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基金数量有望达200只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今年新基金数量有望达200只

加入日期:2011-2-17 14:22:22

  或刷新去年新基金发行记录,基金经理“缺口”不断放大

  上海一位基金高层告诉早报记者,基金审批通道提速后,今年基金的发行或有可能达到200只,这一数量将刷新2010年刚刚创造的新基金发行记录。

  与此同时,小规模基金将成为常态。数据显示,截至2月11日,今年以来新成立的基金共有25只,募资总规模为361.5311亿元,平均每只基金的募集规模约为14.46亿元。该募集平均规模低于此前5年中每只基金募集的平均额。

  “审批加速后,各个基金公司都在抢发。但也因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需要更多的基金经理,或者基金经理将同时管理多只基金。加上营销的相关费用,从而会增加基金公司的运营成本。”上述高层说。

  “迷你型”基金将成常态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成立的25只新基金中,募资额超过10亿元的仅有10只。其中,募资额最高的为易方达基金公司旗下的易方达医疗保健基金,该基金在23天的认购时间里共募集了38.126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剩下的15只10亿元以下规模的新基金中,多只基金的募集规模在3亿元到5亿元之间,而这些基金的募集时间均在20天以上。

  比如,2月11日成立的3只新基金——招商基金旗下招商标普金砖四国、申万巴黎基金旗下申万巴黎稳益宝(爱基,净值,资讯、信诚基金旗下信诚中证500。它们的募集规模分别为4.3657亿元、5.4333亿元和3.7425亿元。

  此外,2月10日成立的中欧基金旗下中欧新动力募资额为4.0186亿元、富国基金旗下的上证综指ETF募资3.2036亿元、上投摩根基金旗下上投摩根新兴市场募资3.4955亿元、华泰柏瑞基金旗下华泰柏瑞上证中小盘ETF募资3.4843亿元。

  有基金界人士表示,一般而言,每年的年底,由于多方面资金比较紧缺,基金的募集相对而言比较困难,小规模基金的出现肯定受了资金紧缺的影响。

  “今年资金紧张局面比往年要厉害,同时自去年12月份开始,市场一直处于调整之中。”上述人士指出,不过整体而言,今后成立的新基金的规模不会像以前那么大,“迷你型”会是一个常态。

  今年发行或上200只

  对于基金规模小型化,其原因在于基金审批加速后,各基金公司申报的基金数量大幅增加。有基金界人士向早报记者表示,经过2006年和2007年爆发式发展后,这两年基金的发展停滞不前。在市场总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基金只数多了,规模自然会降下来。

  公开资料显示,为了鼓励基金产品创新,监管部门于2010年启动了5条产品审批通道,允许基金公司同时上报QDII基金、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专户和创新类基金等5类基金产品。今年1月12日,证监会对指数类股票产品进行分类审核,基金审批通道扩充至6条。

  根据数据,2010年基金发行数量达到了154只,创下了基金发行数量的新高。而2009年,基金发行数量共计为114只。

  实际上,在审批提速之后,各基金公司纷纷于去年开始大量提交基金产品发行申请。“今年会发行更多,每个基金公司都抢着发。”一家公司的市场部人士此前告诉早报记者,“我们今年要发5只基金,其中有一只基金还没确定发什么类型。”

  证监会网站最新公布的基金申请进度表显示,目前共有85只基金等待监管层的审批。而今年以来,共有25只基金提交了募集申请。

  一位基金公司高层人士告诉早报记者:“通道放开了,大家都在抢着发,以扩大基金的规模。听说今年有某大型基金将发行10只基金,按照这样的发行速度,今年基金发行只数达到200是很有可能的。”

  基金经理难“批量生产”

  上述基金公司高层坦陈,在基金审批通道放开之后,基金的发行审批更加透明、发行期也更快,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后遗症问题,比如对基金经理需求的大幅增加,以及给基金公司带来运营成本的增加。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高层此前告诉早报记者,从研究员到最后成为基金经理,至少需要三到四年时间。“不是每个研究员都能成为基金经理,中间还要经过考察和淘汰,基金经理很难‘批量生产’。”

  据统计,目前市场上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以及其他各类基金共有736只,而基金经理总数约400名左右。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基金经理管理一只到两只产品。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近些年来,基金经理的变动一直呈上升态势。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基金经理变动200次,2009年共出现139次基金经理变动,2008年和2007年分别为114次和71次,而2006年相应数据仅为28次。在上述变动中,其中一部分基金经理离职转投阳光私募基金。

  “以后的情况可能是,一位基金经理管理多只小规模基金。”上述高管说。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