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连续13周净投放资金逾九千亿元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央行连续13周净投放资金逾九千亿元

加入日期:2011-2-10 18:10:40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央行拟编制公布社会融资总量 重新界定流动性货币调控更精准
  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将扩至M3、M4
  货币政策正酝酿新变革。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央行已拟定一份征求意见稿,拟编制和公布社会融资总量以及更大口径货币供应量M3、M4。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口径将包括本外币各项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股票筹资、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债。这一更为宽泛的统计口径,将对流动性进行重新界定,可能影响到监管层对通胀态势的判断和货币政策选择。
  当前,货币的创造过程和需求主体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一背景下,2010年12月24日,央行首度公开提出社会融资总量概念。当日央行发布新闻稿援引副行长胡晓炼讲话称: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直接融资比例的提高,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供给会体现在社会融资总量上,社会融资总量调控应按满足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正常需要掌握。
  随后,央行在2011年工作会议上提出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在日前发布的《2010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对社会融资总量进行了进一步阐释。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金融结构多元化趋势明显,金融市场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直接融资比例明显提高,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也对贷款表现出较大的替代作用。要更加重视从社会融资总量的角度来衡量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除人民币贷款外,还包括企业发行债券和股票筹资、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
  接近央行的人士表示,社会融资总量这一指标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部门在金融市场上全部融资总额。据央行初步统计,2010年,截至11月末社会融资总量增长14.58万亿元,同期人民币贷款增长7.47万亿元。社会融资总量增量将近同期贷款增量的两倍。
  此外,消息人士透露,央行将扩大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至M3、M4.
  M3反映存款性公司向实体经济提供的流动性,将存款性公司概览中未纳入现行M2的各类存款,即其他金融性公司存款、住房公积金存款、委托存款、银行理财资金、外汇存款和地方财政存款计入M3.M4则反映全部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提供的流动性,包括流通中货币、本外币存款、理财、回购、实体经济部门持有的金融债券、权证及资产支持证券、证券投资基金、银行承兑汇票、信托投资计划、保险技术准备金和金融公司发行的股票及股权。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将社会融资总量作为货币调控的新考量意义重大。未来货币调控将关注更为广泛的流动性内涵,而不仅仅是货币信贷总量。这与社会融资渠道多元化的趋势相契合,也有利于货币调控更加精准、有效。(.中.国.证.券.报)

 


