产流动起来,流动起来就释放了风险,当然也转移了收益。释放风险的前提是,必须转移与风险相匹配的收益,这是金融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我们的商业银行有时候挺奇怪,说我这么好的信贷资产,为什么要证券化?他还舍不得卖呢!这是观念问题,是一个对风险、收益的理解问题。所以中国金融、资本市场、商业银行的发展都要从金融改革和创新开始。中国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都要减肥、消肿,臃肿看似很大,实则是潜在的危险。巨大的融资压力,会影响到2011年乃至2012年的中国资本市场。
  第四个是经济背景,即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和模式转型的时代已经来临。
  从2000年开始,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已经维持了10年,从2011年开始,我们还将维持10年的高增长。中国有潜力巨大的内需市场,只要在收入分配制度上做一些改革,做一些调整就可以实现。2000年以来,财政收入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经济增长的速度平均只有9%左右。2009年政府财政收入是6.8万亿,今年可能在8.4万亿左右,增长超过20%。如此下去,经济增长模式怎么转型?这样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只会形成政府推动性的经济增长,靠政府大规模的投资来推动经济的增长,这是难以为继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必须改革,比例必须调整,要让居民消费需求、民间资本更多地去推动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基本背景。在高增长的同时,经济也要进入模式转型的时代。我相信我们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能够顺利推进,所以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也能够循序渐进地推进。模式的转型意味着资本市场的结构将会发生分化,结构变革的时代已经来临,齐涨齐跌不是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常态化的现象。结构分化的时代,考验人们的眼力和智慧。
  第五个是开放的背景,即把中国资本市场建成全球新的金融中心。
  开放是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最大的红利。我们要把上海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这就意味着人民币必须国际化。现在的国际金融中心更多的是全球资产配置中心。在中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人民币必须是可自由交易的货币,不仅如此,人民币未来还要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只有这样国际金融中心才有可能建成。
  人民币国际化是个巨大的红利。美国经济延绵一百年的增长,美元的国际化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没有美元的国际化,美国经济社会就会失去持续性的强大动力。美元国际化基础上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市场,通过美元国际化和全球性的金融市场,既为美国经济的长期增长筹集了巨额的源源不断的金融资源,又实现了其分散风险的目的。所以,人民币国际化基础上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