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无历史 2012年期待利好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A股无历史 2012年期待利好

加入日期:2011-12-30 19:33:52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水 皮:现在点位卖股票是犯错
  即将结束的2011年该发生的和不该发生的都发生了,该死的和不该死的都死了。昨日,由《财富经济》杂志主办的第二届财富论坛在厦召开,著名财经评论家水皮沿袭他一贯的犀利风格,在点评中国当下财经热点时表示,金价有泡沫,房价明年会继续降价触底,而对于股民来说,选择现在这个点位卖股票,就跟在6000点时买股票一样错误。
  水皮眼中的该和不该
  水皮说,2012年将是充满悬念的一年,几乎全世界都在面临着选择,美国要选总统,俄罗斯要选总统,中国要开十八大,中国经济同样面对一堆的问号。
  GDP的下行是长期的或者是短期的?CPI的走向是通胀或通缩?多灾多难的股市向上或者向下?楼市崩盘还是回暖?外资是流入还是流出?货币政策是打左灯往右转还是打右灯往左转?
  在水皮看来,即将结束的2011年,该发生的和不该发生的都发生了,该死的和不该死的都死了,而面对未来该做的和不该做的决策至今却还都没有定夺。
  欧债危机是该发生的,中东的阿拉伯之春也是该发生的,美债危机则是不该发生的,美债只有问题并不存在危机,是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政治缠斗让标普的评级酿成了人为的冲击。
  拉登是该死的。拉登拉开了美元长达十年的贬值序幕,美元的弱势不但导致全球商品期货的大牛市,更直接放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并由此造成了中国经济决策的巨大被动;但乔布斯是不该死的,乔布斯再造的苹果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产品的力量。
  政策指向模糊的担忧
  在昨日的演讲中,水皮同样疑惑:2012年对我们而言是机会还是灾难?
  水皮认为,中国经济决策存在三大被动,一是宏观政策,为了控制CPI而对产品限价;二是楼市政策,为了控制房价而限购;三是货币政策,为了对冲外汇占款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有形的手如此操弄市场,市场主体的独立性体现在哪里?什么时候才能按经济规律运行?水皮说。
  当然,官方语言从来都是需要翻译的,同样的表述在不同的环境中语境完全不一样,比如都叫稳健的货币政策,准备金率可以提得比从紧时期还要高很多,现在却开始调降,究竟哪一个才叫稳健呢?或许我们又要遭遇去年货币政策打左灯向右转那种情景了。
  如不久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强调的,货币政策的大方向不会发生变化,注重经济速度的同时不能忽略通胀压力,但在实际操作中又暂停了三年期央行票据的发行,周小川说的和做的是不是不一样呢?稳增长和保增长的区别有多大,大家也不清楚,能不能稳住心中更是无底,对于经济增长心中无底也就难怪股市探底不止了。
  现在点位不宜卖股票
  水皮的演讲几乎覆盖了时下最热门的经济话题,疯狂的金价,刚见松动的楼市,以及仍在跌跌不休的股市,都在他的点评之列。
  水皮对于 黄金保值一说谨慎有加。他说,黄金其实曾有过20年的漫漫熊途,从1980年一路下跌到1999年的最低点251美元,比二百五还二百五。牛市是2000年才开始的,2006年5月见到730美元,2007年9月见到1030美元,2009年9月见到1230美元,2010年11月见到1430美元,此后在这个平台上只震荡了4个多月便一路往上突破,直线上涨。从常识分析就知道,这样的上涨是不可持续的,怎么涨上去就怎么跌下来,方向不过取决于炒作资金的意愿而已。
  水皮表示,中国的房价还会继续在明年降价触底,而对于股民而言,选择在现在点位卖股票,跟选择在6000点的高空上买股票所犯的错误是一样的。
  水皮预计,2012年会进入降息通道,存款准备金率还会下调。一旦准备金率再度下调,将松绑银行放贷产能,对于长期低迷的银行股将是一剂兴奋剂。因此,2011年的中国股市注定是个牛熊转换的年份。(海.峡.导.报)
  


  周科竞:忘记2011 着眼2012
  今天是2011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今年不管是券商、基金还是中小投资者,通通完败。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段子,均以诉苦为主题,不管CPI是高企还是回落,不管存款准备金率是上调还是下调,股指的走势只有一个--创新低。本栏以为,损失惨重的中小投资者,还是应该忘记2011年,保持良好的心情,着眼2012年。
  有数据统计,在2011年,平均每个股民亏损4.2万元,相当于每一个股民都付出了自己一年的工资收入;券商经纪收入锐减,部分券商已经开始了裁员,很多客户经理也陷入了没有薪水的窘境;基金也很惨,重仓股不跌也未必是好事,一旦护盘不力连续跌停,其不良后果很严重,还不如一点点随大市走低更容易让基民接受。
  对于2011年的得得失失,投资者有着自己的感受。2折销售的中国石油股票,让很多股民对炒股后悔不已,但也正是2011年的不尽如人意,或许能够培养出2012年的惊喜。昨日三只新股破发两只,标志着新股风险再度降临,如果投资者真能在2012年视新股如粪土,那么股市的反转也就出现了曙光。
  有人担心,新股发行价格会随着新股破发而下降,故新股发行会永不停止。不过我们反过来想一下,拟上市企业也会根据预期的发行价格来确定要不要上市,如果发行价格过低,也会打击拟上市企业的积极性,而且股市过度下跌,也不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所以投资者大可忘记2011年的种种不愉快,着眼2012年的行情。
  2012年开始,或许还会有一段时间的阵痛,但也有很多现象值得投资者注意,一是工商银行中国石油等股票已经拒绝下跌;二是很多创业板股票股价快速走低,甚至正在向净资产值冲击;三是投资者可以预期未来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利好政策出台。虽然目前股市仍然处于不断寻底的过程中,但投资者有理由相信,现在的股市已经处于最糟糕的境地,只要有点消息,就会是好消息,目前股市的下跌只是依赖于惯性,一旦这种惯性被市场消化,股市的下跌也就会终结。
  对于基金投资者,目前也不用大肆赎回基金。现在的点位,就算股指还会走低,相对已经出现的跌幅,也算不了什么,给基金经理多一些宽容。打算逢低购买基金的投资者,可以多考虑封闭式基金,毕竟百分之十几的折扣率,也还是比较诱人的。(北.京.商.报)
  


