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PO全球第一 大盘股IPO两会后再说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中国IPO全球第一 大盘股IPO两会后再说

加入日期:2011-12-27 8:10:42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大盘股IPO两会后再说
  2011年中国企业IPO数目496项 全球第一
  发审冲刺 本周9新股齐上会
  新股破发遭套 机构询价频现发行价零头
  2011年首发新股的八宗最
  证监会需从新股发审中解脱出来
  10年原地踏步 三高发行遗祸无穷
  新股发行上市一览

  大盘股IPO两会后再说
  大盘股IPO两会后再说
  记者 三秋
  [元旦过后,企业将需要重新披露年度财务数据,大企业审计所需时间较长,加上1、2月份节日效应以及重要会议,出于市场维稳需要,大盘股上市或会推迟至3月份两会后。如此一来,预期明年头两月市场或有机会暂且松一口气。]
  本报讯 上周大盘股发行的传闻不断。虽然陕煤股份、中交股份这两只预计超百亿的超级大盘股发行在今年内难以成行,但另一只大盘股--中信重工又将于近期启动上市程序,据闻中信重工预计融资规模约在60亿元左右。昨日市场再度受到大盘股IPO的利空消息拖累收低,投资者主要还是担心当前资金的紧张情况,在2000点上方摇摇欲坠的指数恐怕无法承受大盘股带来的冲击。不过根据现实情况和历史数据统计来看,考虑到材料准备及申报的时间和维稳考虑,预计大盘股在明年1、2月份发行上市的机会将比较小。
  跨年度上市年报补充耗时大
  对于拟在2012年上市的公司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需要准备2011年度的财务资料。据某投行人士介绍,这个要求不光是针对未过会的公司,即便是已过会的拟上市公司,根据相关规定虽然不需要重新过会,但是也必须向证监会补充2011年经审计的年报,以及过会后的公司大事概述清单。若公司没有发生重大变化,证监会才会给出正式批文,同意实施IPO。因此,相关的年度财务资料非常重要。而一份送审的财务资料背后,包括了公司财务结算、录入会计分录、编制报表,审计事务所现场作业、汇总、撰写审计报告,投行审核、修改相关材料说明等一系列繁琐的工作程序,根据上述投行人士的经验:没有一个月以上,是基本无法完成的。
  事实上根据Wind资讯统计,在2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首发筹资额超过60亿元的A股公司在1月份上市的仅有四家,分别是中国人寿(07年1月,283亿)、中国西电(601179)(10年1月,103亿),华锐风电(601558)(11年1月,95亿)和中国化学(601117)(10年1月,67亿);2月份上市筹资额超过50亿元的公司也只有四家,分别是中煤能源(08年2月,257亿)、兴业银行(601166)(07年2月,160亿)、华泰证券(601688)(10年2月,157亿)和中国一重(601106)(10年2月,114亿),可见大盘股想在1、2月份上市确实比较困难。
  指数维稳或成近期主旋律
  从另一个方面看,上述八家公司上市时的上证指数均位于2800-3000一线,而昨日上证指数再度跌破2200点。同样是大盘股,2800点接盘或举重若轻,但是谁敢断言2200点就一定接得住?大盘股IPO会否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犹记得,前两个星期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2012年中国经济工作的主调明确为稳中求进。如果大市不稳,何来求进?联想到近期新华保险(601336)主动调减筹资额,以及周日原央行副行长吴晓灵称2012年央行或将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或许我们还是应该相信,管理层并不希望股市过多动荡。
  两会前难有利空
  除了上述分析以外,另外还要提一提我们的中国特色。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可能于明年1月6日召开,按照惯例,每次金融工作会议之后,总会有重大改革措施出台。而众所周知的两会将在3月初召开。无论是金融工作会议还是两会,主要的重点都在于两个方面--为政策定下基调,传达目标意志,即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一句话:部署加擂鼓。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大会无利空已经形成了多年来市场共识。这也是按照民谚冬播、春生、夏收、秋游,每年春天股市都会有一波行情,甚至有人直接将其称为两会行情的由来。因此我们姑且大胆推断,即便是陕煤股份、中交股份或者中信重工这些大盘股真的要发行上市,很可能也要到3月份两会结束以后才会成行。如果上述猜想属实,那么明年头两月市场或有机会暂且松一口气,也许真的就会有一波行情!(投资快报)


