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保荐黑洞:保荐项目七成破发 六成业绩变脸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民生证券保荐黑洞:保荐项目七成破发 六成业绩变脸

加入日期:2011-11-7 9:49:00

  在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顾瑜被立案侦查的消息尚未水落石出前,八菱科技实际上已经创造了A股不光彩的历史今年6月8日,因询价机构不足,八菱科技被迫中止发行,成为A股首家中止发行的公司。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同一家公司,同一家保荐机构,彼时高达40元左右的报价,在第二次发行时的发行价仅17.11元,足足“腰斩”。

  事实上,八菱科技的两次发行,折射的是民生证券“开高价”的保荐习惯IPO重启来,民生证券所保荐的16家上市公司(不含八菱科技)发行市盈率均值高达59倍,最高的星河生物达138倍。带来的结果,则是多达11股上市后曾遭破发、至今8股仍处破发状态。更令人吃惊的是,有9家是公司在上市后出现业绩增速下滑的情况,其中海伦哲今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更同比降33%。

  40.20元—17.11元

  八菱科技“五折甩卖”最低报价仅9元!

  同样是八菱科技,同样作为主承销商,但民生证券在两次发行中给出的报价却大为不同。

  6月8日,由于询价机构只有19家、不到法定的20家,民生证券承销的新股八菱科技被迫中止发行,成为A股市场上首家因询价机构不足法定家数而被迫中止发行的公司。

  消息传出后,市场一片哗然。

  为什么只有19家?

  根据民生证券在题为《厚积薄发,股本开源》的八菱科技价值分析报告中,给出的估价是33.50元-40.20元,对应2010年市盈率25.97倍-31.16倍,价格中枢为36.92元。

  有媒体报道称,首次发行的询价中,1家上海中型保险公司报价只有12元,不到民生证券估价的三分之一,对应市盈率只有9.3倍,卖方和买方的差价达24元之多。而券商估值报告中,海通证券分析师赵晨曦仅给八菱科技16倍-20倍的市盈率,对应估值16.41-20.52元。

  业内人士称,八菱科技的中止上市,关键在于要价过高、引发市场买卖利益双方“谈判”崩盘。更有询价机构人士直言:“民生证券快要耗尽自己的机构资源了”、“几百家询价机构,凑多一个询价机构并不难,只能说,民生证券太不给力了。也许是发行人和主承销商不愿妥协,坚持要高价,询价机构也不愿意冒险,只好用脚投票”。

  首次发行“铩羽”下,八菱科技4个月后再度发行,惊人的变化就此发生民生证券的估价巨幅“跳水”。

  10月18日,民生证券再次抛出八菱科技价值分析报告。这一次,民生证券给出的估价是21.26元-25.15元,价格中枢为23.09元。仅此次调价,已较此前的估价下降了37.5%!最终,该股发行价定格在17.11元,距首次发行时民生证券40.20元的估价下降了57%!对应18.4倍的发行市盈率,也创8月中旬以来中小盘新低。

  同一家上市公司,同一家保荐机构,同样以去年度的业绩为估值基数,为何出现此等“腰斩式”发行价下调?

  有券商高管称,“这只能说明八菱科技之前的要价太离谱,狮子大开口。”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如此,八菱科技依然“不受欢迎”。

  根据此次网下配售情况显示,参与询价的机构多达61家。但是,多达61家询价机构中,仅5家机构的给出了发行价或以上的报价,占比仅8%。而最低的报价竟然低至个位,仅仅9元。更需指出的是,报出9元的机构并不是一家,而是三家,分别为华融证券自营、国联安信心增益基金以及斯坦福大学—QFII投资账户。

  网上发行的状况也并不积极,网上定价发行的中签率为0.3139%,在近期发行的新股中处于较低水平,表明八菱科技“五折甩卖”的价格获得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认可。

  保荐项目七成破发

  六成业绩增速下滑你赚钱股民深套!

  事实上,民生证券所保荐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高价发行的情况。

  据统计,2009年IPO重启来,民生证券共保荐过16家上市公司(不含八菱科技),其平均发行市盈率高达59倍,远高于同类上市公司49倍左右的发行市盈率。

  其中,其保荐的星河生物发行市盈率高达138.46倍,创IPO重启来第二高水平,彼时被市场称之为“市梦率”。

  在推出的项目以如此高价地上市后,民生证券自然也赚得“盘满钵满”16家上市公司贡献了7.97亿元的发行费用,平均每只个股上市即有4981万元“入袋”。

  然而,高价发行并未为市场带来更多的“绩优股”,相反,民生证券所保荐的上市公司频频曝出“业绩地雷”。

  以今年的三季报为例,其保荐的海伦哲今年前三季度仅实现净利润768万元,已同比去年下降33%,目前的动态市盈率已高达138倍。顺带提一句,与八菱科技类似,该公司也属近年来呈下滑态势的汽车行业。

