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还有救么 国家队准备上场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A股还有救么 国家队准备上场

加入日期:2011-12-15 19:36:42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导 读:
  叶 檀:央行放松货币是经济衰退信号
  朱大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四大信号
  许小年:公益性国企不是个积极的信号
  何志成:2012 稳中求进 而不是稳中不变
  牛 刀:股市大跌不是给楼市陪葬而是送葬
  迈克尔·斯宾塞:世界经济在未来25年会翻两倍
  李大霄:五点措施或可稳定市场
  A股十年零涨幅 中国股市还有救么
  沪指跌破2245点 股民哀叹股票涨一倍也难解套
  贺 军:启动股市国家队要准备上场

  叶 檀:央行放松货币是经济衰退信号
  全球主要央行放松货币,是经济二度衰退的明确信号。欧美央行降低美元掉期低率是为了向欧洲市场注入低息美元,解欧债危机的燃眉之急,以免火烧连营;中国与巴西这两个金砖国家放松货币,是因为实体经济下行。市场对央行放松货币做出了明智的反应,投资者不相信宽松的货币政策。
  央行放松货币是经济衰退信号
  全球主要央行放松货币,是经济二度衰退的明确信号。
  11月30日,为化解债务危机,美联储携手欧央行、英央行、日央行、瑞央行、加央行欧美五大央行向市场释放流动性,宣布自12月5日开始降低美元掉期利率50个基点,六大央行联合声明显示,各国央行一致同意在12月5日将现有的美元互换定价下调50个基点,六大央行所在国同意建立临时双边互换安排来提供流动性。同日,中国央行3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巴西宣布下调基准利率50个点。
  欧美央行降低美元掉期低率是为了向欧洲市场注入低息美元,解欧债危机的燃眉之急,以免火烧连营;中国与巴西这两个金砖国家放松货币,是因为实体经济下行。
  12月1日,联合国发布《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向正在二次衰退的悬崖边上蹒跚前行的全球经济发出警示:发达经济体经济陷入泥潭,新兴经济体也无法独善其身。联合国预计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从今年的2.8%下滑至2.6%,远低于半年前3.6%的预测值,如果欧洲危机得不到控制,全球经济将继续下行。报告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从去年的10.3%降至9.3%,而明年将进一步下滑至9%以下。而明年印度经济增速则将降至7.7%至7.9%之间。明年增速下滑将主要是受发达国家拖累。
  全球央行在狭窄的政策空间内左顾右盼,左右为难。如果继续紧缩货币与财政,实体经济下滑将带来更带来更多的失业者,造成社会动荡;如果放松货币,很有可能陷入滞胀,延长经济疲软周期。
  全球央行采取的是折衷的机会主义政策,将利率保持在低位,同时根据市场的反映,走一步看一步,市场衰退一步,就放松一次货币--没有明确的方针,没有统一的理念,谁也不愿意真正支付此前滥发货币的成本。美联储降低美元掉期利率,美国不必支出真金白银,就扩大了全球美元的流动性,美元进一步渗透,赢得主动权。而中国央行采取的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应对的是外汇占款下降,同样没有用铁腕手段改革货币体制。
  回想一下上世纪70年代直到1981年,那噩梦般的滞胀周期。美国经历了高通胀与经济衰退并存的滞胀时代。其中通胀长期在5%以上的高位徘徊,并一度攀升至10%以上,而经济增长则在74、75、80、82等年份陷入衰退。当时黄金、原油价格大涨,失业率上升,政府一度试图用限制物价等手段控制通胀,迟迟不愿意收缩货币,但最终,只有在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克尔的铁腕加息政策下,美国才控制住肆虐的通胀。1981年,联邦基金利率已高达20%,商业银行的优惠利率超过21%。到1983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降到3.2%,此后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即使在1982年经济出现衰退期间,即便面临巨大的压力,保罗沃尔克也没有动摇。这需要坚强的意志。
  市场对央行放松货币做出了明智的反应,投资者不相信宽松的货币政策。
  11月30号,道琼斯指数大涨,而后在高位徘徊,但上涨乏力,标普500的走势如出一辙;上证综指的情况更加糟糕,在反弹一天后下跌三天。与此相对应的是,原油价格上涨,纽约原油期货上触每桶101.5美元,黄金价格一路上升。黄金价格上升表明,如果央行继续放松货币,投资者将不再相信纸币;原油价格上升表明,尽管实体经济下挫,但货币增加将推动基础大宗商品价格上升,而股指则是昙花一现,因为实体经济没有好转,公司赢利没有普遍好转。这当然会让货币政策制订者联想到上世纪70年代可怕的原油与黄金价格大涨。
  主张货币宽松者会认为,这是因为全球主要央行过于吝啬,货币放松程度不够。设想一下,央行像2008年下半年一样,大规模放松货币会造成什么情况?资产泡沫泛滥,房价报复性反弹,消费者在财富增加的错觉下增加消费,导致债务危机更加深重。到时候,全球经济就不是复苏疲软的问题,而是另一次资本与货币市场崩溃的问题。
  此次全球主要央行联手救市,除了巴西央行真正下调了利率,其他央行都没有祭出降息和量化宽松这两大真正的利器。政策制订者还保持着最后的理智,没有被货币鸦片冲昏头脑。如果经济继续下行,如果美联储局再次调低贴现利率,或者推出第三期量化宽松(QE3),欧洲央行降息,中国央行降息,那么在极其短暂的欢愉之后,我们必须要做好经济长期滞胀的心理准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政策微调。大致可以确定,经济增速将低于今年,货币政策不会比今年更紧,为了化解债务,通胀将维持在较高的位置。总之,明年依然是艰难的一年。

