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机构终于明白了市场道理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多数机构终于明白了市场道理

加入日期:2011-2-10 18:12:04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倪金节:加息意在为投资降温
  2011年新春假期刚刚结束,央行又一次完成了超出市场预料的加息举动。本次央行加息,更为深刻的意义则是剑指正在迸发和失控的投资躁动。
  春节之前,地方政府的两会先后高调地召开,2011年及十二五时期增长目标和思路逐渐暴露了地方的真实雄心。如果未来五年,果真按照地方政府的G D P动辄翻番的目标行进,那么就只能是粗放的G D P堆积继续大行其道、土地财政更为有恃无恐、房地产超级泡沫形成。而要想从根子上转型成功,就必须下大气力在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上花足功夫,而这并非既有的增长模式所能完成的,更不可能在G D P毫无减速、物价和资产价格双双通胀的情况下所能完成的。
  当此之际,央行选择在过年气氛并未散去的时刻,又一次加息似乎是想向市场表明,过去持续两年多的信贷大跃进已经不可能重现,地方政府可以制定大规模的投资计划,但是央行则在控制投资过热的道路上,将会越来越坚定。
  的确,在如今C PI已经破5,房价调控进入僵局之际,如果投资增速悄然失控,这三者互相叠加,互相强化,那中国经济将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届时,一旦恶性通胀、超级泡沫和投资狂热成为经济主题词,货币政策只会愈加被动。严格地说,央行新春的这次加息,是防止上述三大问题出现的未雨绸缪之举。
  诚然,在中国货币传导机制不畅、利率市场化水平不高的背景下,加息会带来一系列后遗症。比如,将使中小企业生存更为艰难。而对于银行动辄会为地方政府和国企安排数十亿数百亿的信贷资金,加息则未必能真正提升这些企业的借贷成本,从而控制住投资增速的飙升。但是不加息的话,超级宽松的货币环境之下,国企央企获得银行贷款则只会更为疯狂。加息不一定能控制得住投资过热,但是如果不持续加息,那么投资过热只会更为离谱。而且与之相随的则一定是通胀和资产价格双双失控。
  货币政策之所以往往不能起到预期目标,其原因并不在政策本身,而与目前的不彻底的市场经济体制密切相关。国企和地方政府掌握着太多的资源,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他们融资带有过于强烈的行政色彩,这是国进民退愈演愈烈、中小企业毫无生存空间、制造业夹缝中生存的关键原因。而要打破行政垄断、实现政企分离,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不可能是短期之功,但至少我们需要在体制完善之前,先解决好眼前的通胀、泡沫和投资过热等短期的问题。而这,央行一步一步地加息,实为渐进性解决问题的次优选择。


  王 涛:加息或促房企升级促销策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25个基点,这已是去年10月以来央行连续第三次加息。虽然此轮加息主要意图在抗通胀,但对楼市的刺激效应不可小觑。尤其在新国八条和房产税改革方案出台之后,正经历着空前政策紧缩的楼市可谓强风阵阵、猛药连连。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连续加息无疑将直接提高个人购房成本,而开发商面临的艰难局面将远胜普通购房者。
  有统计显示,以贷款120万元、20年为例,借款人购买首套房月还款额要增加141元,购买二套房还款额要增加159元。虽然还款压力增加不是太大,但是对购房者心理预期的影响却是明显的。特别是在限购、限贷、房产税等一系列调控政策之下,持币待购者的支付能力有所下降,相当一部分购房者可能会转向观望。
  对开发商来说,在新国八条和上海重庆两地房产税试点办法连续出台后,已不得不面临短期的市场调整,特别是限购等行政措施的采用,或对市场短期需求影响显著。中国指数研究院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预测,随着限购范围扩大至35个大中城市(2010年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占全国比重分别为35.6%和51.6%),此类城市销售面积将受到显著影响(2010年北京、上海降幅超过30%),带动全国销售面积下降。限购城市的房价可能出现结构性下跌,新兴城区、高档物业等将受到更大影响。
