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奥巴马太厉害了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郎咸平:奥巴马太厉害了

加入日期:2011-11-24 19:16:03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 读:
  宋鸿兵:年底上演金融悬疑大片 人民币必须排毒
  郎咸平:奥巴马手段圆滑 会有技巧地跟中国周旋
  罗杰斯:商品下跌是假象 勿买股票
  曹中铭:期待市场出现更多的现金奶牛
  高盛奥尼尔:A股有望在通胀回落前飙升
  张茉楠:谁是全球金融影子内阁?
  叶 檀:郭树清遭遇道明光学们的严峻挑战
  刘纪鹏:创业板制造了中国股市泡沫和繁荣的假象
  何志成:欧元区不得不长期拥抱滞胀
  张书怀:将长期分红不足与退市挂钩
  陶 冬:银行进入新的去杠杆周期
  皮海洲:股市监管豆腐形象需要改变
  董登新:退市制度或将带来股价地震
  韩志国:全球经济均已进入冬季
  胡俞越:近期可能先降准后降息


  宋鸿兵:年底上演金融悬疑大片 人民币必须排毒
  2011年临近年底,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宋鸿兵在其新作《货币战争4:战国时代》中抛出惊天预言,再度放言经济形势。早在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时,宋鸿兵曾准确预言美债危机的发生,随后又惊人预测白银上涨。许多预测和市场结果不谋而合,这引起了财经学术界和金融理论界的轩然大波。
  他在新作中沿着世界储备货币争霸的主线展开,从美元处心积虑地颠覆英镑霸权入手,展示美国的货币战略高手们是如何一步步地蚕食英镑势力、争夺货币的控制权,中间交织着美元与马克,美元与卢布等各国货币展开惊心动魄的殊死决斗,欧洲的精英集团如何运作欧洲货币,堪称一部金融悬疑大片。他从世界历史和金融历史的角度,深入了解和剖析了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巨大的金融和货币及其历史沿革和结果,总结出了由货币、金融推动的世界经济有规律性的发展特点,并从各国应对美元危机的历史经验中拨云见日,寻找中国和其他国家当下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的出路。
  后危机时代,美国经济会再度衰退吗?美国国债的上限之争明年是否还会重现?欧债危机会全面爆发吗?欧元体系会不会走向崩溃?中国该不该救欧洲?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是不是会破裂?中国经济将硬着陆还是软着陆?通货膨胀能不能有效控制?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究竟该怎么办?人民币升值的上限是多少?人民币国际化能成功吗?面对国际货币战争的硝烟逐渐弥漫,中国老百姓该如何应对通胀危机?
  欧债危机不会导致欧元体系崩溃,恰恰是欧盟的权力强化的助推剂
  中国人需要去拯救欧洲吗?美国人到底对欧元是什么态度?欧元会解体吗?我们会看到一个欧洲合众国吗?人民币到底应该在欧元与美元之间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面对如此众多而复杂的经济问题,宋鸿兵带着《货币战争4:战国时代》再次发出预言。这一次,他的观点仍然离经叛道。欧债危机是否会导致欧元体系的崩溃,这个问题在如今的金融圈里几乎已经毫无悬念。但宋鸿兵却给出了恰恰相反的结论。此次欧债危机,不仅不会导致欧盟的解体和欧元的崩溃,反而会使欧盟的权力得以强化。
  当下人们的困惑,往往源于缺乏对历史的纵深了解。
  要洞察今天的欧洲,就必须理解过去的德法;要知道欧元的未来,就需要回顾欧洲货币联盟的起源;要明白欧洲央行今天的举措,就不能不知道德国央行的来龙去脉。
  二战后的欧洲,一直存在着一个所谓的欧洲影子政府。没有他们的推动,就不会有今天的欧盟和欧元,欧元的诞生并不是欧洲整合的结果,而恰恰是其手段,而他们的终极目标将是建立一个欧洲合众国。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欧元问题或欧债危机,都是创建这个欧洲合众国所必然经历的过程。
  如果明白了过去60多年来,欧洲的精英集团是如何运作欧洲货币和经济联盟这一进程,就会明白今天欧洲的债务危机,非但不会让欧元和欧盟解体,反而会加速欧洲合众国的诞生。宋鸿兵称,50年代至今,德法数代领导人绕过无数障碍建立了欧盟,他们怎么可能轻易放弃。要控制欧洲各国债务危机扩散并不难,只要欧洲央行效法美联储开动印钞机,没有摆不平的困难,欧元版的量化宽松有2.5万亿欧元的规模足以打住,将急性病化解为慢性病。德法迟迟不出手的原因在于,他们希望利用这次危机来使欧盟得到更大的权力,比如修改欧盟条约,迫使各国交出财政预算和税收主权,建立欧盟财政部,发行统一的欧盟债券。
