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光绍:国际板正加快准备 需在适当时候推出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屠光绍:国际板正加快准备 需在适当时候推出

加入日期:2011-11-24 19:14:54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上证所高管:推出国际板对A股有利
  方星海:继续积极推动上海国际板出台
  屠光绍:国际板正加快准备,需在适当时候推出
  天相投顾:年内推出国际板的时机尚不成熟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张国庆:当前风险复杂 国际板推出时机并不成熟
  叶檀:为国际板辨护
  11月IPO超募资金已达50亿
  中财教授李国平:中国股市乱象导迫证监会改革

  上证所高管:推出国际板对A股有利
  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24日在此间称,国际板对A股只会有有利影响,对中国经济只会有有利影响,对投资人更是有利影响。
  当天,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在上海举办主题为打造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金融市场的高端论坛。针对国际经济形势不好之际,国际板是否影响嗷嗷待哺的中国内地企业,是否冲击A股市场的质疑,张育军如是回答。
  他并表示,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有利于中国金融业发展、有利于投资人是研究国际板的最基本前提,相关的疑虑、问题,在制度安排设计上都有认真、严格、严谨的思考。
  尽管国际板仍未有时间表,上海副市长屠光绍在论坛上表示,上海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需配置国际金融资源,境外企业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必然的结果。(.中.新.网)

 

  方星海:继续积极推动上海国际板出台
  11月23日,博鳌亚洲论坛国际资本会议在法国巴黎召开,在欧洲债务危机之际,中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成为了嘉宾发言的热点。
  法国经济、财政与工业部长Francois Barioin表示了对于中国企业到法国以及欧盟投资的欢迎。法国欢迎外国直接投资,其中包括来自中国企业的投资,因为法国GDP的20%来自于外国直接投资。
  法国总统萨科奇于前一天晚在爱丽舍宫主持博鳌论坛的招待会。萨科齐祝辞说: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成就值得赞叹,这些新兴经济体与欧美发达国家应该愈发紧密地合作。
  上海市金融办公室主任方星海发言表示,继续积极推动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板(境外公司在A股上市)的出台。如果欧洲政府可以在中国发债,中国老百姓可以用人民币直接购买外国公司的股票或债券,那么可以想象,中国对于全球经济的贡献将更大。
  方星海还谈及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目的。为什么要建设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我们最终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更有效的中国本土的金融服务产业,而金融服务产业需要在某一个地区集中建设,才能产生集聚效应。
  方星海补充说,上海有望成为比香港更大的金融中心,而且它更直接地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成长,虽然香港在创新和自由度方面优于上海。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表示,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不但体现中国发展的长远利益,也是完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需要。
  戴相龙说:人民币国际化没有日程表,但是我预测,5年后人民币将成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10年后可能成为完全可兑换货币,15年后可能成为许多国家中央银行的储备货币。经过15年努力,人民币有望实现国际化.(.财.经)


  屠光绍:国际板正加快准备,需在适当时候推出
  《经济通通讯社驻沪记者傅霾澈24日上海专电》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表示,上海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境外企业到上交所上市是必然的结果,否则上海便没有配置国际资源的基础。
  他指出,目前各方面为国际板的准备都在加快进程,因为国际板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怎样和对外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等进行互动,还需考虑到各个层面,当准备好之后,再在适当的时候推出。
  另外,上交所总经理张育军表示,推出国际板对A股、对中国经济和投资者只有有利影响,而这是研究国际板的基本前提。就目前A股市场发行规模不断扩大,他指出,股票何时发行、怎样发行,取决于市场,因此,控制市场结构是投资者的责任而非证监会。
  张育军最后强调,坚持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改革方向不会变,而加快培育市场的约束机制至关重要。(.经.济.通.通.讯)


  天相投顾:年内推出国际板的时机尚不成熟
  当前,国际板推出的时机、环境和条件都尚未成熟。一方面,其推出对宏观经济层面的冲击不可忽视。1.在资本项目还不能自由兑换情况下开设国际板存在很大的风险。2.企图以国际板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做法完全属于本末倒置、因果错位。3.期望国际板起到缓解外汇储备压力作用并不现实。4.国际板可能会加剧跨境资本的流入。
  另一方面,国内资本市场制度建设距离国际板的标准和要求还有很大差距。1.从现实性角度看,我国资本市场自身的制度性缺陷还未解决,严重影响了投融资及资源配置这两大基本功能。2.从可行性上看,国际板推出的配套机制尚不完善。
  3.从历史经验教训来看,在开办新市场的问题上我们有过惨痛的教训。
  最后,国际板的推出对市场的融资挤兑效应、估值冲击效应和资金分流效应亦不容低估,境外上市公司监管及境内投资者保护也面临极大难题,因此国际板推出不宜操之过急。(.天.相.投.资)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张国庆:当前风险复杂 国际板推出时机并不成熟
  他是国际问题专家,精研大国博弈背后的方方面面。任风云入眼,他心落公民权益,敢于发出不同音。本期邀请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张国庆来谈他对国际板与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看法。
  国际板进入上海交易所,您认为会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哪些质的变化?目前国际板推出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了呢?
  张国庆:我个人认为不太成熟。第一,因为国际板推出的话肯定是会对羸弱的形式有一个更大的打击。因为之前(所推出的)像股指期货等大家都看到了一些结果。同时国际板的情况还又不太一样,为什么说时机不太好呢?首先是整个中国的金融市场现在不太稳定。因为我们自身现在是有地方债、有高利贷等问题,金融监管的问题还有待加强,(几个重要的)金融市场刚刚换掌门人也需要重新洗牌,这个时候不适合去推的,因为这个时候(国际板)控制起来比所谓的创业版要更难一些,这个是一个问题。
  第二,A股市场不论是本着对股民负责的角度,还是本着对整个国家的融资、以及国家的经济活力来说,保持市场的稳定都是必须的。但是现在我们知道,IPO是特别的多,而且大型的IPO特别的多。国际板的推出必然会(导致)资金分流,这个(资金)分流的力度是非常的大的,超出你的想象,所以说这种状况下对A股会有一个特别大的打压。我觉得(目前推出国际板)时机是不对的。如果说A股现在是五千点,那推就推了,但是现在是两千出头的状态,我觉得这个将来的危险是很大的,这是一个。
  第三,目前整个的全球的环境是比较恶劣的。因为所谓的国际板是大量的外资公司,现在整个的全球的情况又特别的复杂,随时会有一些公司出问题,出一些让你想象不到的问题,或者公司背后的国家会出问题,也出一些让人想象不到的问题。(中国资本市场)推这样的公司的风险就特别大,一旦它出现特别大的问题,就是(中国资本市场)直接买单了。因为国际板创建之后主要是中国股民、投资者在操作,这个情况下它(来国际板上市的国际公司)一旦说卖给你一百美元,后来一下子变成一美元了,这个承担的后果是非常的惊人的。所以说风险太大、不确定因素太多的情况下我不建议推国际板。我觉得国际板早晚要推,但是一定要等到中国整个金融秩序好转、市场开始稳定、国际政策经济形式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这个时候我们再去推又何妨呢?我们就可以好好的进行一些国际化的操作把好公司引进来,我觉得这也都是应该的事情。但是在现在这个情况下(如果要推国际板)可能就会引进来很多让我们控制不住的风险,我觉得这个是一个不理智的选择。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