  李迅雷:中国货币紧缩政策或将提前收兵
  在大多数人认为中国开始步入加息通道,紧缩趋势进一步收紧之际,也有学者认为事实并非如此。国泰君安证券总经济师、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的专栏中撰文称,2011年只会在上半年有两次加息,下半年货币政策就有可能放松。
  以下为李迅雷所撰原文:  
  2010年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被普遍解读为货币政策转向,按此逻辑,今年应该是货币政策转向的开始之年。中国央行也于2月9日,在年内首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但笔者认为,今年下半年货币政策就有望放松,原因是持续出台的紧缩货币政策的叠加效应将显现出来。
  货币政策实质转向已超一年
  自2010年1月初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实际上已经表明货币政策不再宽松了。而更早的转向标志则可以从2009年下半年银监会对地方融资平台清查开始算起。因此,2009年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的时间实际上只有半年多,由于当年上半年信贷的投放超预期,导致货币当局不得不对信贷规模进行控制。但又由于担忧欧美经济二次探底,加之CPI一直低位徘徊,故货币政策的收缩力度一直不大。但结构性的收缩一直在进行,比如2010年4月开始对购房贷款实行了差别利率和更严格的贷款标准;又如2009年10月份开始银监会对于钢铁、水泥、风电、多晶硅等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进行严格限制。
  去年10月份之后,由于CPI的加速上升,终于使央行下决心加大紧缩力度。迄今为止,已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三次加息,同时,央行还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尽管利率和准备金率都还有上调的必要,但我们发现,货币收缩的效果已经在房地产领域里体现出来,如去年下半年新增房地产相关贷款仅为6000亿,创下近两年的新低,其中去年下半年的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为1600亿,个人房贷为4200亿,均为最近两年最低额。新增房贷、房贷余额增速的回落主要源于政策紧缩,其中利率的提升是重要原因。从银行房贷利率走势看,本轮底部在2009年二季度,迄今已经连续回升6个季度。而从企业的新增中长期贷款看,去年四季度新增5700亿,同比少增1300亿,创下两年新低。贷款利率的提升同样对其有重要影响。去年四季度的银行贷款平均利率为6.19%,比三季度大幅上升了60bp。而2月9日再次加息之后,中长期贷款利率水平进一步提高至6.45%以上,进一步抑制了企业的投资意愿。
  从金融机构贷款实际利率走势看,自2009年初见底以来已经回升了两年,对照2006年初启动的上轮利率上行周期,其上升期也不超过3年,这意味着本轮利率上行期或已过大半。我们判断今年只在上半年有两次加息,而下半年随着经济回落的确认,加息可能性更小了。
  此外,由于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得去年12月金融机构的超额储备金率跌至2%的历年同月新低。从结构看,去年12月的中资大型金融机构超储率仅为0.9%,比三季度继续下降,亦为历史新低。
  高增长表象下经济已现疲态
  尽管去年四季度GDP增速超过三季度的9.6%,达到9.8%,引发社会对政策再度收紧的担忧。但从工业环比增速看,已经持续两个月回落,而反映企业流动性的M1环比增速同样出现回落的迹象。同时,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2.9%,较去年12月下降1.0个百分点,这是PMI连续第二个月出现回落,这与工业生产环比趋势走势一致,预计未来工业生产将继续下滑。
  众所周知,这几年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下游行业主要是房地产和汽车,所谓的住行消费。而房地产行业在新出台的国八条和房地产税试点的打压下,估计要步入较长一段时间的低迷期。从1月份房地产销量的数据看,相比12月份,销量普遍下滑,其中上海、北京、长沙、重庆、青岛、大连等城市环比下滑较为显著。而且,12月的地产投资增速为12.3%,远低于11月的36.7%,估计今年房地产投资增长率大约在15%左右,也将比去年增速下降一半以上。
  再看一下汽车,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汽车产销数据看,虽然去年12月的汽车产量创下新高,但汽车销量环比11月较小幅回落,而且在最近两月汽车产量都高于销量。从交运设备工业增加值的环比增速看,同样连续两月回落。随着购车优惠政策的取消,即便乐观估计,今年汽车销量的增速也不过在15%左右,不足去年汽车销量增幅32%的一半。
  作为中游行业中的钢铁和水泥,其产量环比同样出现回落迹象,其中12月的水泥产量环比增速首次出现回落。但由于今年基建投资还将保持较快增长,钢铁、水泥的产量增幅的回落幅度有限。故与此相对应的发电量还将维持较高增速,其增长动力来自于中上游而非下游,故其持续增长的动力不足。
  鉴于本轮经济回升的最大动力是存货周期的库存回补,其特点是短期动力强劲而长期动力不足。虽然1月原材料库存继续上升至52%,但已接近52.2%的历史高点,未来补库存动力将会减弱,到年中就将出现存货周期的拐点,我们预期下半年将再度面临去库存的压力。事实上,GDP环比增速的高点或已出现,对应2011年二季度为本轮GDP同比增速高点,故下半年GDP的增速将回落。
  美国经济走强或让中国货币政策放松
  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人民币升值,同时,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的背景下,海外热钱的流入又导致外汇占款增加,逼迫央行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收缩流动性。而弱势美元政策又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又助推了中国的通胀。
  但任何工具运用的效应都不会是单向的,随着美国经济的走强,流向新兴市场的货币将会有一部分回流到美国,这可以缓解新兴市场的流动性压力。此外,随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应不断释放出来,美国经济复苏的动力已从补库存切换到消费拉动,也必然会导致美国通胀水平提高,我们估计,到今年四季度之前,美国核心CPI和CPI都将逐月上行,核心CPI同比增速在10月份或上升至1.7%以上,CPI在三季度也将上升至2.5%以上。而美国决定是否加息主要依据CPI走势,如果按照美国上一轮加息周期开启之前,用泰勒规则算得的利率水平连续6个季度超联邦基金利率这一特征,我们预计今年三季度之后美联储就可以提升联邦基金利率水平了。
  这也意味着今年第三季度之后,一旦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终结,开始加息,那么人民币升值压力就会大幅减轻,热钱流入规模也有望减少。如前所述,中国经济增速下半年将放缓,而且,从今年中国出口增速看,将在去年31%的高增长背景下大幅回落,我们估计在16%-20%之间,而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甚至预计只有10%的增长。再从PMI细分项目看,1月出口订单量大幅下降,为50.7%,较上月下降2.8%,也意味着今年的出口增长不容乐观,外贸顺差有可能减少至1000亿美元左右。因此,不仅内部环境造成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外部环境也不支持中国继续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
  当然,依据年初的一些经济变量来预测一年的货币政策变化,多少有点妄断,毕竟2011年刚刚开始,变数还很多,如欧债问题、埃及政权危机等是否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和更大的危机尚难判断,中国乃至全球的通胀是否会进一步恶化也难有定论。因此,笔者推断紧缩货币政策会提前收兵也是基于全球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缓慢复苏、通胀适度可控的假设前提。