  此次加息无疑令开发商融资成本提高,这将进一步加剧其资金链的紧张程度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还款压力可能只是增加几百块,对于开发商来说或许就是数百万甚至更多。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陆骑麟说。
  不仅如此,去年以来,楼市资金去杠杆化的趋势已逐步显现。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0年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中,开发商贷款和居民个人按揭贷款增速均出现回落。其中,国内贷款12540亿元,增长10.3%,增速放缓14.7个百分点。
  多数分析人士认为,在今年较为严峻的通胀形势下,货币政策将进入从紧和加息的周期。若真如此,在成交下滑的情形下,为了维持稳定的现金流,捱过寒冬将成为多数房企的首要选择,届时明折暗扣的促销势必增多,且不排除一些开发商会采取直接降价的措施。
  当然,成交量的萎缩有一个过程。陆骑麟预测说,部分热点城市降价趋势明朗化的时点或出现在今年3月底左右。


  浩 子:让利率先飞一会
  2011年的首次加息,在意料之中,也符合市场预期:春节季节性因素、CPI翘尾因素和灾害性天气引发的农业减产等各种因素交织引发了本次加息。本次加息之后,我想用一句话来形容之后的货币市场,就是让利率先飞一会。这意味着今年的货币市场利率将会不断上升,货币市场的资金压力会更为明显。
  相信调整后的3%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不会吸引多少存款回流银行体系,银行体系在去年两次加息的时候已经感受到了存款增长放缓的苦果,现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水平已经限制了货币乘数,而紧缩的步伐继续,所以今年缺钱的局面会更加严峻,存款增长放缓的趋势会越发明显。同样的道理,6%的一年期贷款利率也不会过多阻碍那些引发资产价格泡沫企业的投资计划,去年我们的GDP增长率预计10%左右,那么对于引发资产价格泡沫企业而言,低于GDP增长率的贷款成本都不会对其产生任何影响,因此资产价格依旧会面临泡沫增长。不过重要的因素是,通胀上涨预期会更加强烈,全球性的粮荒在春节期间继续恶化,实际上过去三年全球的粮食价格上涨了近80%,只不过这些都没有反映到国内市场上,我们的政府通过价格控制和投放储备食品一直努力保持粮食价格的平稳,不过设想一下,如果无法控制或者放松控制,那么通胀的预期会如何演绎。
  我认为,货币市场已经在演绎让利率飞一会了,那么货币市场利率的上涨一定会推高债券市场利率的整体上涨,同样通胀预期不明朗会继续加剧这种上涨趋势,所以今年的投资理念就是你动,或者不动,通胀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看,或者不看,机会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水 皮:楼市调控有助于倒逼资金进入商业地产领域
  据报道,春节前,国八条的骤然出台,拉开了新一轮楼市调控的大幕。因为调控手段主要指向了住宅市场,使得商业地产开始承载更多的希望。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国八条影响在节后的逐渐显现,市场对商业地产的需求将进一步高涨。
  面对这一熟悉又陌生的地产类型,普通投资者该如何看待?楼市调控新政会不会带来商业地产的节节攀升?记者柴华对话著名财经评论家水皮,分析楼市调控新政下,商业地产的发展逻辑。
  记者:调控新政对于商业地产的发展有多少利好?商业地产会像分析人士预期的那样节节攀升吗?
  水皮:客观的分析,前一段时间,投资客主要集中在住宅市场,把住宅市场价格推高。在推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如果以两年计算,两年前商业地产价格与住宅市场扯平;两年前再往两年前,商业地产价格高于住宅市场,有投资功能和营利功能。现在住宅价格已超过商业地产价格,出现商住倒挂的情况。
  商业地产本来就对投资客开放,但为什么投资客不进入商业地产反而进入住宅市?在商业地产和住宅市场逐渐没有划清相对明确的界线。禁止游资炒作住宅市场,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倒逼资金进入本来就应该投资的商业地产领域。
  记者:这可能让很多普通投资者心动,想要转而看向商业地产项目。商业地产投资和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投资者应该怎样看待风险和收益?
