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纪鹏:股市下跌因素是政策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刘纪鹏:股市下跌因素是政策

加入日期:2011-11-23 19:46:25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薛冰岩:关于2400点的几点感想
  深圳市晟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薛冰岩11月22日在微.博分享了他关于2400点的几点感想,如对于短线客来说,买不一定对;对于中线客来说,买卖都不一定对;对于长线客来说,卖绝对是错的等。
  薛冰岩认为:1、对于短线客来说,买不一定对,因为买的不一定是最低价;2、对于中线客来说,买卖都不一定对,因为买后几个月内,股价可能坐了个过山车,卖后股价可能转而上升;3、对于长线客来说,卖绝对是错的,买不一定是最英明的,但整体方向没错;4、对于反复无常的人来说,买卖都是错的。 (证.券.时.报.网)
  


  刘纪鹏:股市下跌唯一的因素就是政策
  近来,外围市场再次发生动荡,欧洲的债券危机在短期内看来只有加深的趋势,而美国市场虽然暂时没有更坏的消息,但受经济长期低迷的影响,资本市场的动荡也进一步深化。随着欧债危机的加深,全球资金的避险情绪进一步上扬,这导致资金大量流入美元和美国国债,大宗商品和金价出现下滑的趋势。就外围市场的影响来看,海外资金可能会有部分流到国外,这对国内资本市场来说短期内将承压。但是,海外的经济不景气对中国也是机会,中国经济发展总体还是很不错的,外资也比较看好中国大陆的市场,中国的股市照理说应该跑赢全球市场,但目前中国的股市却始终萎靡不振,这其中到底有何原因,如何看待中国股市未来的发展。为此本期财富观察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教授。
  刘纪鹏认为,目前的国际形势对中国来说是机遇,我国的经济总体上是健康的,债务率并没有到国际的警戒线,财务数字明显支持股市的向好,而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也非常好。世界上如果只有一个股市好那就应该是中国,宏观支撑我们的股市向好,核心就是政府的政策出了问题。货币政策不明确,创业板三高超募,大小非对市场的压力越来越大。政策因素当中,我们不仅要强调货币政策的问题,而且要强调监管政策的问题和制度性缺陷。把这些问题找到了,中国股市自然就会抬头。
  对于政府该推出什么样的支持政策,刘纪鹏认为,从政策的角度看中国股市新政的第一点应该大胆推出积极的资本政策。不仅要提到宽松的财政政策,还要在提到稳健政策的同时提到积极的资本政策。对于新三板政策,刘纪鹏是明确发对的,如果没有拿出解决办法而急于推出新三板,创业板的恶名很容易在新三板复制,其影响面将会更大。
  对于如何改变创业板的制度,刘纪鹏认为,要从本质上改革现在的发行制度,一是要监审分离。二是加强承销商和保荐代表人责任,相关上市企业如果出现问题或者出现造假等现象,就应该对不负责任的承销商和保荐人课以巨额罚款、吊销执业资格,甚至将保荐人永远罚出场,给予刑事制裁,真正做到责权利统一。三是完善创业板公司股东治理结构,从实质上改变家族公司的格局。
  记者:目前中国股市的发展起伏不定,你认为主要是哪些因素制约了中国股市的发展?
  刘纪鹏:国际因素和美欧等危机对中国是机遇,无论是他们的金融危机还是财政危机,对我们都没有太大的影响。他们竞争力的削弱是我们竞争力的提高,他们金融的弱化就是我们的机遇。国内宏观经济没有任何问题,国内的财政是好的,我们的赤字率连1%都不到,我们40万亿的GDP,赤字只有8000万。我们现在的债务率其实也不是很高,我们现在连地方融资平台加上中央的财政赤字,加起来也不到国际警戒线的40%。我们的贷款余额有30多万亿,居民储蓄有30多万亿,银行的总资产104万亿,净资产6万亿。我们这么大的经济总量,财务数字支持股市向好,我们上市公司的成长性非常好,去年平均每股收入是五毛钱,成长率是30%,今年到三季度又到每股0.25元以上。上市公司成长性肯定又会达到20%以上,世界上如果只有一个股市好那就应该是中国,宏观支撑我们的股市向好,核心就是第四个问题,政府的政策出了问题,一个是货币政策本身的不确定和折腾,再一个是股市自身的政策让大家失去信心,像创业板三高超募的问题,打击市场,败坏风气,大小非的减持,股改后遗症,直到今天,大小非的压力越来越大。资本市场和货币政策本身的不协调,不积极的推出货币政策,没有给股市的直接融资以应有的地位。市场的风气没有强调股权文化,强调股民是衣食父母以及为股民服务的精神。随便想用就用,想打就打。对他们的利益根本没有保护到点上,这么困难,没有人和投资人座谈、和专家座谈,没有一个行业像证券行业这样对投资人冷酷无情。所以这一系列的问题就决定了中国股市的下跌是不正常的,不正常当中的核心是政策因素。政策因素当中,我们不仅要强调货币政策的问题,而且要强调监管政策的问题和制度性缺陷。把这些问题找到了,中国股市自然就会抬头。因为,中国股市的宏观面并没有坏,上市公司的质量面也没有坏,这个市场下跌唯一的因素就是政策。(中.国.新.闻.网)
  