  美元绑架世界 中国如何脱身 一场新的货币战争正在打响
  美国现在的货币危机和财政赤字问题让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呼之欲出,在宋鸿兵看来,除了推出QE3外,美国政府别无选择,不推出QE3,美国经济很快会衰退,明年是大选年,奥巴马会施压让国会推出QE3。
  QE3的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QE3将再度让美元大幅度流出美国,全球其他货币被迫升值,并推高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对中国而言,将再现QE2的效果,包括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加、出口受影响等。
  一切都在按宋鸿兵在《货币战争4:战国时代》中预想的那样发展。8月3日起,瑞士和日本相继出手干预汇市,防止本国货币被动升值。而此前,由于美元持续走软威胁到出口,韩国、新加坡、巴西等都采取了汇市干预措施,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一场新的货币战争已经悄然打响。
  宋鸿兵认为,这场新的货币战争的走向取决于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量,而无论这个量是否超过第二轮,对全球货币市场而言,都是一种新的绞杀。一场新的货币战争正在打响,美元体系迟早会出现崩溃。美元作为世界各国的货币储备,将导致美国国债成为事实上的全球储备核心资产,世界经济越是发展,各国货币增长对美国国债的需求就越是饥渴,国际贸易越是扩大,对美元输出的压力也就越大。美元好比播种机,在环流世界的过程中,将美国国债的种子顺手插进各国的金融系统,这些种子会发芽会长大,债务的利息增长将带来更多的美元需求。美元和美债在相互需求中,将具有自我增长的内在刚性驱动力,直到有一天,人们突然发现一个巨大的主权债务堰塞湖,压在了每一个的头顶,这时有人才会惊呼,这个债务堰塞湖是注定会出现破裂。
  亚元战略比人民币单打独斗闯天下更可靠
  外向型经济体的货币不可能成为主导型的世界货币,日元与马克的经历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宋鸿兵说,中国经济繁荣的基础其实相当脆弱,石油、原材料供应和海上贸易通道基本被美国掌握,高度外向型的经济模式又严重依赖欧美市场,当双方利益捆绑在一起时,这一切都不是问题,但是,当中美共同利益基础削弱时,一切都将成为问题。
  中国如今面临的问题,和战后的德法何其相似,宋鸿兵强调,在外部环境出现恶化之前,中国应当未雨绸缪,借鉴欧洲经验,积极推动亚洲经济共同体,把亚洲潜在的对手转化为拥有利益共同体的盟友,以亚元的货币战略,来整合亚洲的政治经济资源,同时可稳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回顾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经济曾依靠着两级火箭的推动而发展到今天,这就是前15年的农村工业化和后15年的中国制造全球化。第一级火箭在90年代中熄火,结果导致了90年代末的经济冷却和通货紧缩。现在,第二级火箭正在熄火的过程中,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必须启动第三级火箭,才能继续保持经济的发展。
  第三级火箭必须也只能是农村的第二次工业化,以信息化、集约化、高科技化、城镇化为核心的新的农业经济爆发,才是中国摆脱即将出现的经济困境的正确选择。宋鸿兵说。 中国必须认清人民币作为主权货币,势必无法取代美元的客观规律,同时也不会被其它国家所接受的现实,面对势单力薄的人民币无力与欧美货币意志相抗衡的局面,中国只有将亚洲的力量整合在亚元的盾牌之下,才能与美元与欧元的利剑相抗衡,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如果没有亚元,亚洲各国的货币将被美国各个击破,最后亚洲各国货币的散兵游勇将被IMF全部收编。有了亚元,再广泛与南美、非洲、中东等地区的货币联盟建立起互为犄角的态势,就会获得更大的货币筹码。
  2007年《货币战争》横空出世,该书预言经济走向,深刻揭露经济问题背后的历史真相,一经出版,横扫全国各大图书排行榜,其后出版的《货币战争2》和《货币战争3》持续货币战争火爆话题。而海外版权,也创了国内输出版权最贵记录。
