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美元连续四日触及跌停 解读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人民币对美元连续四日触及跌停 解读

加入日期:2011-12-5 18:46:15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人民币罕见两日跌停 或成金砖国家中最疲软货币
  经济学家预测:未来4个月内人民币或成金砖国家中最疲软货币
  即期市场跌停无视中间价护盘人民币走入三岔口
  在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的当下,美元作为避险货币的首选,正逆市走强。
  看一下人民币汇改以来的那根K线走势图,除了在2009年9月份金融危机时期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出现小幅下跌以外,六年以来一直都是一根连续单边升值的坡线,但上个月,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下跌情况再度出现。更甚者,在上周最后两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在即期交易市场出现了连续跌停。
  人民币罕见两日跌停
  在购汇需求的推动下,12月2日即上周五午盘交易时段的人民币即期交易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报价出现了6.3627元的价格,较上一个交易日6.3635元的收盘价上涨,但按与当日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五的波动幅度计算,6.3627元是当日人民币的跌停价格。上周五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是6.3310。而在此前一天的12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也曾出现过短暂的跌停。
  放眼离岸市场,NDF一年期人民币兑美元价格达到了6.3790/40,同时,境内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一年期掉期最新成交为贴水21个点。
  虽然人民币即期市场交易连续两日出现跌停的状况,但是算一下上周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的走势,却是另一番景象--仍在持续收涨。上周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累计上涨更是高达 244个基点。
  中间价上涨,人民币盘中出现跌停,这种微妙的关系,究竟是市场急需美元出现的暂时情况,还是人民币自身将要贬值但中间价却在死死护盘?
  市场给出答案?
  11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席东亚领导人会议期间曾表示,已经注意到9月下旬至11月初,海外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市场出现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预期,这种情况不是人为决定的,是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反映。温家宝说,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意味着人民币既可以升值,也可以贬值。
  上周四和周五的市场上,美元明显供给不足,推动人民币对美元跌停的行情出现。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并不奇怪。一大型银行的外汇交易员对记者表示:其实在7月份左右就已出现人民币贬值的信号,现在市场上买入美元的情况非常强大,人民币两天来成交价明显偏离中间价,可以看出中间价抑制贬值的力量非常明显。
  招商银行高级金融分析师刘东亮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购汇盘如此之大,原因比较复杂,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看空人民币、境内外购汇套利和避险需求。
  对于人民币是否真如一些人士所预言的那样被做空将出现大幅贬值的问题,刘东亮认为,目前央行应该有能力控制人民币币值的稳定,而目前央行的控制意图也非常明显。
  最近布隆博格发布的一项对经济学家和分析师的预测性调查显示,随着中国出口顺差持续减少,人民币未来4个月内兑换美元的汇率走势将出现疲软。经济学家们预测,未来4个月内人民币可能成为金砖国家中表现最疲软的货币。
  数据显示,10月中国贸易顺差已下降至170亿美元,去年同期是272亿美元。中国商务部部长近期表示,受欧债危机影响,未来几个月中国贸易出口额下降的可能性非常大。大量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中国的贸易顺差继续降低的话,人民币的外在升值压力也将告一段落。(.第.一.财.经.日.报)
  


  人民币单边升值趋势改变 货币政策自主性获更多空间
  11月初以来,人民币一改单边升值趋势,兑美元中间价持续贬值。在此背景下,人民币汇率预期出现分化,资本逐利下的跨境资本流动亦随之出现波动。有市场人士认为,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可能改变,跨境资本流动必然异动,热钱或加速流出。
  是什么导致了人民币持续贬值?未来人民币汇率会向哪里走?这是否将改变跨境资本流动的方向,并对国内投资市场产生较大影响?汇率政策的变化又将对货币政策产生何种影响?本期金融圆桌将围绕这些问题为您答疑解惑。
  嘉宾: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鲁政委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 杨 涛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 陈炳才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 赵庆明
  人民币持续贬值
  上海证券报:11月初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持续贬值,一改单边升值预期。造成人民币出现持续贬值的原因是什么?
