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我国十年GDP增长两倍多 股指基本持平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人民日报:我国十年GDP增长两倍多 股指基本持平

加入日期:2011-12-16 8:11:25

  导读:
  人民日报:我国十年GDP增长两倍多股指基本持平
  新华社:A股连创新低 破困局需全方位大力度改革
  网友:股市融资应考虑市场承受力 IPO圈钱之风有待监管
  上证报:A股十年零涨幅因果之辨

  人民日报:我国十年GDP增长两倍多股指基本持平


  十年来A股走势
  GDP增长两倍多 股指跌破十年前最高点
  证监会表示将全力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在连续多日下跌之后,沪深股市12月15日再现黑色一日。两市当天跳空低开后,多头基本没有还手之力。上证综指在2200点整数关口几乎没有犹豫就轻松跌破。虽然此后有所反弹,但在市场信心极度低迷的状况下,市场再度震荡回落,当日上证综指报收于2180.90点,创下了近3年来的新低。
  近期股市出现加速下跌
  临近年底,股市突然出现加速下跌,不少投资者对此有些意外。回顾2011年全年,A股市场基本处于反复调整之中,其间即使稍有反弹,也会很快刷新低点。截至12月15日,上证综指全年下跌超过22%,深证成指跌幅近29%。2011年对于股民来说,无疑是比较难过的一年。
  10年前的2001年,上证综指最高曾达到2245点。随着本周上证综指跌破这一点位,很多人都感叹股市又回到了十年前。黑龙江哈尔滨股民张桂英多年前刚入市时存入了15000元,加上后来陆续追加,总共投入了8万元资金用于炒股。经过这一波下跌,她账户里只剩8万多一点了,和十年前基本持平,要是算上利息和通货膨胀,那一定是亏了。张桂英说。近年来,她持有的几只股票都没有获得盈利,只是靠申购新股挣了一些钱。
  不过,在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看来,就全球股市十年以来的走势而言,A股市场表现并不太差。2000年至2001年间,全球都创下大牛市峰值。如果都以目前点位和峰值点位比较,全球股指跌幅最大的超过60%。A股基本与十年前持平。但与十年间我国GDP增长两倍多相比,股市表现让人费解。
  股市为何背离宏观经济基本面
  虽然近期市场下跌速度有所加快,但光大证券首席投资顾问滕印认为,目前的跌势仍是大调整趋势的延续,引起市场调整的内外基本面因素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从外部因素来看,欧洲债务危机蔓延,世界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加,对我国的外向型经济产生直接影响。另一方面,为刺激经济增长,各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世界范围内宽松的货币环境,导致油价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充满不确定性,输入性通胀压力没有得到根本消除。
  内部因素方面,未来通胀压力仍然存在,虽然物价涨幅出现阶段性拐点,但仍处在高位,市场对通胀是否得到根本控制存在担忧。经济增速下滑导致上市公司盈利预期下调,房地产调控仍在继续,而地产和银行股占上证指数权重近50%左右,大盘股重心不稳将导致市场重心下移。
  此外,滕印认为,市场结构性高估明显存在,中小板、创业板中许多个股的高价位与其业绩增长不对称,价值回归仍在途中。
  有人认为,中国股市走势如此之弱,是因为股市扩容太快。对此,董登新认为,这一结论并不符合实际。因为只有市场低迷,新股扩容才会受阻,而不能颠倒这一逻辑。股市走势好坏,从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宏观经济基本面。但也有分析认为,我国股市表现与经济积极向好的基本面背道而驰。
  滕印说,国际板推出的传闻也是导致今年以来市场屡次出现大跌的一个原因。尽管目前国际板推出尚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趋势已经形成,市场正在提前反映这种预期。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将对现有封闭市场环境下的估值体系产生冲击和影响,大盘的屡次暴跌实际是在提前反映国际板推出的冲击,这种影响仍可能延续。
  避免被悲观情绪主导,市场的积极因素值得关注
  连续的下跌,使得恐慌情绪在市场中蔓延,投资者信心普遍不足。对此,滕印表示,尽管目前调整趋势没有结束,但投资者应当对市场未来充满信心。中国证券市场在经历了325点、512点、998点、1664点等4次给投资者带来巨大财富效应的大底后,必然还会迎来第五次重大历史性底部。尽管目前的调整是残酷的,但物极必反,市场将在悲观中获得新生。
  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14日说,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将不断创新改革、发展、监管和服务理念,紧紧抓住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最有利的历史时机,努力克服内外部不利因素影响,全力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要研究加大鼓励各类长期资金投资股票市场的政策措施,支持证券投资基金、养老基金、社保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协调发展,积极引导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阳光化、规范化运作。
  市场人士分析,在悲观情绪主导下,市场上的积极因素往往被忽视。长期资金的引入,能够发挥稳定股市的正面效应。此外,证监会近期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如逐步建立融资与分红挂钩制度,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严打内幕交易促进诚信建设等,都指向了股市深层次矛盾。市场生态环境逐渐改善,有利于坚定资金长期驻扎股市的信心。
  此外,随着股价的下跌,产业资本、高管增持股票的动作也开始逐渐频繁。12月13日至14日期间,北京旅游控股股东中国华力控股集团增持了公司共计97.84万股;12月14日,航天电子大股东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增持公司股份160万股等,表明目前的股票估值水平已经逐步对大股东和高管产生吸引力。(.人.民.日.报)

