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经济数据今公布 CPI料下行破5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11月经济数据今公布 CPI料下行破5

加入日期:2011-12-9 8:07:18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 适度宽松或纵深推进
  存准率下调、PMI落入衰退区间、人民币连续触及跌停,诸多迹象表明经济基本面正在发生波诡云谲的变化。
  市场原本预期政策会在12月上旬密集出台,不过至今迟迟未见动向,这也令各方望眼欲穿。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决策层定调经济政策的脚步正越来越近。据其他媒体报道,万众瞩目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在12月12日~14日召开。
  最近多位高层领导表态,经济增长中所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正在成为左右调控的主轴。此外,2011年以稳物价为首要任务的调控思路,明年可能将有微妙变化。
  多名研究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即将到来的2012年,适度宽松政策或将向纵深方向推进。
  明年将突出稳增长的重要性
  毫无疑问,保增长、调结构和控通胀是最近几年乃至整个 十二五时期宏观调控的三大主题。
  有关研究专家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三者之间的位置变化将反映多项宏观经济变量的博弈。比如在物价持续上涨的2011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控通胀。
  12月7日,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表示,中国经济增长长期值得看好,也好于发达经济体;但是政策调控的侧重点、优先次序将有所调整。
  高盛高华经济学家宋宇认为,与2011年以保持物价稳定为首要任务不同,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策定调可能会突出保增长的重要性。
  不过李扬对此表示:我估计在短期内,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有大的改变。他也提到,当中央强调前瞻性、灵活性和针对性的时候,就表明在维持这样一种总提法不变的情况下,也会有调整的预期。他分析说,相对于过去而言,财政政策或更加激进。从财政政策执行的格局来看,保增长比其他政策目标比如稳物价,可能排在更加优先的位置上。
  至于货币政策的调控取向,社科院经济学部主任陈佳贵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提法本身比较中性,关键在于实际操作时的走向。他认为,针对物价上涨过快得到初步抑制之际,货币政策在操作层面可适度放松。
  多名研究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即将到来的2012年,适度宽松或将向纵深方向推进。其中,更加值得期待的是,存准率或持续下调;同时不排除降息的可能性。
  李扬表示,我们不会预测未来存准率下调会有多少次、下调多少点,这不是我们的强项。我们的强项是方向会怎么样,我们认为货币政策有可能是在中性偏松的方向上运行。
  11月30日,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是政府释放的政策放松信号。宋宇说。
  通胀仍面临上行风险
  根据多家研究机构预判,11月CPI数据很可能会落至4.5%以下,比上月大幅下跌1个百分点。同时,央行也于11月末3年内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基于上述情况,业界观点认为,保增长将成为明年的首要任务,而下调存准率则是政策转向的标志。
  从7日社科院《经济蓝皮书》的预测看,今年CPI同比增幅将达到5.5%,而2012年CPI仍将同比上涨4.6%。蓝皮书称,明年中国仍面临通胀风险,造成物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因素如流动性过剩、输入性通胀等还没有大的变化,稳定物价还会面临很多挑战。
  陈佳贵表示,抑制通货膨胀仍是2012年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2012年,在经济增速适度回落的基础上,我们既要稳定经济增长速度,又要继续抑制通胀。他分析说,CPI受成本因素推动大一些,而且粮食等产品是刚性的需求,相比PPI,对CPI的上涨控制难度要大一些。他特别强调,CPI的上涨将直接影响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对此绝不能掉以轻心,治理通货膨胀、稳定物价仍然是明年的重要工作。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新问题是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但总体回落幅度不大。陈佳贵说。2010年我国GDP增速为10.4%,若2011年GDP增速达到9.2%,只比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假如今年第四季度的增速降到9%左右,仍在合理的区间内。
  有经济学家对政策的表述概括为稳中见活、适当微调、统筹兼顾,其中既包括政策基调的稳定,也包括经济发展的稳定;既要顾及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不致让经济下滑过快,同时仍要控制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
  陈佳贵说,经济增速回落到8%~9%区间,通胀率降到4%左右,宏观经济政策应保持中性。他表示,我们不能再重复过去经济速度一慢就叫,一叫就放,一放就热,一热就紧的怪圈。(.每.日.经.济.新.闻)

 