  2011年中国企业IPO数目496项 全球第一
  【TechWeb报道】汤森路透发布了2011年中国股权资本市场回顾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企业在IPO数量上继续维持在全球之首。
  报告指出,截至12月19日,中国企业在全球所筹资的股权资本发行金额达986亿美元,共496项发行,其中69%的发行金额是在国内市场筹集。国内A股IPO总额达399亿美元,发行金额较去年明显下降了39.6%,反映出IPO的热潮有所降温。
  截至12月19日,中国企业IPO募集金额最多的股票交易所是上海证交所,第二是深圳证交所,第三是香港证交所。
  中国股票交易所IPO募集金额排名
  1.上海交易所 (IPO金额总149.4亿美元)
  2.深圳中小企业板 (IPO金额总147.8亿美元)
  3.香港交易所 (IPO金额总120.7亿美元) (TechWeb)


  发审冲刺 本周9新股齐上会
  本报讯 (记者刘夏)2011年已经接近尾声,按照惯例,年尾时节的IPO开始集中冲刺。本周,共有9只新股等待过会,其中7只在主板,2只在创业板。根据证监会公告,主板发审委昨日审核了北京雪迪龙科技、上海康达化工新材料、华致酒行连锁和深圳茂硕电源科技四家公司的首发申请,其中,华致酒行未获通过,其他三家公司均获通过。创业板发审委将于今日审核汉鼎信息科技和成都吉锐触摸技术IPO申请。
  第四季过会率下滑
  近期,新股发行审核成为市场焦点。证监会首次尝试开放了新股发行审核全过程,媒体记者得以深入证监会发审现场,并全程跟踪新华人寿的审核过程。
  自证监会换届以来,IPO政策频出,11月的通过率随之下滑。分析认为,发审委收紧上市闸门、严控企业质量的结果开始显现。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截至2011年11月底,证监会共针对37家上会企业进行了审核,其中13家被否,24家通过,通过率仅为64.9%,远远低于前三季度约80.0%的通过水平。
  据记者统计,12月以来,截至上周末,共有30家公司首发申请上会,其中7家被否,23家通过,通过率约为76.7%,亦低于前三季度水平,同今年1月份高达90%的过会率相比更是相去甚远。
  不过,投中集团数据显示,在审核趋严、通过率下滑的同时,二次过会率依然高企。前11个月,共有28家计划A股IPO的企业在上市申请遭证监会否决之后,提交了二次申请。除山东金创、西林科、苏州通润3家企业的二次申请被否以外,其余25家均如愿得到放行,二次过会率高达89.3%。
  企业热衷年底上市潮
  伴随过会率下滑,A股融资规模显示出萎缩迹象。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2011年前11个月,共有263家企业在境内三个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额为410.81亿美元,平均每家上市企业融资1.56亿美元。2011年前11个月的融资额仅为2010年全年的57%,上市数量仅为75.8%。
  年关将至,公司上会闯关又呈抱团趋势,本周9家的密集程度可见一斑。清科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兰认为,通常企业都希望尽量赶在年底上会,这将导致年底的IPO相对密集。如果企业上市拖延至下一年,将面临补充递交2011年度财务信息,为企业带来人力和财力上的损耗。另外,年初监管层可能会颁布新的政策法规,而上一年的经济数据也将陆续出台,未来资本市场的走势存在不确定性。她还指出,发审委收紧IPO的审核,对年底的上市潮会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关
  企业境外IPO低迷
  根据投中集团统计数据,2011年1月至11月,共有74家中国企业在境外IPO,是2010年总量的51.4%;同时,IPO融资规模缩水更为严重,境外融资934.46亿元,仅有去年总规模的四成。
  作为中国内地企业境外IPO的主要两大市场,赴美上市依然窗口紧闭,香港市场在全球股市低迷、多只大型IPO抽血情况下也难有起色。(新京报 刘夏)


