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截至11月22日,275家创业板公司实际募资1805亿元,而据今年三季报,募资已使用527.78亿元。历经两年,创业板募资整体使用进度仅29.24%。
2009年前两批上市36家公司,截至三季度的募资使用总量为97.29亿元,而其对应的首发实募资金为191.62亿元。这意味着,踏入创业板2年,36位元老的募资使用进度为50%。
2010年挂牌的创业板新军的募资使用进度则更缓慢。当年上市的117家公司中,截至今年三季度,募资使用总额为322.96亿元,占其首发募资总额907.55亿元的35.59%。
2011年上市满6个月的56家公司中,截至今年三季度,募资使用总额为79.7亿元,占其首发总募资额419.36亿元的19%。
在创业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情况下,选择扣动创业板再融资的扳机,会否带来又一次“圈钱”运动?
监管层选择以创业板公司非公开发债为切入点,主要基于两点考虑,首先是选择非公开债的形式放开;其次,有助于抑制超募冲动。事实上,对于创业板企业而言,能否掂量出两种方式背后的成本与责任,审慎选择融资方式与使用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