  因《货币战争》书系曾准确预言了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美债危机、其后的金银价格走势等,作者宋鸿兵被定位为金融预言家,引发持续关注,也因《货币战争4》又将抛出最新惊天预言,必将成为强烈关注焦点。
  随着货币战争这个词汇逐渐登上了世界各大经济论坛和会议成为主题,成为了金 融界的流行词汇,成为坊间言谈话语间的话题,随着书中的一个个揭秘被历史逐一证实,随着一次次惊天预言逐渐被兑现,人们已经不得不承认,这是部奇书。
  此次出版的《货币战争4:战国时代》,在宋鸿兵经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三大预言:1、欧元的未来将会怎样?2、美元的结局将会是什么?3、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将会如何?一直以来,中国向全世界输出两大产品,一个是中国制造的商品,另一个是中国百姓的储蓄。中国购买美债欧债,就是在出口国内储蓄。这些储蓄以外币形式体现,但实质是老百姓存在银行体系中的存款白白给了美国人用。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外国货币的贬值,最终偿债折算为人民币时,储蓄损失将会出现。人民币必须尽快排毒,必须尽早摆脱美元的掣肘,这样人民币才将真正成为人民的货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的经济服务。
  《货币战争》前三部书里的预言一个个成为了现实,这不能不说是作者深厚功力的体现。而货币战争系列由200多年前美国金融史写起,最新的这部正好写到了当下,无论是正在如火如荼发生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还是声势浩大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该书都一一披露不为人知的背后真相,这对我们理解当今的国际金融局势,把握经济发展趋势,都是最现实最有直接指导意义。
  


  郎咸平:奥巴马手段圆滑 会有技巧地跟中国周旋
  过去,在小布什总统时代,美国只承认非黑即白,也就是--不是敌人就是朋友,这就是单边主义。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少数承认灰色地带的总统,他放弃了单边主义。但是就算放弃了单边主义,奥巴马所领导的美国也绝不可能改变对中国的敌视。
  我们对奥巴马千万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否则只会赔了夫人又折兵。我认为奥巴马会以非常灵活的外交辞令,以圆滑的手段、技巧的方式,不痛不痒地对付我们,避重就轻地给足我们中国面子,而他们则取得所有的里子。实际上,奥巴马一直在用汇率大战、贸易大战、以及成本大战来对付中国。
  要了解美国,就先要了解奥巴马。其实奥巴马是一个非常深奥的人,我们把他看得太简单了。举个例子,不知道各位读者有没有注意到,奥巴马从竞选的第一天开始,一直到他当选总统赢得欢呼的那一天为止,我始终没有看到他笑过,也没有看到他哭过。
  也就是说他喜怒不形于色,个性非常稳定。当他受到别人攻击的时候,包括别人攻击他的牧师时,他的那种反应简直让我感到震惊。像他这种冷酷的性格,如果他没有当选总统的话,你知道他最适合做什么工作?他做基金经理是最合适的。
  赖特问题是奥巴马竞选之路上遇到的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这位66岁的黑人牧师曾引领奥巴马成为基督教徒,成为奥巴马22年的精神导师,他为奥巴马主持婚礼并为其两位女儿进行了洗礼。但也是这位牧师,非常痛恨美国白人,他说非洲的艾滋病是美国人带去的,还说9?11事件是上帝对美国的诅咒,等等。等到奥巴马出来竞选总统的时候,就被对手抓住把柄,把这些事情宣布出来。奥巴马的好朋友是这种人,一个痛恨美国的人,怎么能让他当选呢?那么,奥巴马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
  奥巴马太厉害了,从他处理这个问题的方式,我们可以想象,他是一个什么样的总统。如果换做我们一般人的话,可能会说,我错了,我道歉,对不起,那个牧师我本来就讨厌他,我不理他了,不跟他玩了。可能就是这样,向全美国老百姓道歉,痛骂牧师一顿,跟他断绝关系,划清界限。全世界都认为他会开记者会道歉,结果不是这样。