  叶 檀:猜测2012年经济
  2012年全球经济是在艰难中更生的一年。各界相互扶持,以市场化的共识,坚定的改革勇气,才能迎来中国经济的更生。
  对2012年经济预测如下。
  预测之一,货币政策比2011年宽松,但规模有限。
  为了度过经济紧缩周期、维持就业率,货币政策将比2011年宽松。
  2011年前11个月,人民币新增信贷6.84万亿元,预计规模在7.4万亿元左右。2012年人民币贷款规模将略高于2011年,达到8万亿元以上。考虑到出口下降、资产泡沫缩小、外汇占款下降,央行居高不下的存款准备金率为2012年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货币流动性腾出了空间。
  未来中国存款准备金率将逐渐下调到正常水平,综合考虑通胀等因素,明年存款准备金率将下调五次左右,但对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不应过于乐观。2011年6月14号,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后高达21.5%,如果恢复到较为均衡的10%,存款准备金需要下调20次以上,这样的极端现象不会出现,央行将根据外汇占款与通胀情况进行微调。
  明年全球依然将处于去杠杆化过程,在债务风险下,人民币贷款规模不可能大幅扩张,只有一种例外,如果欧洲或者日本债务危机崩盘,中国将大规模增加流动性。从2011年开始,企业与地方政府将越来越多地通过债券市场与证券市场获得资金,相应的,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会把关注的目光转向债券市场。
  明年利率基本不会变动。汇率市场化可能进一步试水,境外人民币投资范围扩大,利率市场化主要表现在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与贷款利率下降。为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冲击,银行的表外资产进一步扩张,信托类产品仍然盛行,银行通过提升实际存款与贷款利率,通过中间业务,通过存兑汇票等,追逐高收益。
  预测之二,实体经济艰难过生死大关。
  不论有关部门意愿如何,只要全球金融去杠杆化方兴未艾,企业不得不用更多的债务填平债务泡沫的黑洞,政府与企业都会在资产负债表的衰退中不能自拔:企业资产价格下降,而债务负担上升,行业景气下行,人力与原材料成本未见大幅下挫。说白了,明年可能会存在轻微的滞胀,在去杠杆、高债务周期中,企业绝不可对CPI或者人民币升值过于乐观。
  2012年实体经济的赢利将略有上升,但仍然处于低位。2011年年末,实体企业赢利下挫,从传统制造业3%以下的利润率,到钢铁行业1%以下的利润率,一直到零售业2%到3%的利润率,紧缩与去库存在各个行业蔓延。当蔓延到一个程度,就会形成债务链或者三角债等情况,此时定向定量的宽松成为必然。
  定向定量宽松不能挽救企业,预计明年将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倒闭,对小微企业的点滴优惠无法抵挡经济周期下行的压力,温州、东莞等地前景堪忧。经济下行周期或者资产去除泡沫周期,都是并购重组高峰期,加上各行业规划,要求重点企业做大做强的累积效应,并购重组成为必然选择。
  传统制造业、房地产业的并购重组已经进入高峰期,未来解决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资产转让、项目出售等还将源源而来。
  预测之三,证券市场制度转型进入深水区,牛市未至,牛角未现,崩盘不可能。
  打击内幕交易是从2011年四季度开始的证券市场制度建设的抓手,制度建设利多远期市场,利空近期市场。表现在市场上是ST股重组困难,新股上市节奏不改,希望明年有个大牛市是不切实际的。
  2012年关注指数意义不大,投资者需要关注的是,经营稳健、现金流稳定、应收帐款下降、管理层无信用污点的上市公司,挑选出值得信赖、能够创造价值、有真金白银的公司。
  预测之四,房地产估值中枢下降,政府鼓励刚性需求。
  通过督促保障房建设,通过国家队抄底房地产市场,政府一举两得,既解决保障房的来源,又能保证房地产市场交易量平滑,避免出现断崖式下挫的不可测风险。
  房地产调控的目标是,与收入相比稳中有降,保障房地产不影响经济安全,目标是房地产投资增速不会大幅下滑,以保证固定资产投资基本稳定。当消费需求替代投资需求,估值逐步下降已无争议。
  预测之五,改革加速,全球政府财政紧张,或者借贷,或者取消福利、或者改革税收各显神通。
  明年房产税试点范围极有可能扩大,增值税改革深入,而理顺资源价格将带来企业成本上升。
  明年的经济政策与市场价格将证明,任何炒作,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每.日.经.济.新.闻)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