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即期汇价创历史新高 阶段性贬值预期生变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人民币即期汇价创历史新高 阶段性贬值预期生变

加入日期:2011-12-27 8:12:34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人民币盘中价创汇改以来新高 阶段贬值预期生变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改前段时期盘中价格频频触及跌停水平的局面,盘中价创汇改以来新高,阶段性贬值预期出现转折。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2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3167,接近11月4日的历史中间价高点6.3165。同时,人民币对美元盘中价也创出汇改以来新高。
  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总体维持升值态势。从1月4日的1美元对人民币6.6215元,到11月4日的年内高点1美元对人民币6.3165元。其间,连破6.6、6.5、6.4、6.35等多个重要关口。
  数据显示,截至12月26日,按照中间价汇率计算,人民币对美元在2011年已经升值4.8%。
  从大趋势来看,今年整体肯定还是单边升值,不过,从9月底开始,中间价的双向波动开始频繁起来。市场也呈现了升值和贬值预期的转换,少见的离岸人民币汇率低于在岸人民币汇率的所谓倒挂现象也时有出现。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对记者表示。
  进入9月底,市场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变化:在境内,今年10月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仅32亿美元,创下该数据按月公布以来的新低,其中代客结汇数据明显下滑,这意味着由于市场预期人民币贬值,企业和个人愿意手持美元,而非结汇成人民币;在境外,从9月末开始,海外NDF两年期以内合约频繁出现人民币贬值预期。在香港离岸市场,离岸与在岸市场的人民币汇率价差甚至一度高达1400个基点。
  种种迹象表明,境外市场似乎也不再一贯的单边看涨人民币,在当前并不明朗的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下,资金纷纷回归美元避风港。国内资金外流的苗头开始显现。
  央行数据显示,11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25459亿元人民币,较10月末减少了279亿元。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已经连续第二个月负增长。
  但是,人民币本身升值的预期并没有打消,人民币升值的这种趋势和状态还存在。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2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实际上,在日本当局将购买中国国债以及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正式实施等利好消息的刺激下,人民币汇率阶段性的贬值预期已然过去。
  建银国际日前发布的最新一期研究报告也指出,虽然全球经济前景黯淡及资金外流增加了在岸人民币及离岸人民币的波动性,但短期的波动不会阻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因此维持2012年人民币升值3%的预测。
  赵庆明表示,从趋势上来看,未来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性将越来越强,我国的汇率形成机制强调有管理的浮动,未来汇率的走势并不好预测。
  他认为,未来的汇率走势和三个因素相关:首先,和中国宏观经济的要求有关,它决定了未来人民币汇率是加快回归均衡还是更加求稳;其次,和临时性的外部压力也有关;第三,因人民币汇率是参考一篮子货币,因此一篮子货币的变化程度也将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经.济.参.考.报)

 

  人民币境内外汇差继续收窄 专家热议跨境结算
  日前,伴随着市场波动,香港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小幅走强,与上海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即期汇率点差继续收窄,两岸市场价格联动趋向似乎更加明显。
  12月22日,在深圳举行的人民币国际化与深圳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多位知名业内人士分别就人民币暂时出现的贬值动向、两岸人民币市场走势及国际化问题,交流了看法。
  中银香港(02388.HK)助理总裁朱燕来表示,此前人民币有一定贬值,有助于市场形成对人民币双向波动的预期,这也有利于人民币离岸贷款业务发展。
  她表示,过去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靠存款增长带动,近日香港市场的人民币贷款业务也开始活跃起来;离岸人民币存款增长放缓,其实也表明人民币投资渠道开始增多。过去,由于人民币单边升值,因此企业在离岸市场对人民币贷款需求很低,12月中上旬略有贬值后,贷款需求有所增大。而人民币双边波动,也有利于投资者建立风险意识。
  朱燕来也认为,目前人民币海外清算市场已经基本建立起来,离岸人民币外汇交易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不过人民币在海外使用还是很有限,即使是在亚洲市场的国际贸易交易额也不到5%,全球不到1%,还不及韩元的地位,这跟中国经济地位不相称,需要继续推动。
  对人民币在岸和离岸价格的关系,香港金管局助理总裁、香港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何东认为,9月份之前,两者没有谁引导谁的关系,9月份以后,上海价格走势在引导香港价格。两地价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不同看法,8月份以来国际投资者很担心地方融资平台、影子银行、房地产调控的问题,显示了国际投资者预计中国经济下滑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何东进一步指出,过去在岸人民币发行债券利率比香港离岸市场要高不少,但10月份到现在已经趋于相近。近日香港市场港元美元贷款利率上升较快,港元利率已经上升不少,香港要借按揭贷款,一年之前要2%,不过现在已上升到接近5%,人民币贷款利率已经慢慢变得有吸引力。如果升值预期弱化,将会继续推动人民币贷款市场发展。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陈德霖表示,港深两地需要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推动深港分别成为人民币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的重要角色,港深两地银行可以推动企业进行人民币结算交易。在金融投资方面,两地可以合作推动创新金融服务发展,金融服务业将会是深圳前海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柱,可以放胆多做先行先试。
  何东表示,香港和深圳在人民币国际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香港有良好的金融法律体系制度环境,而深圳作为香港的中后台,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容纳更多的人才储备。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罗伯川表示,在人民币国际化角色上,香港可以更大胆,比如让人民币在香港流通和使用,可以逐步达到美元和欧元的地位,而不必拘泥于央行的做法。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行长张建军认为,就深圳地区而言,以往人民币贸易结算是人民币流出较多,近日人民币流入境内也逐渐增多,这个情况主要是与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增大有关,尤其是人民币连续跌停。如果人民币汇率重回上升轨道,境外人民币需求也会重新增加。
  招商银行(600036.SH,03968.HK)行长马蔚华表示,建议进一步推动跨境结算的便利化,建议把人民币结算范围扩大到深圳全体企业。他认为,深圳由于濒临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扮演重要角色。
  他也建议,允许境外银行为深圳企业发放人民币贷款,允许深圳高端零售客户的资金购买香港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和产品,允许深圳金融机构进行人民币NDF(无本金交割远期合约)的交易。金融机构要做好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建立更多与境外银行的合作,搭建高效便捷的结算平台。政策方面,需要不断拓宽跨境人民币结算领域,不单单从贸易领域,也需要拓展到金融市场交易。(.第.一.财.经.日.报)