  


  中国紧缩货币政策要注意对外影响
  紧缩政策的方向并没有错,但当政策基本到位,市场的紧缩预期形成之后,紧缩货币的政策必须控制力度,避免在国际市场上造成对中国经济的普遍负面影响。   
  2月8日晚,春节假期还未结束,中国央行就匆匆宣布加息。这是去年10月中国进入加息周期以来的第三度加息。在这个时点选择加息,显示了中国政府在今年初抑制通胀苗头的决心,也进一步明确了紧缩货币政策的基调。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加息不是小事。受此影响,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一度下跌1%,至每吨9940美元,但随后基本收复了失地。在与中国经济关系密切的澳大利亚,澳元对中国加息反应敏感,在中国宣布加息25个基点之后,澳元立刻大幅下跌,澳元兑美元从1.0180美元跌至1.0139美元。正在欧洲调研的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注意到,欧洲媒体对中国加息非常关注,电视媒体和纸面媒体都有大幅报道。而一些欧洲企业界对中国加息及其影响更是高度关注。
  虽然中国进入加息周期早已为市场所知,但市场对于中国今年加息能到什么程度,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摩根大通估计今年中国将加息3次,中国银行预期今年中国将会加息3次以上,野村国际预计今年中国央行将加息4次,更有甚者,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承惠、兴业银行的鲁政委等人认为,中国央行应在2011年继续加息4到5次,以抑制通货膨胀并缓和负利率状况。
  在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看来,中国的金融决策部门要对这些中国连续多次加息的建议保持警惕。虽然中国央行加息是国内货币政策,但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加息的影响绝不只是自己的事。陈功认为,许多经济学家只从经济学原理和中国国内需求出发来看加息,这样的眼光是很狭隘的。中国加息除了针对国内通胀问题,还会影响到中国的国际市场形象和地位。正是在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的艰难复苏中,中国才树立起了稳定、强劲增长的国际形象,吸引许多跨国公司围绕中国市场调整战略,中国才真正有可能进入G2时代,最重要的是,经济强劲增长的形象会继续吸引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在去年中国与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分道扬镳之后,中国进入加息周期,外资对中国市场的观望情绪开始增加。现在对许多外资(尤其是希望进行绿地投资的外资)而言,中国经济政策是否会大力度紧缩,是他们最关注的不确定性。如果中国真的如有些机构所预测,今年之内加息4、5次,这样的大力度紧缩将使中国经济的前景不明,对外资的吸引力将会减少。事实上,陈功在欧洲考察时注意到,对一些准备投资新兴市场的欧洲企业来说,是投资劳动力和环境成本逐渐上升的中国,还是投资成本相对更低廉的印度?这需要做出选择。对中国和印度来说,要保持对外资的吸引力,经济增长前景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我们还要意识到,放在世界背景下,中国经济体系的效率仍然不高,创新能力也不强,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仍然离不开高投入。如果由于过度紧缩使得外资对中国市场前景感到困惑,继而影响外来投资,这势必对中国经济造成负面风险。这是货币政策决策者应该高度关注的。
  有人会问:如果不大力度紧缩货币,那中国的通胀怎么办?的确,抑制通胀已成为今年中国宏观政策的主要目标,这也是许多学者们建议连续多次加息的重要理由。但在陈功看来,对中国通胀的治理不能过于机械,按着教科书来。我们必须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并不完备,在市场化国家有作用的货币政策,在中国并不一定完全管用。在中国抑制通胀还有别的办法,比如,实在不行了,中央通过行政手段抑制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冻结几个大项目,可能就会为经济过热有效降温。虽然行政调控会有负面的代价,但这种代价并不是抗通胀政策本身的问题,而是中国非市场体系下不得不付出的制度成本。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陈功强调,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必须兼顾紧缩货币政策的内外影响。紧缩政策的方向并没有错,但当政策基本到位,市场的紧缩预期形成之后,紧缩货币的政策必须控制力度,避免在国际市场上造成对中国经济的普遍负面影响。这时候,中国只需要控制好不动产价格泡沫,就有可能真正实现稳健货币政策期望实现的目标。(.中.国.经.营.网)

 

  中信建投:紧缩预期达阶段高点 A股市场或企稳
  今日中信建投发布研报表示,在连续的调整准备金、加息和房产税政策之后,经济政策的紧缩预期到达阶段性的高点,市场预期在这样的严厉政策之后,政策紧缩至少需要一个观察的阶段,才能决定后续政策的力度,从而市场趋势也进入阶段性的稳定阶段。(证券时报网))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