  杨涛:我认为有几方面原因:第一,是支撑人民币升值的国内经济基本面发生了一些变化。如经济增速回落、出口增幅放缓使得贸易盈余前景不容乐观、外汇占款下降等。第二,是近期国内决策层人士多次吹风,表示人民币汇率已经接近均衡水平,使得市场预期发生了微妙变化。第三,人民币汇率受到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程度不断增加,近期由于欧洲危机的影响,国际资本向美元回流的倾向在增加,对中国资本流入放缓及流出增加,也使得对人民币的需求有所下降。第四,近期中美关于人民币汇率进行争议的紧张氛围,也使得市场担心会引发新的贸易保护主义争端,从而对我国的出口及政策当局的取向产生影响。第五,近两年国际短期资本基于投机目标而对中国经济的看空声音也在增加,也使得人民币汇率产生技术性贬值压力。第六,这也表示了人民币单边升值趋势的转变,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加,而未来更可能出现的双边波动,也符合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方向。
  对于下阶段的人民币汇率走势,一方面,应该不会出现过度贬值的情况,另一方面短期内可能会呈现汇率中间价相对稳定、同时出现双边宽幅波动的态势,但就十二五期间来看,受与欧洲、美国相比更稳定的经济前景支撑,人民币汇率仍然会保持一定的升值趋势。
  鲁政委:人民币贬值的直接原因是美元的波段走强。具体来说,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向纵深发展,曼氏公司因此倒闭,受此影响,欧美金融机构不得不再度去杠杆,普遍需要维持资本充足率,储备现金。此时,他们选择出售人民币资产是自然的,高盛选择在价格并不非常好的时候出售中资银行的股票,以及美国监管机构启动第二轮银行压力测试,就是这种现象的反映;二是,中国经济减速,加上海外经济减速令国际投资者对未来中国出口前景感到悲观,也让其预期人民币对美元已很难继续升值。
  在我们看来,人民币美元汇率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美元的走势。而我们认为,美元可能在未来数年里保持在70-80之间的区间震荡状态。这意味着,人民币美元汇率未来不再是简单的升贬问题,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波动区间的进一步扩大。
  陈炳才:就国内来说,今年10月底人民币兑换美元中间价汇率为6.3233:1,11月底为6.3482:1,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向下浮动0.39%,即使按照11月29日最低点 6.3587:1计算,人民币汇率向下波动为0.56%。如果回看10月份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最低点14日6.3762:1,11月的人民币汇率还是升值的。如果观察交易日情况,总体来看,10-11月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相对9月份的汇率来说还是升值了,但相对于到10月底的最高点6.3233:1来说,11月的汇率向下浮动日期多。
  国际社会认为年汇率上下2.5%是正常波动,个人认为月度汇率在0.5%-0.7%之间上下波动属于正常,不是什么贬值、升值趋势。就企业和银行外汇指标行为看,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依然存在。
  赵庆明:最近一段时间,人民币对美元开盘中间价持续走低的主因是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汇率机制在发挥作用的结果。10月底以来,非美货币多数走软,美元指数由75左右一路上涨到11月25日的接近80,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汇率机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就应该是走软。这个期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上与美元指数走势恰好相反。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坚持自主性、可控性、渐进性,人民币汇率机制被概括为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坚持的这三项原则和具体实行的汇率制度来看,人民币汇率制度有着相当的灵活性,尤其是参考一篮子,既可以是100%的紧盯住篮子货币,又可以是完全自主浮动。因此,在我国的汇率制度未改变的情况下,下一阶段人民币汇率走势仍会在紧盯住一篮子货币与完全自主浮动之间灵活性变动。尽管一篮子货币外界无从具体知道货币及其权重构成,但是美元指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称得上是最好用的参照物,尤其在紧盯住一篮子货币时,如果美元指数下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就会升值,相反,则对美元汇率会贬值。从当前美元指数走势看,下一阶段人民币对美元开盘中间价有走强的趋势。
  上海证券报:实际上,早在9月末香港市场就已经出现人民币贬值的走势和预期,这在当时是与内地市场明显背离的。这种分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杨涛:9月底以来,在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上,同时出现了离岸人民币规模以及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的下降,表明当时市场已经对人民币汇率有所看跌。造成此现象的因素有三方面值得关注:一是由于当时对于欧债危机连锁反应的担心开始上升,国际资本的避险需求上升,相比而言美元现金的吸引力有所上升。二是由于前段时间国内房地产市场、民间资本、小企业等的负面声音比较多,也出现了部分资本由于担心而转向流出。三是因为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真实贸易所支撑的离岸交易发展平稳,而去年以来快速增长的离岸人民币交易很多是基于投机或投资需求。当然,由于中国经济相对欧美而言还算不错,并且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也在不断进行制度和交易结构完善,预计这种贬值只是短期现象。