 

  新华社:A股连创新低 破困局需全方位大力度改革
  今年以来,中国股市下跌连连,近日更是屡创新低。尽管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国际市场形势动荡,但沪指超过20%的年内跌幅仍令人不解和困惑。
  怪象迭出的A股市场
  今年中国股市呈现出三大怪现象:一边是中国经济增速平稳,一边是股市持续大幅下跌;一边欧债危机直接影响欧美经济,一边中国股市跌幅远超欧美主要市场股指;一边是股市屡创新低,一边却是新股融资不断且保持高价发行。
  自今年1月份以来,沪深300、上证综指和深圳成指跌幅全都超过20%,在全球指数跌幅榜上位居前列。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增速却领跑全球,即便是今年以来GDP同比增速呈回落态势,3季度增幅依然达到9.1%。
  在国际市场上,直接受欧债危机影响的欧美股市并没有出现大幅下跌。截至12月14日,美国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年内各下跌2.29%和3.72%,道琼斯工业指数更是上涨了3.62%。
  从A股市场融资额来看,尽管股市低迷,成交屡现地量,但新股发行速度没有减缓。而且新股发行市盈率维持在20倍到40倍,价格远高于二级市场同类可比公司。
  这些矛盾的现象让很多专家直呼股市看不懂,令投资者丧失起码的信心,给A股市场带来极其负面的巨大影响,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发人深省。
  自身顽疾导致无法走出怪圈
  诚然,国内外宏观层面的因素对股市构成了较大不利影响,但纵向横向对比就会发现,A股如此走势有其自身的原因。
  回顾股市过去这些年的发展,随着一系列重大改革的实施,一系列重要创新产品的推出,以及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这个市场在不断向成熟迈进。然而,困扰市场的几大顽疾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首先,退市制度缺失使市场价格扭曲。几轮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已经从新股定价机制上尽量实现了市场化,但股市低迷中新股价格依旧高昂,这与ST股票炒作有着很大关系。不管公司质地怎样,只要炒作就有可能赚钱,股票价格与价值严重脱离,这使得单兵突进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无论往哪里走都很难带来真正的市场化。
  其次,投资者结构严重不合理。多少年来,监管层一直在倡导提高机构投资者比重。但事实上,基金在整个市场中的份额逐渐下降,且其自身也因老鼠仓频发和炒作投机等难以担当稳定市场的重任。而本可以做长线投资的保险公司也因为业绩等考核往往转为短线操作。如果一个市场的投资者八成是散户,剩下的两成机构也大部分走散户路线,那么这个市场的投机氛围就很难抑制,估值也不可能合理。
  另外,内幕交易横行,造假案频现,扰乱市场秩序,严重打击股市信心。尽管监管层想方设法铲除内幕交易等严重的违法行为,但在痼疾难除并有蔓延到整个市场的情况下,监管层所能查处的仅是冰山一角。再加上随着创业板的推出而集中显现的PE腐败等问题,目前的这个市场实在是让投资者难以言爱。
  全方位大力度改革是唯一出路
  强制性鼓励分红、在创业板探索退市制度、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等,监管层近日这些举措都直指股市顽疾。但要真正破解股市目前面临的困局则还需要更全面、更大力度的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时强调,要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金融风险。同时,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就此表示,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将不断创新改革、发展、监管和服务理念,努力克服内外部不利因素影响,全力促进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他说,将对场外市场体系建设、债券市场发展、证券发行体制改革和期货市场发展等认真研究,力求取得突破,并继续依法严惩内幕交易、虚假披露、操纵市场、利益输送等违法犯罪行为。
  实际上,无论是场外市场建设、债券市场发展、发行体制改革还是内幕交易、虚假披露等行为的查处,都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面临众多难题。唯有把准脉络,坚持不懈地进行全方位、大力度的改革,方能破解目前的股市困局,还投资者一个健康的市场。(.新.华.网)

 

