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专家热评今日证券市场走势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众专家热评今日证券市场走势

加入日期:2011-2-11 18:21:19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马红漫:现金流压力 警惕中小企被紧缩政策误伤
  随着央行数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及加息,宏观政策已进入新一轮紧缩时期。每当此时,中小企业的资金面就备受考验。据报道,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温州,70%的中小企业面临现金流压力,甚至有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市场的高通胀预期引致了本轮银根收紧。但面对成本型通胀,紧缩性货币政策不仅难以药到病除,而且已然加剧了实体经济的失血之痛,其中尤以中小企业为甚。事实上,中小企业缺血似乎已成为一种常态。即便是在2008年信贷扩张的年份里,银行资金也因青睐大工程大项目而怠慢中小企业之所需。应当看到的是,中小企业成长状况关乎经济活力,其频遭货币政策误伤的状况亟待改观。
  去年以来,农副产品因天灾减产、劳动力成本提升等因素价格接连攀升,直接影响到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并成为推高CPI指数的重要因素。通胀压力已不容小觑,需要宏观调控政策的及时干预。一般而言,业界将通胀问题归为一种货币现象,收紧银根则成为本能反应。不可否认,在农副产品价格上涨过程中,投机资金夹杂其间成为了助推因素,紧缩性货币政策有助于挤出这部分游资。然而,农副产品价格回调的根本还在于缓解供需矛盾。众所周知,农副产品的产出需要一定生长周期,其供给有效增加也需要产业政策的合理规划与布局,并非朝夕间便可一蹴而就。恰因此,高调祭出的紧缩货币政策,只能向市场彰显主管部门调控价格的态度、倒逼投机者出局,却难以根本遏制成本型通胀。
  从直接影响看,近期接连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与存贷款利率,导致社会流动资金快速减少。信贷资金的稀缺使得银行更加关注放贷实体质量,而长期被银行归为信用度不佳的中小企业则可能受冷落,正常运作受到困扰。
  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哈耶克认为,信贷资金就像蜂蜜,具有一定的黏性且流向不均匀。而且,新增信贷会先积聚在某一个区域,随后才慢慢地散开。以此观之,虽然从理论上讲,新增货币会随着经济活动渐次渗透到各个领域,但其过程是缓慢的。在新增信贷资金盘踞在大型项目以及银行优质客户的这段时滞期,未受到信贷资金垂青的中小企业,大都已无力通过交易间接享受新增信贷之利,进一步延长了信贷资金的蜂蜜黏着期。需要提及的是,国内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堪为解决社会就业、活跃经济的中流砥柱。但遗憾的是,在税负压力偏重、资金供血不足的环境下,鲜有中小企业具备研发实力,它们大都在产业技术低端领域相互厮杀,依靠微薄的利润空间勉强度日。大批中小企业汇集于低端制造业的结果就是,劳动力素质提高动力难以被激发,我国产业升级步伐受到严重掣肘。可见,中小企业融资受困的现状实际上捆缚了经济增长的动力,虽然趋利的商业银行对此无暇顾及,但主管部门却有义务对此做出统筹协调。尤其在货币政策调整的关键时期,为中小企业资金解困的倾斜之举当作为辅助政策一并提出。
  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不足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块短板,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则往往会成为许多企业生命的终点,套在中小企业头上的这一魔咒当尽早被解除。

 

  陈志武:国富转变为民富
  过去30年,国有制体系确实让政府调动资源很容易,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但发展到现在,也有很多弊端。比如,民间消费占GDP比重,从1950年代初的69%直线下降到最近的35%。相对应的是政府开支增长,1952年时,政府消费相当于GDP的16%,到最近则上升到30%左右,翻了一番。过去60年,民间消费占GDP的比重直线下降,而政府开支的比重直线上升。这两种趋势无论在计划经济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期间,都没改变。
  1978年,国家财政税收相当于3.3亿城镇居民当年可支配收入。那时是全能政府时期,城市人的工作、教育、医疗、退休、养老、住房等,都由国家包办。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到1994年、1995年,财政税收相当于1.5亿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相对规模在改革开放第一期减少了一半。
  而1995年的税收体制改革,直接效果是使政府从国民收入中拿到的比重大规模回升。到2007年,国家财政税收上升到相当于3.7亿城镇居民的收入,比1978年还大。2008年以来,由于金融危机冲击,政府在开支和投资方面支出增加,再次使政府规模上升。1978年的国家财政税收等于当年8.5亿农民的纯收入;1996年时,相当于3.8亿农民的纯收入;到2007年这个数字是12.3亿。
  许多人会说,政府得到财政税收及财产性收入,不是在给民生做很多投入吗?不是为了共同富裕吗?一些经济学家说,征税是现代国家转移支付的手段,即所谓第二次分配。但实际情况可能跟理想相差很远,当财政预算是暗箱操作时,靠什么保证第二次分配真正实现,分配到你希望的对象和项目上?
  2007年,巴西政府在医疗卫生这一项上就花了GDP的10.4%,而中国在医疗卫生、就业福利和社会保障三个项目上的开支仅花了GDP的2.4%。巴西政府的教育开支相当于GDP的5.4%,而我们不到3%。所以,那些第二次分配和共同富裕的理念,并没有被中国的数据支持。
  另外,尽管1970年代、1980年代苏联的高科技发展跟美国军事发展基本相当,但我们今天生活中用到的各种科技,特别是跟生产力、生活有关的技术,没有哪一项是苏联当年留下来的。因为那些离民生太远,离重污染、重资源的消耗性工业太近。而之所以国有经济、国家主导型经济都偏爱重工业,轻视民生类行业,是因为制度激励安排会逼着官员们按某种方式去做决策。相比之下,如果整个社会的主要资产和国民收入由老百姓决定怎么花、怎么使用,由此产生的需求结构会更侧重消费品和民生服务品,看淡工业品。
  归根结底,只要国有经济唱主角的局面不改变,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就不可能改变,从国富转变为民富也只能是一种愿望。
  如何改变?我主张两点:第一,是民主宪政方面的改革,这是最直接约束征税权、政府管制权并对财政预算过程进行更透明监督的必要条件。第二,是把剩下的国有资产注入国民权益基金中,把原来全民所有制理想中还没到位的、虚的全民所有具体落实到每个公民身上,最好是允许国民权益基金股份自由交易。

 

  王大贤:需加强对国际对冲基金的监管
  国家外管局研究员王大贤2月11日在撰文指出,在人民币加快成为国际货币的背景下,金融监管当局有必要加强对国际对冲基金的监管。对进入中国的对冲基金的资金出入境频率予以一定限制。资本项目应审慎开放。
  王大贤表示,人民币持续的升值预期、人民币加快国际化、房地产及股市资产的不断膨胀,对国际对冲基金而言无疑是莫大的诱惑,而今年在国际期货市场剧烈波动、欧洲债务危机还未消除的情况下,中国将是国际对冲基金的重要目标之一。
  文章指出,欧美的对冲基金很可能通过QFII、产业投资、私募合作以及地下钱庄等途径进入国内资产市场。
  王大贤指出,金融监管当局有必要抓紧制订相应的监管对策,以有效防范对冲基金活动可能对中国金融稳定形成的威胁。
  王大贤还建议,国内监管机构应建立独立的对冲基金资本流动实时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对冲基金的资本流动情况。
  此外,应严格限制国内银行和证券公司与对冲基金开展的业务范围。禁止国内金融机构与对冲基金开展以融资融券为目的的信用交易,禁止对冲基金进行卖空和保证金交易。严格控制金融机构向对冲基金的放款。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