  2008年3月18日,奥巴马在费城发表演讲一个更完美的联邦,第一句话就是:对不起,我不能跟那个黑人牧师断绝关系。此话一出,全场都愣住了。所有人都期待他骂人,结果他没骂。他说,正如同我不能够断绝我和我的白人外祖母的关系是一样的,我从小父母离异,爸爸是黑人,妈妈是白人,我的外祖母从小把我带大,她是一个白人,她将一生的爱都倾注在我身上。
  可是我的外祖母也告诉过我,她最害怕上街的时候有黑人从她旁边走过,她怕黑人抢她,我的外祖母也常常告诉我她有多痛恨黑人。因此,我要接受我的外祖母,就要接受我的牧师,因为那就是美国的一部分,是我不可能脱离的。但是这个牧师犯了一个错误,不是他偏激的种族言论,这不是他最大的错误,他最大的错误是他忘了美国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国家,美国是一个会改变的国家。而改变这个词就是他竞选的纲要。
  奥巴马的演讲获得了全世界的赞赏,大家甚至认为一个更完美的联邦跟林肯的就职宣言同样伟大。这篇宣言完全征服了美国人的心,而且他最后说他的牧师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不理解他的竞选纲领。他的竞选口号就是改变,由于他的牧师不懂得他的口号,因此把美国看成一个停滞不前的美国。黑白对立是一个现实的情况,我不可能脱离,因为这就是美国,但是我的理想就是改变,我的牧师和我的外祖母的抱怨和批评都会在我的统领之下有所改变。奥巴马太聪明了。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其中有一段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他讲到一位亚特兰大的女性选民,库伯女士,她已经106岁了,是一位黑人女性。在美国黑人是很受歧视的,女人更受歧视,女人受歧视的程度甚至比黑人还要严重。美国是1870年允许黑人投票的,到1920年之后才允许妇女投票。
  所以在美国当黑人妇女是很倒霉的事。但是奥巴马在演讲中说,你看,106岁的黑人妇女走到今天,终于投下神圣的一票,在今天这一刻把过去对女人、对黑人的歧视完全改变了,所以我才能当总统。而且他说,虽然我只获得了52%的选票,还有48%的选民没有选我,可是我就是你们的总统,虽然你没有选我。霸气十足!
  雄辩、霸气、才华横溢,奥巴马在美国掀起的奥巴马旋风,很快便吹向全球各个角落。那么,全球超级大国形象的美国再加上这样一位强势形象的总统,对于世界局势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奥巴马一直宣称的保护美国经济,对于中国又意味着什么呢?
  共和党过去的意识形态就是非黑即白,也就是说你不是美国的朋友就是美国的敌人,你不帮我,就是我的敌人,这也就是所谓的美国单边主义。但是奥巴马打破了过去非黑即白的传统,转而承认灰色地带。所以他会用最大的弹性来处理灰色地带,而不像过去一样。
  当他承认有灰色地带的时候,他就打破了美国单边主义的传统,转而提出巧实力,也就是用更为巧(妙)(也就是弹性)的方式处理国际关系,但是美国的实力仍然是不可挑战的。至于他的巧实力的态度是否对中国有利,那就不一定了,不过我觉得他应该只会在表面上给我们面子,这就是巧的实际意义。但是为了维护民主党的民意基础,维护美国的实力,他绝不可能改变美国对付中国的传统国策。
  奥巴马对人民币汇率问题非常关注。他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了,所以中国商品大量出口到美国,造成美国工人的失业。民主党对于失业问题是非常重视的,尤其是蓝领工人,因为他们这个党基本上都是蓝领阶级的代表。虽然美国长期对付中国的决心是不会改变的,但是我相信奥巴马会像克林顿总统时代一样,手段非常圆滑,非常有技巧地跟中国周旋。由于我们中国就是个要面子不要里子的民族,所以我认为奥巴马表面上会给足我们面子,而他们则尽量取得里子的实惠。 (国.际.财.经.时.报)
  


  罗杰斯:商品下跌是假象 勿买股票
  如果你准备投资商品期货,你最好听听吉姆·罗杰斯在说什么。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曾创立全球最受追捧的罗杰斯国际商品指数(RICI),堪称商品投资界传奇。昨日,面对本月来不断走低的国际商品,罗杰斯终于表示,本轮下跌是假的。他正不断买进农业商品,并等待时机抄底黄金,但不要买股票。
  曼氏破产引发恐慌抛售
  11月以来,衡量全球一揽子商品价格的CRB指数累计跌幅接近4%。其中,农产品跌幅最惨不忍睹。大米期货重挫超过14%,小麦期货跌幅也达到9%。再看看同期欧洲股市,其表现甚至更糟糕。德国股市跌近10%、法国则下跌超过11%。
  欧洲股市下跌很容易理解:欧洲银行持有太多问题国家的债券,比如法国银行就有很多意大利国债。一旦这些国家违约风险提升,上述国债资产价值就会迅速缩水。相比之下,同样是下跌,为何要说商品下跌是假的?
