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张佳昺
昨日中国平安宣布,将发行不超过260亿元的A股可转债,以解决偿付能力和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根据中国平安测算,若此次可转债发行成功并成功转股,可使中国平安的偿付能力提高 24个百分点至194.9%。
提及融资,中国平安的一举一动可谓深受市场关注。2008年时的1600亿元融资计划就成为A股大跌的重要原因。此次中国平安选择对A股冲击相对温和的可转债来进行融资,多少让市场松了一口气。那么,中国平安为何选择A股可转债这种融资形式?可转债可以低成本解决中国平安目前的资金困局,这无疑是最大动因。根据此次方案,平安发行的6年期可转债票面利率不高于3%,相比此前诸多保险公司发行次级债动辄5%-6%的成本,若仅从债券角度来考虑,融资成本骤降。
更何况,可转债还具有转股属性。在经历了近期A股连绵下跌之后,中国平安A股昨日大跌5.2%报收34.43元,而在去年10月尚高见67.20元。在这个当口低价直接进行股权融资,不仅成本过高利润摊薄效应过大,而且恐怕会招来投资者反感。与之相比,可转债不仅最初转股期也在发行后半年,可以减缓对市场的即刻冲击,而且发行时转股价也可定在较市价稍高,是难得的“溢价”融资手段——由于投资者只会在有转股利润后才选择转股,他们对于借此“入股”中国平安也不会反感。因此,此时选择可转债来融资,是一个对公司、对股东乃至对整个A股市场都较好的多赢选择。
不过,跳出A股市场再看此次中国平安的可转债发行,却又令人遗憾。昨日中国平安港股报收51.5港元,H股较A股溢价22%。从减少增发股本的摊薄效应来看,选择在H股继续股权融资是更好的选择——因为你可以用更少的股权募集到同样的资金。然而,中国平安依然选择了发行A股可转债的方案。究其原因,中国平安总经理任汇川指出,在H股市场进行公开再融资极为复杂。若选择发行H股可转债,必须获得国资委批准,从H股历史上来看,仅中国石化一例成功完成;而若选择在H股市场以公开发行新股的方式再融资,同样涉及到国有股减持的问题。中国平安之所以舍高价H股选择低价A股,H股融资渠道的审批障碍是重要原因。
对于A股投资者,尤其是始终为A股融资潮而担忧的投资者而言,任汇川的这番解释多少有些“一言惊醒梦中人”的味道,原来A股不仅要承担批量新股IPO的重压,还得为已上市公司无休止的再融资买单,原因是“A股再融资方便”。
(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