  网友:股市融资应考虑市场承受力 IPO圈钱之风有待监管
  近日股市急跌,15日上证指数跌破2200点。媒体纷纷报道,A股十年(2001年至2011年)发了不少股,圈了不少钱,但涨幅竟然为零。股市萎靡,投资者利益受损,很多网民认为,A股陷入圈钱的怪圈,呼吁股市融资考虑市场承受能力。
  股民很伤心
  署名骆小明的微博说,时空穿越,中国股市一朝回到十年前。中国股市一路坎坷饱受诟病,我们谁都Hold不住!展望2012年,中国股市是牛是熊或是震荡?中国股民再也伤不起。
  署名韩志国的微博说:四年大熊市,投资者亏损累累,但A股市场67%富豪却在这四年中造就。
  署名初六的网民说,跌跌不休的A股失败之处在于,其未能如实反应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在这个新兴市场里,各类机构参与者取代股民,分享了股市快速膨胀的收益。
  署名郎咸平的微博说,我们整个股市走到现在,是一个偏差越来越大的股市。一方面,投资者实际上不应该叫投资者,更多意义上应该是投机的成分更大;另一个方面,机构投资者与主承销商之间基本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形成强大的利益联盟,股民的利益没有办法得到保障。
  怎么看后市?
  署名黄祖斌的博客文章分析说,短期内似乎看不到比较大的政策利好:一是印花税已调到千分之一,而且是单向征收,无法成为调节股市的工具。二是新股目前不可能中止发行。三是不可能重新推出第二个四万亿投资计划。
  不过,也有网民认为物极必反,股市暴跌或许孕育新的机会。署名杨志刚的博客分析说,理性地分析,大盘跌破2200点以后还能有多少下跌空间?政府真的能让这个市场自由落体?
  署名罗小亨366的微博说:对于股市的未来,不用过于悲观,这次股市下跌,我判断是一次价值重塑的过程。
  另外,还有网民从市场本身的风险性进行了分析,署名还原石的博客文章说,中国股市还将继续存在,继续发展完善。中国资产证券化的道路会继续走下去。要明白股市不是国家福利场所,风险与收益永远存在,任何时候都有赚钱的也有赔钱的。
  IPO圈钱之风有待监管
  很多网民认为,IPO无限扩容是A股跌跌不休的罪魁祸首,呼吁证监部门加强监管。
  署名宏皓的微博说:A股指数十年间不涨,但A股规模却一直在猛涨。截至2001年12月31日,A股共有1073家公司上市;而若截至2011年12月31日,A股上市公司将会超过2300家。十年间,A股上市公司数量增长了114%。IPO的大扩容造成了A股二级市场严重失血。
  该微博还分析说:开设资本市场,就是让上市公司来融资的。融资本无可厚非,是优秀企业高成长的快车道,也是资本市场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但融资应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总目标,应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相匹配,融资也应考虑市场承受能力,以各方利益共赢为基础,而非一味追求规模的融资大跃进。
  署名朱大鸣的博客文章说,圈钱市让投资者们伤透了心。今年年末,证监会在加紧市场整治,恢复市场本色,效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经.济.参.考.报)

 