  此外,明家科技、北京利尔信邦制药得利斯等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幅均已降至个位数,与其上市前普遍达40%左右的业绩同比增幅形成巨大反差;此外,得利斯科冕木业隆基机械信邦制药等去年上市的公司,去年度的净利润同比增幅全部为负,占当年民生证券保荐数量的半数。

  在此之下,民生证券所保荐的品种成为两市新股破发的集中营16只个股中,达11股自上市后曾遭破发,占比达七成之多。即便截至昨日,16只个股中仍有6股处破发状态,其中益盛药业(-17.54%)、隆基机械(-15.83%)、海伦哲(-15.57%)、通达股份(-13.82%)4股的破发幅度均超过10%;得利斯(0.68%)、索菲亚(1.69%)两股仍徘徊于破发的边缘。

  如此情况,也许能解释上文中“民生证券快要耗尽自己的机构资源了”的观点。

  值得注意的是,民生证券所保荐的公司上市后存在一个颇为普遍的走势:首日涨幅均较可观,平均涨幅达40%,仅两股曾遭首日破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业绩的检验,相关个股的股价即转入漫长调整直至破发,例如当前仍较发行价跌近16%的隆基机械,上市首日的涨幅达46.56%,此后再无高点并在一段时间内急速下挫,股价重心不断下移,最低时仅13.25元(发行价18元)。这种走势不仅令一级市场申购的机构难言盈利,更令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深套”其中。

  北大教授吕随启(微博)八问八菱科技?

  1问

  价值中枢第一次36.90(33.50-40.20),结果询价失败被迫中止;第二次下调到23.09(21.26-25.15);广发债券型投资基金出价最高22元,部分机构出价9元;最终发行价定为17.11元,市盈率为18.4倍。从人为天价推荐,到被迫下调,再到无奈以17.11元成交,主承销商机关算尽。

  2问

  主承销商的估值报告令人质疑,估值结果调整为何如此之大?(1)是半年来企业的基本面发生了巨变,还是企业的产品过了生命周期?如此,你们不应该把一个走下坡路的公司股票推荐给投资者;一旦推错了,你们内心一点也不愧疚?那么你们到底是有资格的承销商还是只是投资者的歪嘴参谋?

  3问

  发行价的形成如同小学算数般儿戏,彰显了主承销商的不负责任以及利益最大化的嘴脸;彰显了发行制度中存在的“伪市场化”行为的恶化程度;彰显了发审环节的无能为力或者不作为;彰显了投资者只能被迫接受任人宰割的无奈;如此发行制度再不改革伤害的是中国证券市场稳定的长期根基。

  4问

  发行价形成的机制揭示了新股发行“三高”形成的制度缺陷:由于信息非对称分布的程度过于严重,企业、承销商、出价机构、中介机构、发审机构、投资者的博弈行为严重变形,相关利益主体利益最大化行为最终必然伤害市场,使造假、合谋、寻租、非道德行为等非正常因素常态化。

  5问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发行价调整到17.11元,八菱科技仍然超募上亿元;重点强调的是,即使市盈率下调到20倍以下,八菱科技仍然估值偏高;值得建议的是,如果你是一个普通投资者,许多机构只有9元的出价才是你值得参照的价格;你有权利用拒绝接盘或者用脚投票来表达你赋予的合理估值。

  6问

  在八菱科技发行的过程中,董事长和实际控制人,因涉嫌犯罪已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已经构成影响公司公开发行条件的重大事项,却在公开披露中对此风险只字未提、虚假陈述、欺骗投资者、刻意隐瞒。谁来对此负责,主承销商、会计师、律师升值包括个别发审委委员是否应该承担连带责任?

  7问

  八菱科技事件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有多么不可靠?新股发行的三高是怎样形成的?股市为什么是一个融资市场而不是投资市场?估值报告的水分或可信度有多大?发审委的信誉有多高?造假、合谋、操纵市场、寻租、非职业化的程度有多么严重?

  8问

  已经上市的公司,如果发生此类大事,股票通常都要停牌信息披露,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不受侵犯;对于一个尚未进入二级市场的股票,难道就没有任何亡羊补牢的措施?至少交易所可以推迟它进入二级市场挂牌的时间,八菱科技什么时候挂牌与其他股票什么时候复牌视同处理?这样过分吗? (来源:21世纪网)

(责任编辑:崔子常)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