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首亮底牌:政策松绑梦破字号
广为关注的商品房价格,近一个月来开始松动。已有的调控政策措施还会持续吗?回答应当是肯定的。
据新华网报道,当地时间6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表示,房价这一个月来已经开始松动,但调控绝不可有丝毫动摇,要使房价回归合理的价格。业内人士认为,总理此番表态,为正处于激烈博弈状态的楼市释放了明确信号,总理并首次明确提出「下调房价」,表明中央政府对目前房地产调控明朗的态度,就是不仅绝不放松调控,而且明确要求房价下调,这意味开发商寄望「政策松绑救市」破灭。
随着开发商降价潮的蔓延,楼市已从「假摔」转为「真摔」,预计年底各地可能有更多房源出现实质性降价。
高层多次强调调控决心
温家宝特别强调:「对于房地产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决不可有丝毫动摇,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价格。」
报道引述温家宝讲话强调,今年国家的财政收入约10万亿元,取之于民,更要用之于民。
温家宝说:「房地产调控,我们已经说起来进行两年了,一些重大的措施都已经出台了,特别是我们今年要确保一千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房屋建设,这势必会缓解房价的压力,缓解居民的需求,房价总的形势还处于僵持阶段,但是这一个月来也开始松动。」
9月份以来,高层多次表明对于继续推进房地产调控的坚定态度。9月,温家宝总理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房地产市场调控正处在关键时期,调控决心不能动摇、政策方向不能改变、力度不能放松」。随后,温总理在10月份的两次谈话中,都明确要求各地政府切实负起责任,继续严格执行政策,进一步巩固房地产调控成果。10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申,要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调控,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调整。
省长进京游说宽调控
而在全国房价下降的呼声中,与楼市紧密相关的土地市场愈发趋冷。不少一线城市土地拍卖出现大量地块被延期、底价成交甚至流拍现象,接近一半的地块集体延期,这在土地市场上非常罕见。
这种现象令地方政府开始着急。据华夏时报日前报道,近日多名省长相继进京到住建部、国土部沟通楼市调控,给中央施压,冀允许地方放松或调整政策。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国土部部长徐绍史分别与河北、黑龙江、江西、湖北、四川、陕西等省长见面。
不过,高层近来频频表明继续推进房地产调控的决心,无疑是给目前处于降价风波中的楼市明确了方向。
仍有多项严厉政策储备
随着房地产调控的不断推进,房价上涨预期开始得到扭转,楼市成交量也随之出现大幅萎缩。中国指数研究院昨天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11月首周全国楼市成交继续走低,八成城市成交量出现同比下降。而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有关部门认为目前楼市调控仍处关键期,为防止房价出现反弹,已有多项严厉的政策储备,包括加快推进房产税,以及对投资性购房实施严格控制等。(.香.港.商.报)
政府亮调控底牌利于房价理性回归
据媒体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6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表示,中国下调房价是国家坚定的政策,调节后的房价将使民众能够接受,也使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他说:我特别要强调,对于房地产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决不可有丝毫动摇,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价格。这是自2009年本轮房地产调控以来,温总理首次旗帜鲜明地提出将下调房价作为政策目标。而此前,我国决策层对于房地产调控的目标表述通常为抑制房价、稳定房价、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等,其中尤以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用得最多。
实际上,在温家宝总理此次表态之前,已有政府高层官员针对房价发言铺垫。10月19日,时任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CEO组织峰会上表示,即使房价下跌40%,拨备覆盖率仍高于国际通行的110%标准,我国银行业房地产风险总体可控。将温家宝、刘明康对于房地产的表态联系起来解读,耐人寻味。不妨这样判断,对于久拖不决的房地产调控,我国政府正在亮出底牌,这个底牌就是:房地产价格必须下调,而下调的可接受极限幅度为40%。