  国务院专家曝高层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方针未达成一致
  十年来最晚召开的一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显示中国经济正处在复杂境地。调控决策的信息如何汇总?争议可能在哪些方面?
  每年12月的第一周,北京的政治人物往往倾向于静默。一般情况下,中央政治局25位委员已就次年经济工作方针达成一致,只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今年有些反常,上周,分管经济工作的要员仍在各地调研讲话,回应市场对政策走势的讨论。
  市场观察者普遍认为,十年来最晚的一次会期,显示中国经济正处在复杂境地。熟悉会议运作的国务院专家透露,会前两个月的密集调研中,领导人的观感与各个部门的宏观数据间,未必完全一致。由上至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所有市场主体也并非均等利好。
  信息总是在中国市场弥足珍贵,尤其是在这一年一度的敏感时点。两周前在北京九华山庄--国研中心一个自负盈亏的信息中心,许多人放下年末事务,热情地迎送数十位短暂出现、带来个人预测的官员和学者。
  调控争论进行时
  近一个月来,国务院各部门屡有强硬表态。住建部一位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一定要避免对(楼市)严格政策转向的猜测。商务部则有官员私下认为,信贷方面应该更温和,扩大内需不应打压出口。
  央行12月5日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释放近4000亿信贷空间,其效应仍在发酵,但增加了会否重回货币宽松轨道的争论。历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也将陆续进行。
  但目前工信部的内部口径又认为,已有16个产业部门产能过剩比较严重。过往经验中,这些领域恰恰是信贷的热门去处。
  在中央经济工作的术语中,保增长与调结构被认为存在政策上的取舍。外贸、房地产等则是政策走向的风向标。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月初离开河北又赴天津,他在一个保障房施工场地说,将坚持实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同时增加中小商品房的供应。
  李离开天津后,当地市委常委会上传出消息,明年的保障房建设资金需求将更多,而关键是拓宽建设基金渠道。
  副总理王岐山近期两次重复稳定扩大外贸的讲话。他在辽宁重申尽管外部需求减弱,但稳定扩大出口尤其重要。并强调减税政策,还帮助一些沈阳工厂解决具体信贷问题。
  两位副总理的讲话,被解读为中央将持续积极财政政策,但增幅可能缩窄。而商品房限购政策继续的同时,将放开一些中小户型项目。在应对出口下滑时,细化针对中小微企业减税措施的信号。
  近两个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多次在国际场合提及保增长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在政治局会议尚未召开前,许多媒体已跟进猜测,保增长可能成为会议主题。
  本月7-9日欧盟讨论财政一体化的成败,也被认为是一个外部变量。中国是诸多欧洲主权债券的潜在购买者,欧洲则是中国制造的第一大出路。
  一些中央政府官员在上月末在较小范围场合说,中国的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的措辞,但实际上投放量将会增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释放最重要的政策信号。其后各个经济部门也将在12月召开系统内的年度会议。年复一年,这个机制维持着全世界最宏大的市场的调控工作。
  


  整合部门化数据
  每年7、8月开始,国务院各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就开始紧密检测收集与中央工作会议有关的材料。各部门上报的材料由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这个小组是中央政治局领导经济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其下设数个专门领域分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980年代一度由国家计划经济委员会牵头撰写会议材料。末期改为主要由国务院研究中心撰写。当时中国的经济工作中,还有另一项重要会议,即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牵头召开的体改工作会议。
  因两者垂直领导体系有所差异,报告中往往采取不同的政策视角。21世纪初,二者合二为一。
  现任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温家宝,副组长为李克强,秘书长是王岐山。办公室主任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兼任,会议报告由其组织写作组。秘书长对报告文本的影响也较大。
  领导小组成员还包括,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办公厅、有关经济工作的组成部委和直属的金融监管事业单位的负责人;以及相对利益中立的直属研究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副主任(任办公室副主任)。
  一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多次参与会议报告撰写的研究员对本报记者说,尽管中央部委之间有例行的月度季度数据互送,但因为职能定位的划分,及其代表的行业群体不同,还是影响各自对数据趋势的判断。
  因为更高一级领导班子的归口管理体制,还有一些数据不平行公开。而统计局的数据采样方式一直有缺陷。他说。
  他举例说,发改委更重视稳定居民物价,因为物价工作由其负责(但居民价格指数统计的是下游环节,对货币政策的反馈往往会滞后)。而商务部则更多强调保护外贸出口;财税部门则有人认为出口退税执行中受益者主要是外资企业。此外,工信部仍然具有许多行业管理职能,在其中亦有较大的发言权。国资委主任往往是小组成员,也会积极参与。
  因为办公室常设在发改委,近年来发改委系统参与起草的人较多。一位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多次参与过材料撰写的专家说。今年,又有数位发改委系统的学者进入写作组。
  货币管理、楼市调控也是历年会有的争论。连年参与部委党组意见讨论的一位研究员称,因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众多,对金融机构提供的具体数据也开始有所争论。但和外国的批评不同,我们对趋势始终是认可的。
  一些信息会逐渐明朗。中小企业减税政策已经在近两个月逐步推出。各地长达一年对地方债务的估清工作已近完成,未来各地财政预算的编制将有更多变数。此外,国资委牵头的央企年度财务上报工作,也已进行约一个月。
  


  S形的政策曲线
  下一个调节宏观政策的时间窗口,即是来年的全国两会。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撰写中,将修正一些用词。除零星几次特殊情况外,几乎未对经济工作会议的报告主旨作重大调整。
  但今年会议中的一些政策往往在次年的会议中被逆转。统计2000年至今的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的表述,政策走向类似一段S形的曲线。类似周期性的政策变动,到地方后被选择性执行,始终在各界引发争论。
  国研中心一位退休官员说,官方的研究者已习惯面对两种常态:一是内部信息中早就看出趋势,但对外不好什么都说;二是许多政策的松紧转变,最终来自短期考量,尤其在物价、住房这些敏感领域。
  比如2007年为稳定物价,会议要求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际上通过信贷从紧,对通货膨胀已有所限制。次年因担忧金融危机影响,将货币政策调换为适度宽松,并随着4万亿基建投资,试图稳定增长和就业。
  但同时制度惯性出现,地产价格大幅上涨。2010年的会议又转变方向,此后更严厉的信贷和限购政策开始施行。
  但随之而来的是中小企业受到冲击。金融监管部门数据显示,调控注册资本金在500万以下的小微型企业的贷款总额,在全部贷款总额中不足5%;80%的中小微企业不能从银行获得贷款。
  因此,近两月以来,中央政治局委员密集在各地调研各类企业。中央高层也在不同场合强调官员的基层调研工作。这一定程度影响最后两个月的调控策略。
  上周,一场12万人规模的非公有制企业家会议举行。全国工商联在各地安排了视频录像,召集当地的中小企业会员集体收看。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会上说,近期政策对小微企业是强劲动力。
  这也印证了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担忧。当时的会议报告称,在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时,要改变贷款结构,更多投放到中小企业。这种两全的表述会在今年延续。上述国家发改委研究员说。(.21.世.纪.经.济.报.道 .衣.鹏)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