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什么?是“科学”还是“艺术”?依个人之见,是“艺术”。但有一句老话说得好——艺术创作需要科学的态度。公司管理靠什么?靠“权威”还是靠“文化”?依个人之见,靠“秩序”。秩序者,制度流程也。
钱华,从事证券市场投资17年,曾任职国泰基金投资总监、国联安基金副总经理、安信证券拟任副总裁、万家基金副总经理,见证了中国基金业13年发展历程。2010年12 月,钱华正式履新浦银安盛基金总经理一职。
到这样一家外界普遍认为经营困难的公司任职,有挑战也有快乐。他说,现在做的事,就是正确地认识现实,制定合理的经营目标和策略,建立符合行业标准的制度和流程。虽然让一些老员工抛弃习惯,接受科学的管理理念是比较大的挑战,但看到公司在近一年,业绩有所提升,并逐步地回到专业的轨道上,是最愉快的事。
管之于道 不责于人
刚刚来到这个公司时,钱华听到最多的是很多人认为如果旗下基金业绩表现不理想,便要怪罪于管理它的基金经理,而他不这么认为。他说,稳定可持续的投资业绩来自于正确的投资方法:专业的投资决策制度和流程。基金经理应该是在一个大的投资策略的框架上进行投资,而制订这个投资策略,是公司的责任。初到伊始,钱华就意识到,公司的投资方法出现了比较大的偏差,于是开始搭建专业的投资决策制度和流程。现在,研究部负责制订投资策略,维护股票池。基金经理只能在公司制订的投资策略之下进行组合管理,同时,基金经理只能在核心股票库内选择需要重点投资的股票。这种制度安排可以督促基金经理和分析师之间的沟通,如果基金经理坚定看好市场或某个行业板块,就要说服投决会,如果投决会被说服了,那就是公司的决策。而在这个沟通的过程中,基金经理和分析师都必须对市场或某个重点投资的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全面把握信息变化。
“不过,投资与研究的协调和有效结合是很有难度的,基金经理和分析师的本能做法是‘自我保护’。很少有基金经理将好业绩归功于分析师,反过来,坏业绩的原因可能指向分析师。因而,研究是发掘价值,而转化为生产力就需要制度保障。” 钱华认为,这一年来公司投资业绩的稳步回升便是来自于这个专业的投资方法:投资决策制度和流程。因此他对未来的业绩也非常有信心,他说:“由于业绩的回升并非来自于追逐市场热点和重仓牛股,而是依靠专业的投资方法。只要公司按照专业水准制订投资决策制度和流程,那么在这种投资方法下,好业绩是可以复制的,至少不会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让钱华感觉到愉快的,便是带领着团队逐步回到“专业的轨道”。他认为,对于一个年轻的团队来讲,除了薪酬之外,他们最看重的是业务能力的提升。“按照行业标准制定工作目标;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同时采用市场化的考核体系,有了这些管理手段,投研团队的进步很快。” 作为“专业”的总经理,钱华觉得只有让公司在专业的轨道上有机地生长,才会觉得有价值。
记者发现,根据银河证券研究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近一年浦银安盛股票投资主动管理能力在60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11名,三季度更是跻身第3名。而固定收益产品方面,截至10月21日,浦银安盛收益债券基金A和C近一年来的净值表现在55只同类型基金中分别排名第4位和第7位。2011年浦银安盛业绩提升非常显著。
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总经理上任总要有“两把刷子”,通常所见一则产品发行提速,多渠道全面“开花”;二则营销市场大显能量,规模快速成长。然而,钱华上任后,浦银安盛却只研发了货币基金和即将发行的增利分级债券基金。在采访之前,记者还在怀疑这位CEO管理之下的产品设计能力,但刚开口问到这一年做了什么,他回答:“我们把产品策略定在了固定收益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上。”在今年新基金发行如火如荼的情势下,把产品策略定得如此安静淡定,难免觉得吃惊。但回念转想这一年,这何尝不是一个确保不伤害投资人的明智之举。