 

  人民币跌停后回归坚挺 双向波动预期渐成型
  人民币对美元即期市场最高价、收盘价双双创出汇改新高
  一个星期前,人民币对美元连续12天触及或者逼近交易区间下限引起市场广泛关注。而时至昨日,人民币似乎再度回归坚挺,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逼近汇改以来新高,而即期市场更是创出了汇改以来的新高。
  中间价稳中有升
  昨天人民币中间价为1美元兑6.3167元人民币,对人民币来说,比上一个交易日上升了42个基点;伴随着人民币中间价的连续上升,人民币在兑美元的即期市场交易中更显坚挺,无论是盘中出现的6.3160还是收盘价6.3198,人民币对美元都创出了历史新高。
  在12月初人民币对美元在即期市场连续长时间触及交易下限后,市场对人民币的贬值心理预期不断升温,但是中间价却连续不为所动,而且在12月16日的即期市场交易中,人民币还一度触及当时历史最高价。自此以后,人民币对美元交易渐趋平稳,人民币的贬值预期也逐渐降温。
  一位外汇研究专业人士对记者表示,有时市场的心态会主导市场本身。人民币真的贬值了吗?一点都没有。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美元/人民币11月的平均汇率是6.3408,比上一个月的平均汇率升高158.88个基点;12月的平均汇率还未公布,但是看一下每天的数据就会发现,不出意外,这个平均值肯定还会高于11月。
  同时,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已公布的人民币相对其他货币的11月份的平均中间价,除林吉特以外,人民币相对于欧元、英镑、日元、卢布等的中间价都较10月的平均中间价大幅升值。
  人民币贬一点没关系
  不希望市场来炒作人民币的贬值,或者说是贬值预期。人民币升了六七年了,接下来人民币即使贬1%也没关系。外汇资深人士、中国农业银行经济学家何志成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何志成认为,人民币的历史趋势是上升。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中国经济明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明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股市以及地方债等问题都可能不会太乐观,一、二季度将会是最困难时期。其实,今年的经济低迷已经在全球一些国家进行了预演,波罗的海运价指数已连续下跌,国际的航空货运增长今年已经为负,虽然中国的这一数据较去年有大幅下降,但是增长仍然为正。经济下行的风险不仅在中国,全球经济都处于此预期中。在经济低迷的预期中,不应该炒作人民币的贬值。何志成说。
  人民币此时的稳定对经济整体的运行是有好处的。
  从另一个方面考虑,即使人民币贬值一点也并不一定是坏事。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贺水金昨天对本报记者说,一个国家汇率是升是贬,是从自身利益的权衡出发的,大幅贬值肯定会带来负面影响,但是适度贬值也会有利可图。比如美元,大幅贬值,美国会有问题,可是适当贬值,会促进其制造业的发展,增加就业,维持社会稳定。
  双向波动预期逐步形成
  人民币最近一个月双向波动走势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12月22日,在深圳举行的人民币国际化与深圳金融中心建设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多位知名业内人士对近日人民币波动问题作出了阐述。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论坛上表示,此前市场人民币汇率波动,外汇占款减少,市场上出现一定恐慌情绪,市场甚至出现停止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而各方对这种现象没有必要惧怕,国家的货币调控要减少国际收支双顺差,而汇率波动加大,外汇储备减少是货币调控的结果之一,也有市场因素。
  香港交易所(00388.HK)行政总裁李小加认为,中国经济实力增强,肯定要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而人民币国际化不单是政策推动,更加需要市场化运作自下而上推动。
  香港金管局助理总裁何东认为,此前人民币出现向下走的趋势不奇怪,而在亚洲货币里面,人民币是最稳定,波动幅度最小的,包括澳大利亚、新加坡、日元、韩元的波动幅度都比人民币要大;对人民币的汇率变动不要孤立来看,目前不是升值情况逆转。(.第.一.财.经.日.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