  罗杰斯这样解释道,当曼氏金融(MFGlobal)破产后,特别考虑到这家是商品期货巨头,有很多假的流动性在商品期货中产生。投资者不得不抛售手中头寸,不管喜欢与否。所以现在的下跌是虚假的。另外,2008年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当时雷曼破产了,它是玩商品的巨头,最终大家都得抛售。资料显示,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CRB指数曾惨遭腰斩。但随后人们又恢复了对商品投资的热情,从2009年3月至今年5月,该指数又累计反弹近60%。
  事实上,将商品期货本轮下跌归咎于MFGlobal,似乎并不无道理。MFGlobal破产时间是11月1日,CRB指数本轮见顶的时间是10月28日,中间只相差2个交易日。而更重要的是,MFGlobal是全球最大期货经纪商,但因在欧债上的风险敞口达到63亿美元,最终导致成为30年来全美第七大破产案。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人们开始怀疑欧债风险将进一步蔓延至美国金融体系。
  随后,投资者纷纷卖掉商品和股票,转而追捧有避险意义的美国国债。据统计,本月以来,全球商品几乎全线下跌。其中,黄金现货累计下跌2%、伦铜期货跌10%、美大豆期货跌6%。当然,也有特例。由于担忧中东地缘政治紧张,美原油期货本月暴涨4%,最高价一度达到每桶103.37美元。
  在解释完为何本轮商品下跌不可靠后,罗杰斯立即列出了他看好的品种,我现在正做多商品和货币,因为如果全球经济转好,商品供给短缺将带来回报;如果全球经济转弱,我更情愿持有商品,因为世界正在不断印钱。同时,我正不断抄底农产品,并等待买入黄金。对后者来说,预计未来5~20年内将升至2400美元。但由于过去11年长牛走势,短期确实可能继续调整。需要提醒的是,不要买股票。因为现在情况类似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商品被炒上了天,但股票却一事无成。
  遗憾的是,截至昨日发稿,《每日经济新闻》并未能联系上罗杰斯本人。
  资金或回归商品
  商品,真的会像罗杰斯所言,重新开始一轮大反弹?