房地产是中国的支柱产业,它通过信贷杠杆和土地财政绑架银行与政府,进而绑架中国经济,因此,房价只会涨不会跌这种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论,是开发商、炒楼人以及在房价高位仍敢入市的刚需族所组成的多头部队的共识。这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共识,一方面形成顽固的房价看涨预期,一方面转化为向开发商资金库输血的物质力量,两者合二为一,以剑气合璧的傲然,与国家的楼市调控措施展开一次又一次对决。其结果是,从2003年到2009年的数轮房地产调控中,多头部队均以胜利而告终,房地产调控则落下了空调的辱名。
公众不会忘记的是,在过往的数轮房地产调控中,面对房价应挤掉泡沫,理性回归的呼声,开发商不以为然甚至不屑一顾。他们多次在公众论坛上高调宣扬:政府从来没有说要让房价下跌,政府的措辞是要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这就意味着房价还会涨,无非是涨得慢一点而已。而日后的事实一再证明:这些开发商的确戳中了政府的软肋。老百姓在无奈服膺他们的同时,对政府的信任也开始慢慢流失。
殷鉴不远。要想房地产调控真正落到实处,惠及民生,康复政府已然受伤的公信力,就必须以行动颠覆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论。令人欣慰的是,政府已经开始采取相应举措。温家宝和刘明康的最新表态至少传递了两种信息:其一,对于房地产这个所谓的中国经济支柱,政府已做好削低其身段的准备。尤其是温家宝明确提出下调房价目标,这对于意欲继续做高房价的多头部队以及投机的骑墙派,将产生震慑和警示作用。其二,银行业已经对房价的大幅下挫有所绸缪,甚至不惜为此经受阵痛。而银行业目前收紧房地产信贷、清理房地产信托理财产品的一系列举措,也实实在在地彰显了这种决心。再联系到近期广义货币(M2)供应增速有所下降、房产税全面开征的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推进、部分省市先行试点发行地方债以拓展地方财政资金来源,我们有理由相信,房地产和中国经济既往的那种不正常的绑架关系,正在向健康的共生关系转变。
土地产权的非私有化、土地供应的垄断化以及公民居住权的不可剥夺性,决定了我国的房地产不可能完全市场化。这也是政府在房价畸高、煎熬民生的时候理应出手调控的根据所在。2003年~2009年的数次房地产调控中,政府由于顾虑太多,或因关照利益集团,或因过度迷恋房地产对GDP的拉动作用,致使房地产调控屡战屡败。这一局面,不仅贻误了民生的改善,还拖累了中国经济的转型。温州模式衰败所折射的席卷全国的金融投机狂潮,是房地产过度繁荣以致泡沫化带来的深刻教训。哪怕基于亡羊补牢的考量,在房地产调控问题上,政府也应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始于2009年的本轮房地产调控迄今虽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只能算得上是局部的小胜,从整体上看,房地产市场仍处于各方博弈调控政策的僵局之中,这种僵局必须尽快打破。因为,亿万民生的焦虑、经济转型的紧迫以及调控成本的耗费,都经不起太长的等待。
当此之际,政府亮出房地产调控的底牌,既切断了自身首鼠两端的退路,也给房地产市场以明确的预期。它提醒:开发商应摒弃暴利心态,炒楼者应适可而止,刚需者应理性购房,蜗居者有望改善住所。尽管从短期看,政府亮出底牌所导致的结果,会对房地产及其上下游相关行业形成冲击,但从中长期看,它将有利于房地产及其上下游相关行业涅槃重生,因为向民生臣服,恰恰是所有经济产业的无上光荣及其长盛不衰的秘笈所在。让我们一起期待并见证中国房地产调控成功,从而实现多方共赢的美好时刻!(.证.券.时.报)
防房价反弹 仍有多项严厉政策储备
随着房地产调控的不断推进,房价上涨预期开始得到扭转,楼市成交量也随之出现大幅萎缩。中国指数研究院昨天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11月首周(10月31日-11月6日)全国楼市成交继续走低,八成城市成交量出现同比下降。而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有关部门认为目前楼市调控仍处关键期,为防止房价出现反弹,已有多项严厉的政策储备,包括加快推进房产税,以及对投资性购房实施严格控制等。
楼市成交持续低迷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统计,11月首周全国楼市成交持续低迷,被监测的35个城市中,28个城市楼市成交量同比下降,6个城市成交量降幅在50%以上。
其中,长沙同比降幅最大,达71.96%;其次是温州,同比降幅达69.1%。重点城市成交量均同比下降,其中成都降幅最大,达59.72%;其次为杭州,同比下降幅度亦超过50%。
11月首周北京新房26个项目零成交,占比达三分之一。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说,虽然跌幅可能没成都、杭州大,但仍是持续低迷。
据统计,上周北京商品房住宅签约套数为1158套,二手房住宅签约套数为1779套,环比分别为下跌22%、26.5%。楼市总签约数据为2937套合计环比下跌24.8%。
记者了解到,上周北京成交量前十的项目中,有4个项目属于明显降价项目:京贸国际城、首开常青藤家园、润枫领尚苑、天时名苑,特别是通州的三个项目,均价相比最高点下调均超过33%-40%,但是换来的成交量并不显眼。如京贸国际城大幅降价入市半月后签约仅占16%。
另一方面,北京房地产市场库存量再次突破最近2年多来的纪录,期房住宅库存达到81412套,创下2009年6月以来的最高值,库存总量也达到11.92万套,为最近2年多来的最高值,继续呈现供应大于需求的现象。