  鲁政委:主要原因是我国为控制过热、政策持续紧缩,造成经济放缓,海外市场由此产生了中国经济可能硬着陆的担心。恰在此时,作为清算行的中银香港却突然暂停为参加行提供贸易融资项下的人民币买入方向兑换平盘服务,但却继续向参加行提供出售人民币的操作,由此进一步诱发了市场关于人民币的贬值预期陡然增强。
  陈炳才:在境外市场,9月末尤其是10月人民币兑换美元持续向下浮动,内外趋向不同,导致汇差点扩大,一般在400-600点(4-6分人民币),最高达到1000点。这其中有几个原因:一是境外人民币不能自由回流,其回流到境内无论是利息和汇率都需要成本,因此,境外人民币利率和汇价比国内低。其次,一些市场因素导致境外预期人民币汇率贬值,如诸多关于温州企业家逃逸等事件反映出企业成本增加,金融环境不好等,企业反映人民币汇率升值导致企业30亿美元出口汇兑损失9亿人民币等,这些消息加剧境外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怀疑,因此看空人民币汇率。
  赵庆明:香港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人民币NDF和人民币汇率即期市场具有高度的市场化,这是与内地相对封闭的人民币外汇市场最大的区别之处。9月末以来,香港人民币出现贬值走势与预期,主要因素是这个阶段美元走强,又加之由于欧债危机带来的不确定性,全球避险资金重新青睐美国金融市场和美元,香港的资金也有流向美国和美元之势,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是自6月以来,国际上出现了看空中国经济和看空人民币的论调,在遇到美元走强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自然会走弱。这种情况,其实并非第一次在香港出现。
  未来更趋双向波动
  上海证券报:人民币汇率改变单边升值趋势,汇率预期出现明显分化,这对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否有利?人民币距离均衡汇率还有多远?
  杨涛:这对于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和人民币资本项目改革应该是有利的,因为这不仅降低了外在的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带来的压力,而且有助于让市场认识到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多种波动可能,并且促使汇率弹性不断增加,也给了货币当局进一步推动一揽子货币制度改革的空间。
  至于人民币均衡汇率一直就是理论界和政策层谈论的焦点,由于人民币还没有自由兑换,现有的理论分析模型实际上都存在缺陷。但是基于影响汇率预期的经济基本面、政府政策、市场信心及国际博弈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来看,应该说还未达到均衡汇率,未来仍然存在一定的升值压力。
  鲁政委: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终极目标,是最终走向完全自由浮动。在迈向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渐进扩大人民币对美元的波动幅度来培育人们的避险意识和外汇避险市场。然而,在此前,市场对人民币美元汇率持有的是一边倒的升值预期,从而导致缺乏双边波动的氛围。而目前市场对人民币美元汇率的看法出现了分歧,看多和看空的力量基本均衡,此时应该扩大人民币对美元的波动区间。考虑到均衡汇率本身是一个动态概念,这也表明,当下的人民币美元汇率,可能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均衡水平。
  陈炳才:现在还不能判断说,人民币汇率的单边升值趋势发生了改变,因为这仍然在汇率波动的合理范围内。只有在人民币汇率接近均衡汇率时,汇率才会真正双向波动。人民币汇率均衡难以用数量指标判断,但有行为指标:外汇贷款占存款的比重下降乃至到合理水平;贸易顺差持续缩小,乃至出现逆差。
  目前的汇率机制还不能促进传统认识上的资本项目可兑换。但可以借助跨境贸易、投资的人民币结算国际业务,推动本币项下的资本项目可兑换,就是说,资本账户首先对境外人民币开放,乃至对主权货币对等开放。
  赵庆明:其实,市场上出现人民币贬值预期并非第一次,2008年12月初时也出现过类似情况,只是由于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强力将汇率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又加上中国政府及时推出刺激经济计划,以及美国深陷经济金融危机之中,那次贬值预期持续时间较短。
  当前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称不上分化,应该是逆转,由升值预期逆转为了贬值预期。内地的人民币汇率也呈现为贬值预期,这从上海外汇交易中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可以看出,9月底以来,市场的盘中走势多数时间相对于开盘中间价是贬值甚至是处于跌停的位置。如果市场上对人民币汇率走势预期是高度分化的,这当然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由当前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过渡到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也有利于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
  根据我个人的研究,当前的人民币汇率离均衡汇率状态还有一段距离,当然,随着越来越逼近均衡汇率区间,未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呈现出更显著的双向波动走势。
  资本逐利
  上海证券报:伴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减弱,跨境资本流动正发生微妙的变化,从今年9、10月份的外汇储备、银行代客结售汇、外汇占款等数据中可窥一斑。您认为,资本流动波动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这种趋势会否延续造成持续性的资本外流?