  广发期货资深商品研究员冯亮向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MFGlobal倒闭确实对商品市场产生了负面心理影响,但这和雷曼破产比,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都小得多。罗杰斯所说的虚假,从某个角度理解是合理的。即本轮商品下跌受基本面影响不大,主要还是人们恐慌情绪导致过度抛售。但这不会是一个长期现象。最重要的原因是,现在很多资金都涌向美国国债,但其短期国债真实利率已经是负。最终当市场情绪转好后,资金肯定因逐利回归至商品等风险资产。目前看好近期深跌品种,比如黄金和伦铜。
  资料显示,截至11月15日当周,对冲基金对原油、黄金、白银净多头头寸均有所增加,但同期却减持了CBOT大豆及玉米期货净多头头寸。其中,原油净多头寸较前周上涨5.9%;COMEX期金和COMEX期银净多头头寸分别增加4604手以及1389手;但对大豆期货净多头头寸减持64%,对CBOT玉米期货净多头头寸减持达9.7%。 (每.日.经.济.新.闻)
  


  曹中铭:期待市场出现更多的现金奶牛
  近期,上市公司分红问题无疑是市场最为关注的热点。不仅媒体进行了大量的报道,业内人士亦纷纷出谋划策。曹中铭发表博文表示,之所以如此,A股市场重筹资轻回报的劣根性是最主要的因素。
  文中举例, ST金杯即是一家老牌的铁公鸡,上市近20年来,其分红却毫无闪亮之处。该上市公司自挂牌之后,居然从来没有实施过现金分红。而2008年才上市的九阳股份像是一匹突然冒出来的分红黑马。九阳股份在分红上显得非常慷慨大方,上市当年10转9派8,2009年10转5派7,2010年10派5,今年中期又来了个10派7.
  曹中铭指出,无钱可分那是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能力问题,有钱不分却是态度问题了。不幸的是,有钱也不分红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而且,某些股市铁公鸡不分红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究其原因,其实是不想向股东实施分红。
  曹中铭表示,由于中国股市的错误定位,再加上上市公司回报股东意识的淡漠,决定了A股市场盛产铁公鸡,但现金奶牛的产生却屈指可数。目前有为数众多的上市公司纷纷将自有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或拿去放高利贷,以博取其中的利益。像九阳股份这样将现金装进了投资者的腰包的上市公司,市场应该向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中.国.经.济.网)
  


  高盛奥尼尔:A股有望在通胀回落前飙升
  金砖四国之父、高盛董事长奥尼尔上周在接受《巴伦周刊》采访时认为,中国是否实现软着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过去一个月的证据明显支持这一观点。如下月(12月)中旬之前通胀降到5%以下,中国股市有望提前大幅飙升。
  奥尼尔在访谈中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四国,在未来12个月以美元计算的经济总值将增长2万亿美元,前提是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不会持续飙升。不过他认为欧债危机给上述国家带来的一个好处是拉低了大宗商品价格,这对于金砖国家控制通胀无疑是好消息。
  具体到中国,他认为如明年一季度之前中国无法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4%以下,将越来越难以保持7%、8%或更高的增长率。中国是否实现了软着陆现在下结论还有些为时过早,但过去一个月的证据明显支持这一观点。
  下个月的通货膨胀可能轻易地再降一个百分点。这样,下个月的通货膨胀就会降到5%以下。如果在下个月中旬之前出现我所说的这种情况,中国股市将早已经进一步大幅飙升了。
  此前,高盛在中国的合资券商高盛高华发表报告认为,明年底沪深300指数将达到3200点,理由是潜在的中期周期性政策放松和长期的结构性改革将有助于缓解结构性担忧,从而支持长期看多的观点。(证.券.时.报.网)
  


  张茉楠:谁是全球金融影子内阁?
  当前,全球已经建立起了以金融资本游戏规则制定为主导的全球化体系,金融资本下的全球化形成了超主权的影子内阁和影子政府,他们并不完全代表国家利益,而是代表本阶层的利益。
  谁是欧洲的真正主人?
  谁才是欧洲真正的主人?近日,德国议会比爱尔兰议会提前得到爱尔兰预算报告激怒爱尔兰人,爱尔兰媒体甚至以德国是我们新的主人为题表示不满;而英国《独立报》更爆出惊人之语:整个欧元区成了一个高盛集团的项目。当一般人还在烦恼紧缩和就业的时候,高盛系已经在欧元区的权力层进行一场天翻地覆的变革,难道高盛成了欧洲的新主人?
