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新股发行的高市盈率问题,投行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此,投行人士建议在IPO风险提示上,投行应该肩负起更多的责任,引导机构投资者给予更理性的报价。
今年以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和市场化建设进一步完善,过往新股发行的高市盈率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创业板的平均发行市盈率由去年高峰期的90.56倍,逐步下降至今年三季度的39.91倍,甚至还出现了募集资金低于预期的情况。
“八菱科技(002592)事件可以作为一个标志”,银河证券投行人士表示,投行过往的一些不合理行为已经受到了市场的惩罚。但是,市场环境一旦回暖,发行市盈率偏高的情况就可能“死灰复燃”。
有投行人士认为,目前的低迷市场环境为投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反思契机,加强行业自律,完善IPO发行环节的风险提示势在必行。
以往,投行的利益常被认为是与发行人捆绑在一起。因此,投行有意或无意的会在招股说明书中为发行人掩盖或者粉饰一些风险因素。这对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了极大损害,也对引起投资者的非理性炒作行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投行应该提高‘重保荐、轻发行’的意识”,上述投行人士表示,投行在辅导企业上市的过程中,首先的职责是一家保荐机构,其次才是承销商。因此,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是第一位的,不应该本末倒置。
另一方面,投行为询价机构出具的新股估值研究报告也应该更加理性、规范。根据以往报道,投行的IPO估值报告常常高于最终发行价,即使在行情最差时期,高于最终定价一倍以上的估值报告也不在少数。
这进一步导致了询价机构与投行相互间的不信任关系,询价机构的报价也趋于非理性的状态,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而其最终的结果是,投行失去了研究估值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在市场行情出现炒作气氛时失去了把控能力。
“最重要的是,投行今后应该更多地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上述银河证券投行人士表示,投资者才是投行真正的“衣食父母”,长期伤害投资者的利益只会令投行失去信任。
因此,从根本上说,要完善新股发行环节,改变高市盈率发行的情况,投行必须从根本上摒弃一些旧的观念,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这样,投行才能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尽一份应尽的义务。