  杨涛:首先,今年中期以来,在多数新兴市场国家,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国际资本外流,除了欧洲资本的回撤之外,也有很多资本流向被视为传统避风港的美元和美国国债,中国也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其次,国内民间资本基于对前景的担忧,或者是基于走出去战略的影响,也增加了流出的趋势。最后,国内持续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已经体现出效果,股市也保持动荡态势,这也使得原来最吸引境外资本的资产价格领域,其吸引力开始弱化。
  应该说,在全球资本流动日益频繁、金融全球化联系不断密切的限制,短期的资本流入与流出都是正常的,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仍然被多数人看好,财政与金融可持续性也没有出现严重问题,应该说不会出现持续的资本外流。
  鲁政委:主要原因是人们对人民币美元汇率的预期出现了变化。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经济主体会尽早收汇(甚至提前预收外汇)、尽早结汇,以此规避人民币汇率升值风险;而在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下,经济主体则会提前购汇(甚至多购外汇)、延迟结汇,持有外币愿望增强,由此导致外汇占款减少。
  这种趋势是否会延续,取决于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从目前来看,在未来三个月内,对于人民币汇率的预期很难根本改变。这就意味着,经济主体购汇意愿仍较强,外汇占款由此将增长乏力。
  陈炳才:人民币汇率境外市场与境内市场并无联动机制,因此,正常情况下,境外人民币汇率预期不能影响内地汇率市场和跨境资金流动。但当汇率差价达到一定水平,在允许企业境外保留外汇,香港市场人民币基本自由兑换的情况下,境外市场的人民币汇率不能影响境内汇率,但可以影响资金跨境流动,这是资本逐利性所决定的。
  10月人民币汇率境内外预期相反,境内市场汇率升值,境外贬值,一贬一升。汇差扩大后,企业将外汇资金调出境外或不调回结汇,或增加购汇,以便在境外获得更多的人民币。其结果就表现为银行结售汇顺差的减少甚至为负,因此出现了外汇占款的减少。
  这种趋势是否会延续,要看国际国内具体发展情况,尤其是欧洲债务危机和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资本持续性外流,流出去的资金,并没有投资方向,更多是在获得人民币汇率差价,这是汇率交易投机。如果境外市场扩大,投机交易规模也会扩大,但前提条件是汇率差价有利,无利则不会。
  赵庆明:根据我的观察和测算,9月份我国外汇储备出现月度净减少主因是这期间非美货币贬值造成我国外汇储备中欧元、英镑、澳元等非美元资产折算成美元时出现损失,9月货币中央银行的外汇占款仍是正增长,增加额相对于此前基本正常。10月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出现近250亿元的净减少,中央银行外汇占款10月净减少893.4亿元。但是综合银行代客收付汇和代客结售汇、以及我国其他国际收支项目看,出现这种净减少主要是企业和个人收汇和结汇出现相对减少导致,企业和个人的购汇和对外付汇基本正常,从这个角度看,还不能说是热钱流出或者说是资本外流。造成企业和个人收付和结汇相对减少的主因是市场上出现了人民币贬值预期。
  还有一点必须指出,所谓的热钱在任何一个时点上既存在流入也存在流出,不是单向的,还由于我国对资本项目仍然实行高度管制,所谓的热钱集中大量流出也不大可能发生。流入我国的热钱主要是通过贸易、FDI及相关外债、个人汇款等渠道,同时也是主要通过这些渠道流出,这些渠道本身的性质也决定了不可能短时间内出现大量集中流出。从未来人民币汇率更趋于双向波动来看,未来流入的热钱会有所减少,流出会逐步增多。
  降准有了更大空间
  上海证券报: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的同时,10月份外汇占款也出现负增长,这是否会增加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放大预调微调的空间?随着后续货币政策的调整,预计汇率会有怎样的表现?