  上证报:A股十年零涨幅因果之辨
  对于A股市场来说,扩容讨论时常有,市场跌时特别多。近来又逢弱市,由上证综指十年涨幅为零所引发,对市场扩容致股指不涨的讨论尤其引人关注。
  这种观点认为,当前沪指点位与2001年高点基本持平,十年间涨幅为零,而我国经济增长名列世界前茅,股指表现理应作出同样表现,再将同期我国市场融资额与其他市场对比,得出A股之所以不涨,是因为资本市场体量规模显著扩大,过度扩容使市场资金不堪重负,投资者荷包受损。
  这个逻辑看似合理,实则不然。我们认为,厘清以下三个问题,可帮助发现上述观点推论过程的牵强:第一,宏观经济持续增长是否应与股指持续上涨等幅对应?第二,扩容规模的变动与股指的变动孰因孰果?第三,A股扩容速度、规模谁来决定?
  经济增长不应与股指上涨简单画等号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以十年前大牛市峰值2245点到2011年股指最低点2290点为统计区间,将上证综指与世界其他主要股指相比,沪综指累计上涨2%,涨幅最大;日经指数和法国CAC40指数跌幅最大,达61%;另外NASDAQ指数此间跌去55%,香港恒生指数也有12%的跌幅。
  同一口径下的统计数据表明,A股市场虽在十年中仅涨2%,但表现仍优于其他主要市场指数。但董登新也表示,该数据是从持十年涨幅为零论者错误的逻辑出发统计得来,虽体现了A股走势并不差的结果,却不能说明股指表现应与经济增速简单对应的道理。
  众所周知,股票市场是预期的市场,股票价格围绕其价值随投资者预期的变化而上下波动,指数则是这一预期变动的综合反映。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宏观经济走势决定了资本市场表现,同时资本市场又会对经济增长的变化作出提前反映。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变化二字。如果将经济增长与股指上涨简单对应,那么由我国经济持续保持8%以上高增速的因,便可得出股指保持持续上涨而无下跌的果,世界其他国家亦然,只有经济增长为负的国家才会出现股指下挫。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错误逻辑。
  从中长期趋势来看,股指变动反映经济增长的变化,当预期经济增长将趋缓时,股价做出下跌的反应,反之则上涨。举个简单的例子,2007年沪综指冲高至6124点,对应当年GDP增速攀升至11.4%的高位;此后股指震荡下挫,对应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略微放缓至9%,2009年进一步放缓至8.7%。从绝对值看,这三年的增长率莫不排在世界前列,但与自身相比,经济增长体现出的却是增速逐步放缓的变化,股指亦率先对其做出反应。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拐点,调结构、转方式任务艰巨,市场普遍预计2012年我国GDP增速将趋缓,这又恰与年内的股指变动形成了对应关系。
  由此可见,随意选择一个统计区间,再将股指涨跌与经济增幅作简单比较的逻辑是牵强的。
  扩容规模与股指变动孰为因果?
  统计显示,2001年12月31日,A股共有1073家公司上市;若截至2011年12月31日,A股上市公司将会超过2300家。十年间,A股上市公司数量增长了114%。
  一般来说,股价指数=(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基期)×基期指数 其中,总市值=Σ(股价×发行股数)。对沪指而言,基期指数为100,基期也是相对定量,因此就有观点将矛头指向市场规模的扩大,认为股指不涨是因为市场大幅扩容稀释了股价。
  不可否认,市场扩容会对股指表现带来影响,但从扩容的因简单推论得出下跌的果却显得牵强。
  在该逻辑下可以认为,市场大幅扩容=股指下跌,中止发行=股指上涨。但数据显然不支持该判断。
  2009年,A股IPO融资近2000亿元,上证综指全年涨幅近七成;2006年、2007年,A股IPO融资分别为1645亿元和4473亿元,2007年融资规模居全球首位,而当年A股全年涨幅亦居全球前列。而暂停IPO的2004年、2005年和2008年,A股均处在熊市当中。
  发行人具有获取更高IPO市盈率、募得更多资金的天然诉求,这意味着在上涨的市场中IPO融资好于在下跌的市场进行的IPO,上述数据恰好对此形成佐证。
  因此,大幅扩容造成股指下跌的因果关系实际上是颠倒了的因果关系,股指上涨-市盈率高、资金充沛-发行人发行意愿上升才更加符合实际。扩容规模与股指变动孰因孰果也便一目了然。
  谁来决定A股扩容速度和规模?
  有观点质疑,即使在如此市况中,A股融资仍然保持着相当的速度和规模,上市公司大量圈钱,掏了投资者的腰包,使市场资金不堪重负,自然造成股指不涨。
  针对这一质疑,我们不禁要问,是谁决定了A股扩容的速度和规模?
  发行体制改革以来,监管部门不再人为控制发行节奏,发行人亦可在获得批文后6个月的时间窗口内自主择机发行。新股扩容速度、规模开始由以发行审核为代表的行政节奏和新股发售为代表的市场节奏共同作用决定。一方面,IPO必须通过发审关;另一方面,还需经历市场检验。八菱科技(002592)即是行政过关而未通过市场关的典型案例。
  在香港市场,由于欧债危机一波三折,股票市场大幅震荡,近数月以来其发行市场非常平静,9月以来,多宗原计划于今年内登陆H股的大型内资机构迫于全球资本市场波动的压力推迟了发行计划,其中原计划融资规模超过10亿美元的发行就包括三一重工(600031)、徐工机械(000425)、海通证券(600837),前两者均未获得基石投资人认购。到目前,年内香港市场推迟发行的IPO项目多达18只。
  研究显示,三季度以来,全球投资者在大幅抛售的同时,对新股的参与热情也大大下降。投资者注意力集中在降低风险头寸和保持流动性上,研究新股、加大仓位的举动并不是他们的工作重点。
  这与A股市场形成了鲜明对照。据董登新统计,近两周A股新股发行网下询价对象对新股发行定价给出的市盈率一般达到40至60倍;股民网上申购新股的中签率一般不足1%;新股上市首日仍有高达30%至50%的涨幅,仅有个别破发。他以此得出结论认为,目前国内投资者并不拒绝新股发行,相反是欢迎新股发行的。
  所谓市场化方式,就是通过市场之手配置资源,在需与予之间架起桥梁,至于什么样的需求,怎样给予,则需要买卖双方各负其责共同决定。不同的企业,由于经营实际、对资金需求状况的不同,会做出不同的融资选择,弱市发行也是其选择之一。而A股市场投资者,则须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表明作为买家对新股发行的态度,这一态度当然也会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发行人的选择。(.上.证)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