  事实上,两个多月以来,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并引发欧洲政坛持续动荡,希腊、意大利政坛相继变天。无独有偶,这两国新总理都曾与高盛有联系,高盛在金融业的影响力也正由美国伸展至欧洲。比如,已故的前欧盟竞争委员会委员、比利时人KarealvanMiert;曾帮助创立欧元的前欧洲央行与德国央行管理层成员、德国人OtmarIseing;前意大利央行行长、新任欧洲央行行长、意大利人德拉吉;意大利新任总理蒙蒂;希腊新任总理帕帕季莫斯等,这些身居要位的欧洲人,要么担任过高盛的投资顾问,要么担任过高盛的国际董事总经理。我们就来看看刚刚走马上任的欧洲三位要帅:德拉吉、蒙蒂和帕帕季莫斯,他们在欧债危机和高盛之间无一例外都有着很深的渊源。
  德拉吉在2002年~2005年是负责欧洲事务的高盛副总裁。作为高盛股东,他负责企业和主权国家。以这个身份,他的任务之一是销售可以掩饰一部分主权债务的金融产品CDS,正是这个产品掩饰了希腊债务。再看蒙蒂,他自2005年以来是高盛的一位国际顾问。希腊新总理帕帕季莫斯,曾在1994年~2002年担任希腊中央银行行长,他以这个身份,参与了高盛炮制的债务作假行动。而且希腊债务的管理者皮特罗斯·克里斯托都罗斯,是高盛的一位前操 盘手。
  造成危机者正主导解决危机
  当年为了加入欧元区,高盛即为希腊量身定做出一套货币掉期交易方式,为其掩盖了一笔高达10亿欧元的公共债务,以符合欧元区成员国的标准。不过掩盖的债务依然存在,为了掩饰债务希腊不得不制造更多的货币掉期交易,这也进一步加重了希腊的债务负担,使希腊深陷坏账漩涡而无法自拔,直至酿成债务危机。
  而高盛则让旗下基金一边做空债务抵押债券,一边收购廉价的CDS--一旦市场反转,债务抵押债券价格大幅下跌,CDS价格则会大幅上升,从而获取暴利。CDS是目前全球交易最为广泛的场外信用衍生品,这个市场在1997年还只有1800亿美元规模,但是到2008年,全球CDS信用违约掉期市场交易已经达到62万亿美元。据衍生品交易机构ISBA统计,仅美国市场上CDS名义交易量就已经高达15.5万亿美元之巨。如果按实际交易仅占名义交量额1%估计,实际交易额也高达1550亿美元左右。高盛正是通过不断地制造风险,再通过风险转嫁获得巨额套利。
  现在,造成金融危机的金融资本权力居然正成为解决危机的主导力量,欧洲经济及政治权力界线越来越模糊,政治决策者与银行家的观点和目标愈来愈接近,怎能不令人担忧?
  高盛是多国金融影子内阁
  渗透欧洲政权,是高盛与美国政界紧密联系的延伸。从上个世纪60年代肯尼迪总统执政时期起,一个新的词汇悄然兴起,那就是华府-华尔街复合体。这个词被人们用来形容华盛顿高官们与华尔街投资银行家之间频繁地互换角色:华尔街出身的人士走上从政之路,也有许多高官弃政从商进入华尔街成为投资银行家。华尔街与华盛顿之间的人事交流旋转门从此越开越大,美国媒体也习惯把企业与政府之间角色的互换称为旋转门。
  高盛与政界的 旋转门机制运作得越来愈顺畅。如果说2001年之前,高盛与政界的高层轮动大多仅限于美国,此后的10年中,排在美国第58任财长亨利·福勒、第70任财长罗伯特·鲁宾以及第74任财长亨利·保尔森后面的名单正越拉越长,触角也伸到了希腊、意大利、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成为这些国家的金融影子内阁,并影响着各国的政府决策制定。
  据近期《新科学家》杂志称,位于苏黎世的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分析了全部43060家跨国公司及将它们联系起来的股权所有关系,建立了一个模型,绘制出了全球经济体整体图景,他们得出的结论就是掌控世界的20家公司:金融占主导。综观历史,资本主义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起,到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的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再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金融资本主义阶段,全球正在建立起以金融资本游戏规则制定为主导的全球化体系。从经济的金融化再到金融的社会化,经济、政治、社会、财富分配都围绕着金融这个轴心而转动。
  金融资本不断地制造危机,并可以通过制造危机而获取高额利润。然而,一旦金融资本与权力资本结盟,那么它就不是大而不能倒,而是大而倒不了,这是比危机本身更可怕的事情。 (每.日.经.济.新.闻)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