  水皮:区别很大。商业地产是专业投资,门槛相对高一点,对资金量需求比较大一点。商业地产从来都是首付5成。商业地产一方面有转租的需求,租得出去和租不出去是一回事。另一方面,买入合适不合适做生意是另一回事。
  记者:随着近几年的地产调控,很多地产商转向商业地产,加大了相关比例。这样的转向会带来地产发展的新过热吗?
  水皮:凡是投资都有平衡的过程。前一段时间,大家集中炒作住宅市场,住宅市场的发育可能比较快。另一方面,城市建设跟现代城市功能匹配的城市综合体。一定时期出现商业地产的赌客是正常的,但商业地产难度相当大,搞不好很容易出现过热。


  皮海洲:加息对于股市的负面影响在减少
  兔年的第一个交易日,股市迎来了央行2011年的第一次加息。
  不过,从2月9日沪深股市走势来看,加息对股市的负面影响明显在减少。央行的此次加息是去年四季度货币政策转向以来的第三次加息。前次加息是去年12月26日,次日上证指数大跌53.76点,跌幅高达1.9%。而此次加息,上证指数虽然也表现为震荡的走势,但全天股指只是下跌了24.90点,跌幅为0.89%,可见,此次加息对于股市的负面影响明显小于上次。
  加息对股市的负面影响在减少,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本来加息对股市的影响就不能简单地用负面来概括,最明显的是2006年到2007年两年间的8次加息,上证指数均以上涨来回应,由于当时行情的强势,加息反倒成了投资者买进的机会。之所以如此,究其原因在于,加息对于股市的影响主要还是心理层面,在股市强势,或者在投资者心理承受能力增加的情况下,加息对于股市的影响就会被削弱。相反,在股市疲软,或者投资者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加息对于股市的负面影响就会比较明显。而从投资者对于加息的心理承受能力来说,也会随着加息次数的增加而增强,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加息对于股市的负面影响也是如此。尤其是在加息以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央行调控的一种常态的情况下,投资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会越来越强,从而削弱加息对于股市的负面影响。
  当然,加息作为央行最严厉的货币调控手段,对于社会资金的调节影响还是很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股市资金的直接减少,真正对股市资金构成重大影响的,是股市的赚钱或赔钱效应。如果股市能够像2006年、2007年那样具有赚钱效应,哪怕央行8次加息,社会资金也会蜂拥而来。相反,如果股市只有赔钱效应,那么,即便没有央行加息,社会资金也不会流向股市。而且此次加息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也只有3%,仍低于CPI的增长,并不改变银行存款实际利率为负的事实,这对于拥有投资意识的股市投资者来说,显然缺少吸引力,并不会吸引股市资金向银行流动。
  而且,加息对于股市的影响也不能完全用负面影响来概括。一方面,加息至少表明中国经济是在向上发展的,这是支持股市向上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通过加息等调控手段,来抑制通胀,稳定物价,这也是中国股市的福音。尤其重要的是,重庆、上海两市甚至率先引入了房产税试点,在此背景下,央行再次加息,这也有利于打击房地产市场的投机炒作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炒房资金向股市流动,为股市引来新增资金,这也有利于股市行情的活跃。


  周其仁:伊拉克蜜枣与治理通胀
  陈云当年用过的伊拉克蜜枣的办法,今天还管不管用?在目前的情况下,还有没有伊拉克蜜枣?