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院长陈亮分析表示,北京新房市场虽然降价楼盘频现,但是推出降价房源的楼盘仍是少数,且房价回落幅度有限,由此造成成交量持续下滑。他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北京整体房价如不能出现明显回落,新房市场的成交量将很难走出低迷状态。
限购之后,楼市面临沉重压力,一方面是持续攀升的库存,另一方面是日益浓厚的市场观望所造成的低成交。预计到11月底,消化库存积压需要的时间将达到24个月,到年底则可能达到30个月。张月说,在楼市入冬之后,大幅降价已经成为推动成交上升的唯一途径。
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有关部门认为目前楼市调控仍处关键期,为防止房价出现反弹,仍有多项严厉的政策储备,包括加快推进房产税,以及对投资性购房实施严格控制等。
多城市房价现实质性下降
为了打破市场僵局,大型开发商在一线城市率先降价。10月,龙湖旗下的上海项目龙湖好望山、龙湖郦城率先推出大幅降价优惠活动,龙湖郦城的精装公寓房源由17000元/平方米下调至14000元/平方米,逼近开发商的成本价格,引发热销。作为房地产行业龙头企业,万科在上海项目的清林径、城花新园等多个楼盘也有较大幅度的变相降价活动。随后,二线开发商开始跟进,新城、旭辉等开发商旗下项目均在11月初给出20%以上的价格降幅。可以看出,市场已从假摔向真摔转变,楼市拐点已经形成。
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的大幅降价促销目前已影响到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部分城市新房降价幅度加大。据上周中原地产对各地的调研结果显示,在杭州、泉州、温州等城市,降价促销楼盘日益增多,降价幅度增大。如杭州的金沙湖和滨江板块均有楼盘降价,降价幅度为两至三成;在泉州和温州也有个别楼盘降价幅度近两成。而在武汉、福州、厦门、长沙、宁波等城市,楼盘仅出现小幅打折,购房者观望情绪依然浓重,楼市成交出现萎缩。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各地的推盘压力仍然较大,可能会出现全国性的楼市降价潮。(.上.证 .于.祥.明 .朱.楠)
温总理表态 房地产将是稳定的慢熊形态
11月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参加上合组织峰会时表示,中国下调房价是国家坚定的政策,决不可有丝毫动摇。
温总理的言论,至少澄清了一点:即政府是要房价下跌。过去房地产商总是说政府的目标是遏制涨幅,不涨即是跌。其次,政府强调了供应面的威慑:限购政策将投机性需求剥离掉、而保障性住房则在供给方面来填补房产商的开发速度下降的博弈,甚至它还造成了发展商的担忧,不得不加快囤积土地的开发速度,以期早点出售。
总体上看,一些城市郊区的房价有一定幅度下跌,也出现了买了高价房的业主看同源房下跌而发生的维权闹剧,但还远远没到2008年又重来的程度。一般从历史经验上看,像房地产这样的资产形态经历了V形反转,升到另一个峰值后的再下降,都将是一个漫长的下跌过程,但是不会出现一年整体跌去30%的剧烈,会有小反复,但整体上是一望无尽的势头,所谓的慢熊行情。
为什么会有这种形态呢?一个是政策,一个是预期心理。所谓政策,就是人们觉得政策会有反复,比如最近决策层说微调和保增长,人们就会预期政策有反复。要知道,2007年次贷危机被认为是1933年大萧条重演,但政府都可以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改变了经济周期的片段,政府决定论已经成为一种心理预期。现在的房价僵持或微跌局面,大多数人都觉得是政府压制的,一旦政府松手,房价将报复性反弹。现在,由于经济周期本身以及外部(尤其是欧洲主权债务)产生的经济放缓,使得政府会做一些微调,而在过去的预期心理笼罩下,政府的任何微弱放松信号,都很有效果,它会刺激购买力。我们经常看到,最近一旦房地产打折,立即就很快销售一空,因为很多人觉得这是另外一个V形反转的底部。
跟2007年-2008年不同,那时候没有通胀,是突然性的通缩。现在则是高通胀,缓解它则必须将泛滥的货币慢慢收回去,而在这个过程中房地产的投资财务学破产了。房地产的利息流是房租,而钱的租金是利率,5年期存款现在已经变成5.5%,而一线城市的租金回报大约从3.3%开始慢慢跌到3.2%,这是非常罕见的需求减弱现象。过去如果投资一套房子付5成首付,相当于用总价一半的钱获得房屋总价的3.2%租金,那么其实租金回报是6.4%。房地产回报率=房租率 按揭杠杆率。现在二套房严格按6成来算,杠杆率为1.67,虽然按揭每月都付,但投机者随时准备将房子卖掉,所以忽略其短期的按揭行为,于是二套房的收益率为3.3% 1.67=5.344%,它已经无法战胜5.5%。如果是自住,还是假设首套房首付3成(尽管很多银行都变更为4成),但银行的房贷利率逐渐上10%,自住是要考虑长期的按揭缴付的,即3.33(首付杠杆) 3.3% 7.05% 1.1 0.7(7成按揭)=5.2%,依然低于5.5%的存款利率水平。无论是自住还是投资,现在房地产没有任何意义。
这个财务模型也可以动态化。因为很多人说,如果将存款利率调低或者提高杠杆率,那么房地产将会重新升值。即使算上CPI逐渐回落,年水平也有5.5%。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贸然削减利率。一旦真得发生大幅度削减利率,那意味着经济需求的萎缩将跟2008年有得一拼。这至少意味着两件事:一部分人的收入萎缩将无法匹配高房价时期的高按揭(高按揭是不会下调的,因为它是固定的),这些人将加入出售房屋的行列,美国现在就是这种情况;经济需求将迫使房租回报率急剧下降,从而依然形成动态化的不合算。(.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