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对部分中小银行实施差别准备金率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央行对部分中小银行实施差别准备金率

加入日期:2011-2-11 8:03:14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货币市场回归宽松 隔夜利率大跌100基点
  昨日银行间货币市场再度回归宽松,无论长期品种还是短期的隔夜、7天品种,市场供需两旺。隔夜利率由于资金供给充裕,大幅跳水近100BP,重回3%下方。另一方面,或许是由于月底再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越发强烈,吸引了不少1个月以上品种的融资需求,昨日长端的1-3个月品种平均成交量都达到60亿左右,利率相应的也随短期品种的下行而小幅回落。
  昨质押式回购成交3202.24亿,比上个交易日微幅增加约2.69亿元。全天隔夜回购总量为2132亿,较前日减少264亿,融入方主要集中在个别联社、券商及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资金从紧的局面瞬间烟消云散,但是需求的减少使得成交量有所萎缩。由于资金供给充足,隔夜开盘仅在2.60%,为昨日的最低成交价,盘中最高价不过与前加权利率持平在3.90%,盘中加权利率最终收在2.88%,较之前大幅跳水100BP。受隔夜利率暴跌,7天回购利率昨日也跌破4%,开盘仅在3%,盘中虽然也有高达7.71%的最高价成交,但加权利率依然下行约20BP至3.96%。由于节前央行21天逆回购即将到期,刺激了7-14天的需求,尤其是7天品种,昨天成交量高达715亿。14天品种成交量也超过150亿,加权利率收在4.58%,较之前回落28BP。加息给市场带来的兴奋还未平复,但是月底或将调整准备金率的预期也愈发强烈,导致昨日长期品种交投异常活跃,从回购数据来看,1个月至3个月品种成交量在45-65亿不等。受短期品种利率下滑,长期品种也皆有下行的迹象,但成交利率基本在5%附近,相比短期品种利差明显,中介买卖双方报价都较为踊跃。更长期限的4个月和6个月品种也有少量成交,加权利率分别在5.01%和5.7%。变化不大。
  由于资金面回归宽松,昨隔夜Shibor首当其冲,大幅回落,其余期限品种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行。其中,隔夜SHIBOR下行97.17BP至2.8758%,七天SHIBOR随之下行11.86BP至3.9717%。(.上.证)


  准备金率近期或再上调
  央行连续13周净投放累计放水9千亿元
  昨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10亿元3个月期央票。由于资金面大为宽松,业内认为,在加息后,央行再次调升准备金率的机会仍很大。
  另据预测,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可能达1.2万亿元,加剧央行控制信贷增长的压力。而央行对社会融资总量的调控方案有望出台。
  随着央行在9日起加息,昨日发行的10亿元三个月期央票发行收益率大幅走升至2.6242%,高于三月期存款利率2.60%,但仍远低于二级市场利率3.5048%,不排除未来有继续上升的可能性。预计其他期限央票的发行收益率也有望随本次升息而顺势走升。
  加息无法
  替代准备金率
  节前,为缓解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春节备付压力等多重影响,央行在1月底重启逆回购操作,至少向银行投放了3500亿元的流动性,将在春节后陆续到期。此外,财政存款也有超过千亿元到期。
  市场预计,考虑到央行仍可能加息及公开市场此前的操作节奏,短期来看,央票利率一二级市场倒挂难以改观,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回收还有待央行采用准备金率上调等工具(包括差别准备金率)。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预计,一季度仍可能有两次准备金率上调,其中一次或在2月份。利率调整无法构成对准备金率调整的替代。鲁政委对记者表示。
  链 接
  1月份新增贷款或升至1.2万亿
  央行可能于下周公布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数据。而据经济学家预测,中国金融机构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可能达到1.2万亿元,较前月大幅扩大,从而加剧央行控制信贷增长的压力。
  年初贷款大幅增长不足为奇,因为金融机构通常在贷款额度重新设定后大举放贷。去年1月份的新增人民币贷款额更高,达到1.39万亿元。经济学家表示,贷款飙升将加剧通货膨胀压力。
  社会融资总量统计方式有望出炉
  据报道,央行已拟定一份征求意见稿,拟编制和公布社会融资总量以及更大口径货币供应量M3、M4。分析认为, 这可能影响到监管层对通胀态势的判断和货币政策选择。
  非信贷类融资猛增
  广发证券的分析报告认为, 央行采用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方式是与建立弹性货币信贷目标制密切相关的。
  而央行建立弹性货币信贷目标制的主要原因在于M2统计口径意义上的货币总量已经很难完全衡量社会总需求,从而很难有效解释物价变化。
  目前,非银行融资的快速发展事实上抵消了紧缩信贷紧缩货币紧缩需求的货币政策效力。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2009年以后非信贷类融资得到较快发展,信贷融资占总融资85%以上的局面逐渐改变,预计2010年信贷类占比约为75%,股票融资和债市融资各占12.5%,如果考虑银信合作等融资方式,非信贷类融资占比会更高。
  因此,未来货币信贷目标需要根据社会融资总量的变化随时作出调整。据透露,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口径将包括本外币各项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股票筹资、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债。(.广.州.日.报 .王.亮 .金.霁)


