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热钱无疑已经成为经济和金融领域的一个关键词。2月17日,国家外管局首次发布《2010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首次全面公开解读热钱动向。
导读:
外管局:热钱主导股市缺乏数据支撑
外汇局提醒关注外资流入楼市
官方首披热钱数据 与民间版差近4倍
去年热钱流入355亿美元 警惕趋势逆转
355亿美元热钱被低估?
热钱如何蚂蚁搬家?
2010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全文)
外管局:热钱主导股市缺乏数据支撑
热钱无疑已经成为经济和金融领域的一个关键词。2月17日,国家外管局首次发布《2010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首次全面公开解读热钱动向。
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据外管局统计,2010年热钱净流入755亿美元,而若剔除境内人民币净支付400亿美元的因素(即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部分),去年热钱净流入则只有355亿美元,占外汇储备增量的7.6%。2001-2010年热钱总体呈小幅净流入态势,年均流入近250亿美元,占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9.0%。
这不都是纯粹套利的、违法违规的或者不可解释的跨境资金流动,其中包括了我国金融领域的直接投资交易、企业合法的服务贸易活动、合理的进出口赊账及其他财务运作、个人合法的外汇收支,以及银行部门外汇资产调拨等。17日,外管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相关负责人对热钱流动净额如是解释。
首次披露估算口径
此前,由于缺少权威数据,外界多用残差法计算热钱,即用外汇储备增量减去贸易顺差和直接投资净流入,得出热钱大规模流入国内的结论。
这种算法可能高估热钱规模,并且外汇储备中还存在估值因素。因此我们在估算我国热钱规模时,借鉴了间接测算法,同时结合了我国实际,在储备增量和剔除项目上进行了调整。上述负责人表示。
外管局在报告中首次披露了测算热钱的具体方法。
首先,确定一些较稳定、合法合规的贸易投资项目,并假定其交易都是真实、合法的。这主要为进出口顺差、直接投资净流入、境外投资收益、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筹资调回四大项。然后,在交易形成的外汇储备增量中扣除上述四项,所得差额基本上反映了波动性可能较大的跨境资金流动或热钱流动净额。
根据前述热钱估算口径,外管局测算出,1994-2002年,热钱合计净流出近4000亿美元;2003-2010年,热钱合计净流入近3000亿美元。从1994-2010年较长时期来观察,则前期热钱净流出与近年来热钱净流入基本相抵,总体呈现净流出约1000亿美元,占同期外汇储备增加额的3.5%。外管局称。
报告还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提高和对外开放扩大,热钱流动对储备积累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小。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后,热钱净流出规模与GDP之比在8%左右,但随后总体呈下降趋势,2010年热钱净流入规模与GDP之比仅为0.6%。
外管局相关负责人还表示,我国虽有热钱违规流入现象,但尚未成规模集中流入。
检查中发现的案件大都以境内机构、个人和海外华人华侨为主,通常以蚂蚁搬家的方式分散渗透,尚未发现国际金融大鳄大规模流入的情况。国际性大炒家以违法违规形式进入中国存在法律风险,同时我国金融产品较少,对擅长杠杆交易、套利交易的对冲基金等国际金融机构吸引力有限。该负责人表示。
外管局:热钱炒股并不普遍
一直以来,对于热钱在股市兴风作浪的传言缕缕不绝。
外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外汇查处工作中,有发现企业、个人外汇资金结汇后违规投向股市的情况,但从检查情况来看,这并不是普遍现象。不能用故事替代数据。他强调。
报告称,影响我国股市发展的因素较多,跨境资金流动主导境内股市运行的观点缺乏数据支持。例如,2007年10月起,上证综指从6000点的高位一路下滑到2008年9月后的2000点以下,而期间我国外汇净流入达到了最高峰。
此外,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在汇差利差因素驱动下,我国企业大量出口预收、进口延付。危机发生后,企业转而集中还贷,短债余额急剧减少,但我国并未发生外债违约,这表明贸易信贷资金大都进入了生产领域。报告还称。