在这一年里,浦银安盛并未“大举造势”,也没有“高薪招聘”,而是很安静地做出了专注于固定收益的产品策略,不疾不徐地在这个基金产品高频率面世的市场中推出了货币和正在发行的增利分级债券基金;给奖励,给时间,鼓励员工自我培训;扩充投决会专业人员队伍、教导销售团队学习汲取专业知识。他说,专业并不是解决“疑难杂症”,专业是一条充斥着专业意识和方向的常规路,是市场的平均水平,不是大师级的要求。就在我们担忧亏损状态下的公司发展前景的同时,这位CEO正在悄无声息地搭建“地基”。
钱华说,作为每一个以经营为主体的公司,都应该真诚地看自己,了解自己;在什么阶段,就要做什么事情。大公司“多点下注”是一种经营策略,但对于浦银安盛,今年初,我们判断资本市场将困难重重,至少,应该谨慎一点,衡量自己的能力,做恰当的事情。所以决定今年发行策略以固定收益产品为主。3月份发行了货币基金,直到近期在债券收益率创历史新高时发行了第二只产品——浦银增利分级债券基金。再者,把精力集中在容易推行专业投资方法的固定收益产品,这样做把握也比较大。
然而公司规模本就小巧,经营也难免受限于亏损的状态。如此舒缓的发行节奏怎么支撑本就在亏损的公司运营呢?钱华认为发展和成本控制之间没有根本的矛盾。任何公司,都是在有限的资源下谋求生存与发展的。不能因为愿望良好,就可以脱离公司的现状。他说,公司在相当长时间内都将是财务压力很大的小公司,既然是小公司,就不能按大公司的标准来经营。小公司应当制定一个原则:工作目标高标准,运营保障低标准。工作目标高标准,就是公司的投资业绩、基金销售、产品设计等核心业务均要向行业先进水平看齐。运营保障低标准,就是按照私募基金的合理模式,精简人工、信息系统和部门,将公司运营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股东是理解这些经营状况和做法的,在沟通方面并不困难。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讲,专业,是可以说服股东的。”
主攻专户谋求突破
作为社会360行中的一种,基金行业的价值是提供理财服务,这也是资产管理行业参与社会分工的基础。通俗地讲,就是要让客户的资产增值,要有赚钱效应。但目前行业面临的问题是,几乎所有的产品都不赚钱,基金公司无法证明自己的价值。出路在哪里?
这位久经历练的CEO道破了基金行业的尴尬,也对行业的发展有其独特的思考。能够回避牛熊市场轮回风险的产品的缺乏,让整个基金行业无法体现出理财的价值。他认为,开发真正的绝对收益产品,无论在牛市还是熊市都能为投资人提供正收益的产品时不我待。
其次,行业应该抛弃急功近利的业绩目标。现在基金行业有一种很不好的倾向,就是用旗下某只业绩好的基金作为宣传工具,利用基金投资人的信息不对称,达到“一俊遮百丑”的目的。这种做法在某一时期可能奏效,但长期下去,投资人最终会抛弃公司。
钱华还呼吁第三方基金评价机构推出更加客观的业绩评价体系。他认为,在资产管理行业,真正的明星基金少之又少,他不相信明星,只相信专业团队。有不少基金公司的整体管理能力并不高,投资者买到旗下好基金是小概率事件,大多数投资人只能忍受业绩平庸甚至是业绩很差的基金。他强烈第三方基金评级机构可以更加注重对基金公司的综合投资管理能力进行评估,这有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而对于浦银安盛来说,钱华认为专户业务是公司的希望所在。目前公募基金发行费用高,管理费收入的一半以上要分给银行,产品盈利的周期很长。相比之下,专户业务具有很大的优势。一是发行成本低,募集同样规模的资金,专户的发行费用要远低于公募基金;二是管理费收入的大部分都归公司,付给银行的尾随佣金较低。
他认为专户业务是可以改善公司亏损现状的不可或缺的一项业务。虽然目前公司公募基金的投资水平已经步入专业化轨道,业绩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要想得到投资人的认可,还需要时间,因此公募基金发行困难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而专户业务作为新的业务,没有业绩负担,更有可能闯出新的天地。
钱华将目前的不利因素既看做是对行业的挑战,同时也是行业的机遇,能够促使行业转型。他认为能够及时转型的基金公司有机会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