  杨涛:过去央行为了对冲外汇占款的增长压力,实际上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非常小,外汇占款的减少当然会增加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当然,对于货币政策后续的影响,一方面要看此后的进出口变化,另一方面还是取决于现有的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能否真正分开,以及外汇储备管理机制能否进一步改革,否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货币政策的对外独立性问题。
  由于近期属于微妙的政策试探期,因为也可以认为在政策微调的过程中,汇率政策同样体现出类似特点,即避免过大的涨跌幅度,逐渐趋于稳定。
  鲁政委: 外汇占款此时的减少,为已达到经验极限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提供了必要的背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当然有利于增强政策的自主性,并能够恢复我国货币政策周期性调节能力。这意味着,2012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下调。同时,人民币美元汇率弹性需要进一步增强。
  陈炳才:如果汇率依然保持升值态势,外汇占款可能依然会增加,但增加多少,要看汇率预期升值的幅度大小。预期越大,外汇储备增加越多,外汇占款则增加越多,调整存款准备金的间隔时间就越长。如果外汇占款持续减少,其名义增长远低于名义GDP增长,那么,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就成为货币政策的必然选择。
  赵庆明:央行外汇占款减少,我个人认为会增加货币政策的自主性。以前,央行外汇占款持续增加且增加较多,迫使央行不断地通过发行央票、回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来对冲投放出去的外汇占款。从当前的市场形势来看,外汇占款净减少有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因此,仍存在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
  未来货币政策的预调微调里,人民币汇率不可能承担大任。至于人民币汇率,官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极有可能采取紧盯住一篮子货币调节的方式。(.上.证 .唐.真.龙 .李.丹.丹)  
  


  人民币对美元下跌 专家称为海外做空或套期所致
  人民币对美元周一连续第四个交易日触及日交易区间下限,由于围绕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出口减弱的担忧不断升温,投资者继续买入美元这一避险货币。
  美元开盘触及人民币6.3666元的日交易区间上限,上周五尾盘报人民币6.3597元。
  中国央行今日将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设在人民币6.3349美元,高于上周五的6.3310元。随着经济数据的快速滑落,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也大幅降低,最近两日,尽管央行公布的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大幅走高,但现货市场却并不买账,人民币汇率连续四日出现跌停。11月以来,由于美元的反弹和人民币自身的疲软,中间价基本维持在6.35一带,但在经过上周连续两日超100个基点的反弹后,人民币再度涨至6.34以上。
  与中间价的反弹走势相反的是,上周最后三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在即期交易市场出现了连续跌停。
  对此,光大银行首席宏观分析师盛宏清向网易财经表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一方面,海外NBF市场做空气氛比较浓,带动境内资金市场贬值;另一方面,在境内市场美元便宜,而在境外套期市场美元显得比骄贵,资金流向海外市场套利而出现的套期行为。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向网易财经表示,或与做空情绪有关,同时人民币贬值或与人民币国际结算增加有关,她认为人民币国际结算并没有促进贸易增长,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套利的平台,人民币升值是投机炒作,而贬值是一种获利的技术应用。
  


  余永定:应暂停出台人民币国际化新政策
  前中国央行(PBOC)货币政策委员余永定周一表示,建立在升值预期上的人民币国际化近期遭受挫折,恰恰是人为推动货币国际化的结果,建议暂停出台人民币国际化新政策,而汇率双向波动是加速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机会。
