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首次预警:防止经济出现大波动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政治局首次预警:防止经济出现大波动

加入日期:2011-2-22 8:05:15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政治局预警:防止经济出现大波动
  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和审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稿。
  会议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对比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1年任务的定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稳增长、调结构、防通胀的提法之后,增加了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的新提法。
  会议还指出,今年要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等。
  会议消息甫一发布,立即在海内外引发热议。外电报道称,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2011年要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研究人士指出,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首次提出预警,以避免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等调控政策给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今年来讲,引起经济波动的核心因素,还是价格问题。
  刘元春指出,虽然稳定物价总体水平的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了,但是,不排除2011年CPI将有机会重返5%以上。同时他解释称,原本预计2月CPI与1月差不多,但是由于受成品油价上调,以及国际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等多种因素影响,2月CPI很可能略高于1月。
  中央财大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中国经济正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调控压力,包括控通胀、稳物价、调结构等。在他看来,各地最近出台的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有可能将对经济增长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长王松奇则指出,2010年年中以来,CPI指数一路飙升,在11月创下28个月来的最高值5.1%。在最困难的时刻,中央各部委、各地方政府从增加供给、加快流通、稳定市场等三个关键环节调控,同时辅之以必要的货币政策手段,取得了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初步胜利。但是,目前的紧迫形势在于,今年初我国冬麦区旷日持久的旱情,将使得粮价上涨的预期重新抬头,并将在第一季度进一步推高通胀预期。王松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解释说。 (每日经济新闻)

 

  姚景源:投资拉动模式致百姓不能分享经济增长
  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电视台《财经五连发》联合主办的2011中国经济新春论坛:变局与突破于2011年2月19日在北京-财富会高端会所召开。以下为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称投资拉动模式致百姓不能分享经济增长。
  以下为文字实录:
  那么要想让消费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力量,那你第一位,显然得让消费者有钱,没有钱不能消费。所以呢,还是要增加大家的收入。这个十二五规划,我觉得提出这两个同步非常重要。一个就是说,我们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要和国民经济增长同步。第二就是劳动者报酬的提高,要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步。我们看过去没同步,比如说我们1978年到2008年这30年,国民经济增长是9.8%。我们城市人均收入7.3%,农民是7.2%。去年国民经济是10.3%,我们城镇人均收入才刚刚超过7%,所以我觉得这两个同步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可以讲,就是说今年乃至整个十二五期间,应当是我们城乡居民收入有一个较好较快增长的这样一个阶段。(新民网)

 

  中西部多地十二五投资欲翻番 宏观经济存过热隐患
  转型期内陆发展模式热议:投资加码与调结构是否矛盾
  从4.4万亿元到超过8万亿元,四川省十二五期间设定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较十一五的完成情况接近翻番。
  记者通过查阅公开资料发现,多个中西部省份也提出了十二五投资大幅加码的发展目标。
  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作为主要目标之一。开局之年,如何抓住牛鼻子,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显得尤为迫切。
  转型攻坚期,是否就应谈投资色变?一些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须因地制宜地看待这个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国土开发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沈玉芳表示,内陆地区由于多年来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拖欠,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面临30年难得的发展机遇,需要提高相应的投资环境,还有,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地方财政积累增加了,因此,加大投资规模有积极的一面。
  四川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小刚则指出,如何处理好加快发展和结构转型,这确实是中西部地区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多地提五年翻番目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140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5%。其中,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2.8%,中部地区增长26.9%,西部地区增长26.2%。
  可见,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的逐渐变化,东部沿海地区投资下降、中西部地区上升的西快东慢趋势已经显现。
  事实上,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各地制定的计划已经给出了明显的政策信号。
  四川省提出今年固定投资规模达到1.45万亿元;湖北提出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1.3万亿元;陕西省今年将安排固定资产投资1.06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25%;江西也要求今年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万亿元。
  王小刚向记者表示,四川较为特殊,投资加码有进一步推进震后重建的因素。而中西部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前期,还需要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建设等大量投资。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长比较快因为这个地区处于开发阶段,这里本身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重点开发区域。
  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要低一些,面临加快发展和经济转型的双重任务,扩大消费有一个过程,需要强有力的投资拉动。王小刚表示。
  近日,提交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的《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勾勒出十二五四川的发展蓝图:GDP超过3万亿元大关,5年固定资产投资超过8万亿元,初步建成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四川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万亿元。
  不独是四川。
  公开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山西省要实现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5万亿元的目标,而在十一五期间,山西的这一指标完成情况为19819.7亿元;新疆十二五固定资产投资也将达3.6万亿,较十一五实际完成总额翻一番半以上。
  十一五期间,宁夏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80亿元,十二五则计划累计达到1.44万亿元。
  据新华社报道,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启动富民强省十大工程,共包括涵盖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846个项目,总投资51638亿元。陕西十一五时期累计投资则为2.62万亿元。
  避免陷入调而不快困局
  就在几天前,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GDP总量第二大国的消息,引发了舆论关注。不过对于这一切,身处其中的中国人,却显得颇为冷静。
  指标印证了进展,也折射出当前经济结构调而不快的困局:目前,投资仍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仍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单位GDP能耗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
  在19日举行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1年年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表示,十二五投资计划需要调整。我前两天参加了国家规划咨询委员会会议,审议十二五规划,一听投资计划挺可怕的,比如说光是铁路投资就要达到3.5万亿元,非常大,铁公基项目都这样。还有战略新兴产业,投资规模也非常大。现在很多地方政府也在兴起战略新兴产业方向的投资,这个势头甚至比起过去很多投资泡沫期的势头来得猛。这会影响整个十二五宏观经济稳定。
  对此深有同感的沈玉芳告诉记者,自己到各地去开会,各地都提出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但都是新能源、新材料这几类,全国各地都差不多。
  沈玉芳表示,编制十二五规划的时候,面临大的环境就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产业和地区振兴计划。但是在后危机时代,应对危机的那种思维观念还依然保留了下来,影响着各地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因此,要防止新一轮经济过热。
  沈玉芳认为,这些大规模的投资不是建立在企业和市场内生基础上的,而是由政府控制的,与实体经济需求脱节的,很多投资很可能成为无效投资。另外,一些地区还存在好大喜功的现象,十二五规划与实体经济发展需求脱节。
  王小刚则表示,扩大投资规模与经济结构调整并不矛盾,整体而言,投资规模偏大,但不能认为西部投资规模大于全国水平就说西部的投资规模偏大。不过,中西部地区确实需要注重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加快发展和结构转型。
  事实上,各地已经在布局协调转型、投资两者间的关系,并把最终的落脚点放在了惠及民生上。
  例如,陕西省省长赵正永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启动富民强省十大工程,共包括涵盖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846个项目,总投资51638亿元。其中仅综合运输网络计划投资就达6232亿元,包括35个铁路项目、35个公路项目和6个机场项目,五年将新增铁路2500公里、高速公路2000公里。
  赵正永表示,为了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上台阶,陕西省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实施民生工程,不断加大财政对民生的投入。陕西省提出今后五年财政增收主要用于民生,2011年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仅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财政支出就将达296亿多元,同比增长42.7%。(.第.一.财.经.日.报.李.秀.中)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