  潘石屹:开发商没钱死扛将会破产
  今天看到这样大的会,主办方说有2000多人,我觉得你们非常的团结,团结得像钢铁一样。开发商已经没有这种可能性了,要不客户砸摊子售楼处,要不自己在打价格战,没有机会大家再聚到一起了。想到大家能够聚到一起对付开发商的时候,我觉得很高兴。11月19日,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第七届环渤海钢铁论坛上一开场便施展起他特有的幽默。
  记者发现,黑框的眼镜、迷人的微笑,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是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论坛会场的。
  而现场演讲的潘石屹,仍保持着一贯的潘氏幽默,甚至其后的提问环节,他都为每位现场发言者亲授起潘币。房价要往下跌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开发商没有钱了。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如是称。
  国家统计局11月18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城市有34个,比上月增加17个。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呈下跌态势,环比跌幅分别为0.1%、0.3%、0.2%和0.1%。
  而据《中国经济时报》近日引述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多数重点城市的土地收入都未能达到去年同期水平,其中,北京、上海等12个重点城市土地出让金同比缩水,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滑幅度大于土地出让面积的下滑幅度。
  事实上,据记者了解,当前,银行信贷并没有丝毫放松的迹象反而有进一步收紧的态势,很多房地产开发商的当前任务也变成了如何融资。
  此前,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曾在其博文中认为,眼下房地产业量价齐跌,市场萎缩各地库存大量积压,中小房地产商岌岌可危。市场若一直处于如此萧条状态,停留于谷底,恐怕一些企业会真的走上绝路。
  对此,潘石屹称,会不会倒闭,会不会破产,就看开发商聪明不聪明,如果这个开发商是聪明的,他就现把他的项目拿出来,让有实力的人去兼并。如果是这个开发商死抗,说我没钱了也死抗,抗到最后一步就真破产了。
  而针对当前的房地产现状,潘石屹则一如既往地一针见血。他表示,衡量一个市场有没有泡沫,可能从各个角度衡量,但主要的指标是这个市场的租金回报率,只有这一个指标,大市场、小市场、住宅市场、别墅市场、写字楼市场都可以用这一个指标来衡量。
  他向与会媒体透露称,中国的住宅市场的租金回报率现在不足2%,而一些特大型城市租金回报率只有1%。1%的话,意味着一百年才能够收回来投资,政府给你的使用年限才是70年,你说这个生意怎么做,这肯定是不合理的生意。潘石屹表示。
  在上述会议上,潘石屹还认为,要把中国的房价这么高、地价这么高的局面彻底地扭转过来,不是限购、限价这样的政策也不是出台税收或者一些货币政策,最根本的政策,我认为是土地政策,就是让农民的地上面,农民可以自己出让地,不要把农民的地必须经过国家征上一次,再给开发商出让。 (每.日.经.济.新.闻)
  