  目前担任社科院学部委员的余永定周一(12月5日)在第一财经日报撰文指出,从一年多的实践看到,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旗帜下,实际所推行的是资本项目的自由化,在当前国际金融环境下,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必须慎之又慎。此外,在利率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实现之前资本项目的渐进式自由化,为国际投资的套利和套汇提供了巨大利润空间,而中国则将因此遭受巨大福利损失。
  余永定建议,暂停出台有关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政策,待充分总结前一时期经验教训后再做进一步打算。
  他指出,近期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为避免受到冲击,应加强资本管制,渐进的资本项目自由化,或者是以人民币国际化为名的资本项目自由化,目前来看无论是国内条件还是国外条件都不成熟。(.F.X.168)
  


  韩志国:人民币两天触及跌停 贬值预期难消除
  经济学家韩志国12月4日在微博称,人民币汇率连续两天触及跌停,贬值预期难以完全消除。
  韩志国称:【人民币汇率连续两天触及跌停】12月2日11:27,人民币兑美元报6.3627元,较上日6.3635元的收盘价上涨,但按与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五的波动幅度计算,6.3627元是昨日人民币跌停价。在前一天,人民币兑美元也短暂出现跌停。国际投行全面唱空中国,热钱流出的趋势更加明显,人民币贬值预期难以完全消除。(.证.券.时.报.网)
  


  何帆:热钱流出 中国风险增加

  由于10月中国外汇占款出现了近四年来首次负增长,关于热钱撤离中国的话题,引起业内广泛关注与讨论。
  此外,国际方面,欧洲债务危机阴云久久不散,美国复苏前景尚不乐观;中国在房地产调控、开发贷和平台贷对银行业的影响引人担忧。
  日前,记者在第一财经年会金融峰会期间,就上述问题,专访了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何帆。
  第一财经日报:央行数据显示,10月末中国外汇占款余额为25.486931万亿元人民币,比9月下降了248.92亿元,是2007年12月以来首次出现月度净减少。业内人士认为显示了热钱正在撤离中国,你认为这种现象是短期还是长期的?
  何帆:目前来看是短期的,以前都是热钱流入中国,那时中国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股市情况都很好,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中国投资机会减少,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深化,市场冷淡,还有做空人民币现象的出现,再加上中国的政策也在收紧,经济存在下行风险;另一方面,美国由于投资不足,就业不足,未来可能出台政策鼓励海外资本回去。一旦资本流出去,中国的风险就大了,在热钱流入时,中国的困难是宏观调控比较棘手,现在热钱流回去,中国国内信贷紧缩、房地产资金紧张等因素叠加在一起,风险变大。
  日报:你认为上述现象是短期的,那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点在哪?
  何帆:风险主要来自于外部,主要是外部的冲击,不出意料,明年2~4月份欧洲情况将进一步恶化。在这一轮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中,2007年,当时虽然中国情况很好,但已经可以看到美国的金融危机了,由于没有相应的政策准备,以至于危机在后来迅速传播。如果现在还重复2007年的错误,欧洲明年出了问题,将会措手不及,欧洲情况继续恶化是大概率事件。
  日报:既然这样,中国应如何进行防范使得影响降到最低?
  何帆:现在应该密切关注形势变化,积极做好预案,进行政策储备,还要加快转型,增加国内消费,增加国内投资机会,才能更好地刺激经济增长。中国在这方面其实有很大潜力,如果我们能够越快地调整发展结构,我们受到的风险更小。现在不利的条件是,我们的政策不像2008年那么多,很难再用2008年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或者2009年积极扩张的货币政策,我们现在唯一剩下的可能就是加快改革。
  日报:国内因素中,银行业受到的风险比较受关注,你怎么看?
  何帆:目前来看这个问题不大,这方面未来的风险在于,第一,如果中国经济往下走,银行扩张速度不能再继续保持高速,一旦利润增速停下来就有了风险;第二,未来政府投资产生的坏账将进一步增加,譬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在中西部投资失败的概率会更大,在新兴战略产业中也可能产生风险;第三,随着金融脱媒加速,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银行将受到很大冲击,长期来看随着坏账的爆发,银行会有很大麻烦,但未来一两年内这不是问题。
  日报:房地产价格如果下跌50%,银行风险是否完全可控?另外房地产调控下一步应该如何走?