对于近年来结售汇顺差大于跨境收付顺差的缺口进一步扩大是否因为热钱流入,外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是因为多结汇而是少购汇,银行结售汇顺差是被增长。
其具体表现是,由于企业和个人付汇售汇率较收汇结汇率波动更大,令近两年收汇结汇率与付汇售汇率的背离更为明显。同时,这也从总量数据上挑战了热钱大量流入境内投机炒作的判断,因为热钱流入套利的先决条件是要有外汇资金流入境内兑换成人民币使用。报告表示。
不过,面对资本持续净流入的压力,外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阶段将提高套利资金流入成本;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并完善应急预案,研究对过度流入的领域予以适当控制或采取一些非常规的应急措施。
外汇局提醒关注外资流入楼市
中国官方首度披露热钱数据。 昨首度披露官方热钱数据 去年为355亿美元 未发现国际金融大鳄大规模流入
早报记者 杜琴庆 王莹
发自上海 北京
中国官方首度披露热钱数据。
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昨日发布《2010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检测报告》(下称《报告》)披露,2010年中国热钱净流入355亿美元,占外汇储备量的7.9%。外汇局评价称,中国有热钱违规流入现象,但尚未成规模。
不过有学者第一时间指出,统计热钱数量最重要的是采用何种统计口径,外汇局昨日公布统计方式仍为可监控的口径,这样的口径较小,测算出的热钱数量或并不完全。
外汇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则在昨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外汇局未来将继续密切监控跨境资金流动,并对资金过度流入领域予以适当控制。
热钱年均250亿美元
根据外汇局昨日首次发布的《报告》,中国外汇储备增加与实体经济活动基本相符,如剔除境内人民币净支付400亿美元的因素,2010年热钱(国际短期投机套利资金)净流入355亿美元,占外汇储备增量的7.6%,占GDP的0.6%。
而按上述方法估算,中国过去10年热钱总体呈小幅净流入态势,年均流入近250亿美元,占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9%。
各方此前曾普遍猜测中国到底有多少的热钱,而此次是官方第一次给出标准答案。
管涛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还对此总结称,我们确实监测到有违规的个案,但都是蚂蚁搬家的方式分散渗透,尚未发现国际金融大鳄大规模流入的情况。
不过,昨日一位长期研究中国外汇市场问题的专家对早报记者表示,外汇局的统计口径偏小,因为是建立在假定交易都是真实、合法的贸易投资项目的前提下的统计,即外汇局可监控的口径。
根据外汇局在《报告》中的解释,外汇局在计算热钱时主要采用的是间接测算法,即使用外汇储备增量减去贸易顺差和直接投资净流入,然后进行调整,即剔除部分项目,譬如境外投资收益、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筹资调回等。
外汇流入楼市增速较快
《报告》还重点提及热钱对中国楼市和股市的影响。其中,对于中国股市的影响专门用专栏的形式阐述。
外汇局称,热钱的确有流入股市的现象,但并不普遍。而结合2008年外汇资金大量流入股市却暴跌的实证,外汇局又认为,跨境资金流动主导境内股市运行的观点缺乏数据支持。
不过外汇局坦言,跨境资金持续大量净流入,外汇储备大幅增加,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境内人民币流动性,从而对中国股票市场产生影响。
对于备受关注的房地产市场,外汇局认为,由于中国金融市场不够发达,波动对冲工具少,热钱的流入具有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从这个层面看,热钱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同样是有限的。
但管涛也坦承,中国房地产业外资流入增速较快,外资流入(主要是直接投资)对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影响需密切关注。
据商务部统计,从2001年至2010年;房地产业的来华直接投资占外资流入总量的比例基本保持在 10%以上,2006年以后占比逐步提高,2010年达到23%,其投资以现汇为主并基本结成人民币使用。
将适当控制过度流入
管涛昨日提醒,由于实体经济双轨性,大量波动性很大的投资进进出出,现在流入量很可能发生逆转,从新兴市场回流到发达经济体。