  通货膨胀的本质是流通中的货币过多。但是,表现出来并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则是物价的上涨。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究竟怎样处理物价问题,才能比较有效地抑制通胀?流行之见,管物价就是治通胀,反过来治通胀就是管物价,来来回回是一回事。
  似乎是无懈可击的结论。不是吗?货币的主要用途是购买商品与服务,居民、企业和其他机构拥有的货币资产别无他用,主要就是用来花的。可是在通胀环境里,钱多商品少,人们一起花钱势必抬升物价,降低货币的购买力。这不但显示出通胀,还会加强通胀预期,进一步鼓动人们购买商品或其他实物资产,从而进一步推高物价。
  一个办法是加息。讲过的,那就好比给货币老虎多喂块肉,让它乖乖趴在笼子里别出来乱晃悠。在逻辑上,只要加息足够,再凶的货币老虎也会趴下的。1988年大陆通胀高企之时,有重量级智囊到香港向有关台湾财经人士问计,对方的经验之谈就是大幅度加息。说利息不管用,那是因为加息不到位。加息到位,利息岂能不管用?
  问题是加息要产生其他代价。譬如当下的情形,中国加息将进一步拉高与欧美日本息口之间的差距,结果钱往高处流,进入中国的货币老虎不小反大,令人头痛。还有加息会冷却经济增长的速度,很多人是不是承受得了,也是一个问题。因此在现实世界,加息不到位的事情是常常会发生的。
  另外一个办法,是管制物价。直接管价,谁涨价就找谁的麻烦,横竖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是自古以来的现成罪名。虽然经济学家从斯密以来,支持直接价管的少,批评的多,但到了风口浪尖的关头,无论东方西方,执政者多半不加理会就是了。一个原因,是公众也常常支持价管,或干脆要求价管。这是价格管制挥之不去的原因。只不过在经验上,直接的价管既打击供给,也加大行政成本,任何长期实行价管的地方,经济不可能有起色。
  比较新鲜的招数是管理需求。说白了,就是以行政、立法或其他措施,限制消费者购买商品与服务的数量,通过管束需求的量,把物价水平压下来。这其实是一种间接的价格管制,但着力点不是管卖方的要价和成交价,而是限制买方的购物数量。反正在市场里,价格升降影响购买量,反过来,购买量也影响价格升降。通过限制购买量,总可以把某种商品的市场成交价格压下来,这在经验上是成立的。
  本文要说的是,以限量压制某些商品的价格,虽然可以达到限价的目的,但并不等于因此就压住了通胀。搞得不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把物价上涨从一个商品撵向另外一个商品。忙来忙去,把整个物价水平都运动上去了。
  为什么出现事与愿违的反效果?追根溯源,通胀还是因为流通中的货币过多。人们受通胀预期的驱使,持币在手,欲以购买商品和资产来保值、免受通胀的损失。这里包含的行为逻辑像铁一样硬,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废除的。政府出台限购甲物的禁令,当然可以平稳甲物之价。但人们的货币资产还在,市场的货币购买力还在,不准购甲物,人家就转向购乙物。你再禁购或限购乙物,人家又转购丙物。推来拿去,货币购买力在市场里漫游,物价上涨此起彼落,一道道的禁购令有可能成为物价总水平的积极推手。
  换个角度想问题。给定流通中的货币偏多、加息又不能一步到位的现实,较高的市场成交价不但只不过反映通胀,其本身也会释放部分通胀的压力。先这么想吧:人们花钱买了米、买了面,或者买了车、买了房,这部分花出去的钱就转为商品实物,或转为实物资产。到手的米、面、车、房当然可以再卖,再次转为货币资产和货币购买力,但一般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商品或需要马上消费,或资产再变形有交易费用的麻烦。更重要的是,既然因为不看好货币的保值功能才加入花钱者的行列,这部分人一般就不再偏好持币,宁愿持有商品和实物资产。这样一来,原来他们手持的流动性,是不是就消停了?
  有读者会说,那可不一定。买家付钱持物,那卖家不是正好倒过来,售出物品、收回货币吗?那些卖米、卖面、卖车、卖房的,他们收到了钱再花出去,存量货币资产继续流动,市场里的货币购买力并没有减少,买方以货币购买力压迫物价上升的压力岂不是依然存在吗?