  谢国忠:援欧对中国人民不公平
  我认为,参加任何欧洲的救市计划,皆不符合中国的利益。我这么说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财务回报不会好。中国在海外的金融冒险至今无果,投资百仕通、摩根士丹利、力拓皆未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国有金融体系不具备挑选并执行对外投资的能力。国有金融机构都是商业和政治的混合体,后面这个特点妨碍了它去挑选合适的人作决定。中国还不具备大规模涉入全球金融事务的能力。
  其次,欧洲不会对中国的帮助还以政治上的回报。欧洲对中国并不好。虽然宝马、奔驰、家乐福这样的欧洲大公司在中国赚了大钱,欧洲媒体和政客对中国的态度还是负面的,抱怨中国人抢走了工作机会。欧盟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即是消极态度的明证。随着欧洲危机日益加深,它对中国的不满似乎也在在加大。事实上,中国的援助反而可能引起它对中国更多的担心,强烈反对中国。
  第三,中国的援助将大大削弱了德国在欧洲的地位,且会在不经意间将自己拖入欧洲政治泥淖。中国尚不具备此能力。弱化德国对中国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中国会有影响欧洲事务的一天,但至少还得等十年。我坚信这一天会到,但不是现在。
  第四,援助欧洲对中国人民不公平。中国人比欧洲人工作辛苦的多,收入只有人家的十分之一。让中国人去援助这样的人,在道义上就是错误的。况且,这些人还不喜欢中国,所以根本行不通。
  第五,欧洲有足够的资源来解决它的问题。希腊的债务总额是3500亿欧元,而欧元区的GDP超过8万亿欧元。欧元区在国际贸易上大体平衡。这只是一个资金的内部分配问题。在财政赤字方面,以亚洲标准看,需要削减的量并不大。当年,亚洲金融[2.79-0.36%]危机后,亚洲经济体当时削减的财政赤字是它的好几倍。在欧洲有能力自救时去救它,说不过去。
  中国把自己的事做好,就可以帮助世界和欧洲。首先,中国应该尽快启动国际板。这可以为全球性公司新建一个融资渠道,促进它们增加投资和创造就业。这是中国输出资本的相对安全的方式,因为可以在国内密切监控,而全球性公司有良好的资产负债表。
  其次,中国可减税以刺激消费。最近,中国宣布把服务业的营业税转为增值税,算是向前迈进了一步。中国可以减少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和物流费用。中国的增值税可从17%降至12%,最高个人所得税税率可从45%减至25%,此外,中国单位GDP的物流成本可能是其他国家的两倍。中国可以削减高速公路通行费,港口使用费等以刺激消费。当然,这些改革会削减政府的收入。但是,政府似乎花费太多且效率低下。这样的资源再分配对中国有利。
  从长远来看,中国必须把重点放在提高技术含量和工业部门的质量。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并不是那么重要。想在未来十年把人均收入从现在的5,000美元提高到15,000美元,关键是提高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在这方面,中国必须向德国和日本学习。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在中国的产业链上游,令他们的人均收入是中国的10倍。他们拥有的是专有技术和工艺,而不是知识产权。中国必须做德国和日本正在做的,让其人均收入增加两倍。
  中国的未来取决于提高生产率,而不是需求。世界需求疲软对中国而言不是太有所谓。重要的是,通过资本市场和技术投资,将全球性公司整合到中国经济中来。(国.际.财.经.时.报)
  


  刘利刚:中国的政策松动或很快到来
  澳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11月23日在微.博称,中国的政策松动或将很快到来。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将是关键的第一步。
  刘利刚称:汇丰PMI远低于市场预期,也远低于上月值。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开始上升,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的政策松动也将很快到来。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将是关键的第一步。(证.券.时.报.网)
  


  孙兆东:中国10年超欧洲 15年超美国
  经济学者孙兆东11月23日在微.博称,中国为什么行,是因为中国人比欧盟人勤劳,中国凭借国人勤劳一定可以超过欧洲,超过美国,人民币15年(后)一定会成为持续升值的世界的人民币。
  孙兆东称:中国为什么行。欧盟人均GDP4万美元比中国人均多十倍,但中国人比欧盟人勤劳多十倍;美国GDP总量15万亿美元,比中国GDP总量多2.2倍,但是中国人口比美国人口多4倍。中国凭借13.5亿人的勤劳而和谐地发展,再用10年时间超过欧洲,15年时间超过美国。中国的人民币15年一定会成为持续升值的世界的人民币。(证.券.时.报.网)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