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官方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这个特大型城市的GDP增速仍然在国内排名靠后。
“至于上海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问题,我觉得今年上海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更需要我们在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上狠下功夫。”上海市市长韩正近期在市长咨询会期间说。
据本报了解,一向以强政府示人的上海正在试图打造符合国际惯例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以市场创新的方式推动当地转型发展。
一位上海政府方面的智囊11月6日下午对本报记者表示,从投资拉动发展到如今的以创新驱动发展,这个过程漫长,“但不可避免”。
这位智囊认为起初上海方面对于GDP下降还是颇为担心和着急,“但现在慢慢淡定了,因为GDP质量的确有了提高”。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胡怡建近日亦告诉本报记者,尽管上海面临着土地财政等压力,但确确实实在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
显然,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上海正在力促转型。
以外界认为可能要很长时间才能对上海产生直接大规模经济效应的金融业为例,官方数据显示,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额2010年位居全球第三,股票市值全球第六。
而按照上海方面的规划,到2015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额力争达到1000万亿人民币,这个规模颇为惊人。
不仅仅是金融业,被认为近期“一哄而上”的创意产业,近期在上海亦快速发展,本报获得的官方数据显示,仅2010年上半年,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营业收入增长近16%。
“第三产业引领发展的态势更为明显,特别是高端服务业,比如金融航运、国际贸易,这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成为上海主要发展的动力。”韩正在市长咨询会期间如是说。
上海当地一位观察人士指出,上海和浦东的主要文件里之前都出现过一个名为“三个导向”的术语,具体是指“需求导向、项目导向、问题导向”。
据本报了解,该观点起初是浦东新区的主要领导提出的,后来,上海市层面主要领导认同了这个观点,拿到上海市层面来讲。
这“三个导向”被当做解决转型过程中突破难关的有效方式之一,只不过,导向的背后则是尊重“市场”规律使然。
“市场”被上海方面提到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这就是近期广为流传的“市场五点论”。具体包括要加快做大做强市场、继续推进市场创新发展、不断改善市场环境、健全市场基础制度、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建设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外界普遍注意到,市场“五点论”中,强调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政府在市场体系建设中,重点是要完善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优化市场法治环境、完善市场信用体系、发展中介服务机构”。
这就将政府的作用定位于平台建设者,这与此前外界认为上海是一个强政府模式有了不少区别。
以上海综合保税区为例,目前,上海方面正在搭建平台,努力推进“自由贸易园区”建设,而建立起来的“自由贸易区”将更符合国际市场惯例。
不过,韩正也表示,推进上海市场体系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但一位创意产业界人士则认为,上海是国内市场化较好的城市,商业和市场运作都相对较为规范,未来和国际接轨,“则发展潜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