  何帆:房地产调控现在到了比较微妙的阶段,要看第一批保障房推出的效果如何。政府是希望保障房建成之后能够稳定市场需求,平稳波动,使得房价稳定,如果保障房能弥补商业地产投资下滑带来的影响,房地产将逐渐成为低利润的夕阳产业,中国经济的增长则需要新的产业支撑,比如服务业、医疗、教育等,但如果保障房建成后出现很大问题,就没办法转移刚需。
  另外,房价下跌带来的影响,谁也不能说风险是完全隔断的。房价下跌带来地方财政、企业现金流以及对银行等一系列的影响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美国当年就是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出现危机,引起所有的金融市场都受到影响。(.第.一.财.经.日.报 .李.高.阳 .康.子.冉)
  


  人民币中间价连跌 热钱有继续出逃可能
  在国内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连升3天之时,人民币在即期市场(香港)的表现却频频出现走跌迹象。两者之间的强烈反差,或在暗示境外资金有继续出逃的可能。
  2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3310,较前一交易日走高43个基点。而此前的两日,人民币中间价分别上涨129个基点和105个基点,可谓强势反弹。不过,人民币在即期市场的表现却颇为低迷,令人不解。
  经济导报记者发现,在1日、2日两个交易日内,人民币对美元在即期市场多次出现跌停情况,即跌幅达到0.5%。截至2日收盘,即期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报价为6.3635,与当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所报中间价相差325个基点,明显贬值。
  市场分析指出,与在岸外汇交易市场人民币中间价受央行主导不同,人民币即期汇率(香港)定盘价的形成是高度市场化的过程,所以即期市场的压抑表现,凸显了目前投资者强烈的购汇需求和对人民币贬值的预判。
  近期市场确实对人民币有贬值预期。亚汇首席分析师柳英杰2日对导报记者表示,这主要是因为两点,一是中央政府的态度非常明朗,在面对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人民币升值质疑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明确表示将增强人民币汇率 双向浮动的弹性,抵住了升值压力;同时,人民币今年以来从6.8元升值到6.3元附近,已经实现了4.5%的涨幅,年内再升值的空间已经很小。
  柳英杰表示,从目前外储减少以及外汇占款负增长都可以看出,外界资本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已经不再强烈,持有美元的意愿在逐步加强。他预计,人民币在明年的升值预期最多不超过3%,甚至在一定时间内还有贬值预期。估计半年内汇率会在6.2至6.4的范围内长期浮动。
  人民币即期市场的表现,也让人猜测之前热捧人民币升值的境外资金有变现流出的可能,特别是在近期不断爆出外资机构减持中国概念股,抛售四大国有银行股,抛售在华房地产等事件。
  导报记者注意到,在9月份也曾出现过类似情况。当月,虽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出现一轮快速上涨,但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即期汇率(CNH)和海外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NDF)却全线出现人民币贬值预期,即期汇率频繁遭遇跌停。而随后,央行数据就显示,9月份新增外汇占款大幅下降,10月外汇占款出现负增长,有热钱出逃的迹象。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王常龄对此表示,欧美等国目前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以及中国经济的减速,都有可能导致境外资本回流,而人民币的贬值,无疑会加快回流的速度。导报记者统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出现贬值,11月中间价月度贬值189个基点,贬值幅度达到0.39%。这是自2010年8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14个月升值后,首次出现单月贬值。(.经.济.导.报 .时.超)
  


  热钱仓皇出逃日 A股偷步建仓时
