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预计可“减负”,专家认为很可能是人民币汇率趋向平稳的苗头
进入12月,人民币实际成交的市场即期汇率报价,已连续七个交易日触及0.5%的跌停线。这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曾短暂出现人民币“跌停”之后,3年来首次出现。这对我国的出口影响将会如何?
8日,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贬值”,将对企业起到一定“减负”作用,有利扩大出口。有关专家则认为,这很可能是人民币汇率趋向平稳的苗头,一旦趋势确立,出口企业应抓紧时机加快转型升级。
企业:汇率影响或年后显现
对近期人民币汇率“连跌”,市场人士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有观点认为,我国贸易顺差减小,降低了人民币升值动力。也有观点认为,可能与外资流出有关。如10月我国央行外汇占款减少了近900亿元,为近八年来月度余额首现下降。
由于欧美经济不景气,我国外贸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市场普遍关注汇率变化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目前一般认为,这会产生一定有利影响。如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就认为,人民币一定幅度的走软,对出口企业的利大于弊,有利于稳定出口。此外,人民币贬值预期,还将减轻热钱流入的压力,有利于抑制国内资本价格泡沫。
对此,业内人士怎么看?8日,经营服装出口的周先生告诉记者,近几年人民币接连升值,去年以来,包括人工、原材料、汇率等企业的各种综合成本上升了15%-20%,而由于竞争激烈,价格只能提高5%左右。因此,汇率回落对企业有“减负”作用。当然,汇率只是决定出口的一个方面。目前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加上中东、非洲一些国家局势不稳定,对出口都有较大影响。
“如果人民币汇率继续回落,或者稳定,预计其影响要在春节后才会明显体现。”周先生说,以服装出口为例,春节前的生产任务已经排满,即使接单,生产也要往春节后推。而且,在汇率变动较复杂时,外商往往会采取观望,不会贸然下单,短期内订单反而可能减少。
专家:汇率趋稳是转型良机
近期人民币汇率“连跌”,会否揭开从升值到“贬值”的拐点?对中国外贸出口长远影响如何?
广东省社科院企业研究所所长林平凡对羊城晚报记者分析,近期人民币“连跌”,很可能是人民币汇率已经趋向均衡的表现。近期虽有所谓的“资金外逃”说,但实际上目前中国经济远好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即使有所谓的出逃,也只是投机性的热钱。短期内国际分工和产业链不大可能急剧变化,中国制造业基地的地位仍然牢固,人民币也不可能大幅贬值。
林平凡认为,近期的“连跌”很可能是人民币汇率走向均衡的“苗头”。稳定的汇率环境,对出口企业将是“利好”,因此,企业完全不必被所谓“资金外逃”等所吓倒,而应稳定发展战略,利用这个契机加快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升值压力减缓,低端出口企业经营环境可能放松,也仍要加快转型升级。”林平凡指出,不管“升值”还是“贬值”,出口企业都必须立足于加大创新和研发,提升附加值。如果人民币汇率趋稳,这种加快转型升级的良好不容错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