 

  朱大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四大信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日前召开,政治局要求明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做出预调、微调;坚持房价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保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以上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大家重点关注的内容,但这些内容传递了什么新信号,值得我们分析。
  第一,对于整个经济影响最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坚持了去年的总基调,而根据形势变化做出预调、微调,则说明,明年经济形势十分复杂,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左右皆可的不确定性局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在形式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同时,会议强调要更加有预见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准确把握好调控的力度、节奏、重点,并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作出预调、微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一点值得我们关注,因为明年国际经济形势如何走,对我们的经济有何影响,有多大的影响,是作为预调和微调的重要依据,根据当前的情形来看世界经济将步入萧条期和阵痛期,欧美松动流动性的动作可能还会加大,中国的经济可能也要与失业和实业倒闭作斗争。
  积极财政政策可能更多的指向减税减费,保持在建工程不能成为烂尾项目,稳健的货币政策可能重点在防范金融风险,防止价格大起大落的风险。
  第二,对于另一个重要的话题,房地产政策对市场依然有点偏空,会议指出,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房地产调控可能依然会贯穿一年,但如果房价回归到合理价位后,房地产调控也可能有所变化,但是,期待房地产政策放松的幻想,可以算是破灭了。另外,房地产本身作为重要影响62个行业的产业,其萧条对于经济的影响及市场的变化,也会对调控政策有很大影响。至于有多大的影响可以改变调控政策,需要等待明年具体经济形势和房价调整的力度和范围。
  第三,虽然人们预期流动性会松动,但是,保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也是这次经济工作会议的主基调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保持物价的总体稳定,不仅仅包括防止物价暴涨伤民,还包括防止物价暴跌对经济的负面影响,2012年与实体经济通缩的斗争,可能才刚刚开始。比如,不能让市民和农民在物价的两端交替受伤,很重要。搞好重要商品产运销衔接,切实降低流通成本,这也是回应了去年著名的白菜烂在地里没人愿意拉的现状,减掉过度的流通费用,也是降低物价的重要措施。
  除了以上三大重点外,我们还需要重视以下几项政策基调,我们简称为另一项重要的信号。
  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总结起来就是,继续调结构,支持服务业的发展,改善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这个总结可谓直接指向现实的难点和矛盾,这些都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要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努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这项政策指向的是如果明年外需不振,投资又可能滑坡的情况下,要扩大我们的内需,刺激我们消费,但是,刺激内需要有能力才行,那就是增加老百姓的生活水准。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可能会是明年的重点,失业问题是近些年来全球的难题。如果明年经济下滑,可能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关注就业。
  最后要说的是,这次会议还就当前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可见,管理层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广泛听取了民间人士的见解和分析。

 

  许小年:公益性国企不是个积极的信号
  根本就没有公益性企业这个概念。许小年向《财经网》记者表示。他认为这对国企改革来说这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此前,国资委主任邵宁在2011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表示,未来,国有企业将向两个方向集中,即具有公益性质的国有企业和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
  公益性国企包括石油石化、电网、通信服务等领域的企业;具有公益性质的国企具备的共同特征包括:其产品或服务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保障条件;在经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垄断因素,有些是寡头竞争、有些是独家经营;产品或服务的价格由政府控制,企业并没有定价权;企业的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经常会承受政策性亏损等等。
  而竞争性国企将在体制上政企分离更为彻底,机制上更加市场化。(中.广.网)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