  新股破发遭套 机构询价频现发行价零头
  11月下旬以来破发新股频频亮相,导致机构在近期的新股询价中愈加谨慎。
  12月26日,丰林集团(601996)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配售股解禁公告:1170万股将于12月29日上市流通,涉及配售机构共计25家。
  遗憾的是,由于丰林集团每股发行价为14元,目前股价已经跌至9.37元,跌幅达到33%左右,对于25家配售机构来说,账面浮亏已成定局。
  这并非个例。事实上,正由于新股频繁破发,机构参与询价的热情在不断下降,甚至有机构给予的价格,仅为最终发行价的零头。比如,青青稞酒(002646)和佛慈制药(002644)最终的发行价都为16元,但机构给予的最低询价仅为5元和6元。
  此外,新股发行市盈率也在随着机构报价的降低而逐步下滑,汇冠股份(300282)12月16日公布的24.57倍发行市盈率将机构询价推向低谷。
  机构连遭破发地雷
  根据丰林集团招股说明书显示,25家机构分别获配1170万股丰林集团,截至昨日,浮亏高达5417.1万元。
  其中基金占据了13家席位,合计持股达831.0525万股,浮亏达到3847.77万元。
  这13只获配的基金分别来自华夏基金、富兰克林国海基金、信达澳银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富国基金、大成基金、招商基金和益民基金。
  其中,华夏基金旗下两只基金合计获配220.9459万股,浮亏逾1000万元;其次,富兰克林国海基金旗下有3只基金合计获配219.6886万股,浮亏亦是逾1000万元。
  除去上述股票以外,12月上市的雪人股份(002639)、百圆裤业(002640)和永高股份(002641)的每股发行价分别是19.8元、25.8元和18元,但是截至12月26日,上述三只股票全部跌破发行价,其股价分别是14.4元、23.1元和14.37元。
  频遭破发地雷,导致机构参与询价热情直线降低。
  参与华昌达(300278)网下配售的仅有27家询价对象统一申报的31家股票配售对象,最终仅有9个股票配售对象提交了有效申报。
  12月21日,汇冠股份发布网下摇号中签及配售结果公告:57家股票配售对象参与了初步询价,但是仅有9家对象有效报价不低于起发行价格。
  南京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周旭告诉记者,现在市场天天大跌,对机构询价也有心理上的影响,即使处于规避风险的考虑,机构参与的数量也会减少。但是,对于一些机构青睐的个股,参与度并不受市场变化影响。
  中融人寿频出最低价
  不仅仅是参与的数量在减少,机构给出的价格也非常低。其中,中融人寿保险传统保险产品屡次给出新股最低询价。
  12月2日,百圆裤业发表询价公告,最终发行价格为25.8元,但中融人寿保险传统保险仅给予13元的价格。12月12日,荣之联(002642)发布公告,最终发行价格25元,中融人寿保险传统保险给予的价格为10.2元。12月14日,烟台万润(002643)发布询价公告,发行价格25元,中融人寿保险传统保险给出的价格为14.4元。
  更离谱的是针对青青稞酒和佛慈制药的询价。这两家公司最终的发行价都为16元,但中融人寿保险传统保险仅给出5元和6元的价格,为最终发行价的零头。
  12月21日,宏磊股份(002647)发布询价结果,发行价12.8元,中融人寿保险传统保险的价格仅为7.05元。
  中融人寿保险并非是唯一一家看低新股发行的机构,事实上很多基金最近给予的询价也很低。比如,汇冠股份最终发行价为17.2元,但中银稳健双利债券基金仅给予9元的价格; 12月22日发布公告的和晶科技(300279),最终发行价定为15.6元,但国联安信心债券基金仅给予7元的价格。
  机构投资者的询价在一定程度上与股票上市后的走势相关。如果预计后市不好,我们甚至会选择不参与,近期我们也谢绝了一些要上门来路演的IPO项目,毕竟谁也说不准三个月之后的行情。一位参与网下配售的基金经理告诉记者。
  世纪证券分析师姜子旻告诉记者,我们无法断定这些给出高询价的机构的最终动机,不排除帮忙吆喝的可能,但是在目前市场背景下,多数机构是不愿意承担高市盈率风险的,最低价格代表了部分机构对目前市场的谨慎判断。
  机构参与热情的降低,直接后果是新股发行的市盈率在不断下降。(.21.世.纪.经.济.报.道)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