对此外汇局明确表示,下一阶段会继续密切监控跨境资本的流动,保持对违规资金流入的高压打击态势;并综合运用宏观审慎和资本管制等调控政策,提高套利资金流入成本。
其中值得关注的一个表述是,下阶段中国将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的预警并完善应急预案,研究对过度流入的领域予以适当控制,或采取一些非常规的应急措施。
此外,《报告》也提出,未来将拓宽外汇资金流出渠道,丰富汇率避险工具,积极防范化解跨境资金流动的冲击风险;并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选择分步走地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活动的限制。
外汇局昨日表示,继昨日首次发布对热钱流入的全面分析报告,今后将按年发布《中国跨境资金流动检测报告》。(东方早报)
官方首披热钱数据 与民间版差近4倍
对流入我国境内的 热钱估算一直众说纷纭。2月17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一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首度披露了官方对 热钱的估算数据:2010年热钱净流入355亿美元,占外汇储备增量的7.6%,占当年GDP的0.6%。并且在过去十年中,热钱年均流入中国近250亿美元,占同期外储增量的9%。2003年至2010年,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强化,热钱合计净流入近3000亿美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按照民间一贯算法,2010年热钱规模约为1593亿美元,由此看来,热钱规模被高估了近4倍。
热钱数据或被严重高估
报告称,由于在实践中难以准确掌握国际资本流动的真实动机和存续期限,因此在热钱规模测算上没有严格的定义和标准。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分析思路主要有二:一是直接测算法,将直接投资以外的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误差与遗漏项目加总 。二是间接测算法或称残差法,使用外汇储备增量减去贸易顺差和直接投资净流入。但前者涵盖口径偏窄,而后者打击面过大,可能高估热钱规模,并且外汇储备中还存在估值因素。
以往民间计算热钱的方法是外汇储备增加额减去贸易顺差和FDI.2010年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增加额为4481亿美元,贸易顺差为1831亿美元,FDI为1057.40亿美元,按上述计算方法,热钱约为1593亿美元。
就官方披露的355亿美元的热钱规模数据,外管局有关负责人17日阐释说,该数据是参照国际收支平衡表,并兼顾中国特点的跨境收付、银行结售汇等数据作出估算的,但该数据中还包括了部分非套利项目,故355亿美元的热钱规模仍可能是高估的。
按此推算,热钱规模至少被民间高估了近4倍。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负责人表示,中国大规模跨境资金净流入与实体经济活动基本相符。资金流入是中国国内经济不平衡的表现,储蓄大于投资,导致经常项目大额顺差,国内金融服务滞后,导致对外资过度依赖。但过去十年,中国外储大幅增加,主要来自进出口顺差等合法合规经济活动,投机套利资金占比较小。
因近年中国经济实力提高及对外开放扩大,热钱流动对储备积累及经济的影响愈来愈小。由于中国总体经济规模较大,外储充裕,承受跨境资金流动的能力亦在增强。该负责人坦承,任何开放经济体都有资本跨境流动的问题,中国经济处于上升周期,国际资本流动具有顺周期性,这确实加大了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压力。
他指出,尽管汇率差、利率差都是热钱流入中国套利的动机,但中国经济向好才是国际资金大量流入的主要原因。
尚未发现热钱大规模流入
故事不能代替数据。外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虽然流传着很多热钱大规模进入境内的故事,但从数据监测来看,并没有发现大规模的异常资金跨境流动。
《报告》中,外管局指出近年来发现的热钱违规流入典型案例和渠道有,加工贸易中通过高报工缴费等方式多收汇、转口贸易企业利用收付汇时间差扩大外汇净流入、空壳公司虚假利用外资、外汇资本金违规结汇、个人分拆结汇、银行突破短期外债指标融入资金等。但是,检查中发现的案件大都以境内机构、个人和海外华人华侨为主,通常以蚂蚁搬家的方式渗透,尚未发现国际金融大鳄大规模流入的情况。
外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在金融稳步开放进程中始终注意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控,国际性大炒家以违法违规形式进入中国存在法律风险,同时我国金融产品较少,对擅长杠杆交易、套利交易的对冲基金等国际金融机构吸引力有限。
