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禀赋与能源价格决定我国发展煤化工。能源价格是主导全球基础化工原材料生产工艺的核心因素,全球煤炭价格要远低于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发展煤化工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富煤、缺油、少气是我国能源的基本格局,而新型煤化工基本已最低端、廉价的褐煤为原材料,发展煤化工有利缓解国内石油供需矛盾并提升煤炭行业的经济价值。
传统煤化工产能过剩严重,结构调整是未来行业趋势。传统煤化工包括煤炼焦产业链、煤经合成氨制化肥产业链以及煤经电石制PVC产业链。由于技术门槛较低,国内传统煤化工行业产能过剩较为严重,未来技术制约将逐渐突破,新型煤化工发展空间巨大。新型煤化工主要包括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油和煤制醇醚。目前,煤制烯烃技术成熟有望快速发展;煤制天然气技术也较为成熟,但是受煤炭价格影响较大,要重点关注国内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以及煤制天然气项目能否并入现有天然气管道运输;煤制乙二醇领域的需求缺口较为明确,但是其核心技术加氢催化有待进一步完善;煤制油仅适合做战略技术储备,不具备大规模推广条件;煤制醇醚技术非常成熟,但是企业发展较为超前,而下游需求主要取决于政府的相关政策。此外,国内新型煤化工在能源消耗和水资源消耗较等方面均有待更进一步。
重点关注三类投资机会。我们认为,国内煤化工行业发展将带来三类投资机会:(1)拥有煤化工核心技术的企业以及相关服务企业,典型代表为有望在彻底突破煤制乙二醇工艺的丹化科技(600844)和提供能源净化服务的三聚环保(300072);(2)为煤化工提供工程设计及建设的工程类企业,其中国内化工工程设计和建设龙头中国化学(601117)和东华科技(002140)最为受益;(3)为煤化工项目提供设备类企业,其中提供压力容器和空分设备的相关公司有望受益。
行业增持评级,关注优势企业。由于国内传统煤化工仍有规模、装备技术升级的需求,新型煤化工产品在国内属于战略性产品或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从长期来看,其发展受到国家政策所支持。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东华科技、中国化学、丹化科技以及三聚环保等相关企业。(海通证券(6008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