  崔永:再提准备金率迫在眉睫
  央行票据上半年到期量较大,尤其是3月份到期量将近7000亿元,如果央票发行利率不提高,公开市场难以再次发挥平滑货币市场利率的作用,这就有必要发挥准备金率的对冲功能。从这个角度来看,提高准备金率已迫在眉睫,而加息时间窗口则要到二季度才会再次开启。
  2011年2月9日,也就是央行宣布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次日,央行宣布重启暂停三周的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央行发行票据期限为3个月,发行量为10亿元,发行方式为价格招标。尽管考虑到货币市场利率春节后大幅降低,央行票据的发行量较低,但最终中标利率大幅攀升到2.62%,比1月13日最近一次中标利率上升36个基点。考虑到三月期央行票据与一年期央行票据之间的利差一直维持在50个基点以上,这意味着2月15日逢周二发行的一年期央票中标利率有可能会攀升到3%以上,这将超过当前3%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在这种情况之下,再次动用准备金率工具或者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不断创新高就势在必行了。春节后的加息显然已经打开发行央票、准备金率等数量型工具启动的时间窗口,如果继续拓展数量型工具的使用空间,再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在所难免。
  从目前情形来看,两会之前有可能也有必要再次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而加息时间窗口则要在今年二季度才会再次开启,尤其是两会之前和期间动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首先来看准备金率工具的使用情况。准备金率调整主要看外汇占款增长情况、超额准备金率水平以及货币市场利率走势等三个方面因素,尤其是自从2007年以来准备金率演变为日常性对冲工具之后,准备金率调整主要看外汇占款的增长情况。我们不掌握顺差顺收、央行购汇量、超额准备金率等高频数据的变动情况,但从不断创新高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持续将近一个月走软的美元以及持续保持高位的NDF隐含升值率等情形来判断,2011年元旦以来,外部资金还在继续涌向中国。预计1月份新增外汇占款可能突破4000亿元,而今年上半年新增外汇占款则会保持平均每月4000亿元左右的规模。尽管人民币升值步伐在加快,但在升值到位之前,人民币进一步升值预期很难消除,热钱还是会继续流向中国套利。除非央行将汇率一步升值到位(这显然不符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所应遵循的渐进性原则),否则央行还是会被迫进行冲销性干预,也就是在外汇市场上不断买入外汇的同时,在银行间市场上不断地买进人民币。因此,预计央行会在两会前后提高准备金率,而在今年二季度会再次提高准备金率。
  其次来看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使用情况。尽管准备金率调整要考虑对货币市场利率的重大影响,但由于准备金率更加侧重于对冲外汇占款渠道投放的流动性,因此维护货币市场利率稳定的重任就落到公开市场操作的身上。其实,在2003年4月份至2007年上半年,央行票据很大程度上充当了对冲外汇占款渠道投放流动性的职能,但自从2007年下半年,央行票据余额达到4万亿元之后,央行票据发行就成为平滑货币市场利率的重要工具。该工具创立之初的对冲职能丧失了,表现为央行票据余额2007年下半年以来一直维持在4万亿元左右的水平之上,不再提高。
  2010年11月份以来,为了配合不断提高准备金率对冲外部流动性,公开市场操作方面已经连续13周保持净投放的态势,春节前货币市场利率飙升的时候,甚至在时隔四年之后重启逆回购并历史上首次全面暂停央票发行,以期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维护货币市场利率的稳定。不过,随着春节后加息的推出以及货币市场利率的回落,在正式上调存贷款利率当日,央行又恢复了央行票据的发行,虽然发行量仅有区区10亿元,但中标利率却大幅攀升,预计2月15日逢周二发行的一年期央票中标利率可能会超过3%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尽管2007年上半年之前央行票据作为流动性对冲工具的时候,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一度大幅超过一年期存款利率,尤其是2005年上半年之前,为了保证央行票据的发行量,一年期央票利率大幅超过一年期存款利率。不过,2007年下半年以来也就是央行票据演化为平滑货币市场利率工具之后,一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就再也没有超过一年期存款利率。
  因此,尽管央行票据今年上半年到期量较大,尤其是3月份到期量将近7000亿元,如果央票发行利率不提高,公开市场也很难再次发挥平滑货币市场利率的作用,这就有必要发挥准备金率的对冲功能。从这个角度来看,提高准备金率已迫在眉睫,投资者很可能会在两会之前看到央行宣布再次提高准备金率。
  最后来看一下利率工具的使用情况。由于利率与物价、消费、投资等主要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在短期之内是复杂的和不稳定的,所以在利率决策操作过程中,决策者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把利率调整到中性利率水平。所谓的中性利率或者说自然利率,就是既不会引起通货膨胀也不会引起通货紧缩的利率水平或者说与投资回报率基本一致的利率水平。
  从目前2010年以来股市平均22.2倍市盈率所对应的银行4.5%的投资回报率、60%的资产负债率以及6.5%左右的一般贷款加权利率等情况来看,央行最多还有两次的加息机会,而且一旦加息一次以上,投资者的盈利预期和流动性预期可能会随时发生逆转,股市资金就有可能回流到银行体系。考虑到央行选择在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以及1月份CPI涨幅可能再创新高的时机加息,两会之前,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很小了。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2月份甚至3月份CPI涨幅同比和环比双双回落将是大概率事件,在此期间再次加息已无必要。农业部的日度数据已经显示了这一点,农业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已经由春节前一日的96.5大幅回落到2月9日的90.0。另一方面,在中国还没有完全摆脱盯住或者爬行盯住美元的汇率体制的情况之下,尽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不断创新高,尽管美国经济近期表现良好,但如果美联储迟迟不加息,中国频繁加息显然也是不利于抑制套利交易资金不断涌入的。所以,预计一季度央行不会再加息。只有到了二季度,随着美国加息预期的增强以及中国CPI涨幅可能再创新高,央行再次加息的可能性才会加大。
  作者系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中.国.证.券.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