  好问题,终于点到了货币的迷人之处。货币(currency)者,流通之中的钱是也。所以货币的显著特点是不断地在市场里转。买家付账、卖家收钱,完成一次流通。轮到卖家花钱的时候,他又充当买家,付出货币得到商品,钱又完成一次流通。如此生生不息,钱在市场里不停地打转,协助专业化分工的社会生产体系实现商品、服务和资产的不断换手。
  明白了这一层,再深想一个问题吧:当货币不断在天下无数买家卖家之间转来转去之际,是不是存在某种可能性,那就是处于某个流通环节的卖方,收入的货币很多,再花出来的钱却很少?这一多一少货币购买力之间的差额,是不是可能暂时地、甚至永久性地退出货币流通,以达到让货币老虎变瘦,从而根本降低市场的通胀压力?
  让我以经验来说明,这样的好事还真的是有的。那是上世纪60年代的故事,我在上海读小学、升中学。记忆之中,每天上学的路上都要受到美味食物的诱惑。那是三年困难时期,粮食和副食的供应极度紧张,政府松动政策,允许自由市场开放。于是通向学校的街道两侧,摆满了各式食品摊位。什么吃的都有,就是价钱不菲,比凭本计划供应的,要贵上很多倍。可惜家母教育孩子的准则,是从来不给零花钱,惟有她认为合理的需要才酌量拨款。这样,我对路边诱人食物的需求当然刚性为零。好在家里还有网开一面的地方,就是把伊拉克蜜枣装在大口瓶里,锁在柜子之中,过一段时间,拿出来发我几个过过瘾。那时的伊拉克蜜枣,进口的,每市斤要卖5块人民币--那可是1960年代的5块钱!
  后来读《陈云文选》,才懂得这是处理60年代通胀的有效措施之一。陈云同志说,一九六二年货币流通量达到一百三十亿元,而社会流通量只要七十亿元,另外六十亿元怎么办?就是搞了几种高价商品,一下子收回六十亿元,市场物价就稳定了。(《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7页)。这里的几种高价商品,也包括本文作者当年吃一个就永远记住一个国家名字的伊拉克蜜枣。
  计划经济也有通货膨胀吗?有的。成因也一样,钞票发得太多,导致通货膨胀。当时钞票多发的原因,是一九五八年以来四年(国家财政)账面上收大于支的数字显然是有虚假的,实际上,四年来国家有很大的亏空。初步估算,可能有二百几十亿元,或者更多一些。其中,一九六一年国家亏空五十七亿元七千万元。一九六二年,…实际上有一个相当大的赤字,计五十亿元(《陈云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0页).
  结果是,这几年挖了商业库存,涨了物价,动用了很大一部分黄金、白银和外汇的储备,在对外贸易商还欠了债,并且多发了六七十亿元票子来弥补财政赤字,这些,都是通货膨胀的表现。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支出钞票多;另一方面,农业、轻工业减产,国家掌握的商品少,这两方面不能平衡。治本之策,当然是增加农产品和轻工产品的供应,同时控制货币供应,并想办法把已经在流通中的货币存量收回来。
  这里非常重要的一课,是千万不要以为把所有物价都冻结起来,就等于控制了通货膨胀。要明确,稳定物价绝不等于稳定通胀,正如管住了温度计并不等于管住了气温一样。把当年每斤5块人民币的伊拉克蜜枣放进物价指数--测度物价的温度仪--当然会提升物价的读数,但经验说,那正是治通胀的有效措施之一。要害是,这部分带高了物价指数的商品物价,是不是像上文点到的那样,卖方收回的货币量多,再花出去的货币量少?如果做得到,通胀时期部分物价的上涨,也可能避免物价冲击社会更敏感的领域,直到最后把已发出去的过多货币引向根除通胀的正确方向。
  今天中国经济的情况与半个世纪之前不可同日而语。陈云当年用过的伊拉克蜜枣的办法,今天还管不管用?在目前的情况下,还有没有伊拉克蜜枣?如果有,或更多,那要怎样选才算对?还有在当下的结构里,究竟怎样才能实现所谓的货币回笼?这些问题,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想想吧。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