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PMI指数为52.9% 比上月回落1个百分点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1月份PMI指数为52.9% 比上月回落1个百分点

加入日期:2011-2-1 12:55:54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态势基本平稳 通胀压力有所反弹
  --从1月份PMI看经济发展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2011年1月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9%,环比回落1.0个百分点。从指数水平来看,仍然保持在多年平均水平之上,显示出当前经济增长态势基本平稳。
  从各分项指数来看,整体呈现有所回落态势。同上月相比,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有所上升,其中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升幅超过2个百分点;其余各指数均不同程度回落。其中生产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回落幅度较大,超过2个百分点,尤其以积压订单指数回落最为显著,回落4.2个百分点。
  从PMI指数变化趋势看,当前经济发展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生产增速继续减缓。本月生产指数为55.3%,比上月回落2.2个百分点,回落幅度较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显示出当前生产增速继续减缓。分行业来看,当前以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一些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同时,由于春节临近,节日效应提前释放,同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食品、饮料、烟草制造业,生产也明显提速。但另外一些行业,主要是纺织业、家具制造业、玻璃和水泥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生产增速回落较大。
  二是国内需求趋于平稳。本月新订单指数为54.9%,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显示出当前国内需求基本平稳。目前,生活消费品需求较为旺盛;普通生产用制成品、中间品需求明显减速;原材料与能源类需求持续下降。
  三是通胀压力有所反弹。本月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为69.3%,比上月回升2.6个百分点,反映出今年我国控通胀的压力依然较大。从行业来看,普遍较高,绝大多数行业购进价格指数保持在60%以上。本月价格上涨势头明显反弹,主要受食品类价格上涨拉动。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上升到70%以上,升幅逾7个百分点。同能源、资源密切相关的产品价格依然维持高位,石油加工业、钢铁冶炼及加工业购进价格指数保持在80%以上。
  近期PMI指数,反映出经济发展呈现如下迹象:
  一是工业生产来看,增速趋稳或有所回升,结构性差异扩大。本月生产指数加快回落,预示着后期回落空间缩小。最近两月,由于生产增速连续回落,产成品库存呈明显下降。本月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7.9%,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为去年10月份以来回落较为明显的月份,说明企业去库存过程加快,后期会增加补库需求。同时,从采购量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来看,本月上升也较为明显,反映出生产企业也在为节后加快生产提前做准备。工业行业结构性差异将进一步扩大。主要表现为,在国家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和新兴战略产业发展过程中,装备制造业发展将继续提速;受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影响,能源与原材料生产继续减缓。
  二是从国际贸易来看,出口增长动力不足,进口呈上升趋势。最近进口指数上升、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趋势较为明显。本月进口指数为53.0%,比上月上升2.6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从上月的53.5%,回落到略高于50%。
  从PMI来看,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以下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价格易涨难跌,当前通胀压力较大。从购进价格指数来看,当前价格上涨具有上下游联动传导快、此起彼伏波及面广等特点,为控通胀增加了困难。
  二是从业人员呈明显下降。从业人员指数本月回落明显加快,该指数由上月51.5%下到49%,回落2.5个百分点。这是自2009年5月份以来,首次回落到50%以内,反映出从业人员呈明显下降趋势。从调查来看,当前从业人员下降,主要受就业人员主导,随着春节临近,一些地区从业人员大量返乡,导致一些企业用工荒的情况愈加明显。
  三是最近纺织业、家具制造业、玻璃和水泥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生产增速回落较大。这些行业与房地产关联度较高,在国家继续加强房地产调控背景下,可能反映出当前对今年房地产发展形势担忧情绪上升。后期房地产市场走势值得密切关注。(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中国1月官方制造业PMI小幅回落至52.9,连续第二个月下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周二(2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月宏观经济先行指标--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由上月的53.9降至52.9,.这是该指数连续第二个月下降。
  此前接受调查的分析师的预期中值显示,中国1月官方制造业PMI预计为53.5。
  分项指数中,输入物价指数为69.3,比上月上升2.6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官方PMI自2009年3月升至50上方后,已连续第23个月保持在50以上。
  制造业PMI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五个主要扩散指数加权而成。通常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则反映经济衰退。(道琼斯)