事实上,自2011年以来,新兴市场资金逆流之势进一步加剧。与去年担忧热钱流入形成对照的是,新兴经济体今年对资金流向逆转的忧虑日渐增多。
关注外资流入房地产市场
《报告》中指出,外商来华直接投资行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与房地产业,尤其是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外资流入增速较快。外资流入对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影响需密切关注。
外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外管局主要是配合住建部的工作,并曾在2007年发布过对外资投资房地产行业的限制性规定,在2010年也发布文件,强调对非境内个人投资房地产的限制规定。
国际收支分析小组负责人进一步表示,外商来华投资房地产开发主要由商务部监管,外管局可以检测房地产企业结汇兑换人民币的情况。外资进入房地产销售领域,是由住建部管理,外管局可以监测到非居民个人购房结汇的情况,但这个规模是非常小的。
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房地产行业的来华直接投资占外资流入总量的比例在2010年达到23%,其投资以现汇为主并基本结成人民币使用。
此外,报告中还披露截至2010年9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5464亿美元,比2001年末增长3431亿美元,比2009年末增长1178亿美元。
报告称,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将按年发布《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同时,为帮助市场更全面地了解、掌握跨境资金流动状况,外汇局还将于近期在按月公布银行代客跨境收付和结售汇总量数据的基础上,公布2001~2010年银行代客跨境收付和结售汇分交易项目的时间序列数据,并从2011年2月起按月增加公布有关细项数据。(每日经济新闻)
去年热钱流入355亿美元 警惕趋势逆转(/▲
去年我国热钱净流入量为355亿美元,占外汇储备增量的7.6%,占GDP的0.6%。
这是昨日外汇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发布的《2010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检测报告》(下称《报告》)的估算结果。
热钱是跨境资金流动中的一部分,在理论上一般定义为国际短期投机套利资金,但实践中难以准确掌握国际资本流动的真实动机和存续期限。
外汇局认为,我国有热钱违规流入现象但尚未成规模集中流入。
分析人士表示,习惯多年热钱狼来了的中国投资者,可能要面临国际游资回流发达国家的现实。
官方版本VS民间版本
此前,市场曾用外汇储备增量减去贸易顺差、直接投资净流入来估算热钱数额。而此次《报告》使用了间接测算法,即用外汇储备增量减去贸易顺差、直接投资净流入、境外投资收益、境外上市融资额四项之和,在此基础上,还要剔除人民币净支付。
外汇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种计算方法基本反映了波动性可能较大的跨境资金流动或热钱流动净额。但该负责人强调,这个差额不都是纯粹套利的、违法违规的或者不可解释的跨境资金流动。
首都经贸大学谢太峰教授表示,鉴于热钱流入途径多样,实现准确监控难度较大。
该报告显示,跨境资金流动与我国经济周期存在一定相关性,1994年~2002年,在我国经济增长比较平稳时,热钱合计净流出近4000亿美元,而在2003年~2010年,在我国GDP平均增长率为11%时,热钱合计净流入近3000亿美元。
广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崔永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355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在2000亿元左右,与此前市场预期相符。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蒋舒博士告诉本报记者,相对于民间版本,官方数字对投资者更有影响力。他同时指出,根据其所在研究团队测算,拆借利率、债券收益率等市场利率比存款利率更能反映热钱的流动。
几百亿数额起不到太大作用
热钱具有追求短期利润、在国际金融市场频繁流动的特征,这种短期资本流动常会造成一国收支的不稳定,甚至造成系统性风险,因此,其对国内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备受关注。