  近段时间,中国的新增外汇占款数据骤降,人民币兑美元连续数个交易日触及跌停板,国际热钱一时间似乎有夺路而逃的势头。国内B股因此出现了大跌,而A股受益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出现短暂反弹,但之后又陷入调整,市场上充满了悲观论调。那么,A股是否已无机会,未来市场会否跌破2000点呢?从电价上调这个被忽视的信号以及当前过于一致的悲观预期来看,事情也许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一个被忽视的信号
  上周三晚间,央行突然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利好刺激次日A股大涨。其实,当天还有很多利好伴随着准备金率下调,其中一个可能被很多人忽视,那就是电价上调,而且是超预期上调。从电力股的表现来看,电价上调反而成了利好兑现转而变成利空。这可能恰恰说明,市场忽视了电价上调意义。
  首先,电价超预期上调并伴随存准率下调说明,物价形势从根本上得到了控制。在此次存准率下调之际,有很多人又开始担心物价;但偏偏在这个时候,电价还出现超预期上调。这难道不会给宏观经济带来过大的压力吗?显然,政策不是盲目的。从资金面上看,10月份中国外汇占款负增长248.92亿元,为2008年1月份至今近4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与此同时,人民币连续数日大幅下跌。很明显,国际资本已经在大幅流出中国,甚至有夺路而逃的势头,而国内M1和M2增速可能也将降至极低的位置。很显然,通胀问题已基本解决。而在技术上,CPI中房价的比重提高,只要坚持房地产调控,CPI下行已经是必然。当然,这又会带来另一个问题,我国的投资增速问题怎么解决。这正是接下来要谈的电价超预期上调的第二层意义。
  电价超预期上调还释放了另一个信号:明年一定要保投资。明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可以预计会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保投资只能从公共事业方面着手。第一个可以对冲房地产投资下降的就是电力行业。今年,火电行业的投资增速几乎为零,整个电力行业投资并不多。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电力价格处于低水平,电力企业普遍亏损,没有太多资金进行投资,进而导致了各地较大的电力缺口。电价上调不但可以弥补投资所缺资金,还能调动电力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其实,电价上调的意义还不仅在于此。由于近年中国的经济基本上由投资拉动,但能够产生足够现金流的项目并不多,原因之一是这些项目大多属于公共事业,而公共事业产品价格一直处于低水平。要改变这一局面,提高公共事业产品的价格可能是唯一出路。因此,未来铁路运输等行业提价也是可以预期的。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电力提价,还是其它公共事业产品提价,都是建立在一个可控的物价水平之下。目前,外资大幅流出,正好给了宏观经济一个调整调控方向的契机。
  有趣的一致预期
  事实上,从9月份开始,经济层面已经出现保投资的迹象,那就是实际投资增速开始反弹,预计11月份实际投资增速依然处于反弹过程当中。同时,实际的消费增速也在上涨。这意味着,名义GDP可能会有所下滑,但实际GDP的增速依然是可以期待的。若明年能够保证投资增速,保增长应该不会是太大的问题。再加上货币政策在往放松的方向走,市场应该不至于太悲观。
  不过,从市场自身的层面来看,经过连续杀跌之后,目前市场又出现了一致预期,这次偏于悲观。首先,从券商来看,今年新财富排名靠前的券商目前以看空居多,建议投资者保存子弹,一些中小券商也大多数跟随看空或偏向谨慎。有券商坦言,实在没有信心重仓配置。其次,从私募来看,据私募排排网数据,看涨12月行情的私募相比11月大幅下降25.52%,看跌的私募则大幅增加了16.03%;12月中国对冲基金经理信心指数为111.02,较上月下降18.57点,降幅为14.33%。最后,从公募基金来看,根据2011年11月18日至2011年12月1日期间的数据,主动管理股票与混合型开放式基金的双周平均股票仓位,对比2011年11月11日至2011年11月24日期间测算的股混型基金的双周平均仓位,由79.14%降至75.33%,降低了3.81个百分点,降至2006年以来的中等水平。从基金观点看,看空年底市场依然是主流。
  目前,基金、券商、私募可以说在看空上取得了较高的一致性。不过,从历史经验来看,一旦市场形成一致性,事情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而从技术上看,沪指KDJ已经出现金叉;期指近期连续的单日跌幅要比沪深300小,这意味着期指空头已有所忌惮;而从沪深300的30分钟K线上看,在周四形成的缺口中枢,有较强的支撑。也许市场还会调整,但建仓区间也近在眼前。(.中.国.证.券.报 .贺.辉.红)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