  中国1月官方制造业PMI回落至五个月最低 经济运行仍处调整中
  * 1月官方PMI回落至五个月最低,至52.9
  * 新订单指数降幅明显,购进价格指数则继续提高
  * 经济运行仍处调整中,潜伏继续回调可能
  中国1月宏观经济先行指标--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第二个月回落,较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分析人士称,目前中国经济运行仍处于调整状态,未来走势还不够明朗.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周二公布,1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2.9,低于路透访问分析师预估的53.5.
  分项指数显示,同前月相比,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有所上升,其中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升幅超过2个百分点;其馀各指数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积压订单指数回落最为明显,达4.2个百分点.
  1月份PMI指数继续回落,表明近期经济回稳的趋势还不明确,潜伏继续回调的可能,CFLP新闻稿援引特约分析师张立群称,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购进价格指数继续提高,表明企业订单减少而成本压力加大,企业面对的困难比较大.
  不过也有分析师指出,1月PMI属于正常回落,与去年12月因政府出台一系列紧缩政策而导致的需求和供应降温有所不同.
  官方制造业PMI自2009年3月升至荣枯分水岭50上方後,迄今已连续第23个月保持在50以上.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6%,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5.9%,双双较11月稍有回落.(参看中国已公布经济指标,请点选[ECI/CN])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最新报告预计,今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有望保持在约9%,但物价上升压力仍然偏大,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将上涨5%左右.
  制造业PMI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五个主要扩散指数加权而成.通常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


  1月份PMI将反映年内经济走势
  1月份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 I)将于2月1日公布。2010年12月份的PM I为53.9%,比上月大幅回落1.3个百分点,是连续五个月向上趋势后的首次回调。笔者以为,如果1月份的PM I依然保持在2010年12月份的水平附近,甚至继续小幅回落,说明未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得到确认,这样可以缓解之前有人提出的对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可能过热的担心,也可以保证今年政府对物价的控制力度。
  在笔者看来,这种情况是可能出现的。因为从三大需求的角度分析,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形势没有去年好。比如出口,虽然2010年中国进出口的宏观数据不错,累计的进出口同比增长速度都在30%到40%之间。但是如果看月度情况可以发现,2010年12月份的出口同比增长速度只有17.9%,比当年2月份的45.7%下降超过25个百分点。而且这个数字是按美元计算的,考虑到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如果以国内货币计量,回落幅度会更大。
  这一趋势将在2011年继续。一方面,美国仍然面临着较高的失业率,经济复苏乏力,被迫再次发行6000多亿美元的货币。同时,欧洲主要发达经济体在复苏的过程中实施退出计划。这些做法必然导致贸易保护主义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人民币仍然存在升值压力,而且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也较为明显,再加上当下原材料价格大涨,这些都可能对中国的出口造成影响。
  再看消费。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10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8.4%,较2009年的增长15.5%,加快了接近3个百分点。但是如果去除价格因素,2010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实际增长14.8%,低于2009年的实际增长16.9%。
  这种消费两位数增长的结果还归因于国家实行的补贴政策,包括家电的以旧换新,家电和汽车下乡等等。应该认识到,中国民众,尤其是农民的实际消费能力是有限的,长期靠政策扩大消费效果会逐步减弱。
  投资同样不容乐观。由于2010年新开工项目数量减少,制造业竞争激烈缺乏投资热点,民营企业的投资环境仍然没有获得有效改善,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增长继续放缓,以及对房地产业调控政策的贯彻执行将影响投资的增长,预计2011年我国全社会投资的同比增长速度将较上一年有所下降。
  如果笔者的分析逻辑正确,反映在PM I上就将表现为1月份的数字不会较去年12月份有大的上升。那么此前由于各地公布的十二五经济增长目标过高引发的,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能过热的担心就可以缓解。
  另外,如果经济增速出现回落,那么去年开始的新一轮物价上涨的势头势必难以长期持续,今年的物价水平有望在下半年见顶回落。
  但是另一种情况也不是不可能出现。要看到,在去年12月份PM I回落的原因中,既有中央推出系列措施调控通胀的因素,也有地方为了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压缩生产的因素。到了今年1月份,这两方面压力可能有所释放。一旦1月份的PM I较上月大幅反弹,经济上行压力和物价上行压力都可能考验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经.济.参.考.报)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