上述负责人表示,只要经济开放,就会有资本的流入和流出,而如果一国经济基本面好,其就要承受资本流入的压力。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提高和对外开放扩大,热钱流动对储备积累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小。
据估算,过去10年我国热钱总体呈小幅净流入态势,年均流入近250亿美元,占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9.0%。
流出趋势值得警惕
既然热钱可以流入,其同样会流出,与热钱流入所带来的流动性泛滥、资产泡沫相比,流出的危害也不容小觑。分析师强调,相对于热钱的数额,其快进快出的特性更容易引起宏观经济的波动。
上述负责人在回答本报记者关于是否跨境资本已呈现流出趋势时表示,在关于跨境资本流动趋势的问题上,不能只有单边思维,流入的趋势很可能发生逆转。
历史上不乏因资本流出而致系统性危机的例子,1994年墨西哥的比索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都是因资本出逃所引发的。
当前,房地产调控正在使房产失去投资价值,而A股的低迷也很难引来国际游资的青睐。与此同时,美国股市却一直表现强劲,而美联储也于近日调高了美国经济增速预期,预计2011年增速有望达到3.4%至3.9%之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曾在中透露,在其与境外基金经理的谈话中,可能的资本回流最受基金经理们关注。
经济学家谢国忠对本报记者表示,新兴经济体可能出现的经济硬着陆和通胀风险,会促使资本回流发达经济体。
他说,香港人民币NDF市场走势是观察热钱流动的重要途径,如果NDF看涨,那么热钱流入就会加剧。
355亿美元热钱被低估?
经济学家谢国忠:
355亿美元热钱还是很少的,去年涌入香港的热钱就超过了千亿美元。香港人民币NDF市场走势是观察热钱流动的重要途径,如果NDF看涨,那么热钱流入就会加剧。
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吕春杰:
根据我们的统计,去年流入境内的热钱应该远不止官方公布的355亿美元,而是高达近2000亿美元。
国内分析人士一般用每月公布的外汇占款减去当月的贸易顺差及外商直接投资来估算热钱。尽管这个方法被认为有失准确,但我们相信这种方法算出的数额在大方向上是没有问题的。我们的统计结果还表明,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速度较快的月份里,估算的热钱流入数额也相应较高。
随着最近美国经济指标的出色表现,有迹象表明资金正在回流美国,但这对涌入国内的热钱规模没有太大影响,因为整体来说新兴市场的经济发展前景还是好于发达国家的。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袁钢明:
监管层的数据可能低估了热钱流入的实际规模。很多外资可能通过各种隐蔽的、变相的渠道进入境内,无法利用各种监测手段反映出来。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对于跨境资金流动方面的严格控制才促使热钱通过钻政策的漏洞来非法进入境内。监管局应该从遏制经济泡沫、市场泡沫入手来降低对于境外热钱的吸引力。
热钱如何蚂蚁搬家?
外管局昨日称,2010年热钱净流入355亿美元,而在检查中他们发现热钱大多以蚂蚁搬家的方式分散渗透为主。不过,热钱如何蚂蚁搬家?
据悉,热钱进入境内的方式大致分为贸易、非贸易两大途径。贸易这一途径比较好理解,比如有关联的境内外企业,通过虚报进出口价格来多收汇,就可以达到方便国际资本流入境内的目的,而且这种方式的隐蔽性也比较好,因为这样的方式毕竟是有真实的贸易背景的。
而在非贸易途径中,外汇资本金违规结汇被认为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因为这种方式一次性能进入较大量的资金。比如说,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收到来自境外的资本金,银行对这笔资金结汇,但这笔本该用在企业相关经营业务上的钱可能被拿去用于贷款或者投资于境内的楼市、股市等。
一外资银行的结算工作人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银行在结汇前需要先审核资本金的用途,但银行只是对企业提供的发票、合同等表面证据审核,即使经过非常仔细的审核,恐怕也不能保证企业在拿到人民币后把钱用在了哪里。
上述外资银行人士还说,实际情况中也不排除一些银行为了大客户而放松审核外汇资本金的标准。
此外,个人结售汇也是热钱流入渠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